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年

狼毒花

<h3>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现在不知道怎么了越来越怕过年了,小的时候盼着过年,盼也好,怕也罢,年还的过。日复一日的,年复一年的过,</h3><h3>东北的年确切的讲从秋收之后就开始了,当时的农村秋收之后就是打场送粮,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车队,其实那时的车队就是马拉车,一个车四匹马拉着车,车老板在当年属于农村的四等人,(一等人是支书,二等人是队长,三等人是保管员,四等人是车老板,) 车老板们在送粮的时候就开始购买年货了,或者给亲属捎带点年货,我们看过一部电影《青松岭》车老板钱广敢大车,进程捎卖点小蘑菇就是真实的农村车老板的写照。</h3><h3>进了腊月,天气也越来越冷了,条件好的家家准备开始杀猪,这个时候也是农村最热闹的时候, 几个杀猪的师傅被大家预先定下,今儿个张家,明儿个李家,每天清晨猪的嚎叫声不绝于耳,一家杀猪,半屯子人家的一把手都被请来吃猪肉,东西两院的大嫂大婶,忙着烧火,切酸菜,切肉,片血肠。到了下午,炕上、地下全都放了桌子,肥肉片、拆骨肉、血肠、苦肠、猪肝、烩酸菜、蒜酱……把桌子摆的满满的,一屋子的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幺三喝五,猜拳行令,热闹非凡;前屋的后院的孩子们也都送去一碗,让孩子眼巴巴地的馋着,这决不是黑土地的风格:)到了晚上,主人们把留着过年的肉外面都挂上冰,冻在自己屋外的窗子底下。外面堆垒成一个很大的冰包。冻好了之后放到大缸里面,这就是东北的天然冰箱。 等一屯子的人家都杀完了猪,包完了冻饺子、蒸黏豆包、豆沙包、年糕等等,杀猪菜也都吃完了的时候,年也就差不离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送走了灶王爷,安抚了灶王奶奶,人们就开始忙年了。</h3><h3>“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首先要扫房,蹬着梯子,踩着板凳,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每两三年还要重新裱糊一次。俗称糊墙。最早用什么纸来糊我不记得了。从有记忆开始,先使用报纸,后来改用窝纸来糊,用窝纸糊棚不是简单的活计,是技术,一般由三个人完成,一个抹糨糊,一个人糊,中间还要有人传递,并且兼管校正。如果谁家的棚糊得好,就可以说明这家的男女主人心灵手巧。糊好的墙仿佛是一张整体画,看不出来任何连接的地方。进入腊月,家家都买年画,过年时贴满屋子,亮亮堂堂的过年,图一喜庆新鲜。当时的年画大多都是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还有就是革命样板戏等一些文革时期流行的画。买年画一般都是孩子们去供销社买,大人们都不管,年画的品种内容很多,挑选的范围也较广。买完年画孩子们都要到各家参观品评,那张好那张有何特色。一般都是在扫完房后的腊月廿八九贴年画,贴年画时也没有什么讲究,新鲜亮堂的年画就贴在正面显眼的位置,其余的挨着贴就是了。</h3><h3>年画的内容也能体现出一个家庭的风格,男孩多的家庭买打仗的年画的为多,女孩多的家庭花花草草的年画就多一些。来家里串门的人也要观赏并指指点点的评论一番。家里的经济好的时候,买的年画就多,能够贴满整个屋子;如果手头较紧那就少买一点,其余的就用旧画代替。</h3><h3>腊月就开始淘米做粘豆包,一般淘米都是先把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淘净,晾半干后在磨成面,这时村里的磨面机也都换成专磨黄米的细罗。因为黄米面太黏,黄米面磨好后要掺一定比例的苞米面,和面时要用开水烫面,然后将面放到缸里发酵,面缸是要放到炕头的。一般两天左右面就发好了,这时就可以做粘豆包了。</h3><h3>粘豆包的馅大多都是爬豆,根据个人口味可适当加一点糖精;也可以用小豆做馅,但是不太好吃;包到最后剩面时还可以包白菜或酸菜馅的,菜馅的就很好吃了。