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难忘的战斗:冰血长津湖

周建国

<h1>1949年5月下旬,第三野战军发起的上海战役胜利结束。此时正在上海读书的岳父,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时他还不满16岁。</h1><h1>当年,战士们大部分读书不多,而我岳父是初中毕业,他的字写得也挺好,所以负责分兵的干部,便将他安排到9兵团27军军部工作。经过短期的业务培训后,岳父被任命为27军军部排职机要参谋。</h1><h1>这是我岳父参军后,在上海某照相馆拍摄的第一张照片。</h1> <h1>(这是27军的一支部队进入上海时的照片)</h1><h1>27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总攻孟良崮、南麻临朐大血战、胶东保卫战、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战役战斗。</h1><h1>9纵改编为27军后,27军第一任军长是聂凤智将军 (任期1949.02-1949.07),他指挥27军参加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并率部第一个攻入上海市区。1955年,聂凤智被授予中将军衔。</h1> <h1>(这是27军进入上海后露宿街头不惊扰市民的感人照片)<br>这支部队有老首长许世友的典型风格,打仗一贯勇字当头,善于进攻,敢打硬仗,不投机取巧,一刀一枪拼成了主力,在华野中可谓后来居上。整个解放战争中,27军共歼敌26万,位列全军第二名。</h1> <h1>接替聂风智将军任27军军长的是彭德清将军(任期:1949.07-1954.08)。</h1><h1>彭德清,1927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一生军功卓著。曾历任27军军长,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交通部副部长、部长。<br>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h1> <h1>时任27军政委的是刘浩天将军。<br>刘浩天193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曾历27军政委,总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军事学院副政委兼院政治部主任、院长,东海舰队政委、司令员。<br>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h1> <h1>时任27军副军长的是詹大南将军。<br>詹大南,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曾历任27军副军长,28军军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甘肃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br>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h1> <h1>时任27军副政委的是曾如清将军。<br>曾如清,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27军副政委、政委,江苏军区第二政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br>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h1> <h1>时任27军参谋长的是李元将军。<br>李元,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27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南京军区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司令部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总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总后勤部副部长。<br>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h1> <h1>岳父参军时只有16岁,所以他是离休干部中岁数最小的之一,但也已经是耄耋之人了。</h1> <h1>最近,广播电视报纸中报道的有关朝鲜的许多新闻,例如金正恩访华、朝韩互动、美朝会谈等等消息,使老人的思绪又回到了70年前的那场残酷的战争之中,想起了许多的往事。</h1><p><br></p> <h1>这是岳父近日在便笺上,随手写下的关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回忆文字。</h1> <h1>岳父跟随27军军部,从1950年10月至1952年10月,在朝鲜整整两年。他在志愿军与美军血战长津湖的战斗中,曾荣立三等功一次。<br>在一个冬日暖阳、风和日丽的午后,岳父向我们娓娓道来,讲述了他当年亲身经历的那些难忘岁月。</h1><h3><br></h3> <h1>(这是27军在上海进行军事训练,厉兵秣马,备战台湾)<br>上海一解放,毛主席就责成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立即组织三野部队进行解放台湾的作战的准备。<br>1950年5月17日,三野决定成立以粟裕为总指挥的攻台前线指挥部,以三个兵团、十二个军共50万人的兵力,投入对台作战准备。27军等四个军作为第一梯队。空军第一支作战部队——第四混成旅和华东军区海军配合三野作战。军委批准了三野的攻台作战计划。</h1> <h1>正当27军全军上下热火朝天地在海边练习泅渡时,朝鲜战争爆发了。<br>1950年9月初,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同志奉召进京受领任务:毛主席钦点9兵团到朝鲜去与美军作战。