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供养你灵魂的人,谈一场天长地久的爱情

快乐

<h3>有人说,爱情就像一杯酒,第一个人把它弄洒了,你哭泣着用眼泪兑好第二杯盛给后来的人。</h3><h3>慢慢地,杯子里的酒越来越少,直至完全没有。就像我们的真心,用完了,就没有了。</h3><h3>电影《左耳》最近很火的一段话:我们都想要牵了手就能结婚的爱情,却活在一个上了床也没有结果的年代。</h3><h3>在这个见了面就可以上床的年代里,这样轻率的爱情我实在是不懂。</h3><h3>我只知道,如果用你的青春来赌爱情,我想,你一定会输得很惨。</h3><h3>我突然想起了,在那个久远的年代里,在那个风和日丽,幽香袭人的初春,杨绛在清华大学古月堂的门口与钱钟书的相遇。</h3><h3>对杨绛一见钟情的钱钟书急切地澄清:“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h3><h3>杨绛也趁机说明:“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h3><h3>恰巧两人在文学上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这一切都使他们怦然心动,也才有了后来的天长地久。</h3> <h3>1942年底,杨绛创作了话剧《称心如意》。</h3><h3>在金都大戏院上演后,一鸣惊人,迅速走红。杨绛的蹿红,使大才子钱钟书坐不住了。</h3><h3>一天,他对杨绛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支持吗?”杨绛大为高兴,催他赶紧写。</h3><h3>杨绛让他减少授课时间,为了节省开支,她还把家里的女佣辞退了,自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h3><h3>劈材生火做饭样样都来,经常被烟火熏得满眼是泪,也会不小心切破手指。</h3><h3>可是杨绛并未抱怨过,她心甘情愿地做灶下婢,只盼着钟书的大作早日问世。</h3><h3>看着昔日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如今修炼成任劳任怨的贤内助,钱钟书心里虽有惭愧,但更多的是对爱妻的感激与珍爱。</h3> <h3>两年后,《围城》成功问世。</h3><h3>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h3><h3>最深的爱无需诺言,总是相依相伴中把体贴展现;最纯的情无需语言,总是默默无声里守候身边。</h3><h3>人生的路上风雨兼程,劳碌的生活嘘寒问暖。</h3><h3>婚后有一回,当杨绛在看英国传记作家描述最理想的婚姻:“在见到她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结婚,娶了她几十年,从来没有后悔娶她,也没有想过要娶别的女人。”</h3><h3>当杨绛读到这里,觉得甚好,于是把它念给在一旁的钱钟书听,钱钟书听完说:“我和他一样。”</h3><h3>杨绛随即回答:“我也是。”</h3><h3>好的爱情,最重要的不是甜言蜜语,不是容貌金钱,而是你和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是否一致。</h3><h3>在成人的世界里,只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相处起来才会更为舒服和长久。</h3><h3>刚刚好的遇见,恰到好处的陪伴,他们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精神上互为养分,共同成长。</h3> <h3>真正的爱情,是有同风雨,共患难,一起分享人生的苦与乐。</h3><h3>没有海枯石烂的誓言,却是能幸福的相守一辈子。</h3><h3>不管环境怎样变化,都能始终如一,为了爱人可以付出一切,经得起世俗的考验和平淡的流年。</h3><h3>前段时间看了汤唯与吴秀波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我特别感动。我被那一对可爱的老头老太太感动。</h3><h3>不知为何,我并没有被剧中的姣爷和大牛的浪漫邂逅与爱情打动,一场电影看下来,我脑子里只有那对可爱的老夫妻的身影。</h3><h3>其余所有人在我眼中都成了他们二人的配角。</h3><h3>我为他们笑,发自内心的喜悦与祝福。</h3><h3>我为他们哭,发自肺腑的伤感有如洪水破堤而出。</h3><h3>我想每一个人终其一生在追求物质欢愉的同时,也渴望能够寻得与电影中老夫妻一般相伴到老、忠贞无二的伴侣。</h3><h3>有人说,遇到对的那个人,不是强烈的动心,而是长久的安心——你知道,“他不会走”,无论你多么落魄多么不修边幅,他也不会走。</h3><h3>你无需装得多么优秀,多么可人,他喜欢的就是你现在这样最自然的样子。</h3><h3>找一个供养你灵魂的人,谈一场天长地久的爱情。这才是我心中爱情应有的样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