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味道

<p>文字:雪</p><p>图片:网络(感谢)</p><p><br></p><p>每当走进超市,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各种产品的包装、品种让人眼花缭乱,多种品牌可以自由选择,购物快捷、方便。孩子们走进超市想吃什么就买什么,零食品种繁多、花花绿绿足以收引你的眼球。触景生情不由感叹:如今的孩子真幸福,个个犹如掉进了蜜罐里。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真可谓芝麻开花___节节高哇!</p><p><br></p><p>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百姓生活贫困,一家人能够吃饱穿暖已是奢望,哪里有多余的钱给孩子买零食吃。除了一日三餐,孩子们最大的享受是吃爆米花、糖豆、葵花子等零食,有幸品尝这些美味就像过大年一般,那幸福、甜蜜的感觉可持续很久很久……</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爆米花</b></h3><h3><br></h3><h3>几次去影视城看电影,看见许多年轻人在买爆米花,这是年轻人看电影时的标配之一。如今的爆米花光洁甜腻、奶油味很重。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爆米花则是粗砺的、纯天然的、原汁原味的,那香甜而绵长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h3><h3><br></h3><h3>“崩爆米花了!”小伙伴们边跑边喊,兴奋的神情全写在脸上。他们急匆匆跑回家找出玉米,又赶忙朝爆米花地点奔去。</h3><h3><br></h3><h3>小小的煤炉,补了又补的布袋,黝黑的锅子,多么神奇呀!爆米花的锅是特制的、密封性极好的压力锅,把手上有一个小小的压力表,师傅靠表来控制温度。炉子连着一个风箱,师傅一边摇动锅子一边拉风箱,还不时地往炉子里加煤。师傅把苞谷倒进锅里,还打开一个小纸包,加一点白色粉末___糖精。多么神奇呀!就那么一丁点儿,竟能让爆米花香甜可口、沁人心脾。<br></h3><h3><br></h3><h3>师傅不停地摇着,我站在旁边暗自思忖:它那黝黑黝黑的肚子里怎么会孕育出洁白香甜的米花?在排队等待米花出炉的过程中,火苗在欢快地跳动,火炉哗啦啦的转动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在空中飘荡。只要师傅手摇的速度减慢,那就是爆米花要出锅了!师傅卸下压力锅,用一根铁棍一圈一圈地转开开关,然后拎着黑锅来到布袋前,看到这个动作,所有人立即捂着耳朵向后退去。只见师傅用力一撬,把孩子们期待而紧张的心情推到了极高点,在“嘭”的一声中巨响中得到完全释放,一股热浪从锅内冲出来,一团白烟升腾而起,爆米花争先恐后地拥进那长长的布袋,顿时欢快的笑声、诱人的馨香即刻在空中弥漫,久久不散。</h3><h3><br></h3><h3>孩子们忙不迭地冲上去,争抢从布袋连接处漏掉的爆米花。我和弟弟妹妹们则收起自家的这一锅爆米花,兴奋地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爆米花装进袋子,兴高采烈地背着回家了。</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糖豆</b></h3><h3><br></h3><h3>“换针线啰!”悠久的吆喝声从屋外传来,这是走街串巷的货郎又来了!</h3><h3><br></h3><h3>每当听到这吆喝声,孩子们急忙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一两块牙膏皮,纷纷从家中跑出来,簇拥在货担前。只见琳琅满目的物品摆满货担,女人们正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叽叽喳喳地和货郎讨价还价,换一些针头线脑。孩子们可对这些不感兴趣,他们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些装满瓶子的、花花绿绿的糖豆,用牙膏皮换几颗诱人的、圆圆的豆豆,赶忙放进嘴里一颗,糖豆在舌头上慢慢地溶化 ,甜蜜的味道迅速蔓延开来。孩子们细细地品尝,咂巴咂巴几下嘴巴,满口甜丝丝的,一直甜到心里!</h3><h3><br></h3><h3>小心地把糖豆包起来藏好,总是舍不得一下子吃完,有时拿出来看看,一颗一颗地数来数去,心里琢磨着先吃红的还是绿的。