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数学魔术是什么?</b></h3><h3><b> 是感情,它让你醒着做梦;<br></b></h3><h3><b> 是工具,它让数学有了载体和多元的脉络;<br></b></h3><h3><b> 是影像,它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画面感;</b></h3><h3><b> 是思维,它让我们在操作背后看到思考的力量。<br></b></h3><h3><br></h3> <h3><b> 魔术之像、数学之理、学生之困、数学之限在吴老师的讲解下完美融合。我们十人组继续畅游在这场魔术之旅中…</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精 彩 回 放】</b></h1> <h3><b> 主持人侯慧颖主任说:数学可以告诉我们探索之必要、猜测之必要、思考之必要、验证之必要。</b></h3> <h3><b> 何凤珠老师带领我们回放第一天的</b><b>Math Magic。</b></h3> <h3><b> 数学魔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应用,更是思维的发展。<br></b></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精 彩 继 续】</b></h1> <h3><b> 开启第二天的魔术之旅。</b><br></h3> <h3><b> 这一副小小的扑克牌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神奇呢?请跟着吴老师继续走!</b></h3> <h3><b> 积极参与,零距离接触大师。</b></h3> <h3><b> 上课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单。</b></h3> <h3><b> 小组合作展风采。</b></h3> <h3><b> 下课抓紧时间练。</b></h3> <h3><b> 回到宿舍也要重温一遍。</b></h3> <h3><b> 请睁大你的眼睛,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b></h3> <h3><b> 所有云淡风轻的潇洒都是千锤百炼后的定格。
所有别具匠心的设计都是苦心孤诣的取舍。
所有面向学生的转向都是放下执着后的顿悟。</b><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感 受 精 彩】</b></h1> <h3><b>【李丽文老师】 </b></h3><h3><b> 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前两次吴老师酷酷炫炫的数学魔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数学魔术可以让数学课多了那么多的秘密和乐趣!
今天吴老师讲讲停停的数学魔术让我心生深深敬意,原来数学魔术在他变换下可以成为每一个孩子成长的阶梯!
透过一天魔术学习,真真切切,具具体体感受着吴老师对自己数学魔术教学深刻反思和积极探索。
“一张空白支票”四位数×三位数,寻找最大值和最小值。一个魔术游戏吴老师多次调整教学方案,只为让情景语言更有魅力,只为让学生有机会推翻老师答案,只为不让一个孩子有无能为力状态,只为让所有孩子都有大有可为的感受。他真诚告知老师们自己失败教学设计,帮助大家怎样避免,如何在自己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把握住停顿点。“一个数学洞话”教学问语的修订删减,从洞的数量到洞的位置有层次教学,到对学生错误资源的利用,透露出不仅仅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用心智慧培养,更是对学生求知心的呵护!
能有向一位在专业上不断生长的老师学习我很幸运。唯有把这幸运化作自己思考和探究才会是自己的幸福!加油!期待属于自己的不一样!
</b><br></h3> <h3><b>【雷腊腊老师】 </b></h3><h3><b> 数学魔术,既有魔术的神奇,又有数学的思维,如儿童向往糖果般的,带着对它的好奇和期待,我们踏上了学习的征程。
会议还没有开始,主持人的一段话就如一把鼓槌一般敲在在座的数学老师的心上,数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什么?是噩梦、灾难、还是?但是作为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数学多一点趣味、让孩子多一些快乐,是一件我们应该做并且很有意义的事情。
节奏很快,感觉一吸一呼都弥漫着紧张,唯恐哪一句没有听清就错过了。空白友票、猜扑克牌、计算机日期、数学洞画等,每一个让人惊艳的魔术背后含着的是数学道理,更为打动我的是怎样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才是吴老师用心研究的目标,正如吴老师所说,课堂上学生要学会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而是要学会提出下一个问题。</b><br></h3> <h3><b>【吉碧林老师】</b></h3><h3><b> 怀揣对数学的由衷喜爱和对数学魔术的好奇,我们来到了天府之都成都,开启一场与数学和魔术的奇妙之旅!
