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快过年了,我们黄山市旗袍研究会会长和爱心队的清心队长还有简单队长,宗元老师商议寒冬送温暖,让红围巾挺进大深山,关爱大山里的重症儿童(小雅)和困难家庭儿童(晓晓)</h3> <h3>一大早,山城的市区寒风吹得脸生疼,会长带领我们集合等车中……</h3> <h3>从市区上高速到下面的县城下高速,行驶十几公里开始进山,都说山路十八弯,我们也不晓得拐了多少个弯,一路颠簸,路上把几个晃得吐得稀里哗啦,包括我</h3> <h3>到了歙县新溪口还要开十几公里,再又爬陡坡上到一个高山村,停好车,稍作休息,我们要再背着爱心物资徒步爬山,在这个村,上次夏天来的时候,我给山里的这户阿公阿婆拍的照片,今天带来送给老人家并祝老人健康吉祥。对于腿脚不便高山的老人来说,也许一辈子也到不了城里几次,所以老人非常的开心。(图片提供旗袍会理事芬姐)</h3> <h3>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会长带着我们来献爱心了,理事和队长们都起带头作用,个个肩背手扛,翻山越岭,越往上去,感觉带的东西越重,加上一路的车旅劳累一个个都渐渐体力不支了,山里话:看到屋走到哭。真是一点都没错,最后抬头看到的台阶感觉是通往天边的云梯</h3> <h3>这一枝独秀的是师傅:宗元居士。一个外表粗犷内心柔软的男人,除了我拍的,好多照片来自于师傅提供,他除了拍片必须跑前跑后,还在不时关问,提供帮助!</h3> <h3>考虑到师傅在前面拍的多,我就留在了后面前后呼应拍,以便所需题材。在后面我偶遇了小雅的父亲搬运生活用品上山(小雅每天间隔14个小时透析的药品也是父亲每天搬运的),典型的山里男人憨厚朴实的笑容,承载了太多苦难压力显得无比沧桑。</h3> <h3>到了,终于到了,我们又来了,相逢是首歌,那一刻喜悦之情洋溢在大山里的家门口,小雅又见到了这么多熟悉的面孔,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比以前也开朗了,会和大家互动了,愿意跟大家和老师学礼舞了。</h3> <h3>快过年了,为了图喜庆,也为了给小雅家省点能省的钱,旗袍会的圆内给小雅家亲自写了对联送来,大家开心地贴上</h3> <h3>考虑到这大山里,小雅不可能体验到什么娱乐节目,有心人们把(礼)舞带到现场,表演给小雅看,小雅也开心地跟着做,虽然不会做,边看边做,但她有仔细观察学着做,感觉到这一刻她是快乐的就好。</h3> <h3>大家都把爱心物资纷纷给小雅检阅,逗她开心</h3> <h3>大家表演完带着小雅进屋的时候,已近中午了,到了饭点,小雅有智障的妈妈在外干活赶回来吃饭了,她看到那么多人,不知道与人交流,也不知道打招呼,径直躲到厨房去了,看着那么瘦弱,不仔细看都不知道性别。</h3> <h3>这是小雅的卧室,旁边就放着透析机,母亲有智障,全家的生活压力全在父亲一个人身上,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管小雅,每天间隔14个小时的透析都是小雅自己完成的,多少年了,都是她自己在操作,每天最快乐的事就是翻看爱心人士捐赠来的书籍。</h3> <h3>余下的时间也会帮父母做做家务,还帮着做饭给出外务农的父母回来吃,有时候小雅就呆呆的看着门前的大山河流,后面屋顶上面挨着天边的人家飘起寥寥炊烟……对于一个重症(尿毒症)儿童来说不会有金榜题名和迎婚嫁娶的那一天,她的要求太低太低,只要活着,能呼吸着每天的空气,在门前看着日出日落仅此而已。就即便是如此,我们也不知道我们会能来多少次见到小雅,我们虔诚地希望人类的医学能更日新月异</h3> <h3>懂事的小雅还有个心愿,她望着面前这心爱的一箱书籍,她跟爱心妈妈们说:她要传递爱!她要把这些书籍捐赠给更需要的人!看得我泪水模糊了双眼,心酸不已!我感动这样一个孩子她也知道感恩和传递爱!