淘米多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二百多斤面,自家人一时半会包不完,这时一般都是找几位邻居妇女来帮忙。家乡做粘豆包都是一气包完,蒸熟冻好并装到缸里存放。农村冬季里大多都是两顿饭,淘米后每天早饭都是馏豆包吃;还可以把馏好的豆包两面炉一炉(煎一煎),吃时在蘸点糖,那就更好吃了。粘豆包即好吃又禁饿还很方便,豆包一般都能吃到出正月。所以豆包是我家乡冬季的主要食物之一。</h3><h3>年前上坟也是每家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腊月十五以后就可以上坟,正月一般不上坟。上坟都会带上酒食果品、香烛纸钱,由年纪较长者带领家中的男孩子去,没结婚的姑娘是不去的。到坟地后摆上贡品,在坟头上压两张纸钱,点上香烛,焚化纸钱。在焚化纸钱的同时向列祖列宗汇报这一年家里的情况、向列祖列宗问侯,并说过年了给你们送点东西送点钱,同时希望列祖列宗保佑全家一年平安。</h3><h3>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吃饺子,别以为马上就能吃到饺子了,三十这一天的白天,可是要早早起来忙年的。</h3><h3>早起要把对联、福字都贴好,并且要在街坊四邻里抢先才好。吃过早饭,手巧的要糊灯笼,粘彩旗,灯笼有木框的,有铁架的,铁架的不好糊,要在铁丝的外面绕上一圈绒布之类的东西才能牢固。到了傍晚,家家户户的灯笼杆高高地矗立着,以灯笼杆为中心放射状的五道彩旗在寒风中飒飒飘,鞭炮齐鸣中,晚饭开始了。</h3><h3>这顿饭是一年重最丰盛的一顿饭。首先,菜中必须有鱼,象征着富富有余,鱼一般也是冻鱼。菜还要有鸡,大吉大利嘛。我这么多年在外边飘荡,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可是妈妈做的黏液饭还是做难忘的,我最喜欢吃的蒸肉,妈妈做的蒸肉很地道,以至于现在回老家看望80多岁的老人家,还希望老人家做点蒸肉解馋,那时候的海货就是干海带用水泡了,拌凉菜吃,吃饭之前都要放一些鞭炮,当时的鞭炮就是二踢脚和100响的小炮,我们弟兄5个,一个人就分的半挂小骗,只能一个一个的仔细的放。</h3><h3>吃完了晚饭,炒瓜子,化冻梨,大人孩子一起忙乎,忙完了,父母和面、剁馅儿,准备包饺子,孩子们提着灯笼跑出家门。</h3><h3>孩子们的灯笼是多种多样的。富裕的人家是买了玻璃的,方方正正的,手巧的孩子自己用高粱秸扎制的,外面糊着透明纸,纸上还粘着剪纸,或用蜡笔勾画的小花。还有一部分孩子,提的是用罐头瓶绑上麻绳做成的简易灯笼。别以为这个简单,那年月,一个罐头瓶来的可不容易:)</h3><h3>这个夜晚是孩子们的“年”,有的吃,有的玩,可以尽情的疯,做错了事,更不会挨打,挨骂,是一个解放了的日子。无论跑到哪家,大人们都会给孩子们兜里装上几把瓜子或几块糖果。这大概就是孩子们盼年的理由吧?</h3><h3>折腾了一个晚上,终于半夜了。年夜饭开始了。这顿饭讲究可多了,吃饺子都忘饺子里面包钢镚,谁吃到大吉大利,记得我家一个姓满的邻居,家里孩子多,三十的吃饺子之前的喝几万饺子汤,垫底,要不家里的饺子不够吃的,我后来当兵回家求证过这事,确实是真的。当时的生活是苦中有乐。</h3><h3>大年初一到初五的秧歌不能不看,在寒冷中猫了大半个冬天的女人、孩子,撂下饭碗,急匆匆赶到秧歌场观看。红日,白雪,蓝天,穿红戴绿的秧歌队,踩着欢快的唢呐曲儿,尽情地跳着,扭着。走到近前仔细观看,就会发现,秧歌队穿的披的都是被面,可能是从哪家新娘子那里借来大的。(没办法,当年就那样嘛)</h3><h3>正月十五这天在东北没有什么可以描述的,只是早上吃饺子,有的村子条件好的可以扭大秧歌,有扎灯的。</h3><h3>真正过完年要在二月二,这一天要烀猪头猪手,这个也要忙乎半天,先把猪头猪手放在炉子上面烤,把毛烧掉,再把炉钩子烧红把顽固的难弄的都处理干净,当时空气中都弥漫着猪毛味:)把锅烧开之后,但是猪耳朵和猪尾巴孩子们都吃不到,大人们说吃那东西怕后,大人还要忙着给孩子剪头发——剪龙头。</h3><h3>二月二,龙抬头,虫抬头,“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