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那张火车票

可信

<h3><b><font color="#167efb">知青专列</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50年前,北京知青到陕北插队所乘坐列车的车票</font></b></h3> <h1>50年前(1969年2月4日),我们乘坐载满知青的火车从北京途经西安,停车几十分钟,到了铜川,住了一夜,绑着防滑链的军用大卡车冒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把我们送到洛川永乡公社。公社各队前来迎接的干部叫着分到自己队知青的名字,“于东宁”、“李西平”……北贺苏队队长李春良大声的点名,他穿一身黑粗布棉衣裤,一根紫色围巾🧣系在腰间,一顶黑又亮的油腻瓜皮帽戴在头上,一副眼镜架在鼻梁上,其中一只镜片还是碎的😜,一条眼镜腿是用线绳勾在耳朵上的😄,足踏一双虎头鞋,好像好不跟脚,踢踏着,他时不时的掏出一块脏嘻嘻的手帕擦鼻摸泪💧。宋学强、柴春玉……东井大队干部也在大声的点名,其他各队都在一一点名。那时服装的颜色很单调,各队老乡基本都是一身黑色,头扎白色毛巾,有钱的身上披件羊皮袄。点名完毕各队将我们的行李分别放在驴拉人架辕的架子车上,年少的我们踏着积雪跟着架子车深一脚浅一脚徒步,奔向各自新的人生起点。沿途白茫茫光秃秃一片,眼前的荒凉与贫瘠,让我们始料不及,如同跌入谷底,心里拔凉拔凉的,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天壤之别”。</h1> <h3><b><font color="#167efb">无奈的选择,期盼回家的心情</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知青下乡</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洛川永乡公社北贺苏大队知青:于东宁</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永乡公社北贺苏大队知青:李西平、马晓峰、王庆人</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永乡公社知青:王锦屏、于东宁、倪并芬(锦屏、并芬在平阳大队)</font></b></h3> <h1>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东井南队。这个只有26户人家的小村庄,从村口一眼望到村尾,在白雪覆盖下,村庄显得非常的凄凉,一条土路,路两边土院子土房子,还有土的没有叶子的大树……心里的那种落差难以言表,有个同学哭着嘟囔着“我要回家,要回家……”。此时在村口等候多时的老乡们见到我们这些来自北京的学生感到很稀罕,惊喜的围上来左看右看,问这问那,有些老乡嘴里嘀咕着:这些娃儿们这么小就离开了爹娘……,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老乡们对我们充满了爱怜。</h1> <h3><b><font color="#167efb">东井南队的女生在洛川县合影</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分为两组:李新爱、柴汉珍、周翠娥、柴春玉、唐宗敏;另组:胡锡琴、仇芝玲、张玉芝、刘玉敏、王淑琴。</font></b></h3> <h1>东高地一中分配到东井南队是清一色的十个女生,我们被分两组(五人一组),安排在有两户农家住的大院里,院子正中是三间并排的窑洞,两边各有一间半边盖的房子(当地称之为:厦子),两个小组各住一间厦子,厦子里有两间房,里间有一个土炕,外间有灶台、风箱、水缸、茅草树枝等,没有吃饭的桌子,有几把木凳子……。房东早已把取暖的炭火盆点燃,土炕烧热,大人小孩人来人往看望我们,可热闹呢。</h1><h1>初来的几天我们都是吃派饭,一到饭点,老乡就带我们去家里吃饭。晚饭后回到厦子里,点燃煤油灯,油灯发出微弱的跳跃式亮光,在昏暗的房间里,我们面面相视都看不清嘴脸,原本睡三个人的炕,五个人挤在一起,这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而又新鲜,大家互相诉说着一路感受,说着说着突然戛然而止,房间里安静的只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狗叫声,眼睛直勾勾地望着黑洞洞的斜屋顶,大家都默默无语眼含泪花……</h1> <h3><b><font color="#167efb">房子半边盖(当地人称:厦子)</font></b></h3> <h1>第二天,生产队长领着我们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认门,认阶级”,哪家是地主,哪家是富农,哪些家是我们依靠的贫下中农。村里人住房以窑洞为主,厦子为辅,一个院子住两三家,老乡们很热情,一进门就让我们上炕座,(吃饭招待客人都在炕上)这是他们最纯朴,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方式。