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笔者简介</h3><h3>刘玉萍,女,1961年6月10日出生于陕西省神木县沙峁镇沙峁村。1977年1月参加工作,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当过社办林场工人、民办教师、公办教师。1991年转行至行政工作,先后在县司法局、工商局工作。从事过司法宣传、工商经检、法制、注册、工商学会等工作,于2016年9月退休。</h3> <h3> 站在生命河流的堤岸,回首茫茫来路,胸中涌现的是对世事、对人生更深更真的感怀与领悟,红尘中那些沧桑与磨砺,美好与际遇,总是让人心存感动。</h3><h3> —— 题记</h3> <h3>坚强的女人</h3><h3> 乔盛</h3><h3> 陕北男人忠厚、朴质;陕北女人善良、贤惠。千百年来,陕北人一直是外界关注议论的话题。特别是在近代和当代,陕北的男人和女人以他们的勤劳、忠厚、秀美,创造了一曲又一曲劳动者的赞歌,赢得全社会的赞美。陕北山大沟深,地瘦贫瘠,这是过去人们普遍的看法。就是这么一片土地,生活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陕北儿女,为家乡的发展繁荣而贡献着他们的聪明才智。</h3><h3> 刘玉萍是一位普通的陕北女子,是一位优秀的国家干部。她写的纪实文学《触摸走过的岁月》,揭示了陕北以刘玉萍一家三代创业的艰难历程,尤其是书中的奶奶、母亲,以及“我”这三位不同时期的女性,描写的生动真实,富有典型形象。奶奶的勤劳,母亲的简朴,“我”的顽强,勾勒出一家三代女性的不同人物命运。奶奶生于清末民国初期,母亲生于战乱的三四十年代,“我”出生于六十年代的新社会,前后达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社会变革,风云动荡,通过三位女性的平凡生活、琐碎往事,记录的真真切切,清晰可见。</h3><h3>书中对奶奶的记述,对母亲的展示,对“我”的自表,前后对照,相互衬托,感人至深。也许是命运对三位女性的不公正对待,奶奶的男人(爷爷)不到五十岁去世,母亲的丈夫(爸爸)也活到只有四十多岁病故,而“我”的爱人又是一个不到年过半百生命终止的不幸者。三个女性,三个男人的中年早亡,引发的社会思考是沉重的,男人们远行走了,留下的抚养儿女的责任全部都要由女人来承担。女人们既要当母亲,又要做父亲,沉受着双重压力,肩挑起生活的重任。命运对女性的不公正,也是对男性的不公平对待。三位男人都早亡,有的是因病而逝,有的是意外发生事故,不管是哪一种剥夺生命的形式,其实也是生活对男人的无情惩罚。当然,男人们走了,把一切人间的喜怒哀乐全部抛下,什么也不知道了,什么痛苦也没有了,而痛苦的只有他们活着的女人。</h3><h3><br></h3><h3> 刘玉萍的《触摸走过的岁月》,其可贵之处正在于关注了妇女的生存命运,关注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关注了时代变革过程中的那些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我”是全书中的主角,这位从小喝窟野河水长大的女子,性格倔强,天资聪颖,好学上进,不怕吃苦,无论是童年的求学阶段,还是中学的读书日子,以及后来走到社会到工地做工推车,去林场当工人,赴山村当民办教师,直至后来上师范读书进“公门”,成为一名国家干部,都体现出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她生了两个孩子,孩子还完全未成年的时候,丈夫因车祸而亡,这对她是一个无情的打击。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她把孩子抚养成人,男成婚女嫁人,尽到了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她要向社会和世人展示一种力量,妇女在失去男人这片“天”后,如何支撑着另一半“天”生活下去,是考验一个女人是生活强者还是弱者的“试金石”。刘玉萍经得住了考验,她工作认真,多次受到表彰;她持家有方,日子过得有条有序。她没有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在工作之余,坚持看书学习,坚持业余写作,这本《触摸走过的岁月》,就是她刻苦写作的劳动成果。</h3><h3><br></h3><h3> 作为刘玉萍的第一本作品,能够从一个侧面,通过一个家庭的前后变迁,展示一个时代的缩影,应该说是一种创新的成功。好的作品,不在于语言的华丽,也不在于故事的离奇,而在于题材的生动,立意的深刻,思想的清晰,人物的真实。《触摸走过的岁月》,具备上述特点,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所以,我说这是一部含金量较高的作品,值得一看,推介给读者。世间千万事,文章千古流。愿刘玉萍在搞文字工程的前进道路上,写出更多的作品,留给时代与后人。也祝愿刘玉萍在今后的岁月中幸福安康!</h3><h3> 2017年2月20日于北京永定河畔</h3> <h3><b>自 序</b></h3><h3> 萌生写《触摸走过的岁月》这本书的念头,是源于这几年来一个人的孤独与寂寞。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一个人不断回忆自己的过去,说明他已经老了。我想这话也适合我。岁月蹉跎,人生易老,不知不觉中已走过半百人生。虽没有进入暮年,但是坎坷曲折的半百人生旅程中,留下了我艰难跋涉的足迹,沧海桑田,人生沉浮,也有较多的经历和往事,值得回忆。</h3><h3>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从我记事起就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也许出生于这个年代的人注定是生不逢时,与命运抗争的一代。上学时期,赶上十年浩劫,学业在动乱中荒废;高中刚毕业,高考制度恢复了;成家立业后,生儿育女,含辛茹苦、负重前行二十多年。眼看子女长大成人,自己也熬出了头,该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祸从天降,2008年冬季,丈夫在一次车肇事故中不幸遇难。。。</h3><h3> 面对这场从天而降的横祸,我的世界彻底坍塌了。。丈夫的肇事、后事,年迈的婆婆、两个尚未成就的孩子,都一下子落到了我一个人的头上。从此我放下了自己热爱的本职工作,忍着巨大的悲痛,处理了眼前一系列棘手的事情。接下来的几年里既要照顾年迈婆婆的衣食起居,又要操心尚未成人的儿女的学业、就业大事,丈夫去世时我俩奋斗的只有一院平房,出于对儿子将来结婚成家的考虑。我当时抓住神木的发展机遇,又贷款购了一套房子,接着开始了装修。几年下来,婆婆寿终安葬,女儿的工作有了着落,儿子的学业顺利成章,房子装修完工。但此时的我已身心俱疲。</h3><h3>2010年的冬季我迁居县城郊外西沙清华园小区新装修的房子里,开始了一个人的孤独与清静。