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白河谷 奇迹将在这里诞生

三峡石韵

<h3>  “九寨白河谷”,一个意境深邃辽远,神奇浪漫的命题。</h3><h3> 它是什么?</h3><h3> 它是一个地名,是九寨沟县白河乡太平沟及国家级九寨白河自然保护区这块地域的“别名”,现在地图还没有标上。</h3><h3> 它是一个待建项目,由九寨白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法国地中海俱乐部签约合作,投资5.5亿人民币,共建共管的中国首家纯正阿尔卑斯山风格度假村__Club Med九寨沟度假村。</h3><h3> 它是一个地名和项目的结合体,在太平沟和保护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独具特色的国际山地度假区典范,引领中国山地度假生活方式,今后会成为一个地名标志,一个休闲旅游度假国际品牌。</h3><h3> </h3> <h3>五年前,我在九寨白河旅游开发公司工作过一年多,担任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我酷爱、敬畏大自然,喜欢风光摄影。我知道,不少火爆风景区,最初往往就是摄影师几幅风景照片引发的开发开放。一幅摄影作品对风光美丽度的诠释,往往千百语言文字所不及。在努力完成本职工作同时,为项目风格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也为项目宣传推介所需,我利用大量星期天节假日业余时间,从不同区域不同角度不同高度,拍摄了项目所在地及其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地形地貌照片。</h3><h3>这是九寨白河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傅明博士和我陪同法国设计大师米息尔和韩博士在景区考察。</h3> <h3>傅博士为我提供了在直升飞机上用单反相机拍摄白河谷的难得机会。</h3> <h3>飞行员小刘驾机从九寨直升机机场起飞向东转南,飞越白河谷上空,我咔嚓咔嚓一阵狂拍。飞机经九寨沟县城到罗依乡返回,途中再次飞越白河谷,给我以不同方位拍摄白河谷的良机。空中鸟瞰、拍摄白河谷,不仅展示了一种大气磅礴的壮美,而且对项目开发具有参考价值,照片十分珍贵。</h3> <h3>公司所在地太平村一组,位于太平沟口白河岸边,对面大山半腰悬崖绝壁之上,几座高压线塔格外醒目。我几次登上塔处,那是正面拍摄白河谷的最佳位置,白河谷尽收眼底。登山十分艰难危险,一次登上最高塔处拍摄,差点摔下悬崖。</h3> <h3>太平沟,四周群山紧紧包围。沟底观看、拍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视野受限。登上对面高山,豁然开阔,拍下的照片,大气壮观 。自拍一张,身后即为太平沟,记录登山拍摄的艰辛与快乐。</h3> <h3>在高压塔下自拍一张,身后就是太平沟全景。</h3> <h3>我先后十几次进入保护区。那年清明节,九寨沟突降大雪。我自费请向导大刘一道,深入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深处,拍摄两天,感悟它的的原始与神秘。</h3> <h3>2013年1月初,九寨地区仍为寒冬。成都402地质队对我公司旅游景区的人行栈道、消防车道、金丝猴观赏点等进行勘察定界,公司派我随行配合勘察。</h3> <h3>在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两天时间,我细细观赏、拍摄了从蔡马地到大坑到代黄坪到老虎嘴到下坪地一线雪山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对白河谷旅游资源开发有所感悟。</h3> <h3>在受伤一时站立不起来情况下,我仍然没有放弃拍摄机会。</h3> <h3>一年的参与项目开发工作,一年的体验摄影,数千幅有关太平沟、保护区的摄影照片,从中感悟出“九寨白河谷”的命名、构想、实践者有过人的精明之处。</h3><h3>这是在张家山半腰拍摄的白河谷上部。</h3> <h3>“九寨白河谷”的命题,首先融入了白河元素。</h3><h3>白河,古称羌水,发源于弓杠岭。与中查沟、九寨沟流出的水汇合后始称白河。</h3><h3>这是二道桥的白河。</h3> <h3>白河在黑河塘纳入黑河水后,始称白水江。这是航拍的黑河大峡谷中的黑河水,在黑河塘注入白河。</h3> <h3>这是白河乡政府外的白水江。</h3> <h3>这是流经太平村外的白水江。</h3> <h3>白水江与九环线并驾齐驱,白河谷交通便捷。</h3> <h3>碧绿江水装点了白河谷的美丽与妖娆,赋予白河谷灵气。</h3> <h3>白水江纳入白河谷水,离开白河谷继续向东南奔去。</h3> <h3>这是航拍图。白水江水从九寨沟风景区方向而来,经新华村,在太平村纳入白河谷水,经半山村向九寨沟县城而去。在甘肃文县注入白龙江,在四川广元注入嘉陵江,在重庆注入长江,可谓源远流长。</h3><h3>有趣的是,人们习惯于将白水江段仍然称为白河,白河乡、白河自然保护区、白河旅游开发公司,都以“白河”相称。</h3> <h3>那么,“谷”呢?</h3><h3>这是在太平沟对面高山上拍摄的太平沟全景图,是拍几幅单片用软件拼接而成的。