黑暗的窑洞里虽然没有什么摆设,但也干净,铺着席子的土炕一角卷着一卷铺盖,这是一家人冬天取暖盖的,老乡们穿着破旧老棉裤,老棉袄,上了些年纪的老汉头上裹着已经发黑的羊肚手巾,妇女头上顶着块手帕,小孩子们的高原红脸蛋冻的发紫,粗糙的小手皴的裂着口子,脚上的棉鞋都能看到生羊毛织的袜子漏着后脚跟,难以想象生活的贫瘠。为了表示我们对老乡的诚意,提心吊胆地跪着爬上硬邦邦的土炕(生怕虱子爬到身上)和老乡用半懂半猜的语言交流着。环顾四周,窑洞尽头有个木架子,上面摆着几个擦的又黑又亮的黑瓦罐,是盛粮食的,灶台支着两口锅,一大一小,灶台和土炕通着,做饭的余温可以通过烟道给土炕带来点热气。灶台对面支着一个大大的案板,旁边还有一个大水缸,家家基本如此,看不到多余的摆设,用一贫如洗来形容都不为过。</h1><h1> 几天后队里派人教我们做饭,主食:糜子馍,黄米粥,没有蔬菜,只有辣子(辣椒面用油泼),还有腌的咸菜。糜子馍的苦涩,真不如北京的玉米面窝头好吃,看着为我们准备的半缸腌咸菜,心都凉了半截。(刚到那几天还挑食呢,不好吃就少吃,饿了吃一点从家里带来的面包,饼干,还拿面包去喂雪地里的野鸽子呢,当带来的食物都吃完啦,慢慢的那些难吃的咸菜,后来竟然也成了我们的美食佐餐,再后来只剩下辣子和盐了。)</h1><h1> 初来乍到的我们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学习,担水,劈柴,烧火做饭,推磨,干农活,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今天看来是闹了不少笑话,可当时的“难”只有,有过共同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到。比如拉风箱烧柴做饭,以前根本没见过,看着老乡一个人又烧火,又做饭没什么难的。可是我们自己做饭时,看来如此简单的一根火柴的功夫,把我们整的很狼狈,就是点不着火,风箱的风力和火的燃点配合不上,有时一拉风箱,把火吹灭了,有时柴放多了又把火压灭了,弄得满屋子的烟,呛得咳嗽不说,鼻涕眼泪一起流,急得真是抓耳挠腮,几个人争着试着,等把火点燃了,饭终于做好了,再一看有人脸上抹成了大花脸,不过实践出真知,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要实在,火要虚燃”。</h1> <h3><b><font color="#167efb">炉灶和风箱</font></b></h3> <h1>洛川属于黄土高原海拔1481·8米,吃水是个大问题,我们村有三口井,井深三十余丈,这口井的水用的差不多了,再换下一口井,光是这绞水用的井绳,没有几个人都抬不动。每次打水需要三个人,两个人摇辘轳一个人坐在井沿拽绳子,两只桶一上一下,一担水需要搅上三次才能装满两个木桶,它的重量是一百好几十斤,刚开始一担水,压在肩上,两条腿站都站不直,再走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离了歪斜一担水挑到了宿舍,就剩下一半了。就这样我们也要坚持每天担满一缸水,一缸满水需要三担(满满的六桶),所以每天收工后,我们每个组都有三个人去排队搅水,两个人负责做饭。村民知道我们用水多,人家也不吭气,慢慢发现老乡家一担水吃上两三天,当井里的水桶只能打上半桶水的时候,才理解老乡为什么那么节约用水,不是他们不爱干净而是太缺水了,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一点都不舍得浪费。后来我们为了节约用水,把长辫子剪掉,留着齐耳短发,一盆水又洗脸又洗脚了。</h1> <h3><b><font color="#167efb">30余丈深的水井</font></b></h3> <h1>农村吃的面粉需要自己磨,我们把麦子和糜子(原粮)从队上领回来,先拌上少量的水放上一夜,第二天队长安排一头毛驴来帮助拉磨,原粮经过石磨磨出面粉,用箩过滤,一遍一遍地箩,剩的麸皮少,面就黑,我们女生会过日子,把麸皮剩的极少,就担心分的粮食不够吃。也就我们队的知青在村里基本没有挨过饿,而且合理安排伙食,学着粗细粮搭配,偶尔也会改善一下伙食,用荞麦面压活络,做凉粉;有油的时候用软糜子面炸油糕;摊黄黄。所以一谈起吃,别的队的同学都非常羡慕我们。村民这样评价我们,虽然都是些女娃,她们跟村里的男社员一样比着干,团结,能吃苦,不惹事,会过日子。当年我们队知青是出席洛川县的先进集体,《县志》上都有记载。不过我们也有耍小孩子脾气和队长赌气的时候,有一次磨面,队里的牲口安排不开,我们就用“煮麦子”吃来抗议,结果有一个同学吃了后肚子疼,可把队长吓坏了,第二天赶快安排毛驴来帮助我们推磨。</h1> <h3><b><font color="#167efb">磨面粉的碾子</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前排右一东井南队:柴春玉,右二东井北队:王桂秀</font></b></h3> <h1>在农村我们就盼着下雨,可以不干活,自己找乐,躺在炕上把所有会唱的歌曲唱一遍,有时还敲着脸盆,打着节拍弄出点音响效果。我们也有闲不住的时候,穿着各种颜色的塑料雨衣、雨鞋到自留地转一圈,总是招来村民的好奇眼神。有一天突发奇想,几个人想去游泳。因为村北边有一个低洼大坑,常年靠雨雪聚积形成的叫涝池,也是牲口们饮水的地方,村里放牛的,放羊的,都要先把它们赶到这里喝水。