<br>9月7日,陈毅司令员回到上海后,紧急召开了9兵团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解除攻台整训任务,部队立即集中,随时待命。”</h1> <h1>时任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是宋时轮将军。<br>宋时轮建国后历任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副司令员兼9兵团司令员和政委,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央军委教育训练委员会主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br>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h1> <h1>就在1950年10月1日这一天,金日成和朝鲜外相朴宪永联合签名致信毛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信中说,“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机,不予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已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br>收到金日成的来信后,毛主席紧急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出兵问题。毛主席和周总理明确表态,“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已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毛主席拍板决定,“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h1> <h1>为了应对朝鲜局势的变化,27军于10月1日接到北上命令,在泰安集结。此时,基层的官兵还都以为这次北上,是攻打台湾之前的军事训练。<br>整个10月份,江南江北各地因9兵团各军北上,铁路、公路、水路变得异常繁忙。</h1> <h1>1950年10月29日至10月31日,朱德总司令来到9兵团在曲阜的驻地,在孔林内祭祀孔子的享殿前,召开了9兵团团以上干部会议,并作抗美援朝动员报告。</h1><h1>此时,美军已在仁川登陆,并打过了三八线,平壤已经失守,朝鲜的局势危在旦夕。<br>会上,虽然朱总司令没有给9兵团布置具体的战斗任务,但在台下听报告的300多名团以上干部,都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由朱总司令这样高级将领来做动员,表明9兵团的作战任务已从攻占台湾,改为将向朝鲜进军了。</h1><h3><br></h3><h3></h3> <h1>朱总司令离开9兵团的当天,毛主席的电报又到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9兵团立即向东北开拔。</h1> <h1>接到毛主席命令的第二天,27军就率先登上专列,向东北疾驰。20军、26军也紧随27军开赴东北。</h1> <h1>27军乃至整个9兵团的战士,大多数是南方人,当时穿的都是单衣单裤。部队登上火车出发时,团以下官兵都不知道将奔赴那里。<br>当火车不停地往北行驶,感到寒风剌骨时,部队己经到了沈阳。这时战士们才知道,他们这次马不停蹄、千里迢迢奔赴的战场,不是台湾而是朝鲜。</h1> <h1>9兵团奉命从上海北上山东时,宋时轮司令员便向中央报告,请求调拨寒区冬服。但直到9兵团从山东向东北开拔时,官兵们穿的还是按照南方气候缝制的单薄军装。<br>这主要是由于9兵团临时紧急调动北上,有关服装企业根本来不及在短期内缝制如此数量的冬装所造成的。<br>部队到达沈阳后,宋时轮立刻向老战友时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的贺晋年将军求援。贺晋年立刻命令将军区仓库中存放的5万件(双)原日军大衣、棉衣、棉鞋悉数调给9兵团。</h1><h1>这样一来,团以上干部的冬装就配齐了,连级干部可以两个人分一件大衣。但这些冬装的数量远远不够,有人发到棉衣,但没有棉裤;有人只有棉帽,但没有棉鞋。由于军情十万火急,官兵们什么都顾不上了。</h1><h1>而正是因为这种顾不上,后来导致9兵团在战斗中大量减员。这是后话,暂且不表。</h1> <h1>当9兵团还在山东集结时,朝鲜战场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十分严峻的巨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成功登陆后,朝鲜人民军败退如潮,其主力部队大部分被美军击溃,朝鲜军民一路向北撤退。<br>10月19日,***首都平壤已经失守。</h1> <h1>也就是在这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39军、40军、42军和炮兵第1师、第2师、第8师,以及高射炮兵第1团工兵第4团、第6团相继秘密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的土地。</h1> <h1>刚刚失守了首都平壤的金日成,终于等到了中国的援军。</h1> <h1>十分狂妄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认为,***武装己无力交战,中国不会出兵,他得意地宣布“在圣诞节之前可以结束朝鲜战争。”<br>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圣诞节攻势”成为了美军乃至世界战争史上最具讽刺意味的词汇。</h1> <h1>与麦克阿瑟交手的是彭德怀元帅。彭德怀与麦克阿瑟,中国元帅与美国五星上将,他们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经历不同,信仰不同,但朝鲜战争却使他们走上了同一个战场,成为敌对双方的主帅,进行了一场让世界军事家都嘱目的生死角逐。</h1> <h1>10月25日,麦克阿瑟指挥的***第6师第2团,浩浩荡荡、耀武扬威地向北开进。当其行进至两水洞隘路时,突然受到了志愿军40军118师的前堵后截,被拦腰斩断。