</h3> <h3>走了,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相聚总是短暂,我们要下山了</h3> <h3>旗袍丽人们一如既往地在大山里献爱心不忘打印留照,大山不会忘记,大山知道我们又来过了</h3> <h3>下了山,陡坡在修路,被堵车了,会不了车,修与不修都会不了车,已经是下午一点了,我们早已是饥肠辘辘,特别是来得时候吐兜底了,我感觉都快支持不住了,脸色很不好,大家只能站着等车子什么时候能疏通。下山后每人一碗面,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当成美味佳肴</h3> <h3>因为下午我们还要赶往徽州区的大山里叫洽舍张村的一个地方,看望徽州区高老师常年帮扶的一个困难家庭资助儿童(晓晓)中午我们匆匆的每人吃了一碗面就又一路颠簸上路了</h3> <h3>下午下起了雨,快到天黑的时候,冬天下雨山里黑得早,车子到了路边靠边停,晓晓的奶奶知道有好多爱心妈妈来看望孩子,早早的就带着孩子站在路边迎接我们,因为还要走上一段路才能到家,晓晓和奶奶一路领着我们。</h3> <h3>常年帮扶资助晓晓的高老师看到晓晓,一把抱住她,那种当女儿般喜爱真真切切的体现在相逢的喜悦抱个满怀中</h3> <h3>下着雨,大家都进了晓晓家,立马爱心物资就堆满了农家小屋</h3> <h3>一到,长期帮扶资助晓晓的高老师就给孩子扎辫子</h3> <h3>高老师夫妇看着晓晓犹如看着自家闺女一般的那表情那眼神。再看看简单队长和会长还有圆内的表情:那就是爱!</h3> <h3>会长给晓晓带上我们旗袍会的红围巾,满是爱怜地望着晓晓,千言万语溢于言表</h3> <h3>在晓晓家,大家又忙着把圆内书写的对联贴上</h3> <h3>晓晓由奶奶带大,全家靠体弱多病的父亲支撑,母亲智障比较严重,连基本自理都不会,常年不洗漱不换衣。看着这么多人来看妈妈,晓晓显得那么无措,眼神那般怯怯,同龄的孩子也许还在妈妈怀里撒娇,可她却没有享受过母爱,天真无辜的眼神令人酸楚无比</h3> <h3>晓晓感受到大家的爱心,满满的欢喜表现出来在脸上,看着天真无辜的眼神和小脸是那般的喜爱</h3> <h3>前右一穿大红衣服的,当地晓晓村里的主任兼书记,张书记已经连任五届了,有能力的女汉子,她说她们村还有引进的泉水鱼和培育鱼苗,下次再去洽舍张村走近了解她</h3> <h3>因为天黑了,山路难走,我们要尽快告别走出去上车,晓晓还上车依依不舍跟爱心妈妈们道别,车子开动了,车后雨夜中留有三个招手的身影:晓晓和奶奶还有父亲。眼神里满是感恩……</h3> <h3>辛苦的一天结束了,从天亮出门到天黑到家,疲惫不堪,爱心不在于多少,在于行动,在于参与,这里特别要感谢的是常年帮扶资助晓晓的徽州区高老师夫妇,多年如一日,做公益一次不难,贵在坚持!她用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我们向高老师致敬!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一带一路,他倡导的是带动沿路的经济与文化。我们更要领会深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想想我们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们所到之处,一带一路,带去了爱!沿途和当地的人也会想远方的人都来关爱献爱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做得更好?所造成的影响力,这才是献爱心更深远的意义所在!</h3> <h3>特别采用了现今热门歌曲:《往后余生》意在旗袍研究会往后余生做有意义的事,处正能量的人!</h3> <h3>特别鸣谢:黄山市旗袍研究会爱心队</h3><h3> 叶芳会长</h3><h3> 理事:芬姐</h3><h3> 爱心队长:清心~简单</h3><h3> 爱心队御用摄影师宗元居士</h3><h3> 徽州区爱尚旗袍队:高老师~队员</h3><h3> 旗袍爱心队参与队员</h3><h3> 制作人:旗袍爱心队~徐顺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