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杨村

走在路上

<h3>南窑村北的杨村遗址</h3> <h3>杨村遗址远景</h3> <h3>遗址断崖上暴露的遗存物</h3> <h3>陶瓷残片堆积</h3> <h3>遗址断面有用火烧结后痕迹</h3> <h3>坑石板残块,有烟熏痕迹</h3> <h3>遗址断面上绳纹残片</h3> <h3>建筑构件残块</h3> <h3>陶器残片</h3> <h3>黑瓷、墨绿瓷残片</h3> <h3>黑瓷残片</h3> <h3>瓷碗圈足残片,有高足低足之分</h3> <h3>黑瓷油滴纹残片</h3> <h3>宋代笠式碗残片</h3> <h3>白瓷残片、白底褐花瓷残片</h3> <h3>砖雕残块上有珍珠地刻花工艺</h3> <h3></h3><h3>陶甗残片</h3> <h3>直口碗口沿残片</h3> <h3>膛渣和煤块</h3> <h3>天青釉钧瓷残片</h3><h3>自古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是说钧瓷的稀有,而不是钧瓷的价值。</h3> <h3>绳纹三足瓮足的残块</h3> <h3>金代墓志出土地,马村马金玉院东南角</h3> <h3>马村古槐</h3> <h3>马村三圣庙碑碑文(手抄)</h3> <h3>后凹村明代碑记上镌有"阳(杨)村南窑"</h3> <h3>调查者王志祥先生蹲拍遗物,采选器物残片</h3> <h3> 探寻古杨村</h3><h3> </h3><h3> 许文胜 王志祥</h3><h3> </h3><h3> </h3><h3> 引子</h3><h3> 《双鹤之光》一书中收录有《京兆郡杜公墓志铭》文字资料,该墓志1995年出土于双鹤乡马村金代石室墓中,墓室已毁,墓志丢失,现下落不明。墓志文中有"公讳兴,生宋元符庚辰(公元1100年)八月丁巳,卒于大定庚寅(公元1170年)五日甲戌。祖讳万,少居壶口山,以铸铁为业,娶于卫壁谢氏。父讳清,缘以为业,母杨氏乃本邑杨村富族之后……"的记载,杨村在哪里?</h3><h3> 近日笔者在"乡宁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审核时,发现了关于杨村的信息,双鹤乡南窑村名调查一栏中记录:"南窑,因窑而得名,清代光绪时一大村子叫杨村,此村南有土窑几孔,人称南窑"。南窑村北的这个杨村难道就是金代墓志中所载的古杨村?该村在清代光绪时遭废弃?还是废弃的更早?是因何而废弃的?带着诸多疑问笔者一行三人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h3><h3> </h3><h3> 调查</h3><h3> 杨村位于南窑村北200米,西北高东南低,坐西北面东南,当地居民称其为杨村圪岭,现已成为遗址。该遗址左右是沟,东南是天河(当地俗称),处在一较封闭的黄土丘陵上,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遗存早已开垦为耕地,在耕田里及地棱边断崖处有砖,瓦,石,陶,瓷,膛(唐)渣,煤等遗物残片(块)暴露。调查所发现的文化遗物未见完整器,皆为残片(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建筑构件,另一类是生活器皿。</h3><h3> 建筑构件中有石(柱础,炕石板),砖(有素面的,有条纹的),素面板瓦,砖雕等残块。生活器皿残片按质地可知有陶器和瓷器两类,瓷器残片从釉色可知有黑瓷和白瓷。陶器残片中按器形可知有盆,罐,甑,三足瓮等,瓷器残片中按器形可知有瓮,盆,罐,碗,盘,瓶等。另外,在杨村遗址内发现零星膛(唐)渣和煤块及用火痕迹,是曾经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冶铁的实物遗存。</h3><h3> </h3><h3> 结语</h3><h3> 根据调查所见遗物分析,可确定杨村遗址就是金代墓志中记载的古杨村。由遗址遗存物可知杨村先民居住的是瓦房,使用的是精美的瓷器,与墓志上记载的"杨村富族"相符合。</h3><h3> 该遗址在夏,汉魏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到宋金时期已形成较大村落。因遗存中有大量瓷器残片,从器形,釉色,质地,纹饰等综合分析具有宋金时期的显著特征。遗址采集的黑瓷、白底褐花瓷残片为最多,说明当时杨村人黑瓷、白底褐花瓷的用量非常大,这些瓷器来源哪里?是乡宁窑(西坡、老窑头一带),还是临汾窑?可是这两处窑址距古杨村都很远,在古代交通不便利情况下要购买运输瓷器是件不容易的事,难道距古杨村不远处的周边地带就有窑口烧造瓷器吗?这只是一种推测和猜想,也只有将来周边窑址的发现才能回答这一问题。遗址不见青花瓷残片,这足以说明杨村不是废弃于清代光绪年间,而是废弃于金末元初。</h3><h3> 废弃的原因很可能与金末蒙古人南下入侵有关。民国《乡宁县志》中记载有宋景祁所撰《赵仲墓志》云:"金之季年,天兵南伐,县民饥冻,逃散殆尽,复为强暴侵略,盖十数年中,直非人境矣"。杨村及周边先民为避兵乱,举族迁走,从此再未返回故土,到了明代,人们在杨村南建窑居住,故称南窑村。</h3><h3> 杨村遗址是我县首次发现的宋金时期古村落遗址,能和同时期的墓志记载相印证,为研究宋金时期古村落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h3><h3><br></h3><h3>附记:2017年4月,杨村遗址能顺利调查及短文的草成得力于麻地沟村王志祥先生的帮助,他那种酷爱文史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完全忘我的工作作风令人感动,本次调查的意外之喜是发现了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钧瓷残片。孝义村委郭爱民主任全程陪同调查并提供了地名有关信息。文中锥形绳纹陶器残块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田建文先生辨识,认为是夏代三足瓮足的残块。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