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依靠群众,灵活录入。</b>针对入户采集时农户外出务工不在家的情况,先联系村干部了解户内人员居住情况及外出务工情况,随后安排所内户籍民警调取户内人员信息,然后对照采集录入,户内人员的联系电话可通过各村留存的医疗保险交纳名单上的电话号码进行对照填写;针对一户人家有多处房屋的问题,由负责“一标三实”采集工作的民警将废弃不再居住的房屋从住户平面图上删除然后重新编排号码,为保证户主信息录入的长久性及有效性,比如一户人家有两个儿子两处房屋,即将大儿子居住的房屋户主信息录入为大儿子的个人信息,二儿子居住的房屋户主录入为二儿子的个人信息,然后将父母作为户内人员录入到经常居住的房屋内;遇有新划分院基或刚开始盖房的农户,且住户平面图内尚未标注的问题,将新划分院基未开始施工的预留房屋编排号码,将开始施工的房屋录入将要居住在内的人员信息,最大程度的方便日后“一标三实”系统的维护与更新。</h3><h3> <b>强化管理,巧借外力。</b>在现有警力情况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持续、长期、稳步推进,我所在充分调动民警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从辖区物业管理中心、企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参与“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将上级配套的考核奖励指标全额兑现给参与一标三实工作的相关人员,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h3><h3> <b>强化认识,争取支持。</b>我所召开专项会议,进一步强化民警、辅警思想认识,把“一标三实”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程。我所主要领导主动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存在的困难向上级公安机关反映,引起领导的重视,争取领导的支持,“有力出力、有人出人”,切实解决了我所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中遇到的“人手不够,情况不明”等实际困难,扭转了我所在此项工作中“单打独斗”的局面。 </h3><h3> <b>强化宣传,形成共识。</b>我所进一步采取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广泛深入,近群众、接地气的宣传手段对“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进行宣传。我所先后组织民警及工作人员200余人次,先后在辖区内10余家小区楼盘以展板、标语、挂图、发放“警民联系卡”宣传单等为宣传手段进行宣传90余次,受众覆盖上万人次,同时通过鸿昊盛府、俪景御园、菊苑、梅苑、麻池等10余个楼盘的业主微信群、QQ群等现代化的媒介方式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知晓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目的、内容和意义,消除误解,解答疑惑,形成上下联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解决民警“入户难、进门难、了解实情难、登记项目准确完整难”的问题。</h3><h3> <b>强化质量,提高效率。</b>“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和意义在于改革警务模式,创新社会管理,为公安工作实战服务搭建平台。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平台的根基和服务实战的效果。我所将数据质量作为第一标准,严格对每一条信息做到应采尽采、应录尽录,确保每条信息准确、完整。</h3><h3> <b> 强化维护,确保鲜活。</b>我所始终牢记采集“攻坚战”结束,不代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就完成了,安排专职民警对录入数据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真正让采集的数据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不成为“呆数据、死数据”。我所积极想办法、添措施,在现有警力和管理模式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挖掘自身潜力,首先从手中现有的资源出发,定期将“一标三实”数据同户籍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和碰撞,发现情况及时更新。其次是抓好结合,根据当前“一标三实”、“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联系及契合度高的特性,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与原流动人口采集工作紧密结合,共享资源,从而对“一标三实”数据及时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数据真实、完整、鲜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