韩军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中队被全部歼灭,美军顾问被我军俘虏,缴获大量武器装备。<br>这是志愿军进入朝鲜后打响的第一枪,这一天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br>11月1日,美军历史最悠久的王牌部队陆军骑兵第1师,接替***部队向鸭绿江方向继续发起进攻。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第一次交锋,就这样开始了。我军发挥近战夜战和小分队突袭的优势,与美军进行了两天激战。11月3日,战斗结束,志愿军歼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火炮119门、汽车170辆。与此同时,志愿军38军、42军、50军、66军在距离鸭绿江边十几公里的地方,挡住了英国第27旅和美第24师等5个师的北进之路,经过激战,敌军被迫全部撤至清川江一线及以南地区。至此,志愿军入朝第一次战役胜利结束。</h1><h1></h1> <h1></h1><h1>在双方交手的第一回合中,麦克阿瑟输了。麦克阿瑟损兵折将15000人,彭德怀元帅使***起死回生。</h1><h1>毛主席判断,麦克阿瑟不会认输,求胜心切的他肯定会卷土重来,所以致电彭德怀“采取诱敌深入方针,寻机各个歼灭敌人”。同时命令由宋时轮指挥的9兵团20军、26军、27军立刻入朝,全力担负长津湖方向的作战。</h1><h1>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二战役即将打响。</h1><h3></h3><h3></h3> <h1>不出毛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所料,麦克阿瑟果然“卷土重来”。麦克阿瑟仍然狂妄地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他集中美军、英军、土耳其军、***军队共5个军、13个师、3个旅和一个空降团22万人的兵力,分东西两线向中朝边境全面推进,发起全线进攻。</h1> <h1>11月21日,西线“联合国军”进至“攻击出发线”,完成战役展开。在“联合国军”东线部队中,风头最健的是美军第7师,其先头部队第7团进抵鸭绿江边的惠山,距离中国仅一江之隔,这是朝鲜战争中美军第一次到达鸭绿江边。<br>这是美军东线指挥官阿尔蒙德少将、第7师副师长享利-霍兹准将、第7师炮兵指挥官荷马-奇佛准将在鸭绿江边,以对岸中国为背景的合影。</h1><h1><br></h1> <h1>麦克阿瑟闻此消息欣喜若狂,他致电阿尔蒙德说,“第7师中了头彩!”<br>而彭德怀在地图前微笑着作出了最后的战役计划,麦克阿瑟不识厉害,终于一头钻进了彭德怀东方式战略战术的陷阱,钻进了彭德怀预设的口袋。</h1> <h1>还在第一次战役打得如火如荼之时,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就判断,美军随后仍会由咸兴向北进攻,而长津湖是美军必经之地。毛主席要求9兵团立刻入朝,在长津湖一带进行作战部署。11月5日13时,9兵团向20军、26军、27军发出向长津湖开进的命令,要求各部队务必在24日之前进入预定战斗位置。在战斗打响之前,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并禁用军号。<br>11月7日晚,先头部队抵达了鸭绿江边。官兵们奉命将有解放军标志的军旗、胸章、帽徽、文件和私人信件、照片等等物资都留在了后方,连毛巾上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字也剪掉了。每人准备了三天的干粮随身携带,这些干粮就是晒干了的馒头片。<br></h1> <h1>当晚11时,9兵团的先头部队通过搭在鸭绿江上的浮桥,踏上了朝鲜的土地。</h1> <h1>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狼林山脉和赴战岭山脉之间,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周围几乎都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林木茂盛,道路崎岖狭窄,人烟稀少。<br>这里10月下旬便进入了冬季。1950年11月25日,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平均气温是零下三十度左右,最低气温达到零下四十度,这个冬天是当地50年不遇的寒冬。<br></h1><h1>雪寒岭、荒山岭、死鹰岭、剑山岭,9兵团15万大军跋涉在一个又一个连名字都透露着寒气的山岭上。在几乎没有补给、隐蔽伪装秘密行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缺衣少食的困难,创造了连续行军10天、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速度,于11月26日俏然到达了预定的进攻位置。<br>由于天气和环境十分恶劣,经志愿军司令部同意后,9兵团比预定的到达时间晚了两天,准备27日向美军发起攻击。</h1> <h1>9兵团的这次长途行军,确实是一次艰难万苦的行程。战士穿着单薄,被冻得瑟瑟发抖,但依旧士气高昂。<br>因为白天行军容易暴露目标和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所以9兵团白天无法行动,只能夜间行军赶路。而夜间的温度是最低的,在第一天的行军中,9兵团就冻伤了700多人。另外,吃饭也是个大问题,部队基本上没有吃上一顿热饭。而且在冷得浑身颤抖时,还得靠吃冰雪来解渴。</h1><h1>岳父回忆说,“我们当时穿的鞋子是布鞋或胶鞋,踩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上,寒心直穿心底,脚没有不冻伤的。我们每人只有一床薄被子,而美军不但有大衣,还有鸭绒睡袋,特别抗寒。我们的条件,与美军无法相比。”<br>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约瑟夫-格登曾经满怀敬意评价道,“无论以任何标准来衡量,中共军队的顽强毅志和强行军的能力,都是非凡出众的。”</h1> <h1>“联合国军”部署在长津湖的是美第10军,由陆战1师担负主攻任务,第7步兵师作为助攻部队,韩第3步兵师负责左翼掩护。