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 言</h3><h3> 李渡口村坐落于郏县县城东北,距县城8公里,三面沃野,一面依水,一向有“东列黄岗千古秀,西邻蓝河万代青”的美誉。它位于蓝河岸边,因渡口而形成村落,是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h3><h3> 明朝初期李姓族人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徙而来,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五百年前这里曾是万里茶道上的一个驿站。村中一石碑记载,清同治年间此地为李渡口镇,1934年复名隶属郏县三区,1947年属冢头镇,1958年更名李渡口大队,归冢头公社,1984年复名李渡口村,隶属冢头镇至今。</h3><h3> 李渡口村是万里茶道上的一个驿站和码头,从清朝到民国,水运、陆运都从这里经过。从福建的武夷山夏梅村到俄罗斯的恰克图,从清代到民国初年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时光里,这条古商道往俄国运送了25万多吨茶叶,其价值至少有100万两黄金。明末清初时,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商贸集聚地。</h3><h3><br></h3> <h3></h3><h3> 古代建筑</h3><h3> 李渡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蓝河水以“S”形穿寨而过,东岸繁延生息。村内尚存传统建筑830间,其中明清建筑630间,形制各异,以中原建筑风格为主,兼容渡口枢纽文化,连片成群。现存的有“文秀才”李泽之故居、寨首李冠儒故居、李南娃花行、宏运屠行、兴隆酒行……一处处规模宏大、雕饰繁复精美的老院,犹如一座展品丰富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证明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荣光。</h3><h3> 从建筑的形制看,部分建筑规格较高,屋顶有五脊六兽,大门口有凤和鹿的图案。“凤和鹿,就是俸禄的意思,表示这家主人是公职人员,吃国家俸禄。</h3><h3> 格局以北方四合院为主,以两进和三进院落形式居多,前有门楼,中有过厅,后有堂楼,东西建配房(楼)。红石基础,砖木结构,部分房屋五脊六兽。古楼、古房、古窗,保存完好。</h3><h3> 建筑群的木雕、石刻工艺,与房屋建筑相得益彰,有方形、圆形、古钱币形石窗,有透雕镂花木门窗,飞禽走兽、人物鸟虫等。</h3><h3> 寨首、开明绅士李冠儒老宅,现存有西厢房三间两层,面阔10米,进深4米,过厅楼三间,面阔10米,进深5.5米,出地平二层,红石基础。后有西厢楼房三间,面阔10米,进深4米,堂楼三间,面阔10米,进深5.5米,砖石结构,五脊六兽。门前四级红石台阶,坐北朝南,该宅院保存较完整。</h3> <h3>明清时期,寨内人口逾千,商号几十家,四方陆路,车如流水,骡马相连。当时寨内既有屠行、酒馆、药铺、花行和染布行。又有冀中毛和李才娃旅馆,李老陈和王清现银货,以李冠儒为首的卷烟厂以及李风朝煤行,各行各业,生意都很兴隆。据《郏县志》载,清同治三年(1864年)全县共有25处集贸市场,李渡口为其中之一。</h3> <h3>李家药行</h3> <h3>来此旅游的人们都要登上二楼留下一张珍贵的纪念照</h3> <h3>据有关专家考证,这座红石青砖楼房上雕刻的图案精美考究,寓意丰富美好,被称为中原第一花</h3> <h3> 民风民俗</h3><h3> 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古朴而又传统的生活方式,延续着世代传承下来的民风民俗。</h3><h3> 改革开放以后,李渡口尘封千年的往事被揭开,随之,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也流传开来。</h3><h3> 如今,1300口李渡口人承载着这种传统文明,依托着这种淳朴民风,凭借着这种勤劳智慧,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勤农事、建家园、兴旅游、……走出了一条依托历史文化促进村民致富的康庄大道。李渡口也因此重新恢复了古时的繁荣景象,像一朵美丽的奇葩,绚丽绽放在兰河岸边。</h3> <h3> 民间演出</h3><h3> 这些年来,千年古镇冢头镇党委、政府狠抓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民文化生活,开展了美丽乡村、传统村落建设等一系列暖心工程,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赋予了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内涵和新内容,让农民朋友得到了实惠,幸福指数逐年上升。他们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充分发挥李渡口村厚重历史文化优势,实施了包括村潞银文化广场重修、村内主干道改造、李大线公路建设、明清古建筑修缮、古村整体提升工程项目和十万亩花海等在内的“十大旅游振兴项目”,打造李渡口的昔日辉煌,使这个村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文明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扬。</h3><h3> 进入腊月就是年。临近旧历新年,冢头镇首届文化旅游节在李渡口火热开幕!盛况空前的数十家乡村土特产、民间艺术百团表演赛、千人饺子宴、书法名家义写万副春联等活动,反映了当代农民勤劳淳朴的品德和欢庆丰收的喜悦,再度彰显了李渡口这个传统村落曾经的繁华富足,传递了浓浓的乡愁情节,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文化……</h3> <h3>淳朴憨实的农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载歌载舞 ,挥洒着内心的喜悦……铜锣声声,敲得震耳欲聋,欢快喜庆;鼓声阵阵,打的酣畅淋漓,心花怒放。