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艾力江·买买提关于对中国画认知的几点学习感受 </p><p class="ql-block">总论</p><p class="ql-block">一、首先认识中国画的平面意识、线意识、联想意识,作为认识中国画的传统标准。</p><p class="ql-block">中国画作为一种民族形式,是由五千年的深厚文化作为基础的。线造型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形式的主要特点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富有精神内涵的个性表现,中国画是用线条所表现的,要有平面意识而不是立体意识,是二维意识。</p><p class="ql-block">那什么叫“意”呢?我们在评论中国书画时,常常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笔断意连”、“立象以尽意”等等。“意”,指的是画家的思想、感情、意念、意义、理想。“意象”指的是以意成象,成为艺术形象。画家在观察大自然和观察社会过程中,产生了思想感情。有了新的意念,要创作出有意义的理想作品。于是把客观事物精粹部分集中起来,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中国画的意象绘画艺术。</p><p class="ql-block">关于对表达物像造型的特点要求:需要更多体现的是哲学的、文人的、抽象的、情感投入的文人情怀,且要求对物象熟记于心、文学性的高度理解加以提炼而升华的联想艺术,称之为意像艺术,这是中国画最为突出的表象。</p><p class="ql-block">对比来看西方绘画是在同一时间光对物体固定照射所产生的,是色彩堆积的肌理所表现出的具象的艺术,是三维意识,是具像艺术。</p><p class="ql-block">中国画、西方绘画是两个体系,可以互相吸收,但不可相互转换,可以吸收对自己有益的部分但吸收不等于变成对方,必须保持各自特点。</p><p class="ql-block">二、中国画的主要特点</p><p class="ql-block">1、 中国画讲究文学性,中国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表现诗、书、画、印的综合体的绘画艺术。诗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概念,是中国画的至高审美准则,更是中国画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历代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均以其独有的笔墨语言向世人展示了诗境之美,表现出了中国画的独到之处。诗境美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中国画的精髓与灵魂。唐时王维开创了今天的水墨画,并且最早提出“诗中有画”。他的诗能让人感觉出画意。宋苏轼也推崇“诗画一体”的观念时说:“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黄庭坚赞美李公麟的画:“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而李公麟也将自己的画比为作诗:“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而已。”实际上每一张画,只要是好画,它都有诗,我们常说“画要有意境”,意境就是诗。不妨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国的传统绘画千余年来一直是被一些业余画家统治着,业余画种占了主导地位,即所谓的“文人画”。可以理解成小桥流水,轻歌曼舞,也可以理解成史诗、记事诗。还有许多反映生活多画面的东西,不仅仅是云淡风轻。诗本身就是生活精华,画也是一样的道理。关键要有自己的文化认识、时代精神。</p><p class="ql-block">2、 中国画对物象高度的提炼,是理解之后的文学形象,中国画造型特点,我比较赞同齐白石提出的“不似之似似之”的观点, 关于造型的特点:需要更多体现的是哲学的、文人的、抽象的、情感投入的文人情怀,且要求对物象熟记于心、文学性的高度理解加以提炼而升华的联想艺术,称之为意像提炼出来造型。</p><p class="ql-block">由此我们得到意境概念,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p><p class="ql-block">写意是中国画的又一个主要特征,中国画要求默写能力,记忆能力要强,作画之前要酝酿,做到意在笔先,落笔后与原想的章法不符,可稍加填补,或成一幅画,加以修改可能很好,成为佳作,有时心中无数,边想边画,也可能画出好作品,常有意外墨趣,生发意外之妙!这才是写意之感觉。</p><p class="ql-block">画好中国画要“行万里路 并记于心”对于形象的高度理解和概括,注重高度提纯,绘画语言是以可视形象,反映客观事物,造型能力不好等于没有绘画语言。造型能力:指对形象、轮廓、明暗、层次等的描绘能力,即对客观事物的刻画要准确。提高造型能力,是画好中国画首要的前提。</p><p class="ql-block">线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技法之一,也是中国画最重要的特点,更是中国画的基础。