<br>这三个师中,最精锐的部队是陆战1师。其下辖第1、5、7陆战团(每团配属榴炮连、坦克连、工兵连各一个),第11炮兵团,以及坦克营和工兵营等支援部队,总兵力约25000人。同时,他们还能随时得到美第1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h1><h1>陆战1师参加过美国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战争,从来没有吃过败仗。该师与中国也是颇有渊源的:1900年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中的美军就是该师部队;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北平、天津、青岛等地登陆的也是该师;1946年强奸北大女学生的“沈崇事件”也是该师所为。这次陆战1师又在朝鲜战场上,与9兵团狭路相逢,真可谓不是冤家不碰头哦!</h1><h1>而且,麦克阿瑟命令美第10军于27日发起进攻,这个时间恰巧与彭德怀命令9兵团向美军发起攻击的时间,也不谋而合。</h1><h3></h3> <h1>大决战的序幕己经徐徐拉开,是麦克阿瑟如同仁川登陆再辉煌一把,突现他“饮马鸭绿江”的惊人之语;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将把号称第一军事强国的对手打翻在地,给世界一个奇迹?谁胜谁负,战争的铁血法则将给出答案。</h1> <h1>11月27日,又一场鹅毛大雪从天而降,长津湖笼罩在一片白雪皑皑之中。<br>就是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16时30分长津湖战役打响了。</h1> <h1>27军的当面之敌是美军第7师31团。该团曾于“十月革命”后,成功攻入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战功显赫,被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授予“北极熊团”称号,并由总统亲自授予“北极熊旗”。 该团大部分官兵参加过二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该团抵达长津湖以东新兴里后,准备第二天开始进攻。</h1><h1>当天子夜12时,正当美军睡梦正香之时,27军80师和81师共4个团,在詹大南副军长的统一指挥下,首先向美第7师31团发起了猛烈进攻。</h1> <h1>由于事先侦察得比较仔细,各个部队早将任务划分给各营连排。美军有多少帐篷,从那个位置打,都做到了人人心中有数。所以战斗一打响,战士们就各奔各的目标去了。战士们边打边侦察,边侦察边打,边打边围歼,越打越勇猛。</h1> <h1>志愿军冲锋时,就像从美军的眼前突然钻出来一样,打得美军措手不及。<br>美军第一次见到如此神速和勇猛的对手,许多人当场就蒙了,没等缓过神来,便被子弹打倒了一片。</h1> <h1>在战斗中,27军80师第239团2营4连的官兵表现得异常勇敢机智。<br>指导员庄元东率一个排前进时,发现山腰上几顶帐篷内有大约一个排的美军正在睡觉。庄指导员立即命令包围敌人。可是,有个战士不小心踩在一堆罐头盒子上滑倒了,响声惊醒了敌人。庄指导员立即命令开火。顷刻间三十几个美军被击毙。</h1> <h1>4连的另两个排在连长李长言率领下,从侧翼迅猛向里穿插,各战斗小组利用地形地物向前跃进。<br>不一会儿,有两个小组进至敌人第一座独立房屋的射击死角之内。他们迅即将一颗颗手榴弹从门窗向屋中投去并端枪向里猛扫。敌人被我军的这种贴身战术打蒙了,有的举手投降,有的逃窜,有的躺在地上装死……少数负隅顽抗的敌人,也被我指战员全部击毙。</h1> <h1>4连用这种打法,一连夺取了敌人的多座独立房屋。当收缴战利品时他们发现,各屋均有电话机、报话机,墙上还挂满了作战地图,地上还有未燃尽的作战文书,敌一上校军官(后知为该团团长麦克莱恩)也横尸屋内。原来此处正是敌人的团指挥所。</h1><h1>战场还未打扫完毕,4连又发现了山下有敌人一个炮场。他们又冲下山去捣毁了美军一个炮兵营指挥所。</h1><h1>至此,4连共毙伤俘敌300余人,缴炮12门。战后,27军授予该连“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称号。</h1> <h1>经过一夜激战,238团攻占了新兴里以北、以东一线高地,239团攻占了新兴里以南1455和1100高地,240团夺取了内洞峙东北、正北和西北一线高地,242团攻占了新兴里以南的1221高地,完成了对新兴里及内洞峙地区美军的合围。美军被压缩在方圆不到2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br><br></h1><h3><br></h3><h3><br></h3> <h1>天亮之后,美军在12辆坦克和多架飞机配合下,自后浦里向北运动,欲解新兴里之围。<br>242团于新兴里以南1221高地东南公路坚决阻击。最令我指战员头痛的是敌人的坦克,因为当时我军只装备了少量的火箭筒,更没有打敌坦克的经验,所以敌坦克对我威胁最大。叶永安等战士急中生智,发明了一系列打敌坦克的“高招”,他们机智勇敢地一连炸毁敌4辆坦克,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战后,27军授予叶永安“反坦克英雄”称号,并给叶永安小组记集体特等功。</h1> <h1>30日23时,27军从六个方向以聚歼之势,向新兴里美军发起攻击并攻入新兴里。战士们开始和美军进行战壕、房屋争夺战,双方胶着在一起,巷战一直打到天亮。</h1><h1>此时,27军副军长詹大南又作出一个决定,就是一改志愿军擅长的夜战形式,白天继续攻击。因为敌我双方胶着在一起,导致美军无法进行空中火力支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可以大胆继续发起攻击。詹大南一声令下,志愿军愈战愈勇。</h1><h1><br></h1> <h1>激战至11时,美军残部在我连日打击之下终于不支,开始崩溃,残敌在40余架飞机和10余辆坦克掩护下,沿公路向南狼狈突围。</h1> <h1>在追击逃敌的战斗中,27军广大指战员“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h1><h1>240团7连5班长隋春暖的脚趾在入朝时因冻伤已烂掉了两只。