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序</b></h3><h3>2008年冬,我写了一篇文章,叫《璇玑碎语》,前面有个小语:“余将图形诗之状况予以总结,曰《璇玑碎语》。因缘有三,一者怪友之见识,大体看法,多成共识,参之刚刚尤多。刚刚曰,吾坛杂体诗搜集之成就颇丰,而理论不够,故吾先点滴理论之;二者,余之心得也,虽不能曰成熟,亦为求己见也;三者,心之欲理论之久已,尚不能为而不得不为也,为者,欲成将来之《图诗概论》之底本纲要也。尚不能为者,因时间不宽,时机未熟,不能展开之,故曰碎语。”十年过去了,这《图诗概论》在2019年春暖花开的时节终于完成了,叫《中国古典图形诗概论》。</h3><h3>为了这本书,我准备了三十年!</h3><h3>前十年,我刚参加工作,从事语文教学,特喜欢汉语言文字,加上职业,订了一些报杂,买了些奇趣诗文方面的书,教学之余,收集趣味语文的资料,特别是图形诗,自编了《奇巧怪趣联诗文》,虽然资料特少,但有了一定基础。</h3><h3>中间十年,网络及论坛兴起,为收集资料提供便捷,也有幸遇到刚刚、小草儿、吟龙天骄等杂体诗大伽,一起开论坛,组诗社,称怪友,从事奇诗怪词的收集整理研究创作,成绩斐然。我的资料也渐渐多起了,相继编写了《中国历代图形诗》、《图形诗词类赏》、《璇玑锦谱》三本书,分别从历史、技巧、图形三个方面对古今图形诗进行分类整理,为《中国古典图形诗概论》的写作提供了支撑。</h3><h3>后十年,奇诗怪词入驻中华国粹网,是当代“奇诗派”辉煌时期。这期间特别是丁胜源、周汉芳的《回文集》出版,其中几乎收齐了能收到古代的图形诗,为图形诗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我对图形诗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古典图形诗概论》写作的条件已成熟。</h3><h3>现在,我终于完成《中国古典图形诗概论》这本书。本书从古典图形诗角度研究中国杂体诗,包括图形诗的定义,图形诗的历史,图形诗的图形、技巧、诗歌,图形诗的创作和欣赏诸多方面,全面地探讨中国古典图形诗,是第一部专门研究图形诗的著作,也算是对“奇诗派”、对杂体诗研究的贡献吧。</h3><h3>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原因,也许还嫩稚,可能还粗糙,但毕竟还是写成了,也完成了自己的夙愿,没有了遗憾。真是:</h3><h3>杂学人生偏道行,巧思妙想异中情。</h3><h3>卅年一枕奇诗梦,赢得璇玑怪友名。</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春 蒋远翔自序于寒斋</h3> <h3><b>目录</b></h3><h3><b>第一章 图形诗的基本知识</b></h3><h3>第一节 图形诗的概念界定</h3><h3>第二节 图形诗的基本特性</h3><h3>第三节 图形诗的作品构成</h3><h3><b>第二章 图形诗的发展历史</b> </h3><h3>第一节 图形诗现象的原因</h3><h3>第二节 图形诗的历史概况</h3><h3>第三节 图形诗的研评史况</h3><h3><b>第三章 图形诗的图形分类</b> </h3><h3>第一节 关于图形诗的图形</h3><h3>第二节 图形诗的图形分类</h3><h3>第三节 图形诗的图形相关</h3><h3><b>第四章 图形诗的文字技巧</b></h3><h3>第一节 关于图形诗的技巧</h3><h3>第二节 图形诗的基本技巧</h3><h3>第三节 图形诗技巧的运用</h3><h3><b>第五章 图形诗的诗歌解读</b></h3><h3>第一节 关于图形诗的文字</h3><h3>第二节 图形诗的诗歌分析</h3><h3>第三节 图形诗的解读要领</h3><h3><b>第六章 图形诗创作与欣赏</b></h3><h3>第一节 图形诗的创作要义</h3><h3>第二节 图形诗的阅读欣赏</h3><h3>第三节 图形诗的借鉴创新</h3><h3><b>附 图形诗之最和第一</b></h3><h3><b>跋、图形诗赋</b></h3> <h3></h3><h3></h3><h1><b>第一章 图形诗的基本知识</b></h1><h3><br></h3><h3>本章为图形诗概要,内容包括图形诗的概念,图形诗的特性,图形诗的构成三个方面。</h3><h3><b><br></b></h3><h3><b>第一节 图形诗的概念界定</b><br></h3><h3><br></h3><h3>对图形诗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通过研究对古代图形诗创作现象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可以为当今图形诗创作与欣赏提供借鉴。研究古典图形诗,首先要界定图形诗概念,对图形诗的概念界定很重要,研究图形诗必须先界定其名。界定其名必须从外延的属性、内涵的本质进行分析把握,并对研究对象与其相类进行区别。图形诗首先是属杂体诗,古典图形诗是中国古典诗词历史长河中一种有独特风格的诗体,最大特点是图与文字技巧的结合,与现代图像诗有本质区别。</h3><h3><b><br></b></h3><h3><b>一、图形诗的类属</b><br></h3><h3><br></h3><h3>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品繁多。