再到保安

朱云福

<h3>  教育信息宣传中心的同事多次说起,江山保安小学很有特色,学校也多次邀请,希望我一起去采风。</h3><h3> 保安,戴笠的老家,我曾经在36年前去过,它始终留在我的记忆中。</h3><h3> 那是1983年的3月,浙江师范学院毕业的前夕,师范生要到学校里教育实习一个月。我们班24位同学来到了当时的江山第一中学(为避免和江山中学混淆,于1988年改名为江山第二中学)教育实习,20位同学在初二10个班,4位同学在高一2个班,我和姜春荣同学在高一(2)班教育实习。</h3><h3> 那时的我们,第一次到学校里当实习教师,个个都满怀激情,全身心投入,和学生的感情特别好。记得是3月底,教育实习有3个多星期了,也正值学校学生春游的大好时光,我和姜春荣就商量全班学生春游之事。春荣是江山新塘边人,对江山情况比较了解,他说到江郎山,保安戴笠故居,仙霞关三个地方比较好。</h3><h3> 3月底的一个周六,江山第一中学高一(2)班的50多位同学在两位实习老师带领下,兴高采烈,一早出发去春游了。全班同学一天时间游览了江郎山、戴笠故居、仙霞关,收获满满,尽兴而归。</h3><h3> 36年时间过去,游保安戴笠故居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还沉浸在回忆中,不知不觉就到保安小学了。</h3><h3> 下车后,发现学校大门正对面竟然是一个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走进去看看。</h3> <h3>  “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江山民众营救杜立特行动飞行员事迹陈列”,是由江山市旅游局、文联、档案局等部门联合创建的,于2016年4月18日在江山保安举行开馆仪式。</h3><h3> “联手”指的是彼此合作,也指合作者,当时中国和美国是合作抗日的。用联手还是很贴切的。</h3><h3> 纪念馆分“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反击东京湾”、“军民秘密修机场”、“日军血腥报复”、“民众营救飞行员”、“军民浴血抗战”、“友谊长存”等七大部分。纪念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完整再现了“杜立特突袭行动”的意义以及江山军民对日寇进行的坚决抗击。让逝去的不被遗忘,让过去继续发挥着警示后人的作用,意义重大。</h3><h3> 纪念馆为什么设在保安? 这显然和戴笠有关吧 !</h3> <h3>  史载,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特中队完成对日本本土的首次轰炸后,按计划,16架B—25轰炸机将飞往衢州机场降落。由于提前行动、不慎迷航等原因,1架飞机误飞到苏联,其余15架则因燃油耗尽,坠落在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境内。机上的75名飞行员有3人遇难,8人被日军俘虏,64人被中国军民成功援救,其中有6人在江山获救。</h3> <h3>  之前在衢州二中“教育国际交流陈列室”, 我多次看到杜立特行动的宣传片,校长潘志强也多次介绍杜立特、雷德温、国际理解等。我了解到,因衢州人民营救“杜立特突袭”机组人员,1994年,“中国衢州—美国雷德温”成为中美友好城市,之后衢州与雷德温两市的来往非常频繁,教育的交流合作也很多。</h3> <h3>  每一个历史都需要有人去记忆和发现,每一段过去都需要有人去重拾和记录。</h3><h3> 我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了解杜立特行动的基本情况。纪念馆的图文,旨在让后人更加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了解那段可歌可泣的救人故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江山有关部门做了一件好事。</h3> <h3>  保安小学坐落于仙霞岭下,独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成就了保安小学清雅幽静的治学环境与深厚的文化底蕴。</h3><h3> 学校创办于宣统三年(1911年),校名为仙霞区初等小学堂,从水口殿的私塾起步,1933年为模范小学;1939年改为私立树德小学,校长戴笠,校务主任戴藏宜,设小学一至六年级,附设1个初中;1946年改为私立雨农小学,校长戴藏宜;1949年改为保安中心小学分部;1952年改为保安小学。 </h3><h3> 保安小学不简单,戴笠父子俩任过学校多年的校长啊 ! </h3><h3> </h3> <h3>  保安小学始于清末,是江山创校最早、延续最长的小学之一,见证了江山教育从传统到西式,从西式到现代的演变过程,是一所难得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学校。如今,为了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保安小学和江山实验小学携手成立教育集团,抱团发展,现在已是一所设施齐全、精致典雅的学校。</h3><h3> </h3> <h3>  走进校园,似乎置身于有点民国范的园林中。看这白墙、看这青砖砌成的立柱、看这圆弧拱门、看这对联……</h3><h3> 民风民常民情见民心,</h3><h3> 谣俚谣语谣谚展谣俗。</h3><h3> 说明学校非常重视江山民谣的收集、教育、传承,接地气。</h3> <h3>  叹流年国贫肌弱,</h3><h3> 赞今朝柳绿桃灼。