无论是传统中国画,还是不断演进中的当代美术创作中的新理法,线造型的含义与性格都折射出中国人观察事物的独特眼光,更是阐明了中国绘画艺术注重人的理性精神,注重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是骨法用笔,书画同源——中国画讲笔法、讲韵律 、平面意识、二维意识、线的粗细不代表什么,只是造型方式,但要讲书法美。练习书法是一辈子的功夫,不可间断。不练书法,很难画中国画,更别说写意画了。西画是画画,中国画是书法如画,是写画,一世兰,半世竹等等,从兰竹上最能看出书法的功力和修养。</p><p class="ql-block">中国画讲能写而不能描,不可涂改性,所以书法、绘画有表演性,造型、气韵、力度、情感、讲艺术的抒情性。</p><p class="ql-block">关于中国画用墨、色—中国画里“墨”是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完美的表现物象。</p><p class="ql-block">中国画提倡水墨唯尚,墨有淡墨、浓墨、焦墨、宿墨。中国画是以墨为主,其实,在中古时期以前是以各种颜色为主的,直到魏晋以后,中国画受宗教的影响,特别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开始把黑颜色——墨,当成主色。为什么呢?因为黑者,玄也,玄,就是道学思想,玄妙,玄想,是老、庄思想的反映。把世界缤纷复杂的色彩提炼归纳到纯真——黑,这黑色所包容的内涵十分丰富,再加上一个白,和黑与白之间的灰,就更是含蓄、深沉而莫测了。墨分“五色”,即干、湿、浓、淡、燥,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干、湿是水分多少的比较;浓、淡是色度深浅的比较;焦在色度上深于浓,白是纸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对比。墨使用的好,会使画面斑斓多彩,绚丽有情。</p><p class="ql-block">中国画施色要求,是随类赋彩,着色宜细心思考后方能施行,不可盲目乱着一通。用色不在多,而在于一色之中能变化,有深浅明晦。一幅画中用色乃辅助墨色之灵活,若使用不当反而成为赘疣。要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用色不宜过于复杂,一幅之中青黄杂沓,失去韵致和朴实之气,虽云华丽,然而华则易俗。色以辅助笔墨,不可依靠色彩而惑人与自惑,要色与墨两无碍。用色宜有浅深明晦,以求色之变化,以使画面增辉。用色要朴实有韵,不可青花杂沓,令观众眼光满纸乱跳,触目惊心。一幅画中,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不可依靠色彩为主,宾主倒置。随类赋彩是指一种色调搭配,体现色彩本身的美感,讲的是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彩不能厚,色彩要入纸内讲材质,墨为主,色为辅,互为宾主,二者最终都要为整幅画面意境服务。</p><p class="ql-block">置陈布势即构图的方法,中国画讲势即构图。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主要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特点是视点移动,对物体多方向的观察,细致的揣摩,记忆景象,对美好的物体进行回放。要求是二维意识,联想意识,贯穿始终。</p><p class="ql-block">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即南齐画家、理论家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归纳整理,被称为“六法”之一的“经营位置”,绘画,就时间而言是凝固的、有限的,就空间而言是二维平面的,有边界的,因此构图也就是将无限的立体结构转换成有限的平面结构,这种转换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创造过程。通过对古代中国画构图规律的阐发,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总结了从画材的搭配安排、取舍组合,到构图中的宾主、虚实、疏密、对比、呼应、交叉、参差、三点关系、三角形的运用、平行线的问题、重心、斜正、画眼、背景、空白处理、四边四角、气脉、开合、不平衡与平衡等具体的构图规律,以及提跋、印章在构图中的作用,使得中国画相当全面而具体。</p><p class="ql-block">构图有长的、宽的、圆的、扇面形的很多种。我们认识中国画构图要像飞一样,不易太老实,老是那么一两个式子,讲意象形式,构图讲横势、竖式等。主要表现在视点的移动的观察方法的形式感受,有点天眼看世界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处理画面要知白守黑、虚实关系,墨主要是处理物象的,知道拥白,才能更好地处理黑处,黑的东西向前走,白的东西像后退,显示一种“平面美”。浓、淡、干、湿、焦组合在一起,不仅要表现平面的,还要是立体的联想意识。</p><p class="ql-block">中国画表现透视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宾主问题,用虚实的办法,交搭表现前后层次。以对比关系(高矮、大小、胖瘦、深浅、斜正、黑白、疏密、多少)等相互回应。“齐与不齐三角肱”,是黄宾虹先生提出的构图技巧,要把不同的三角曲线串联于整副的作品中,使之成为S曲线,也是我国道教上的八卦文化特点,是在空间中的流动,即开合,是无定性的,万变不离其宗,画面自然形成三角造型中,切忌等腰、等边、直角,一定要破之。