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夜已深,四周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我凝视着在病床上熟睡得像婴儿般的母亲,往事在脑海里翻卷,逐渐清晰。</h3><h3> 我是家里的老儿子,从小就备受父母的疼爱。八岁时还不会自己洗脸,每天早晨都是母亲给洗好脸,我才背上书包高高兴兴的去上学。因为这件事,我的同学们可没少笑话我。有时候我回家跟母亲说:“妈妈,我自己洗脸吧,同学们都笑话我不会洗脸!”母亲总是微笑着说:“没事呀老小子,你自己洗不干净,妈给你洗。以后慢慢地你自己就会啦!”</h3><h3><br></h3> <h3>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为了养活我们四个孩子,父母整日奔波劳碌。父亲每天天不亮就骑着大铁驴(自制的钢管自行车)出发,骑行到赵沽里、何庄子、北塘、岐口等地上菜上海鲜,为了多挣点儿一上就是二三百斤,驮回来在军粮城市场上卖,天黑了才回来。为了省几毛钱几乎每天中午都舍不得吃饭,但每次都说:“外面的饭不太干净,晚上一块吃也是一样。”家里的活儿就都压在母亲一个人肩上,母亲里里外外的忙,过日子可是一把好手。不但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庄稼也营务得很好,每年收成都排在全村前几名。就这样一年年下来,我们家的日月光景越来越好了。</h3><h3> 那时候我们最盼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吃白面馒头(平时都吃玉米面窝头),还有花生瓜子吃。我最喜欢的是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看着十二英寸黑白电视,母亲带着我们四个孩子包饺子,我和二哥擀皮儿,母亲、大哥、大姐包。父亲忙着给我们拿花生、剥糖,忙乎完了他歪躺在床边也剥一块糖放进自己嘴里,一边吮着一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包饺子,一脸舒心满足的样子。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想那画面依然温馨,它早已扎根在我的心里。</h3> <h3> 有时候做好吃的,母亲总是分成五份,四个孩子每人一份父亲一份,唯独没有自己的。而每次父亲也总是把自己的那份推到母亲面前让母亲吃。母亲则再次推回去说:“你在外面不容易,你吃吧!补补身子。”父亲则再次强硬的推回来瞪着眼说:“我在外面不容易,你在家里容易呀!快吃吧!”最后母亲拗不过父亲,红着脸把吃的分成两半夫妻俩吃了。当时我看着觉得有意思,现在想想那其实是父母之间的爱。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不会轻易地说出“爱”字,但彼此之间却爱的深沉,爱的厚重!</h3><h3><br></h3> <h3> 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成家了。一个个都像出窝儿的小鸟独立过日子了,但父母依然忙碌,他们从不麻烦我们。他们总是说:“你们都忙,别担心我们,我俩嘛事没有。”</h3><h3> 十几年前,母亲得了小脑萎缩(阿尔兹海默症),渐渐地她老人家从不认识家、不记得说过的话开始,到不认识人(只认识父亲一个人)、生活不能自理。我们跑了多家医院,想了很多办法,但依然没有效果。2018年冬天,母亲大面积脑梗。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大夫说:“这么大岁数了,在医院和在家是一样的。回家吧!”我们都明白大夫的意思,于是我们办了出院手续。目前母亲不会张嘴吃饭,左手不会动,几乎不会说话。她的智力还不如几个月大的婴儿。唉!母亲操劳了一辈子,老了老了该享享福了,自己却什么都不知道了!真是让人挺腌心的!</h3> <h3> 现在,我们几个孩子陪护在母亲病床前守望着。我们经历了岁月的操磨,都已不再年轻。但我觉得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两个大人四个孩子围在一起亲亲热热的。父母在,家就在,真好!</h3><h3>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声音: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让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才不枉为人儿女一场。</h3><h3>2019年1月22日于军秀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