为了不“泄密”,他悄悄地用布裹好脚一直隐瞒着。这次追击战中,他忍着剧痛率领全班迂回9.5公里,切断了敌人的退路,为全歼逃敌作出了贡献。后来,他右臂又负了伤,仍勇猛地跳上汽车与敌肉搏。他一人就毙敌10余名,俘敌5名,缴枪5枝。战后,他所率领的5班荣获“新兴里战斗模范班”称号,他自己也被志愿军总部荣记特等功。</h1> <h1>当日黄昏,一股残敌企图越过冰封雪盖的长津湖逃走,结果冰面塌落全部冻溺而死。</h1> <h1>天黑以后,另有约400人的一股残敌,乘数十辆汽车、坦克逃至一洼地时,被我242团截住予以全歼。</h1> <h1>2日拂晓,战斗结束。至此,美军“北极熊团”3191人全部被我歼灭于新兴里、新岱里地域。</h1> <h1>在新兴里战斗中,27军英勇顽强,用极端劣势的装备,全歼了美军的骄傲、美国陆军最精锐部队“北极熊团”。该团上至团长,下至士兵,无一人漏网,这在美军历史上绝无仅有。<br>这是27军入朝后的第一仗。27军用伤亡4300余人的巨大的牺牲,夺取了最后的胜利,打出了军威。</h1> <h1>27军在新兴里的这一仗还有一个花絮。239团3营通讯班长张积庆在打扫战场时,捡到了一块一平方米左右的蓝布,其形状和装饰很像一面旗子,但与我军常用红色布料做旗帜的习惯不一样,因而他将这块蓝布当作包袱皮用了。</h1><h1>营长有一次无意中听说张积庆有一块缴获的蓝布,便让张积庆拿来看一看。这一看,才发现这块包袱皮,原来是美军步7师第31团即”北极熊团”的军旗。毕营长立刻将此作为战利品上缴给军部。</h1><h1>现在这面旗子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文物,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h1><p><br></p> <h1>与新兴里战斗同时开打的是柳潭里战斗。与新兴里相比,柳潭里的战略位置更为重要,因为长津湖地区四条公路都在这里交汇,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br></h1><h3><br></h3> <h1>在9兵团最初的战役部署中,柳潭里就是9兵团的主攻方向,集中了20军的59师和27军的79师,共两个师的兵力,由27军彭德清军长亲自指挥作战。</h1><h3></h3> <h1>11月24日。美陆战第1师第7团到达柳潭里。26日,美陆战第7师第5团也入驻柳潭里。此时,美军在柳潭里的部队共有第5团的三个营,第7团的两个营又一个连,第11炮兵团的两个营又两个连。<br>27日中午过后,美军在柳潭里附近接连发现志愿军侦察兵的抵近侦察。美军第7团团长利兹伯格立刻将柳潭里的美军全部兵力的一半,约10个步兵连环绕柳潭里构筑工事,建立环形防线。</h1><h3><br></h3> <h1>当日黄昏,夜幕在漫天飞雪中降临。22时,在一阵密集炮火轰击之后,志愿军59师和79师的战士们,冒着冬夜刺骨的寒风,向美军发起了总攻。</h1> <h1>幸存的美陆战队员这辈子都忘不了,在寒冷冬夜中,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br>在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中,他们第一次看到了犹如海潮般涌来的中国士兵,第一次听到了越来越清晰刺耳的军号声,第一次听到了迅速接近阵地的中国士兵单薄的胶底鞋在雪地上发出的“沙沙”声响,第一次听到了中国士兵在冲击过程中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声!</h1> <h1>战斗相继在北山1282高地和1382高地等处展开。志愿军在阵地正面以班排为单位,采取小群多路的方式,多批次多路轮番向美军发起攻击,吸引美军注意。主力则向高地后侧迂回渗透,形成包围态势。</h1> <h1>面对像波涛一样、蜂拥而上的志愿军,美军的意志接近崩溃。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夜,从一开始双方就胶着在一起,厮杀搏斗,反复争夺。79师的正面攻击和侧后迂回取得了明显战果,除夺取了1403高地和1240高地外,还控制了1384高地和1282高地,将美军大部压缩在山下公路一线。79师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参加攻击的5个营伤亡殆尽,几乎失去战斗力。</h1> <h1>在关键时刻,20军59师的增援部队及时赶到。该师迂回到柳潭里以南,切断了柳潭里与新兴里、下碣隔里的交通联系,构成了对柳潭里美军的合围态势。<br>经过一夜激战,志愿军发现,在整个长津湖地区,被包围的美军约有4个团近30000人,其兵力超过了我军战前预估的一倍以上。志愿军越战越勇,同时越打伤亡越大,虽形成了合围态势,但并不能一口将敌人吞下。</h1><h3><br></h3><h3></h3> <h1>美军陷入重围,各级指挥官均大惊失色。他们自二战以来,从没经历过如此严峻的局势。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和第1师师长史密斯、第7师副师长霍兹进行了紧急磋商,一致认为,继续进攻已不可能,但没有麦克阿瑟的命令,进攻的方案也不能撤销,美军陷入了两难境地。</h1><h3><br></h3> <h1>两天后,即11月29日,“联合国军”总部传来了麦克阿瑟的命令,鉴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战斗,“联合国军”在朝鲜由全线进攻转为全线防御,同时命令在长津湖作战的美军立即向咸兴附近的兴南港撤退,从海上撤退至38线以南。</h1><h3><br></h3><h3></h3> <h1>接到命令后,美陆战1师、陆战7师开始了长达125公里的极其艰难的后撤之旅。125公里的距离,在平时对机械化的美军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但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在四处都有勇敢的志愿军战士的伏击下,美军每前进一公里,都要付出许多生命代价。这个短暂的125公里的路程,成了美陆战1师、陆战7师的噩梦。</h1> <h1>围绕撤退计划,美军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在下碣隅里至古土里一线紧张展开,以确保道路的安全与通畅。<br>此时,志愿军9兵团正从四面八方向下碣隅里合围过来。