听了吴老师的讲座,使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数学可以这样上,原来数学可以如此有趣!认识到数学魔术就是把数学知识带入魔术中,把魔术运用到数学中来,学习形式发生了改变和创新,而且数学的内涵和深度更强,真正把有意思和有意义结合起来!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正是需要这样的学习、思考和创新!
数学魔术神秘又有趣,我们个个兴趣高涨,探究欲强烈,但吴老师告诉我们:热闹的数学课堂,不一定有热闹的思维,一定要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课堂要关注到后进生是否有参与进来,老师可以设置有梯度的问题,让他们从反驳老师故意设置的错误答案开始,以此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老师的切入点和停顿点要合适和准确,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触碰到数学的核心!
在有趣热闹的数学魔术背后,体验静静思考的价值。
</b><br></h3> <h3><b> 【白寓老师】</b></h3><h3><b> 特别喜欢陈主编的一句话:“没有什么理论比体验更真实!数学魔术让学生经历丰富的体验:绝望的反抗、意外的转机、隐忍的耐心、灿烂的灵性”数学魔术架起了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用活动给学生提供丰富体验的机会。
第二次参加学习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从之前的迷茫到现在关注魔术背后的思考,之前更多的是惊叹于吴老师数学魔术的造诣,现在更感动于吴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对自己教学的不断反思和调整。简化问题;给一个弱答案,给学生反驳老师观点的机会;给学生停顿点让学生进行比较;魔术的探索是要留一些问号在心中;面对学困生我要给他一些什么。
开课前何老师的回顾让我们对昨天的学习系统的梳理之余,更感叹与何老师的“巧”!每个魔术从步骤到破解再到教学,以及对手法有哪些注意事项她都有所标注,她的用心和对细节的关注让我们赞叹!
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有热闹的思维,我们要从追求有趣热闹的课堂变成追求思考深度的课堂,也就是杨老师经常跟我们提到的数学课要有“数学味”。
</b><br></h3> <h3><b>【张晓娜老师】
最早接触数学魔术是在去年上半学期,跟着李丽文老师办数学社团,每次丽文老师教给我怎样操作时,总有种感觉:哇!好神奇啊!孩子们一定很喜欢。果然每次社团,孩子们都是迫不及待,每次学习孩子们都是认认真真。学期结束时,孩子们把自制的魔术道具一一晒出来,如数家珍,爱不释手。
这次,我有幸亲临现场,跟吴如皓老师面对面学习,从来没有觉得数学原来可以这样教,数学原来可以这样神奇,数学原来可以这样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虽然也曾精心准备自己的教学设计,认真制作教具,但做到让人一上午不愿离开座位,顾不上喝一口水的教学还相差千里。在这里就是这样,吴老师表演时,我们个个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一个小细节;吴老师讲解时,我们奋笔疾书,不愿漏掉一句话。由于不能录像,恨不得让自己的眼睛变成摄像孔,脑袋变成录像机,这种感觉真的好累,好忙,好虐心,好烧脑,但觉得又好爽!!
当吴老师说,今天先讲到这儿,我们回去好好复习,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怎么一天就结束了呢?半天才发觉,时间在我不知不觉中已经溜走了,真不想结束啊!
如果我们的数学课都上成这样,相信数学会成为孩子们期盼的学科,数学老师会成为孩子们最想见到的人吧!</b><br></h3> <h3><b>【赵芳芳老师】</b></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神奇的数学魔术</b></div><b> 第一次听到数学魔术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数学也可以变魔术?带着这样的好奇和期待我们开启了数学魔术的学习旅程。
上午的5个数学魔术让我真正领略到数学魔术的神奇魅力。活动1空白的支票,吴老师从简单的例子入手,把错误的东西当做资源,让学生从错误中寻找纠正的方法,他告诉我们“追求正确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追求探寻正确答案的过程”。活动2九张牌,运用9的余数来进行辨别,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在混乱与变化中看到永恒不变的规律。活动3寻找小蜜蜂,透过事物的现象看背后的本质。活动4计算机日期,发现数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如此浪漫。活动5回文算式,给我们留下思考“明确每个活动设计的意义?”