照片显示,太平沟东西两面分别被张家山和马场后山所夹,沟底狭窄,是一条典型的“峡谷”,白河沟前奔腾,远处白云之下即为白河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和太平沟之水汇入白河。</h3><h3>照片显示,把在白河岸边具有峡谷地形地貌特征的地域,命名为“白河谷”,是非常贴切的。</h3><h3><br></h3> <h3>这是在张家山马家梁下面拍摄的太平沟上半部分,照片显示,太平沟是一条峡谷。</h3> <h3>这是太平沟正面(北面)航拍图。</h3> <h3>这是太平沟侧面(东面)航拍图。正面、侧面航拍图都显示太平沟是一个峡谷。</h3> <h3>这是太平沟后面(南面)航拍图。</h3><h3>照片不仅显示太平沟是一个峡谷,而且显示了峡谷弯曲形状,几个村民小组的地理位置。据说对面高山顶上,要建九寨沟通用机场,这对项目开发是好事。</h3> <h3>开发项目的风格,无疑要融入“峡谷”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特征,人文景观风格与自然景观特征融为一体,开发才会成功。</h3><h3>这是航拍的白河谷上部分,远处雪山和两侧雪山之下,是白河自然保护区的核心。</h3> <h3>白河谷项目重点度假村,建设用地是太平沟口的冲积平坝和太平沟中下部的宽谷区域,我对此地给予特别的关注,从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用相机记录了它开发前的的原始状态。</h3><h3>这是从南面航拍的太平沟中下部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h3> <h3>这是在上阳坡山上拍摄的太平沟口。</h3> <h3>这是对面山腰拍摄的太平沟口。</h3> <h3>这是在马场后山山嘴拍摄的太平沟口。</h3> <h3>这是张家山嘴拍摄的太平沟口。</h3> <h3>这是马场后山拍摄的太平沟中部宽谷。</h3> <h3>这是马场对面高山上拍摄的太平沟中部宽谷。</h3> <h3>太平沟为白河乡太平村村民聚居地。太平村有四个村民小组近900人口,他们是旅游开发的贡献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他们渴望开发成功,带动他们致富,白河谷项目中太平村农家乐升级子项目,则是针对村民致富而规划的。</h3><h3>这是在马场(当地人称太平村一组为马场)后山山嘴处拍摄的太村一组。</h3> <h3>这是在马场后山拍摄太平村一组。</h3> <h3>这是在马场对面山上拍摄的一组。</h3> <h3>这是张家山嘴拍摄的一组。</h3> <h3>这是在新华村后山远拍太平村一组。</h3> <h3>这是一组村民住宅。</h3> <h3>这是一组村口 。</h3><h3>太平村一组,无论村内村外,远景近景看,东南西北方向,山上山下看,都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小山村。</h3> <h3>这是张家上半腰拍摄的太平村二组。</h3> <h3>这是张家山拍摄的太平村三组和四组。</h3><h3>白河谷里四个村民小组,享受群山的庇护,享受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同时,也受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威胁。</h3><h3>项目开发,不得不十分重视地质灾害的防范。</h3> <h3>依托国家级白河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建设旅游景区,这是“九寨白河谷项目”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景区”的核心是“景”,人们到景区来,目的是看景,是饱眼福。花钱花时间冒旅途安全风险来景区,是要通过观景得到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h3><h3>那么,白河谷景区(白河自然保护区),究竟有什么“景”可供人们观赏呢?我十几次进入保护区,有时还雇向导深入最原始神秘之处,观赏、体悟、拍摄自然景观。</h3><h3>我进保护区,往往同时具有几种心理角色。一是游客角色,这里有什么“景”能够使我产生浓郁的美感和心灵震撼?二是摄影师角色,这里有什么“景”能够让我的相机快门不断咔嚓咔嚓?三是投资商角色,这里有什么“景”能够大量吸引游客前来消费,给我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h3> <h3>我个人认为,白河谷景区之“景”,亮点有三:一猴,二林,三山。</h3> <h3>一看猴。</h3><h3>国家级白河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最主要的是川金丝猴,全球最大的川金丝猴种群约2000多只,在这里繁衍生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美丽可爱的川金丝猴,人们自然渴望一睹它的风采。保护区原要保护的珍稀动物,还有大熊猫,近年来,保护区内,已没有大熊猫的踪迹。</h3><h3>这是在下坪地拍到的一群川金丝猴在远处树上嬉戏。</h3> <h3>这里的川金丝猴,野性十足,与人生疏,一有风吹草动,片刻逃之夭夭。我十几次进入保护区,只两次见到它。其中一次在向导指引下,见到一只猴在树上,还没等我举起相机,它就逃跑了,林中一片枯枝断裂声远去,整个猴群全逃了。