20军58师从22日起便日夜兼程,顶风冒雪翻越东白山,向下碣隅里扑来。配合58师作战的60师也克服重重困难,按时进入了攻击位置。这两个师的任务是,切断下碣隅里至古土里的公路,从东、南、西三面对下碣隅里形成合围之势。</h1> <h1>28日子夜时分,志愿军58师的迫击炮开始了持续30分钟的炮击。这是长津湖之战中志愿军最强的一次火力准备。58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翻山越岭将全师的迫击炮运到了前线。这次炮击,58师共使用了18门82毫米迫击炮、54门60毫米迫击炮,并为每门82毫米迫击炮和60毫米迫击炮分别准备了90发和120发炮弹。</h1> <h1>58师不但炮火准备充分,步炮协同也不错。当最后一发炮弹刚刚落地爆炸,嘹亮的冲锋号就响彻云霄,战士们端着上了剌刀的步枪向美军发起了冲锋。他们迎着密集的弹雨,毫无惧色地冲向敌阵,并将成群的手榴弹扔向美军阵地。.</h1><h1>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下碣隅里东南面的美军阵地即被172团占领。</h1><p><br></p> <h1>173团切断下碣隅里与柳潭里的公路后,与美军的一个坦克营展开了激战,导致173团伤亡很大。由于战士们携带的炸药太少,战斗中都已用光,爆破筒也所剩无几,173团便采取守势。战士们十分英勇无畏,与美军反复争夺,终于守住了阵地。<br></h1><h3></h3><h3><br></h3><h3><br></h3> <h1>29日凌晨,172团占领了东山,美军的环形防御圈被58师打破了。<br>美军清楚丢失东山将会导致的结果,所以美军拼命反击,他们以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为主要突击方向,试图击破侧翼再夺取1071高地,由于美军密集的火力压制,小高岭上的志愿军很难得到增援。但坚守阵地的战士们顽强战斗,打退了美军8次进攻,但志愿军也伤亡严重。9时左右,美军展开了第九次冲击。当美军快要靠近山顶时,一名志愿军突然怀抱炸药包从阵地上一跃而起,毫无畏惧地向仰攻而上的美军扑去。随着一声巨响,这位年仅28岁的志愿军与美军同归于尽。<br>这个英雄的志愿军,就是杨根思烈士,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特级战斗英雄”这一荣誉称号,我军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h1><h3><br></h3> <h1>美军占领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以后,又开始猛攻1071高地。172团3营9连战至最后仅剩30余人,而且全部负伤。危急时刻,援军7连和机枪连及时赶到,美军对东山的反击宣告失败。</h1> <h1>30日白天,刚刚抵达下碣隅里的德赖斯代尔特遣队中的美陆战1团3营G连加强了工兵两个排就奉命再次对1071高地发起进攻。海军陆战队并没有比之前他们瞧不起的陆军干的出色,可以说是毫无进展。</h1> <h1>而此时58师接到9兵团命令,要求58师于30日攻歼下碣隅里之敌。58师将剩余能战的部队编成了12个连。30日晚10时50分,58师以决死的气概,将最后能战斗的1500人全部投入进攻,决心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下碣隅里之敌,师部连警卫部队都没留。</h1><h3><br></h3><h3><br></h3> <h1>杨根思牺牲的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被美陆战1团G连占领后,志愿军172团将2连剩下的34人和3连剩下的28人编为2个突击排,左右夹击发起攻击,美军丢掉阵地狼狈逃窜,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又被我军重新占领。</h1><h3><br></h3><h3><br></h3> <h1>志愿军172团剩余部队向下碣隅里发展进攻时,被美军M26坦克集群阻拦,美军调集英国海军陆战队41突击队,和剩余全部工兵才顶住172团攻势。<br>天色渐明,172团只能转为防御,2个突击排只剩7人。如果这时有志愿军增援部队从北往南攻击,战斗就将很快结束。因为此时的下碣隅里,美军已经拿不出其他预备队来抵挡任何方向的突破了。</h1><h3><br></h3><h3></h3> <h1>12月1日到6日,下碣隅里和古土里的美军为了突围,对58师和60师的阻击阵地发起连续进攻,以探明志愿军的防御部署。尤其对东山这处关系实在重大的阵地,美军各部队轮番上阵发起攻击。</h1> <h1>到12月4日。美陆战5团和7团战斗群已经全部集中在了下碣隅里,美军对东山的172团有10比1的压倒性兵力优势,但居然还是打不下东山,在志愿军的阵地前尸横遍野。</h1><p><br></p> <h1>172团与美军在东山连续恶战了六天五夜,坚如磐石、不动如山。</h1> <h1>12月6日晚,58师奉命全部撤出下碣隅里,向南转移,前往黄草岭一线阻击。172团移交阵地时,只能编为8个排,他们用巨大的牺牲打出了三野头等主力师的血性。</h1><h3><br></h3><h3></h3> <h1>在志愿军的强大攻势下,下碣偶里的美军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的突围一直受阻,伤亡惨重。他们主要依赖下碣偶里刚刚修建好的简易机场,来运送作战物资和食物及伤病员,机场成了美军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安全通道。</h1><p><br></p> <h1>美军在机场周围布置了严密的防御体系,用五十多辆坦克形成了一个交叉火力网。<br>为了彻底切断下碣隔里之敌的退路,阻断美军的空中补给,志愿军173团于28日向下碣隅里机场发起攻击,突破机场外围后,曾一度攻入机场,并破坏了跑道,但因美军火力猛烈,伤亡过大,数次攻击受阻。</h1><h3><br></h3> <h1>志愿军174团被紧急调往下碣隅里机场,支援173团继续进攻。<br>174团3营作战机智勇敢,一路猛打猛冲,冲进机场后击毙和俘虏了若干美军。但美军很快就开始组织反击,3营被迫退出机场。</h1><h3><br></h3> <h1>173团重新作出部署,组织2营的4连、5连两个连队攻打机场旁的一个小高地。