雨后涝池水位升高,趁着晚上明月当空,里面穿上游泳衣,外面又穿上一身衣服,腰里扎上皮带,一副武装泅渡的装扮。我们在水里是游鱼得水,一会蛙泳,一会自由泳,一会排成队形,正玩得不亦乐乎,远处崖上有几个人头攒动。发现情况,一个命令“潜水”,瞬间嬉笑打闹声停止,水面平静如初。这时只听见老乡叫喊着我们名字“快上来!”“娃们快上来!”原来老乡发现了我们的行踪,害怕我们这些不知深浅的家伙出点事。我们扫兴地上了岸,穿着一身湿漉漉的衣服跑回窑洞,虽然没有玩够,可过了一把水瘾心里还是非常惬意的。</h1> <h3><b><font color="#167efb">村里的涝池</font></b></h3> <h1>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队上干活,我们个个都是一把好手,拿得起放得下。如抬土垫羊圈,村里两个女子抬一筐土,我们要求用担子担,而且两筐都要装满。抢收的季节,打破了女子不能上场院传统观念,和男劳力一样,忙乎在场院,压场,碾场,推尖叉,最后看到一斗斗麦子分到村民手中,人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们也有一份成功的收获感。后来队长安排农活上也不考虑是些女娃了,当男劳动力派活。比如到沟里放羊,带些干粮一走就是一天,太阳落山才赶着羊群回村。</h1> <h3><b><font color="#167efb">李新爱、周翠娥在沟里放羊</font></b></h3> <h1>日复一日的劳作有时也会疲倦,有时也会自己给自己放假。生产队有一片西瓜地,当瓜蔓上的西瓜刚刚长成碗口大,我们就惦记上了。那天找了个理由没上工,几个人跑到瓜园子,两个人跟种瓜老汉聊天,有人望风,一个人顺势蹲下摘下一个西瓜,扣在草帽壳里,成功之后,几个人跑到一个没人的地方,砸开小西瓜开吃,啃着刚刚有一丝甜味发粉色的瓤子,那叫一个兴奋,那叫一个好吃,为了不留痕迹,把肯的非常薄的瓜皮挖个坑给埋上。似乎做的天衣无缝,其实早在老乡的意料之中。</h1> <h3><font color="#167efb" style=""><b>村里的西瓜地</b></font></h3> <h1>为了改善知青们的居住环境,县里拨款到各队,队里出工在村口建造了四孔联排窑洞,1969年秋季东井南队和东井北队知青都乔迁入住新窑洞(共21名知青)。</h1> <h3><b><font color="#167efb">当年我们住过的窑洞(柴汉珍返乡)</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窑洞里面的装饰(胡锡琴和王淑琴返乡)</font></b></h3> <h1></h1><h1>在周总理关怀下,1970年初,北京派出了1248名干部,来延安地区协助搞好知青的安置教育工作。永乡公社来了11名北京干部。</h1><h1>1970年春夏之交,被招工的好事走进了知青的人生,我们队第一批招工的有三位同学,王淑琴(西安铁路)、柴汉珍、周翠娥(延安丝绸厂)。有第一批就会有以后……,没有选上的同学也看到了离开农村的希望,梦想着早日当上工人。</h1> <h3><b><font color="#167efb">王淑琴、周翠娥、柴汉珍</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第一批被招工到西安铁路局的部分知青</font></b></h3> <h1>洛川由于地势高,因此水资源比较匮乏,县里决定建造一座水库~洛川拓家河水库,水库位于槐柏镇。</h1><h1>1970年夏秋之季我们永乡公社的北京知青在北京干部率领下分批进入了拓家河水库工地。100多号人进驻水库工地,首先就是住宿问题,公社从各队选派了一些体力、干活都好的男同学先行到达工地,选择地形开凿窑洞。窑洞里的炕不是土的了,而是用树木架拼的,门也是用树和树叶做的。</h1><h1>永乡公社五七连由东高地一中和铁营二中知青组合而成,连队下分十个作业班和一个炊事班。</h1><h1>在北京干部半军事化的管理下,五七连的知青成了有组织纪律的战士。按时出工、收工,有事必须请假,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习,不是召开连会,就是班会,会议还设记录员记录会议情况,会上大家积极发言、写心得。</h1><h3></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东井大队知青(五七连一班)在水库工地窑洞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18年五兴队同学重返水库,找到当年我们住的窑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仙姑河</b></p> <h1>那个年代的水利工程施工工具非常简陋,完全靠人力操作,劳动强度特别大。我们的任务是建水渠,工作就是一个活——拉土。将山上的土拉到水渠上面。每天日出开始,各班排着队纷纷向工地出发,途经过一条河,小河的名字叫“仙姑”,仙姑河水清清的,收工以后,大家都到这儿洗衣服,边洗边聊,说说笑笑的,此时是我们一天最轻松快乐的时光。</h1><h1> 工地上的活儿有:放土、铲土、拉土。都是体力活,很辛苦。一人拉一辆架子车,肩膀上套着一根拉车的绳索。一脸汗水,弯着双腿、弓着腰、撅着屁股,气喘嘘嘘。