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 “艾比林悖论”由管理学家杰瑞·哈维(Jerry Harvey)教授最先提出。指无法处理意见一致,自己想做的跟真实情况相反,但又无力改变个人感觉,人们采取的行动与他们真正最想要的背道而驰。 </h1><h1><br> 一群人采取的集体行动与成员个体真正意愿相违背,最后,集体行为的后果与一开始设定的集体目标背道而驰。</h1> <h1><br> “艾比林悖论”由艾比林小故事而来:<br> 一个炎热的夏日,有对得克萨斯夫妇及其父母人家在一起舒舒服服地玩骨牌。<br> 这时候玩牌的岳父说,我们去艾比林(53英里之外)吃个饭吧。<br> 女儿说:“听起来不错啊。”</h1><h1><br> 丈夫心里有些打小鼓,知道去艾比林路很远,天又热,为什么跑那么远去吃饭?可是他怕自己这么说显得不合群,于是说:“我没问题,看你妈妈愿意不愿意了。”<br> 他的岳母说:“当然我愿意了。我好久没去艾比林了。”</h1><h1><br> 于是大家沿着灰土四起的土路,挥汗如雨赶了过去。到了那餐厅,发现食物极其难吃。回到家,所有人都累坏了。</h1> <h1><br> 其中一个人假客气说:“还不错啊,是不是?”<br> 其他人终于爆发了:岳母说她其实想待在家里,可是看其余几个都这么兴致高,就不想扫兴。丈夫也说他不想去,是为了取悦其他人才去的。妻子也说是怕其他人不高兴,所以才违心答应的。这时候老岳父说他哪里是真想去啊,是怕大家闷,随便提议一下的,心想大家一定反对,没想到大家兴致都那么高,他骑虎难下了。</h1><h1><br> 就这样,四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为了对方,舍弃自己的欲望,结果个个都不开心。</h1> <h1><br> 杰瑞.哈维教授通过这个故事,巧妙地洞察到有时候决策产生的方式,这些决策并非人们有意识地“做出的”。</h1><h1><br> 第一个问题:行动焦虑(Action anxiety);我们都知道,行动是抗拒和消除焦虑的良药,但人们付诸行动过程中,也存在焦虑。该不该行动,如何行动,与谁行动等需要思考与选择。</h1><h1><br> 第二,我们常常发现自己会幻想出种种采取正确的行为之后会出现的灾难性后果,这些负面的幻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给我们一个坚实的借口不去采取那些应该采取的行动。<br> 实际风险(real risk)是人类存在的常态,是生活所给予的,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有潜在的负面结果。</h1><h1><br> 避免方法:<br>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要评估,采取行动所伴随的实际风险和完全不采取行动所发生的问题;<br> 其次,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是保持沉默,还是坚持我们自己的信仰和情感,而不是依附于他人的信仰和感受;</h1><h1><br> 第三,我们需要的往往是在集体里勇敢提出来,不是什么新的信息或论据,只要提出与整个集体不谋而合的想法就行了。</h1> <h1><br> 曾在财经栏目看过题为这样的文章,“为什么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h1><h1><br> 比较常见的,女人一起上街买衣服,最后买回来的往往不是自己喜欢的和想要的;集体开会讨论发言时,往往随声附和,言不由衷;一个人,两个人抬头看天,慢慢会聚集一群人抬头看天——天上并无任何异样。</h1><h1><br> 还有,羊群的集体无意识无目的奔跑,那个很有名气的“蝴蝶效应”……</h1> <h1><br> ✍个体在团体内部与多数成员认识和行为发生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多数成员的精神力量,从而迫使个体放弃个人的意愿以求和团体成员取得统一。其目的是迫使个体从众。它是利用团体成员归属与交往的需要,造成个体担心受到孤立、排斥和唾弃的心理气氛而实现的。</h1><h1><br> ✍群体成员倾向于与其他成员保持行为与信念的一致,以获取群体对他的认可及团体归属感;群体成员在对需要决策的事件拿不准的时候,模仿与顺从他人的行为与信念往往是安全的。<br> <br> ✍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所说的一句名言来总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h1> <h3> 本文涉及管理学和心理学等范畴,文中没有展开分析、论述,读者见谅!</h3><h3><br></h3><h3>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