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一月十九日,鞍山摄影家协会组织70余名会员,到定点的岫岩县清凉山镇东兴村,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温暖到农家炕头活动,由此拉开了第三个年头的送文化下乡活动的序幕。</h1><h1> 这次活动在摄影家协会主席凌江和副主席、秘书长田琴率领下,众会员风尘仆仆,顶着寒风,迎着迷雾,向岫岩进发。</h1> <h1> 早晨,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两台中客和两辆小车风驰电掣奔向岫岩,穿过唐家房,越过辽阳地界,进入岫岩,这时太阳也逐渐升起来了。</h1> <h1> 车里的人们似乎还没有睡醒,随着山路蜿蜒颠簸,加上晨雾迷离,似乎有点晕车的感觉。</h1><h1> 田 敏 摄</h1> <h1>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目的地——岫岩县清凉山镇东兴村。</h1><h1> 东兴村位于岫岩县的北部,属于半山地的小山村。全村600多户,2000多口人。2016年,第八届鞍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团产生以后,就把东兴村列为定点送温暖单位,2017年1月17日组织会员进行第一次送文化下乡,2018年1月26日第二次组织,2019年1月19日第三次组织。有幸的是三次送温暖活动,我作为会员都参加了,见证了活动的整个行程。</h1> <h1> 虽然,当天是晴天,但冬日的阳光不那么强烈,我们到达时显然已近上午10时,山村被薄雾弥漫着,炊烟袅袅,稀疏的积雪在山间依稀可见,山村一片静谧。</h1> <h1> 这三次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春节前举行,而资金来源都靠会员捐款赞助。摄影家协会作为一个群团组织,它没有企业,活动都靠自己想办法。有幸的是这些摄影人素质都比较高,一听说下乡送温暖,纷纷响应,就连出差外地的,甚至出国的,从微信上看到协会号召,立刻捐款。有的说,虽然不能前去,但表达一份心意不能落下。</h1><h1> 旭 子 摄</h1> <h1> 你看,参加活动的会员搬慰问品都个个积极有序,</h1><h1> 何守臣 摄</h1> <h1> 一桶油,一袋面都表达了大家对农户的一片心意。</h1><h1> 何守臣 摄</h1> <h1> 孙素颖 摄</h1> <h1> 左二为驻村工作队长,左三为村党支部书记,左四为凌江主席,左五为村主任,左六为村会计,左七为村妇女主任。</h1> <h1> 主席做进一步安排</h1><h1> 卢 萍 摄</h1><h3></h3> <h1> 会员们整装待发 </h1><h1> 卢 萍 摄</h1> <h1> 在村委会具体安排下,兵分两路,大家一起到农户家里,把温暖送到炕头上。</h1><h1> 卢 萍 摄</h1> <h1> 由于村路狭窄,大家只好步行</h1><h1> 宋俊波 摄</h1> <h1> 迎着朝阳,踏着渐渐散去的薄雾,</h1><h1> 何守臣 摄</h1> <h1> 满怀着信心,一步一步地践行在送文化下乡的路上</h1><h1> 张 平 摄</h1> <h1> 村落里似乎很宁静,会员们的到访显得热闹起来了。</h1><h1> 张 平 摄</h1> <h1> 走过了一户又一户</h1><h1> 郭连刚 摄</h1> <h1> 张 平 摄</h1> <h1>走过了一家又一家</h1><h3></h3><h1> 郭连刚 摄</h1> <h1> 郭连刚 摄</h1> <h1> 凌江主席来到这家农户</h1><h1> 旭 子 摄</h1><h3></h3> <h1> 家有瘫痪在床的老人对谁都是难关。</h1><h1> 旭 子 摄</h1> <h1> 老头也有病,农村这种一场大病就致贫的现象不少。凌主席把慰问金送给他,也把关切送到炕头。</h1><h1> 旭 子 摄</h1> <h1> 在又一家,</h1><h1> 旭 子 摄</h1> <h1> 在另一家,</h1><h1> 宋俊波 摄</h1> <h1> 凌江主席身体力行,传递着正能量。</h1> <h1> 农户拉着主席的手,依依惜别。</h1><h3></h3><h1> 宋俊波 摄</h1> <h1> 什么叫送文化?就是把福气喜气在春节前送到农民的家里,当他们把这些贴在门楣上,逢人就讲这是摄影家协会送来的,就达到了目的。</h1><h1> 金 环 摄</h1> <h1>送上会员们的一片爱心</h1><h1> 张 平 摄</h1> <h1> 会员和农民一起难得合影。</h1><h1> 田 敏 摄</h1> <h1> 图左是鞍山商务局驻村工作队队长朱升国,他到东兴村已近三年了。他在实践中体会较深。