</h3><h3> 古今对比,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h3> <h3>  百年老校,薪火相传。保安小学秉承立校之初“树德”训导,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特色,弘扬“孝亲文化”,打造百善学堂,取得显著成效。</h3><h3> “百善孝为先”,保安民风自古重孝,诸如戴笠事母至孝之类事迹遍布乡里。学校秉承“百善孝为先”的理念,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使学生“知孝、学孝、行孝”。在校园里,孝字碑多处可见,孝文化墙连成风景,校歌《孝蕴流长》随风飘荡,孝亲理念深入人心。</h3><h3> 保安小学校长龚友玉说起孝亲文化,那真的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孝亲文化应该是保安小学的一大特色吧 !</h3> <h3>  在学校校史馆发现了这块木质牌匾,是1996年江山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十佳学校》。1996年时,江山市的中小学校应该有100多所吧,能获得十佳,非常不容易。</h3><h3> 总觉得现在学校门口的铜牌和这块木质牌匾相比,差点味道。这块木质牌匾有历史厚重感,有文化味。</h3> <h3>  离开校园之际,猛然发现,校门背面有“保家乡、安天下”六个大字,这是对保安两字最好的诠释。经了解,这六个字,是与保安小学抱团发展的江山实验小学杨根法校长的创意,不错,杨校长有家国情怀,有雄心壮志……</h3> <h3>  学校的同志说,戴笠故居离开保安小学也就三四百米的距离,5分钟时间,到保安不看一下戴笠故居,未免太遗憾了。想想也是,36年前去过一次以后,再也没有去过了。走,去看看吧 !</h3> <h3>  走在保安的小街上,在寻找36年前的印记,时间太久,基本上找不到了。哦,这牌楼还有点印象,这水泥立柱的路灯仿佛36年前见过。</h3> <h3>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人,1946年因飞机失事身亡,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h3> <h3>  平心而论,戴笠是一个极其复杂、非常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即使在当时的国民政府内部也是褒贬不一,这从他死后,章士钊的挽联可见一斑:</h3><h3>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h3><h3>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h3><h3> </h3> <h3>  戴笠故居建于1943年,为戴笠亲自设计,其弟戴春榜督造,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br></h3><h3> 故居原系一座西朝东之四合院。大门之内,中铺细卵石小径,径两侧各一花坛,坛边厢房为警卫用房。进二门,左为客房,右为帐房。三道门内才是故居主建筑,系一幢依地势高低而建的前二层后三层的别致楼房。一楼设有前后客厅、书房、客房、餐室等;二三楼为戴一家老小居住的卧室、起居室、书房、小客厅。 </h3><h3> 楼房设计精巧、新颖,楼上四廊可绕,配有明暗两套楼梯。明梯设于前厅右侧,与寻常人家楼梯无别;暗梯设置费尽心机,置于前后厅夹壁之中,梯阶呈螺旋形,蛇盘而上,宽仅容一人。楼梯上端入口在三楼,下端出口直通地下室。上下梯端各有一小门,平时紧闭,与板壁浑然一体,外人无可察觉。</h3><h3> 主人在楼上偶遇紧急情况,可自楼循秘梯直下地下室而遁出村外。居室设置亦煞费苦心,每室均开两门,门户打开室室可通,关上房门,门壁与壁板严丝合缝。若是不熟悉内情的人闯入室内,一转二转,就失之方向,不知身在何间了。 </h3><h3> 整座故居有122扇窗、85扇门,环环相扣、室室相连,步入其中,似走迷宫,所以戴笠故居又称戴笠秘宅。</h3><h3> 曾记得1983年3月,我和江山第一中学高一(2)班的同学们在秘宅内走迷宫费了一番周折。 而今天因二楼、三楼在维修,我们不能上楼再重走秘宅迷宫了,有点遗憾。</h3><h3> 算算时间,故居1943年新建,1983年时,它40岁,正值青壮年,房子质量还好,可以任由人走动。时光荏苒,而今,它76岁了,垂垂老矣,是要维修保养了。</h3><h3> </h3> <h3>  保安位于江山市南端,距市区54公里,总面积73.4平方公里,总人口6658人,是一个人口较少的山区乡。</h3><h3> 保安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悠久。这里有浙江群山之祖——仙霞岭、“海上丝绸之路”陆路——仙霞古道、“东南锁钥 入闽咽喉”——仙霞关、“世界谍王”——戴笠密宅,它们共同孕育了保安乃至江山的独特历史文化。</h3><h3> </h3> <h3>  在这里,留有历代过往骚人墨客高昂激越、清秀隽永的诗文。</h3><h3> 在这里,历代战事数不胜数,仙霞古道的烽火弥漫、腥风血雨不断。</h3><h3> 在这里,保安的乡亲父老还在喋喋不休地述说着戴笠的过往,在介绍戴笠事母至孝的故事。</h3><h3> 在这里,今天保安小学的师生们正在以“保家乡、安天下”的情怀,仰望浩瀚星空,怀揣教育理想,孝亲礼让,激情飞扬。</h3><h3> 在这里,我感叹:自己怎么一下子就从19岁的毛头小子变成年近花甲的人了呢?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