</h3><h3>白河谷景区开发,不解决游客能看到金丝猴的问题,开发效果会大打折扣。</h3><h3>这是川金丝猴在代黄坪雪地留下的足印。</h3> <h3>寒冬无食,川金丝猴饥饿啃树皮充饥。可用人工投食等方法对其进行人工驯化,湖北神龙架猴与九寨白河谷猴同属一种族,神龙架人工驯化已取得成功。项目开工时,可向神龙架取经。</h3><h3>这是在上坪地密林中,向导大刘解答树皮被啥动物啃的。</h3> <h3>保护区内动物不少,其中一些大型野兽,不是游客的观赏物,倒可能对游人造成伤害。</h3><h3>这是在张家山马家梁下面拍摄到的硕大松树被饥饿黑熊啃皮的现场。</h3> <h3>这是在上坪地密林深处拍到的大型野兽的粪便。这说明如黑熊类大型野兽在保护区内活动范围很广。这提醒景区开发、管理者,要采取措施,避免野兽伤人和对游客产生心理恐惧,影响开发效果。</h3> <h3>二看林</h3><h3>白河保护区,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莫过于160多平方公里的最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近25万亩高山原始森林,林木花草繁多,地形复杂,人迹罕至,仅下坪地保护站一处建筑,半“常住人口”,就是看守老唐一人。保护区的宁静,与城市喧闹形成强烈对比。</h3><h3>这是雪后保护站,自然环境神秘梦幻。</h3> <h3>老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坪小调》的传承人,今后在景区好好开发《南坪小调》,对提高景区人气会有帮助。</h3> <h3>白河谷的原始韵味,令人陶醉。</h3> <h3>白河谷的松树林、白桦林、彩叶林、灌木林、乔木林,森林韵味独特,不同季节展现不同色彩。</h3> <h3>春夏白河谷,遍地野花,满山翠绿。</h3><h3>这是下坪地。</h3> <h3>这是上坪地。</h3> <h3>秋之白河谷,浓妆艳抹,五彩缤纷,美不胜收。</h3> <h3>这是连香坪 。</h3> <h3>上坪地之秋。</h3> <h3>冬之白河谷,林雪互衬,美上加美。</h3> <h3>代黄坪雪地林海,美醉心扉。</h3> <h3>白河谷内,海拔高差2000米左右,飞瀑流泉,赏心悦目。</h3> <h3>九寨沟水美,天下第一。白河谷水也美,但无法相提并论。</h3> <h3>三看山</h3><h3>九寨归来不看水,白河旅游要看山。</h3><h3>我在此提出”九寨沟看水,白河谷看山”的命题,我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会成为大九寨旅游的经典口号。</h3><h3><br></h3> <h3>白河谷四周之山,既峻峭又俊美,是白河谷景区真正的看点,白河谷“看山”与九寨沟“看水”,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补。</h3> <h3>从航拍图看,白河谷四周连绵雪山,大气磅礴,震撼人心。只要高度足够,远处雪山尽收眼底。选择几座山峰建雪山观景台,建索道上山下山,山峰间用索道连接,这应当是白河谷景区真正意义上的开发。</h3> <h3>而大坑、代黄坪、老虎嘴一线,已到山的上部,人在雪山中,远望雪山又脚踏雪山,饱了眼福,醉了心灵。</h3><h3>这是已在雪山上的大坑观猴点拍摄的照片。</h3> <h3>代黄坪拍摄的远处雪山。</h3> <h3>这里的雪山并不单调,冬日林木,仍色彩斑斓,装点雪山之美。</h3> <h3>走进雪山林海,好不惬意,这恐怕是旅游的真正意义。</h3><h3>白河谷旅游的最佳时节,不在春夏而在秋冬。</h3> <h3>白河谷景区山的代表,是当地人心中的神山__观音山。</h3> <h3>观音山主峰海拔4133米,高度为群山之首。山的前部,一峰突兀,酷似一尊侧身的观世音菩萨,庄严慈祥,观音山由此得名。</h3> <h3>朝霞洒向山峰,观音菩萨金光闪耀,仙气四溢。</h3> <h3>雪过天晴,山峰云雾缭绕,观音拖着长裙,轻驾祥云,潇洒飘逸。</h3> <h3>这是在下坪地拍摄的观音山。</h3> <h3>凝望观音山,人心向善,美好相伴。</h3> <h3>这是在上坪地观赏,观音被山挡住,只能拍摄到观音山后山。山峰俊美,云雾升腾,如梦如幻,仙气十足,不愧为神仙居住之地。</h3><h3>这是在上坪地用长焦镜头拍摄的观音后山。</h3> <h3>这是在上坪地用广角镜头拍摄的观音山。</h3><h3>照片启示,如果在上坪地左侧山脊处选择一个合适位置,建一个观景台,可能会看到最美丽的全景观音山,这个建议需要实地考察。</h3> <h3>九寨沟看水,旅游线路建在沟 底。白河谷看山,旅游线路重点建在山上。这应当是对白河谷景区开发的“定位”吧。</h3><h3>本图文美篇,在向开发项目的投资管理、规划设计者提供参考外,亦欲将九寨白河谷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告诉全世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九寨白河谷项目开发,期待早日成功,给世界人民提供一个独具特色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新去处。</h3><h3>向为九寨白河谷项目开发呕心沥血作出贡献的人们致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