他们唱响了一个新时代,舞出了一片新天地,讴歌了新时代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抒发了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h3> <h3>观看演出的村民</h3> <h3> 演出比赛结束后,进行颁奖仪式。一百多个农民代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初赛、复赛和最后角逐,有6个代表队脱颖而出,东街代表队斩获本届表演比赛一等奖。</h3><h3> 沉甸甸的奖杯举过头,甜蜜蜜的笑容挂眉头,美滋滋的泪水流心头……我赢了!</h3><h3><br></h3> <h3> 饺子盛宴</h3><h3> 古时候的李渡口,逢年过节,大户人家总要设宴施粥,款待村民和滞留在村里的商人们。多少年了,就这样世世代代的延续下来,直至如今的饺子宴。水饺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特色美食,不仅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吉祥美满,更是对邻里和睦、敬老爱亲的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一年一度的饺子宴,在李渡口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个传统、一种文化……</h3><h3> 进入冬季以后,村里就组织烹饪技术上好的村民自己动手,宰杀自己喂养的猪羊,拿出自家地里种植的小麦面粉,包饺子,蒸馒头,供村里老人、小孩等人员食用。今年,他们呈现了千人饺子宴、传统肉片汤……大厨则是古代寨首、开明绅士李冠儒家御用厨师的第5代传人李振圈老人。</h3> <h3>在古村口架起了六口大锅,以木柴为火,取甘泉为汤,煮下了一锅锅喜庆的农家水饺……</h3> <h3>这位老人说,李振圈调制的饺子味道香纯,烹制的肉片鲜嫩滑溜……一碗碗水饺、一勺勺肉片,承载着李渡口人何等厚重的乡愁情思啊……</h3> <h3>这位81岁的老人说,还是现在的世道好啊</h3> <h3>围着磨盘品尝着李家御用厨师亲手熬制的肉片汤,享受一番儿时的幸福时光</h3> <h3> 年货大集</h3><h3>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方圆十里八村的农民都纷纷来到表演现场,带来了自家的农副产品,赶大集,卖年货,繁荣了农村市场 ,村民们不出村庄就可以置办齐全的各种年货。</h3> <h3>冢头自有牛肉选用郏县红牛为原料,经过祖传的秘方腌煮,其味醇香、厚重,远走他乡的游子和外出创业者,出门时都要带上几斤食用,以寄托浓浓的思乡之情</h3> <h3> 义写春联</h3><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从前“贴春联”,</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是为了镇邪驱鬼、祈福纳祥。</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而如今,</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春联”似家家户户向春天发出的请柬,</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又似春天给家家户户送来的喜帖!</span></h3><h3>1月27日,百名省市书法家冒着严寒来到李渡口,现场挥毫泼墨,为村民们义写春联送祝福。村民们热烈欢迎,争相前来讨要墨宝。有诗为证:<span style="line-height: 1.8;">挥毫运笔传承民族文化,</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饱蘸浓墨书写时代辉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 <h3>此篇图片系作者在”千年古镇郏县冢头首届年俗文化节”民俗表演比赛期间现场拍摄(文字部分来源于网络)。</h3> <h3>导读链接:</h3><h3>1、兰河:兰河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是北汝河主要支流之一。该河发源于禹州市神垕镇西北李家山,经禹州市鸿畅乡小赵寨进入郏县安良镇牛庄村,直流南下,贯穿安良、冢头、长桥三个乡镇汇入北汝河。流域面积以冢头为最大,曾被誉为冢头镇6万人民的母亲河。河道干流全长57平方公里,总流域面积311.5 平方公里。古代是当地漕运的主要河流。大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水断流。近年来,郏县实施引汝入兰工程。兰河治理工程的实施,保护耕地面积9.9万亩,受益人口7.6万人。使兰河的防洪能力将由目前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由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大大减轻洪水威胁。</h3><h3>2、五脊六兽: 五脊六兽是中国宫殿式建筑,有上脊五条,四角各有兽头六枚。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统称“五脊六兽”。这是镇脊之神兽:祁吉祥、装饰美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古代中国建筑为木结构,以兽镇脊,避火消灾。于两坡瓦垅交汇点,以吞兽严密封固,防止雨水渗漏,既收装饰美,又收护脊之实效。五个蹲兽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脊兽最初用陶烧制,明清之后讲究规格排场,就变为琉璃材质,原初的目的是保护屋顶的铁钉和木架,防止漏雨。随着封建王朝的思想逐渐禁锢,才有了严格的等级意义。其实,所谓“五脊六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尤其像古代宫殿、庙宇,比如北京的故宫、雍和宫等,这些建筑的房脊上,有很多小动物,这些人造的小动物就是所谓的“五脊六兽”。民房一般是不能安这些东西的,但也有例外,一些有功名的大臣经皇帝特许,也可以安装,被称作“仪脊”,以表示特殊的荣耀。</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