</p><p class="ql-block">工笔是以形写神,是高度提炼的象。</p><p class="ql-block">写意是以神写形,是在形的基础上又回到了型,是相互的又是逐步递进的,转化成为精神感受。</p><p class="ql-block">学国画首先要有“工”需要大量练习,才能才能达到形神兼备。</p><p class="ql-block">意象造型的特点是:</p><p class="ql-block">记忆性 概括性 含蓄性(要有诗意般的意境) 情思性(造就一幅好画,给人以启迪)</p><p class="ql-block">最后是关于中国画线的理解:中国画用线感觉要从书法中来,加以感情的投入,线是点在空间的流动,国画的线是:意味的、书写的线,有时空性、有思想情感的,画线时心灵中有平面感,以平面的意识展现出来,而产生程式化线条。如十八描、钉头描、柳叶描、铁线描、随意描等,以及各种皴法:马牙皴、斧劈皴、荷叶皴等都是传统的总结。</p><p class="ql-block">最后讲一讲鉴定好画的标准:画好在哪里,一直很难对答,然而归纳起来,看着不外三点:即看他的气象、笔墨和韵味,这三点如果达到较高标准,即是好画,否则就不算好画。</p><p class="ql-block">我们看一幅画,拿第一个标准去衡量,看他的构图皴法是否壮健,气象是否高华,有没有娇柔造作之处,来龙去脉是否交代清楚,健壮而不粗犷,细密而不纤弱,做到这些第一个标准就差不离了。</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第二个标准看他的笔墨风格既不同于古人或并世的作者,又能在自己的独特风格中多有便变异,去掉陈规旧套,自创新貌。而在新貌之中,却又笔笔有来历,千变万化,使人猜测不到,捉摸不清,寻不到规律,但自有规律在。做到这些,第二个标准也就通过了。</p><p class="ql-block">第三个标准要有韵味。一幅画打开来第一眼要有一种艺术的魅力,能抓住人,往下看,使人玩味无穷。看到之后,映入脑海,不能即忘而且还要想看第二遍。气韵里面,还包括气息。气息近乎品格,每每和作者的人格调和一致。一种纯正不凡的气味、健康向上的力量,看了画能陶情悦性,变化气质,深深的把人吸引过去,这样第三个标准也就通过了.</p><p class="ql-block">不管学什么专业,不博就不能全面,对这个专业阅读的范围不广,就很像以管窥天,往往会造成孤陋寡闻,得出片面偏狭的结论。只有得到了宽广的专业知识,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全面解决认识中国画问题。 </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个人主张学习中国画要向清代石涛学习,多临摹体会石涛的作品,石涛是清初伟大的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号大涤子、原济等,是明靖江王朱享嘉之子,与朱耷、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他的绘画注重感受、探索与革新,他的美学思想更是影响深远。中国古代的画论大多局限于笔墨技法的探讨,石涛的“一画论”不仅仅是技法的探讨,他把笔墨提高到了“法自我立”“从于心”的高度。石涛的《画语录》是自宋以来中国绘画艺术美学理论极为深刻的巨著。石涛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他精通“儒、道、释”哲学思想并以此为支撑提出了“一画论”的美学理念,更可贵的是他从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出发深刻地论述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不仅抨击了当时保守复古的只知有古而不知有我的泥古不化之风,提出“我自用我法”重新正确地揭示了艺术创作的规律。至今仍为中国画的革新精神具有典范作用。</p><p class="ql-block">我相信通过以上关于中国画的正确认知,一定会画好中国画。</p><p class="ql-block">艾力江·买买提</p><p class="ql-block">新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1.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全会安排部署的重点任务</p><p class="ql-block">2.“迎接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p><p class="ql-block">3.“迎接和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p><p class="ql-block">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p><p class="ql-block">5.“民族团结”主题</p><p class="ql-block">6.“生态文明建设”主题</p><p class="ql-block">7.“建设美好家园”主题</p><p class="ql-block">8.“乡村振兴”主题</p><p class="ql-block">9.各行各业先进典型、优秀模范人物的事迹10.其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人物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