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水川一一乌金峡随笔

老杨

<p class="ql-block">走进乌金峡,首先是第一道门,从前这里曾有四座庙(药王庙、文昌庙、子孙庙、白马庙),据说以前香火旺盛,每天人流不断,特别是每年的庙会时节,来自山南海北的人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可惜的是,在过去那个年代被毁于一旦。现在,展现在眼前的是溜溜东去的黄河,和让人望而生畏地高崖深谷的遗憾。站在第一门的黄石崖上,向对岸望去,好象黄河窄得能一下子跳过去似的,其实不然。夏天,石崖披上一层浓厚的绿装,时常能听到山上羊的“咩咩"叫声。</p> <p class="ql-block">第二门是西施崖,像一把巨形蒲扇从山顶直罩峡心对面的蜂窝。传说:大禹当时开凿这石山引黄东流时十分艰难,他想出一个传奇的办法在这里埋下许多金银财宝,为山神祈祷。古人传下一句话:"西施崖对蜂儿窝,金银财宝锅扣锅"和"蜂儿窝对西施崖,金银财宝河底鲤"。据民间传说,在元朝时,这里全是林阆地貌,这崖上风景最美,松柏成林,绿树成荫,云雾缭绕,各类种的鸟鹤鸣啼不止,十分悦耳动听。可与现在的长江三峡麓美,这样古人用"西施"这个人名命名崖名,也就不难理解了。</p> <p class="ql-block">乌金峡的许多地名都与林木分不开,如柏木沟、林柏崖、木宁寺等。后来在成吉思汗年代,被蛮子放火烧毁。这里有许多地方露出一尺多粗的树根,上面是厚厚的一层黑灰,由此可以推断这些传说是正确的。再往下走便是大禹坐石出土的地方,相传在四千五百年前,黄帝命令大禹开凿黄河水道,限期三个月。一路上,大禹率领数万人组成的黄水引流队,引水东流,十分辛苦劳累。大禹来到乌金峡,看山势险峻,又气又急,愤怒的长叹一声,坐在一块巨石上,把这块巨石压了个屁股形的坑。这块巨石至今尚存,与人的屁股形状分毫不差。</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会被这里的水将你带到胜似仙境的云梯近前,这云梯全是由天然的小石台形成,石缝中杂草丛生,攀登时必须十分小心,它的尽头便是林柏崖,整个山和崖长满绿草和迎春梅,大群的蜂蝶,把这崖点缀得十分美丽。崖下是钴洞子,这里有一块巨大石壁,上刻“公为天下"四个大字。据民间传说是大禹开凿黄河水道时刻下的。离这不远的东面便是大浪沟,这沟原名叫"木宁寺沟"。现在人们都以它末端大浪滔天的宏伟气势而谟拜,取名"大浪沟",沟旁原有座寺庙叫"木宁寺",现在只剩基石和砖瓦片等残遗了。除此之外,只有沟内那股四季不断的流水了。</p> <p class="ql-block">传说,有一个戏班子乘着木筏过黄河,被浪涛打翻在十八峰中途河中,活着的没几人。每当深夜时分,便能听到这个戏班子在唱戏。其中有一女子经常边哭边唱,悲悲切切,声音十分悲哀,听后使人毛发直竖。顺着大浪沟远远望去,怪石鳞岣排列,奇峰罗列天相,这便是"棺材崖“的险峻所在。</p> <p class="ql-block">夏日,人过此地,感到格外的清爽,舒服,宜人。下大雨的时候,巨大的山洪,犹如一条巨龙夹持着数吨重的巨石顺着沟直冲黄河,巨石沉积在河床上。年复一年,河床越积越高,抬高数米,河水越过石堤形河床猛落下形成白浪,滔天的大浪,它的咆哮声犹如万马奔腾,龙腾虎啸地越过十八峰后,向着东方汹涌澎湃而去,进入靖远县境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