当时每个班都有规定工作量,需要齐心协力完成,早完成早收工,完不成要加班的。这里活儿比村里的庄稼活可累多了。往返全是山路,拉车下梁爬大坡,一天跑来跑去,至少70公里路。</h1><h1> 放土这活也不容易,一般都是男同学干,首先在土山的上面铲除草皮,再将几根近一米长的钢钎分别打入土地里,再沿山壁的两边各刨出一个槽,之后几个人分别撬动钢钎,噗嗤!一声巨响,一大片的土顺山壁倒下,铲土装车运土的工作马上展开。</h1><h1> 打钢钎入地就像打炮眼一样,抡大锤、掌钢钎,开始不会干。有时锤走空,把自己闪一下,有时锤走偏,打了别人的手臂,有时锤运回来,碰了自己的头。抡几下就腰酸胳膊疼。班上有位男同学锤抡得好,进度快。一口气能把钢钎打入土地里。我向他请教怎么掌钎、怎样运锤。慢慢地也掌握了掌钎抡锤的技能。</h1><h1> 修建水库使我们饱尝了风吹、雨打、日晒的滋味,经受了脱胎换骨的锻炼。但是苦中有乐,情趣也不少。干活过程中休息的空间,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消遣。土地上、树荫下,一个接一个的荤故事,让我们捧腹大笑。成语接龙,你说我接,接不上的同学要受到惩罚,比如:唱歌或表演。</h1><p class="ql-block"><br></p> <h3><b><font color="#167efb">南贺苏大队女知青在水库工地上</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东井南队女知青在水库工地上</font></b></h3> <h1>洛川拓家河水库是洛川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承担着洛川灌溉的主要来源,对洛川人民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h1> <h3><b><font color="#167efb">拓家河水库</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知青回第二故乡,来到拓家河水库</font></b></h3> <h1>让我们更难忘的还有,1971年7月在拓家河水库期间,北京干部组织五七连知青进行了一次徒步拉练,从拓家河水库到南泥湾、延安,行程150公里,往返300多公里。</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路走来,有挥汗如雨,也有欢声笑语,走小道、爬陡坡,我们背着背包,用双脚丈量着这片黄土地。从日出走到日落,有的同学一瘸一拐,但在其他同学的互相搀扶下,咬牙坚持着往前走,无一人掉队。</span></h1><h1>有时走夜路,我们排着队走,走着走着就睡着了,还做梦呢,偶尔脚下碰到石块绊一下才惊醒过来。</h1><h1>置身于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山路上和晨光时隐时现诡异的原始森林中,这些片段时常出现在梦里。</h1><h1>五十年过去了,战斗在水库工地上的日子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挥之不去,算一生中重要的一页吧!</h1> <h3><b><font color="#167efb">永乡公社五七连拉练,在延安合影</font></b></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永乡公社五七连团员合影</b></p> <h1>1971年下半年招工名额陆续到来,柴春玉被招工到延安柴油机厂,刘玉敏被招到延安博物馆,胡锡琴被招到洛川县招待所……其他各队知青均有被招工离开了水库工地离开了农村。记得还有三名同学被推荐回北京上大学。<br></h1><h1>1971年底,五七连知青从水库工地返回各生产队。</h1><h1>此时东井南队十名女知青被招工六名,剩下四名继续留守在村里。其他各队情况也如此,因招工知青人数不断减少,于是公社将留下的知青进行重新编队调整。</h1><h1>1972年四月原东井南队仇芝玲、张玉芝被招工到三线工厂(四川)。同年6月唐宗敏也被招工到三线厂。</h1><h1>最后留下来到知青都合并到冯家村了。直到1973年永乡公社的北京知青全部离开洛川永乡公社。</h1><h3></h3> <h3><b><font color="#167efb">北贺苏大队和平阳队女知青</font></b></h3> <h3>平阳队女知青</h3> <h3><b><font color="#167efb">平阳大队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北贺苏二队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北贺苏二队男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南贺苏一队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南贺苏一队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南贺苏二队女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