他接受了我的采访——</h1> <h1> 朱升国介绍,现在我们都是变输血为造血,将救济款拨付下来,给农户建立蔬菜水果基地,搭大棚,购买果树苗,发展光伏产业,养殖业,使人们有了希望,现在东兴村一些农户都扭转了困难局面,翻盖了房屋。</h1><h1> 郭连刚 摄</h1> <h1> 在农村,讲究再穷也得有挫棍子地方,这就是住房,有钱都搭在住房。可现在不一样了,政府帮一把,房子盖得挺好,可日子过得依然艰难。这家就是。</h1> <h1> 想起来,2017年送文化下乡来到年已74岁的苏仲友家,他住的房子摇摇欲坠了,可没钱翻盖。(历史照片)</h1> <h1> 只好用木梁支撑着,同时也支撑着他难熬的日子(历史照片)</h1> <h1>他和老伴儿热切盼望着能住进新房。</h1><h1> (历史照片)</h1> <h1> 那年,我们看到这样场面,很是担心。当时,朱升国说,一年后给他盖新房。</h1><h1>(历史照片)</h1> <h1> 2018年1月26日,当我们再一次来看老苏头,他已经住上漂亮的三间新房。是朱升国向县里申报,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苏仲友住上了新房。</h1><h1>(历史照片)</h1> <h1> 似乎, 他和老伴儿好日子开始了。</h1><h1> (历史照片)</h1> <h1> 可天有不测风云,本来看似身体健康的她,却先离老苏头而去了。</h1><h1> (历史照片)</h1> <h1> 一些农户的房子普遍得到翻盖,这应该是东兴村辛勤工作的一个成果,其中,朱升国起到了很大作用。</h1> <h1> 2017年,我们来送文化下乡时,要到河南去得走一座摇晃的浮桥,</h1><h1> (历史照片)</h1> <h1> 冬季没水,汽车在桥底下的土路鱼贯而行,(历史照片)</h1> <h1> 现在不一样了,一座横跨两岸的河南桥建成了</h1><h1> 独来独往 摄</h1> <h1> 汽车过桥畅通无阻了。这是不是扶贫的又一成果呢?</h1> <h1>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成,农民盖房运木料砖石都比过去方便了</h1> <h1> 一座座新房依山而建,岁月萌芽在山村的雾霭中,</h1> <h1> 是那么恬静,那么惬意。</h1> <h1> 打开农民的水缸,水是那么清澈,早就是自来水了,不过还要定点供水。</h1><h1> 燕可依 摄</h1> <h1> 在这个山村,用上电暖气也不稀罕,</h1> <h1> 摄影人看到了这一切,都用镜头记录下来。</h1> <h1> 有的还挤不上去</h1> <h1> 把文化送到乡下,就得向农民传授知识。这不,邱旭收了一个农民徒弟,他想学摄像。</h1><h1> 旭 子 摄</h1> <h1> 哎,这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摄影人举起相机。嗷,原来是大公鸡……</h1><h1> 邢立春 摄</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这条小毛驴看到这么多举着铁疙瘩的人来了,激动不已,索性耍起欢儿来了,这一幕也被摄影人记录下来了。</h1><h1> 邢立春 摄</h1> <h1> 行走在山间的村路上,</h1><h1> 田 琴 摄</h1> <h1> 那马头昂扬着</h1><h1> 田 琴 摄</h1> <h1> 一路行,领略着山村的清新空气</h1> <h1> 同时,举起相机咔嚓嚓</h1> <h1> 还是立马观看一下拍摄的效果</h1><h1> 郭连刚 摄</h1> <h1> 有的还交流着相机使用的技巧</h1><h1> (历史照片)</h1> <h1> 在送文化下乡的路上,摄影人也通过难得的聚会在留影。一位农村老太抱柴火,立刻有影友和老太合影,表示一种亲近。 </h1><h1> 王德刚 摄</h1> <h1> 王德刚 摄</h1> <h1> 旭 子 摄</h1> <h1> 文 武 摄</h1> <h1> 旭 子 摄</h1> <h1> 文 武 摄</h1> <h3> (历史照片)</h3> <h3> 田 敏 摄</h3> <h1> 集体合影自然少不了。</h1><h1> 宫树坤 摄</h1><h1> </h1> <h1> 就要踏上归途,每次来这里都没顾得上喝上一口水,吸一支烟,但是走访了多家农户,把温暖送到炕头上,这一切心里比蜜甜。</h1><h1> 佚 名 摄</h1> <h1> 三访东兴村,看似一个过程,其实它是鞍山摄影家协会三年来锲而不舍地按照市文联要求,加强与群众联系,把文化送到基层,用摄影这个窗口展开创作的一个努力。</h1><h3></h3> <h1> 寒凝大地发春华,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随着春天脚步的渐进,我们希望东兴村的明天应该会更美好。</h1> <h1> 以上为从微信群里选发的部分照片,凡是未署名者均为本人摄影。</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