一天的学习真的是让我见证了太多的奇迹,一声声“哇”让我惊叹不已,用“精彩”都不足以形容,没想到有这么多神奇的魔术与数学息息相关,我们的数学原来如此好玩。
</b><br></h3> <h3><b>【弓梦梦老师】</b></h3><h3><b>魔术是什么?
(哇,惊叹,怎么做到的!)
数学魔术又是什么?
做为一名数学人,带着对魔术的好奇之心。开始了数学魔术的学习之旅。这一天学习到的数学魔术虽然很多,但老师在魔术教学上的处理,更是令我印像深刻。</b></h3><h3><b> 学的慢的孩子该如何教魔术?其实这是我们每位老师在意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吴老师关注孩子的成长点,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教“打数洞”这个魔术时,问题的设置真的很有艺术性。教学在不断的调整,从记录下你是第几次成功的到思考你是如何折的,问题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出吴老师关注点的转变,从教学关注成败,到更关注思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成长。
</b><br></h3> <h3><b>【周婷婷老师】 </b></h3><h3><b> It is a magic
读懂不曾读懂的诗歌,到达不曾到达的远方!魔术之旅,我们来了。
纸卡、硬币、扑克牌、手工纸……这些寻常的东西都可以成为魔术道具,都可以带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或难或易的数学领域!
小小一副扑克牌,里面藏着大秘密!伴随着一声接一声的惊叹,吴老师为大家一一揭开了魔术背后的小秘密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是一个大熔炉,有易有难!吴老师今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会我们:眼中有学生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比如吴老师空白支票的设计从老师示弱开始,让学生有漏洞可循;从比比看谁最先找出最大的积到两两一组比一比,只要你比他大就可以。因为心中有学生所以课堂不只是魔术,而是数学魔术!
说着容易,做着难!魔术背后的数学知识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如何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如何引发学生的后续思考? 吴老师一直在探索破解之道。有幸聆听,不虚此行!
看到了不一定看懂,
看懂了不一定学会,
学会了不一定会教!
但吴老师的数学魔术让一切迎刃而解。
It is a magic!</b><br></h3> <h3><b>【孙凌莉老师】</b></h3><h3><b> 教育若无魔力,生命必有死角,带着北二分数学人的梦想我们10人团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数学魔术之行。数学魔术、数学道具、数学绘本还数学以生命,会让数学人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更有意思。台湾吴如皓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教的,他把对数学魔术的理念通过魔术的形式渗入数学课堂,还教师以自信,还学生以快乐。初识数学魔术让我倍感新奇与烧脑,从填空白支票、猜扑克牌、计算机日期、寻找小蜜蜂、忽前忽后、回文算式、数学洞画等魔术无一不是数学知识的体现,而且还让数学课堂始终充盈着欣赏与温暖之情;数学魔术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如何思考的问题更要使孩子懂得“我想干什么”的问题,同时孩子们在有温度的学习氛围中更培养了良好的品性。一路行一路思,感谢与你遇见!</b><br></h3> <h3><b>【张丽诗老师】</b></h3><h3><b> 一提起魔术,映入脑海的是神奇、神秘、</b><b>奇妙和令人神往。一提起数学,映入脑海的则是枯燥、烧脑、头疼。当数学遇上魔术,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吴老师的数学魔术不仅仅是精彩的表演,更多的是以魔术为载体,把数学知识用生动形象的画面给学生呈现出来。他在示范魔术的过程中,启发我们开动脑筋,思考如何破解魔术。在一步步分解魔术的过程中,用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启发我们思索如何将数学知识与魔术结合起来,如何引导学生提问,如何解决学生的困惑,如何让学生在混乱中发现规律,如何利用规律举一反三,来创造新的规律,从而创造出新的魔术。</b></h3><h3><b> 吴老师说:教育的本质是用生命陪伴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他带给我的启示: 学会思考,学会沉下来,学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元的世界。</b><br></h3> <h3><b> 独行快,众行远!</b></h3><h3><b> 好的伙伴,给我们不一样的力量!</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