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分数在素养之后

<h3>孩子上初中以后,我陆续听到有家长朋友说语文是硬伤。也有朋友问我孩子的语文是怎么学的?我一直很迷茫,甚至开玩笑说语文很“玄妙”。无意中翻看QQ空间里零碎的“说说”,我想试着梳理一下孩子这些年学习语文的记录,发现分数之外,生活处处皆语文。<br></h3><h3><br></h3> <h3>关于阅读</h3><h3>我曾经在薛瑞萍《诵读课》中读到:“阅读是吸入,而写作只是呼出方式的一种。一部分孩子会把阅读呼出为文字,一部分孩子则呼出为气质、气概、性格、智慧、勇气、能力。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段文字对我的触动很大。在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后,在明白了阅读未必都转化为显性的文字以后,我从来没有功利地要求过孩子为了考试成绩而阅读。很多事情有水到渠成的过程,我允许她不喜欢写作,相信那些温润、丰富的阅读,一定会从另一个方向呼出。</h3><h3><br></h3><h3>孩子从一年级开始课外阅读。每天做完作业,练一小时钢琴之后,出门运动之前,留给她的阅读时间只有十五分钟。坚持一学期以后,随着识字量增大,阅读速度加快,阅读兴趣也随之提高。三年级的时候,她想到了每天课后提前去问老师家庭作业,并尽早在学校完成,一回家放下书包就开始看课外书。没想到阅读竟无形中提高了她的学习效率。渐渐的,她变成了走到哪里都带着一本书的孩子。喧闹的甜茶馆,晚点的候机楼,学校附近的麦当劳……随手打开书,就去到另一个世界。<br></h3><h3><br></h3><h3>记得六年级时,她突然迷上了《哈利波特》。以一周一本的速度不到50天就看完了全套。而那些厚厚的《魔戒》《霍比特人》《通史故事》……也都是在忙碌的课业之外抓紧宝贵时间看完的。</h3><h3><br></h3><h3>初二暑假学校组织去西安研学,请当地最专业的回族导游带孩子们参观游览清真寺。“妈妈,清真寺周围很多树,很静谧很庄严肃穆。给我的感觉即熟悉又陌生……”我想起了某个暑假,盘腿坐在沙发上,双手捧着《穆斯林的葬礼》泪流满面的小女孩。</h3><h3><br></h3><h3>后来我接触到了一个词“素养”。2013年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孙婧妍说:“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对于语文这个学科,分数和素养是有关系的,但这是单方向的关系。分数高的人,他的素养不一定好,他只是掌握了某种类型的试卷需要的东西,而那类试卷之外,或许他是空白的;而有着相当语文素养的学生,他的试卷分数一定不会差,因为他有足够的积累,那些积累足够他挥洒任意一张试卷。”<br></h3><h3><br></h3><h3>那么如果在刷题拿高分和培养素养中选一个作为目标的话,我毫不犹豫选择后者。这无论对她的生活还是当下的学习都永远比单纯看分数可靠。</h3><h3><br></h3> <h3></h3><h3>初中课业繁重,阅读依旧是孩子每天坚持的事情之一。在有限的时间里,书目的选择尤为重要。经典名著给人的教育是永恒的,无法磨灭的。参照人大附中的读书清单,她陆续读了《红岩》《长征》《重返狼群》《平凡的世界》《四世同堂》《傲慢与偏见》……用人大附中老师的话说,这些书“能给孩子打好精神的底子”。</h3><h3><br></h3><h3>在阅读《红楼梦》时她说:“曹雪芹太厉害了。塑造出那么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再根据她们各自的脾气性格写下那么多诗。比如读林黛玉作的诗,真的就能感受到是林妹妹的气质语气该写成那样的。”后来她去问任老:“曹雪芹写那么多诗,他为什么不是诗人呢?”任老回答:“曹雪芹怎么不是诗人呢?他的《好了歌》多有名啊。”</h3><h3><br></h3><h3>读完《射雕》三部曲后,她直呼不过瘾。二刷《射雕英雄传》,她细细品读书里引用的辛弃疾的词。金庸去世那晚,她在电话那头伤心地说熄灯了要在床上静坐,为大师默哀五分钟。学校公众号发布的语文组老师《“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清欢读书社“金庸武侠世界”读书活动》的文章,她从头到尾反复读,每幅配图反复看,说好希望老师们下次讨论时她能有机会去旁听。<br></h3> <h3>记得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孩子的语文拿到140分。她说她一下就懵了。