南贺苏三队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南贺苏三队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五兴大队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五兴大队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西安宫大队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东安宫大队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东井北队知青</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东井南队知青</font></b></h3> <h3><font color="#167efb" style=""><b>五兴、西安宫、南贺苏等队知青,1970年春节回北京探亲合影</b></font></h3> <h1>如歌岁月,如水时光,弹指一挥间。知青的经历让我们这一代人刻骨铭心,有着无法抹去的记忆,在许多知青的身上留下了深厚的知青情结,尤其这一代人已逐步的退出社会,成为边缘的一代,会更加怀念那青春的时光,而这种情结会随着时间越发的深厚。一段难忘的岁月,就是知青岁月,一种永远的情结,就是知青情结。</h1> <h3><b><font color="#167efb">东井大队知青48年后相聚合影</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2016年2月当年永乡公社东高地一中知青小聚</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2017年3月东井大队知青小聚</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南贺苏大队知青五十年聚会合影(左起):郭建华、姚玲、丁燕途、周丽华、赵振旭、陈彦芬、裘达、叶星、胡伯琪、吴爱清、韩健</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北贺苏一队知青五十年聚会合影:马晓峰、谢刚、于东宁</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图一、2017年南贺苏一队知青合影:</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胡伯琪、叶星、韩健、陈彦芬、赵振旭、候淑琴、王饶生、吴爱清</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平阳队知青:倪并芬、苗放、王锦屏、谢刚</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五兴大队北京知青一排左:王英兰,纪桂芳,朱玮,韩淑华,孙燕青,杨玉珍</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二排左:董海,李西平,于景文,杨森,柏永康,李景华,辛全利</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西安宫队知青:范桂英、冯献华、廖亚华、颜桂芬、柴晓云、袁根桃</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东安宫一队知青:杨洪敏、谢海丁、唐秀莲、贾兵</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2017年2月冯家村知青合影</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2016年11月永乡公社部分知青小聚</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2017年7月永乡公社部分知青小聚</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2017年5月永乡公社部分知青小聚</font></b></h3> <h1><font color="#010101">那日在青春年华群里看到丁国胜同学发的车票 ,就想趁着还有记忆没有痴呆,将那段知青岁月记录下来。不为别的,只为自己而记录。此美篇进村后文字节选了王淑琴同学微博文章,她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东井南队知青的故事。建窑、北京干部、招工、水库、拉练、直到大家都离开农村,我编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请各位同学海涵!</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感谢丁国胜同学的车票!感谢王淑琴同学的博文!感谢东高地一中赴延安洛川插队的同学!</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