</h3><h3> 小区远离喧嚣的闹市,院内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良好,我住在位置相对不错的楼层。在许多空闲或失眠的夜晚,阳台成为我瞭望外界,放飞思绪,释放苦闷的窗口。常常一个人站在阳台眺望四周的夜景和林立的楼群,亦或坐在摇椅上闭目养神,梳理自己杂乱无章的情绪,任自己的思绪漫流。毎至此时,那久远的童年往事、那摸爬滚打的青春故事、那满含艰辛负重前行的岁月、突如其来的灾难打击。。。。那些难忘的人、难忘的事在脑子里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在我眼前浮现,犹如浪潮般涌上我的心头,使我产生了写作此书的念头。于是在许多寂寞孤独的时光里,我面对电脑,触摸自己走过的岁月,任穿越时空的思绪,化作一行行的文字,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交流,藉以梳理和过滤自己的思想情绪。</h3><h3> 静下心来写书,使我有机会思索了许多书以外的东西,我并没有刻意计划写什么,不写什么,我是随心所欲,有感而发,许多时候,文字不仅会留下我阳光明媚的生活与思考,也隐藏着欲说还休的挣扎和无奈的伤痛别离!</h3><h3> 书中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它只是我的一部生活纪实史,真实再现了我在坎坷磨难中走过的半百人生轨迹。</h3><h3> 文字是时光最好的礼物。面对淡去的岁月,没有理由不去回味,没有理由不去深思。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的脚步都是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走过的。因此,我的人生之路、我的命运,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我记述的是个人成长史,从另一个角度也再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历程。所以写书的另一层意思是通过再现我走过的岁月和经历,让我的子女及后人们了解一下我们这代人的故事和经历,从中得到些启示和教益。</h3><h3> 谨以此书献给我可爱的亲人和流逝的岁月!</h3>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历经三年多时间的拙笔耕耘,终于完成了全部的书稿。引用托马斯曼的话说:“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不管怎样,完成了我近年来想写作此书的一个夙愿。</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本电子版的书稿,我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也有一种超越自我的激动和骄傲!虽然文笔疏浅,但真实地记载和梳理了我从童年到现在一路走来的成长过程和工作生活经历,生命中那些难忘的人,难忘的事都跃然纸上了。对此我十分的欣慰!</p><p class="ql-block"> 写这本书的过程,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追忆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审视,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过程。我一遍遍地回想,一次次地追忆,那些已经作古的亲人,那些曾经教诲过我的老师,那些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虽然时过境迁,写起来倍感亲切,似乎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亲人的身边,回到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怀旧是人的心态老了的表现。但我觉得,没有怀念的生活是空虚的,就像一阵没有思想的过眼烟云。怀旧使我过滤了人生的主要历程,怀旧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寄托。写回忆录,目的并不是想以此立传,标榜自己,而是将我的人生经历写出来以慰藉自己,也留给下一代,让他们在了解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更多地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尽管每个人走过的路各有不同,但思想的认识与变化、对社会的认识与探索中却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尽管我像是在自言自语的讲述自己的故事,但也是我们那一代人成长经历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站在生命河流的堤岸,回首茫茫来时路,胸中涌现的是对世事、对人生更深更真的感怀与领悟,红尘中那些沧桑与磨砺,美好与际遇,总是让人心存感动。在品味的同时慢慢感悟,觉得轻松舒缓多了。于是就能够以一份坦然、洒脱、理性的态度用这些平实的文字安静地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以一种独特的美来感悟生命的永恒。书中的许多篇章是这些年工作生活之余断断续续写下来的。回过头来再看文稿的时候,却发现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些日子,最难忘的那些人、那些事都跃然纸上了。这些年,他们深藏在我心里,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失而减弱他们的色彩,也没有因为磨难而改变我的人生观,我在灵魂里养育着做人的正直、善良、热情,我始终要求自己保持一颗坠守天真的心态。真正关上房门开始梳理自己的时候,才发现最痛楚的部分是那已经过去了的婚姻,过去了的感情。是那些想抹也抹不掉的生活印迹。。。。在患难中一路同行的不只是我自己,还有我的儿女,我的朋友、我的亲人,所以我要把自己走过的岁月整理成文字的东西,让他们和我一起更深更真的感怀与领悟人生的真谛,特别是让我的孩子们懂得知足,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然后再以一颗豁达坦然、洒脱、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p><p class="ql-block"> 昨天已经走过,今天和明天,我依然走着,寻找着生命中的感动,并将留下我的记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5年3月20日于清华园小区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