因为她不知道语文怎么学的,接下来该怎么学。她无法讲出阅读题的答案为什么是这个,她做题目凭借的不是系统的训练和大量的刷题,所以她没有足以归纳为经验的东西,但是她确实做出了正确答案。她一度将之视为运气,这在初二的学习中给她带来了困惑。后来我们知道了,这是语感。“语感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保证分数。这就是阅读最显性的益处。”</h3> <h3>关于写作</h3><h3>孩子从初中开始写随笔。初一是完成老师的要求,磕磕巴巴写出两三百字,后来是仿写,再后来是一些精彩片段描写。任老对孩子们的要求是“讲真话,写真情,做真人”。孩子那些亲身经历的所思所感,经过反复琢磨修改后变成了以情动人的备考作文。</h3><h3><br></h3><h3>有月光下陪爸爸散步,通篇洋溢着温情的《孤月也美丽》;有以学钢琴经历为背景的感悟《唯热情不可辜负》《萦绕在岁月里的琴声》;有以亲手做茶的经历寄托对曾祖母思念之情的《错过》《清明遐思》;有以做数学题的痛苦经历写下的获奖作文《无问西东》……而这次区统考作文题目《凝望》是她站在纳木错湖畔的思考;联考的作文题目《门》则是她推开阅读这扇大门的真实写照。</h3> <h3>课堂内外</h3><h3>孩子从小学开始喜欢背唐诗宋词。《知识集锦》后面满满都是王老师签下的“背”;点横撇捺,工整规范的书写……王老师的无私教诲和熏陶,成为孩子参加学校诗词大会和花朝节活动的原始积累。</h3><h3><br></h3><h3>任老的课堂妙趣横生,但课后作业一度成为周末的阴影。初一的每周六下午两点到六点铁定做语文作业。各项知识清单,预习,背诵,默写……想要保质保量完成这些隐形作业,靠的是自律。<br></h3><h3><br></h3><h3>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语文作业太多大发脾气。我跟她说有三种选择:一,费时费力但有收获:把清单要求完成的全部内容背诵后默写到空格里,这是上策;二,看似走了捷径,但收效不敢保证:边抄边背边完成,这是中策;三,看似省时省力,实际自欺欺人:直接抄写上去就算完成,这是下策。留她一人在家做选择,两小时后我回来,她高兴地说选择了第一种。把该背诵的都背了。此后虽也偶尔因作业多抱怨一下,却再也没有发过脾气。无数个周六的整整一下午,就在记忆,背诵,默写中过去了。不知这些看不见的时间幻化成了多少看得见的选择,填空……</h3> <h3>那些生活中的语文和看不见的分数</h3><h3><br></h3><h3>记下这件曾经和任老分享过的事</h3><h3>有个周六晚上我带孩子去一家环境优美的西餐店吃甜品。她在餐纸上写下了“食之奇,味之清妙”。我们走后服务人员发现了这行小字,老板更是感动莫名。跟我说已经把它装裱起来挂在最显眼的地方。</h3><h3><br></h3><h3>开学之初孩子回来告诉我,上诗歌写作课的时候,她一脸痛苦。课后任老问她不喜欢诗歌写作课吗?她说不喜欢。(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么用倔强彰显个性)任老当时没有批评她,反而对她说,孩子啊,我们要过上诗意的生活。<br></h3><h3><br></h3><h3>所以当孩子有这样的举动,甚至感动到别人的时候,我就在想,什么是任老所说的诗意的生活?<br></h3><h3><br></h3><h3>什么是诗意的生活呢?诗意的生活也许是坐在环境优美的餐厅,耳畔有柔和的音乐响起,她轻轻翻开英语练习册;诗意的生活也许是她面对美食时升起的纯粹的欢喜心;诗意的生活也许是她喝着奶盖,吃着松饼后写下“食之奇,味之清妙”而不是只会说好好吃,好好喝;诗意的生活也许是她即兴写下的文字,温暖感染了他人;诗意的生活也许是突然发现原来享受美食的人与制作食物的人之间,因为美食,因为文字会有非常诗意的连接......诗意的生活,也许是用感恩的心珍惜当下的每时每刻。</h3><h3><br></h3><h3>记得某次家长会后,任老曾经说过,多年以后,或许孩子们不会记得上课讲的知识,然而他不经意的某句话却会让她们记忆犹新。诗意的生活,是任老教给孩子们最最宝贵的生活哲学。</h3><h3><br></h3> <h3>“在孩子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中,语文不仅教授语言和逻辑,更传递价值观和信仰,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其人格和心性的塑造,其内心浪漫和诗意的诞生……”</h3><h3><br></h3><h3>语文,分数之外,如此美好,让人幸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