这是机场的制高点,如果不打下来,对志愿军攻击机场将产生严重成威胁。</h1> <h1>团长李斌是位老红军,他亲自作动员。战士们已经接连打了好几天的仗,早就断了粮。团长刚讲完,战士们都流泪了,一起说“我们不怕死,也不怕冷。拿下这个山头没有问题,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请团长能够给我们每人发几个土豆,让我们充充饥。”<br>战士们的话还没说完,团长就蹲在地上掉下了眼泪。团长含着泪对战士们说,“这个土豆我现在还真是拿不出来啊,美军封锁了鸭绿江,我们的运输过不来,朝鲜老百姓的东西我们也不能去动……”。团长说完又流了泪,此时战士们也无话可说了。</h1> <h1>当夜,战斗打响了。两个连的志愿军战士饿着肚子,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战场。小高地上一个排的美军被全歼后,战士们缴获了大批物资,有饼干、罐头、糖果,还有许多服装。战士们虽然很饿,但他们一样未动,而是先将伤员送下高地,尔后将食品送给伤病员和团长及其它干部吃。战士们的这些举动,使团长十分感动,一个晚上又掉了好几次眼泪。</h1><h3><br></h3> <h1>打下了小高地,173团总算松了一口气。173团和174团将人员合并,重新编成为12个连,再次向机场发起攻击。战士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与敌反复争夺,终于占领了机场。</h1> <h1>此时,志愿军20军各部己全部展开攻击队形,27军在新兴里、柳潭里的部队也全部赶至下碣隅里,意图合力围歼美陆战1师师指挥所和后方基地。战至24时,下碣隅里已是一片混乱,打成了一锅粥,都处都是枪声。</h1><h1>志愿军数次冲进了下碣隅里核心阵地,子弹都飞进了陆战1师史密斯师长的房门,在墙壁上留下了一排排的弹孔。</h1><h1>战斗持续到29日4时,志愿军的攻势有所减弱,而美军全力组织反击,又经过两小时的激战,天亮了,美军才基本恢复了原阵地的防线。</h1><h1>志愿军只是暂时撤退,他们是在等待令美军胆寒的黑夜。</h1> <h1>志愿军58师28日夜里的进攻,虽然没能攻占下碣隅里,但夺取了东山并一度攻入村内,使美陆1师史密斯师长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他知道,下碣隅里一旦失守,在柳潭里的陆战5团和7团的退路就彻底断了。于是他再次命令古土里部队迅速增援下碣隅里。<br>美军在古土里的部队是陆战1团团部、第2营、反坦克连、迫击炮连等部。29日古士里的1000名美军乘坐140台汽车,在增援的陆战1师一个坦克连17辆坦克的配合下,由英国海军陆战队第41特遣队队长道格拉斯-德赖斯代尔中校带领下,向下碣隅里推进。</h1> <h1>队伍行进途中,不断遭到志愿军的机枪和迫击炮的射击,德赖斯代尔也负了伤,一辆弹药车遇袭发生爆炸,将公路彻底截断。志愿军前堵后截,美军已前进无路,后退也无路。<br>30日凌晨,志愿军179团派人与美军联络,要求他们立即投降,就地缴械。但美军还心存侥幸心理,想等到天亮再战。<br></h1> <h1>179团团长当机立断,下令全团再次发起攻击,一下子就把挤成一团的美军部队打乱了。在被志愿军四面包围之下,德赖斯代尔特遣队陷入绝境。<br>美军主动派出四个代表与志愿军谈判,愿意交械投降,但希望能放他们回家。179团团长明确表态,只有战争结束才能回去,但缴械后可确保俘虏生命安全。美军代表向德赖斯代尔转告了志愿军的最后通谍,这时赖斯代尔的伤势严重,仍流血不止,他知道再打下去肯定全军覆没,于是决定宣布投降。</h1> <h1>这一仗,志愿军179团俘虏美军240名,其中一名中校,二名少校,近百辆汽车和10多辆坦克。</h1><h1>9兵团宋时轮司令员收到战报大喜,亲自清点战果,立刻通报表扬179团,并上报志愿军总部。</h1> <h1>12月5日午后,下碣隅里的美军突围进入倒计时。美军炮兵对下碣隅里至古土里公路两侧进行了不停的炮击,一方面是为突围作战斗准备,另一方面是将炮弹打光以减少行军负担。<br>天一亮,美军就开始突围了,坦克在前面开路,天上有飞机保护,士兵们全部乘坐汽车离开下碣隅里。</h1><h3><br></h3> <h1>志愿军沿途顽强阻击美军,枪声炮声震耳欲聋,多处阵地发生了惨烈的白刃格斗,双方伤亡严重。<br>由于志愿军缺乏反坦克和打飞机的武器,战斗持续到7日下午,美军陆战1师主力陆续撤退到古土里。</h1><h1>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一共18公里的路程,在志愿军的阻击下,美军走了38个小时,平均每小时前进500米。美军在这18公里的路上,伤亡了616人,平均每公里伤亡34人。美国海军航空兵司令哈里斯将军的儿子哈里斯中校,也被志愿军击毙。</h1> <h1>美陆战第1师作为美军最王牌的师团,以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不断冲破志愿军的层层包围。<br>为了阻止美军从海上逃走,志愿军9兵团找到了一个斩断其退路的绝佳地点:水门桥。<br>水门桥位于古土里以南5.6公里,悬空,单车道,因坐落处建有一个水力发电站而得名。实际上,这座桥就是架设在输水管道上的,桥下就是万丈深渊,周围没有任何可以绕行的道路。<br>水门桥是美军后撤的必经之地,只要炸掉这座大桥,就切断了美军机械化部队的退路,志愿军就可以与美军进行最后的决战。</h1><h3><br></h3><h3><br></h3> <h1>12月1日,志愿军第60师炸桥小分队穿插到水门桥附近,将水门桥炸毁。但是美军陆战1师第1工兵营迅速将其修复了。<br>12月4日,志愿军炸桥小分队乘黑夜第二次将美军架好的桥梁炸毁。美军陆军第10军第73工兵营又在原桥残留的桥根部架设了钢木桥梁,使其恢复通行。<br>12月6日,志愿军炸桥小分队再次炸桥,将美军新建的桥和原桥的基础都彻底干净的全部炸掉。<br>但志愿军们没有想到,也根本无法想象,美军竟然通过其驻日基地,连夜制作了钢制桥梁组件,并在第二天清晨空降到了战场,并且在28小时之内又重新搭建了一座可承载50吨重型装备的钢架桥梁。<br>就这样,美陆战1师这只快要煮熟的鸭子,从炸不断的水门桥上飞走了。</h1> <h1>12月8日,美军在架设水门桥的同时,向已被志愿军占领的可以俯瞰水门桥的1081高地发动进攻。<br></h1><h1>这一天,长津湖的气温是零下38度。