有时躺在床上睡觉前,还在回味那世间最美的滋味,带着甜美的微笑进入梦乡!那甘甜的味道多么令人记忆犹新!</h3><h3><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酸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房(顾名思义是公家的房屋,许多单位都有房屋给职工住)后面的山坡上、地边的沟沟坎坎上,生长着一种带刺的植物——酸枣树,上面结着又酸又甜的小果子。孩子们闲暇时跑去摘着吃,摘时要小心翼翼的,不然手会被刺得生疼生疼,那就得不偿失了。有时为了解馋,酸枣还是青青的就摘下咂巴几下咽肚了,尽管没有成熟的酸甜好吃,但至少可以慰藉一下饥渴的味蕾。等不到果实成熟,早已被小伙伴们摘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学路上、学校门口时常有农民提着篮子、布袋子卖酸枣,两分钱一缸子。酸枣红红的、圆溜溜的,十分招人喜爱,常常惹得孩子们驻足围观,无奈囊中羞涩,只能咽咽口水,饱饱眼福。有的孩子,平时妈妈给的零花钱不舍得用,一分两分都宝贝似地攒着,这时拿来买一缸子酸枣,引来同伴们羡慕的目光,把它装进小口袋后也不忘分给小伙伴几颗。大家一边吃着一边笑着,那酸酸甜甜的味道顿时溢满齿间。</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柿子</b></h3><h3><br></h3><h3>北方农村的地头上、田野里,随处可见高大粗壮的柿子树。到了秋天,柿子熟了,满树的柿子像一盏盏红灯笼。记得那时候的柿子两分钱一个,可在那个年月两分钱也顶大事呢!妈妈们恨不能“一分钱摔八瓣”,哪有钱有孩子们买柿子!</h3><h3><br></h3><h3>调皮的男孩儿看着满树的柿子早已垂涎三尺,偷偷地趁主人不注意爬上树摘几个,有时也会分给女孩儿一个,一咬满嘴生涩,不停地咂巴着嘴吐掉,气得把柿子扔了。后来才知道柿子摘下要放软去涩才能吃。</h3><h3><br></h3><h3>偶尔也会去买一个来吃,只见果肉肥厚的柿子软软的,小心地捧在手心里,仔细地揭去薄薄的皮,吸溜一口,那浓厚的甜汁在舌头上停留片刻,甜美的滋味瞬间沁入心脾、荡漾开去,再细细地品味一番,慢慢地咽下去,香甜可口、丝丝甜蜜,真是人间美味呀!</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葵花子</b></h3><h3><br></h3><h3>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住的都是单位的公房,每排房子前都有一大块空地,家家户户都开垦了一块菜园子种上时令蔬菜随吃随摘,既新鲜又方便,最主要的是还可以节约一大笔开支。</h3><h3><br></h3><h3>父亲在菜园子四周种了几棵葵花,我们经常去浇水、施肥、拔草,每天都要去看看它长高了没有。盼呀盼呀,葵花终于成熟了,父亲用刀砍下葵花盘,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剥着葵花。我们也不忘时不时地往嘴里送几颗,新鲜的瓜子没有晒干的、炒熟的香,但却是另一番风味。葵瓜子晾晒干后,母亲会留出一部分收藏起来留着过年招待客人,但时常被大妹找到偷着吃。</h3><h3><br></h3><h3>每天上学时抓一把葵花子,那浓浓的香味令人欲罢不能,嗑瓜子是这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h3><h3><br></h3> <h3>那时候的零食还有很多,如酸梅、黑枸杞等,大自然赋予了孩子们丰富的舌尖上的美味,上年纪50~70年代的人们想必都亲身经历过。尽管如今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零食应有尽有,每天想吃什么父母都会有求必应。但我们儿时那种快乐、那种幸福感,如今的孩子永远寻找不到、体会不到!</h3> <h3>这是50、60、70后难忘的记忆,我们这一代吃了不少苦,受过许多罪,大多营养不良,逢年过节吃上一块肉真是一种享受;一年做不了一件衣服,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裤子,过年才可能有新衣穿。</h3><h3><br></h3><h3>即使这样,我们依然快乐知足、笑对人生。从小在大风大浪里锻炼长大,什么苦什么累都不怕,都压不垮、打不败我们。</h3><h3><br></h3><h3><br></h3><h3>谢谢欣赏!</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