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题记:老规矩,不评价好坏。只说看完的感受。这一场电影,人意外的少,或许是因为时间较晚,或许是因为评分不高。</h3><h3><br></h3><h3>《来电狂响》讲述的是七个好友聚餐,有人提议大家玩一个将手机公开的游戏:与在场所有人分享当晚收到的每一通来电、每一条短信微信、甚至广告弹窗,由此掀开了一场啼笑皆非的情感风暴。数字时代,小小手机隐藏着无数秘密,当聚餐局变成“揭秘局”,当通讯工具化身定时炸弹,嬉笑打闹之后,甜蜜情侣和模范夫妻、多年死党之间还能真诚相待、美好如初吗?这场刺激的勇敢者游戏,你敢玩吗?<br></h3> <h3>原作《完美陌生人》我没看过,之前友人曾推荐过,然而对于几乎不追剧、不看电影的我来说,推荐近乎灾难。毫无疑问,被我忽略了。看完电影后,忽然觉得空了我应该看看。</h3><h3><br></h3><h3>撇开乱七八糟的翻拍失败论,我想来说一说我的感受。说的夸张一些,能让我有心思写影评的,总也还是看到了些东西的。不算毫无收获吧。</h3> <h3>首先,笑点真是不多。没笑几个地方,笑完都有些忘了。这对看见有乔杉和马丽,抱着些许期望的我来说,有点失望。</h3><h3><br></h3><h3>其次,里面的强制对比痕迹有点重,有些刻意,不过忽略刻意,还是有些意思的。当然,结尾后的强制刷手机好处,有些好笑,莫不是怕看了电影都不买手机了?</h3> <h3>下面来单独说人物吧。</h3><h3><br></h3><h3>文伯和戴戴。</h3><h3>一个同学里的老大哥、老好人,整天劝阻、说和,还有可能被误伤。似乎脾气很好,似乎很能包容,似乎总能忍耐……</h3><h3><br></h3><h3>一个有些不淡然的心理医生,理论一套一套,却有着失败的婚姻和女儿的教育,更可悲的是,不知道到底哪儿错了。</h3><h3><br></h3><h3>一个已经离婚却假装没有发生的破碎家庭,一个严母慈父的典型。两个被折磨的人,以离去收场……</h3><h3><br></h3><h3>如果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的婚姻就是最大的问题,那么,他们已病入膏肓。</h3> <h3>吴小江和李楠</h3><h3><br></h3><h3>一个小老板,一个家庭主妇。</h3><h3><br></h3><h3>一个整天看女主播,打赏女主播,一个整天和游戏CP玩些出格游戏。</h3><h3><br></h3><h3>或许这真的是现在很多家庭的写照吧?一张床上,距离很短,宁可发微信不讲话。更有甚者,背对背,各玩各的。</h3><h3><br></h3><h3>最好笑的是,最后两个人和好了。理由大抵是各骗了一次,互不相欠吧。有些恨不成钢,却也就只能这样了。</h3><h3><br></h3><h3>妈妈的遗嘱让电影院沉默了,或许,这就是生活,每个人心里不一样的一面,不为人知的想说些什么,想做些什么……</h3> <h3>贾迪和白雪娇</h3><h3><br></h3><h3>一个无名的小编剧,习惯了吃点软饭。大抵是穷怕了,忍不住抓住可能的机会,各种打掩护。</h3><h3><br></h3><h3>一个富豪女儿,一个假装的小白兔,傻白甜演绎的很好。反倒是最好开始坏了,倒没觉得有什么了。</h3><h3><br></h3><h3>不得不说这里面的另一个人小三。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说,防火防盗防闺蜜……虽然不怎么喜欢这种最后和小三一起了的戏码,但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好歹,吃软饭的化身为爱打架的某一个人的英雄。</h3> <h3>韩笑</h3><h3><br></h3><h3>据说编剧新创人物,这样一个造型。可以想象空间很大,可以是女强人,可以是蕾丝,一出场,准备自杀的绝望感被群里层出不穷的语音消息唤回。</h3><h3><br></h3><h3>如果说职场骚扰、暴力、阴谋、伤害是一种必要经历的东西,好在最后,勒索者死了,尽管有些突兀,好人有好报,作恶多端该是有报应的。</h3> <h3>似乎所有的过往都可以忘却。用一场眼泪送别,愿此后一帆风顺。</h3><h3><br></h3><h3>现今社会,人们相处时间最长的大概就是手机了。这是一种悲哀。</h3><h3><br></h3><h3>仅剩的可以和家人、朋友沟通的时间变成了玩手机;买卖用手机、聊天用手机……智能手机似乎有太多可操作性,只是,不同的是那些方面。</h3><h3><br></h3><h3>表里不一、表里如一。</h3> <h3>不畏惧失去,不忧愁遇事,处事可以不同,但最终还是面子工程来得多些……</h3><h3><br></h3><h3>生活在继续,而我在这里。</h3><h3><br></h3><h3>晚安……</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