当美军士兵冲到山顶之后,全部被眼前的一个景象震撼住了,惊呆了:</h1><h1>志愿军20军58师一个连的官兵呈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里,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目视前方,这个连队的官兵已经全部冻死并成了冰雕。</h1><h1>在冻死的战士中,有一位来自上海的战士叫宋阿毛,在他的上衣口袋里找到了一张纸片,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h1><h1>读完这个字条,谁都禁不住泪流满面。在最后的生死关头,战士们没有退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展现了志愿军的顽强毅力和不怕牺牲、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英雄气概。</h1><h3></h3> <h1>12月11日,美陆战1师主力从古土里到达真兴里。在这段11公里的路程上,由于志愿军的阻击,美军走了77小时,平均每前进1公里用时2小时。在这段撤退过程中,美军又伤亡了347人。</h1><h3><br></h3> <h1>从真兴里到兴南港是一路坦途,志愿军依靠步行,已追不上美军的四个轮子了。</h1><h1>12月24日,满载美军撤退士兵的193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驰离了兴南港。<br></h1><h1>25日拂晓,志愿军占领了兴南港。</h1><h1>至此,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拉上了帷幕。<br>长津湖是中美两国精锐部队交战的主战场,这一仗是朝鲜战场扭转局势的大拐点。<br>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战斗伤亡14000多人,冻伤减员近30000人;美军战斗伤亡13916人,冻伤减员7300人。<br>对长津湖战役,我军的评价是:”9兵团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扬人民军队英勇顽强,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同美军浴血奋战十余个昼夜,共歼敌13916人,予美陆战1师和步兵第7师一部歼灭性打击,打开了东线战局,并有力保障了志愿军西线兵团的侧后安全,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艰巨的战略任务。”最后一句话,是毛主席对长津湖战役的评价。<br>美军的战后评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获胜,’联合国军’成功撤退。”<br></h1><h3><br></h3><h3><br></h3> <h1>此时此刻,让我们向英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和所有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们,致以崇高的敬意!</h1><h1>志愿军血战长津湖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可歌可泣,不但永垂青史,也必将光照后人。</h1><h1>70年前的战争硝烟,早已云消雾散。现在,到处歌舞升平,岁月静好。但是,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千万别忘了,这个美好的日子不是本来就固有的,而是老一辈革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与敌人血战到底换来的哦!<br>那个时候,我们的底子又穷又薄,志愿军缺衣少食,武器又差,但我们的党和军队士气旺盛,敢于同一切强敌血战到底,长津湖一仗打出了国威军威。<br>我们现在的祖国繁荣富强,我们的人民军队武器精良、保障有力,任何帝国主义胆敢再来欺侮我们,不管他们是打军事战,还是打贸易战,或者打什么战,我们一定要继承老一辈的英勇无畏精神,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更猛烈的炮火,干净彻底地歼灭一切来犯之敌,让他们有来无回!</h1>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7zzltj9?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特功1连 浩气永存</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6frozre?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威震敌胆的志愿军火箭炮兵</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6e2kyil?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坠落在朝鲜战场上的三面军旗</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4elab7u?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打响贸易战,再忆上甘岭</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14r1d8y?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珍贵史料:志愿军在朝鲜的八年</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yi2jg2r?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亲历者口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tyxq40z?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毛主席啊,您在那里</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