从形式看,有诗、词和曲;从地位看,有正体诗和杂体诗;从技巧手法看,更是各式各样。特别是杂体诗,历来看法不一,而创作不息。所谓杂体诗,通常指古典诗歌正体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诗体总称,这些诗多把声韵、字形、词法、句法、图形等技巧元素和非技巧因素加以特殊运用,成就了大量的独出心裁的奇异之作,古今数量庞大,历来都有研究,而研究成就最高的是当代鄢化志,著有《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从审美和历史两大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本概论把杂体诗大致分为三大类别,一般杂体诗、回文杂体诗和图形诗杂体诗。</h3><h3>(一)一般杂体诗</h3><h3>指与正体相对的但与正体诗一样的阅读顺序的含有除回文、图形以外的杂体元素的各种诗的总称。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格律诗词曲。杂体诗在先秦就存在,汉代也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宋代滥觞,经明清转型至今未衰。有的没文字技巧,如杂韵、杂言、杂句、杂篇、杂趣等;有的有文字技巧,非回文如同音、同旁、离合、藏头、嵌名、连环、集成等,回文单分出为杂体诗另一大类。杂体诗的杂体元素很多,可参见许传刚先生的《杂体诗名词解释》,一般杂体诗的技巧为图形杂体诗技巧运用提供了借鉴。</h3><h3>(二)回文杂体诗 </h3><h3>回文杂体诗是从一般杂体诗特意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杂体诗,是运用回文手法写成倒读成诵的非图形的杂体诗,古体、格律诗词曲都可用回文形式表达。刘勰《文心雕龙》:“回文所兴,道原为始。”历代都有作品存世,当代继续前行,数目巨大,今人丁胜源的《回文集》除当代的外收集最为全面。回文的种类多,有一般回文和杂体回文之分,一般回文为单纯回文,如通体、本句、本篇、折叠等,杂体回文为加入其他杂体元素的回文,如反复、拆字贯通、连环、合璧等。回文杂体诗比一般杂体诗难度高,技巧回文比一般回文难度大,图形回文一般归入图形诗中研究。</h3><h3>(三)图形杂体诗</h3><h3>图形诗借助图像和各种文字技巧的非正常阅读顺序的各种诗词曲,类属于杂体诗大家庭,不过是高级的杂体诗。一般杂体诗和回文杂体诗的发展,对图形杂体诗有相应的影响,因为一般杂体元素和回文杂体元素,都能运用于图形诗中。回文首先入图,是晋苏蕙《璇玑图》,图为织锦方图,而一般为圆形,如反复体、玉连环等,宋及后代进入各种图式中。图形回文诗是图形诗中最高级形态,比一般技巧图形诗境界高。一般杂体元素入图,从唐代始,如白居易的藏头拆字连环诗《游紫霄宫》,游戏成分重。图形诗不只是图,是带杂体元素的,所以从属杂体诗。图形杂体诗是本概论研究的对象,弄清楚了图形诗的归属,才好去对其概念进行界定。</h3><h3><b><br></b></h3><h3><b>二、图形诗概念</b><br></h3><h3><br></h3><h3>何谓图形诗?所谓图形诗,是一种用诗词的文字组成图案或在图案上将文字组成诗词,并借特殊的文字手法以表情达意、展才增智、出奇益趣的高级杂体诗的诗歌形态。又因象迷宫一样,布满机关,故又叫“璇玑诗”。这种诗歌形态,它改变了传统书写阅读顺序,具有图形视觉美、文字技巧美、意旨趣味美的艺术特性。其独特的形式,超迈的想象,瑰奇的手法,成为中国诗歌长河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最香艳的奇葩。根据历史和特点,图形诗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h3><h3>(一)狭义的图形诗,专指古典图形诗。</h3><h3>古典图形诗在古代不叫图形诗,有回文诗、璇玑诗、藏头诗之称。称“回文诗”是因宋桑世昌编的《回文类聚》,其中的图形诗归入了回文,包括不是回文的诗图,清朱存孝的补遗、朱象贤的续编的图形诗,也以回文称之。清万斯同的图形诗就叫《回文集》,今人丁胜源的《回文集》收入了历史上大量的图形诗,也沿袭回文之名;称“璇玑诗”源于古代才女苏蕙的《璇玑图》,是真正的多读回文诗,清万树的图形诗作品命名《璇玑寸锦》 ,亦用璇玑之名。璇玑诗由于读法多,如迷宫,因而后人把图形诗戏为“文字游戏”;称”藏头诗”是由于清人抄录个别文人和民间的失名作品集《藏头诗》而名,其中图诗的手法其实不只是藏头拆字。这些关于图形诗的名称虽不同,但实际一样,图中的诗都是古典诗词诗体形式,笔者统称为古典图形诗或古典图体诗,简称图形诗,以区别于现当代图像诗。</h3><h3>古典图形诗,是中国的特产,是土生土长的图形诗。可以说,没有汉语和汉诗,就没有中国古典图形诗。古典图形诗是汉语言文学诗歌艺术最高层次的体现。当代以许传刚先生为代表的“奇诗派”作家群以古典诗词入图,是古典图形诗的继承和弘扬,特别是图形诗研究者蒋远翔先生收集古今图形诗,在新浪博客建立“中华图诗馆”,为图形诗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h3><h3>本概论研究的对象专指狭义的古典图形诗。</h3><h3>(二)广义的图形诗,除古典图形诗外还包括现代图像诗。</h3><h3>现代白话自由诗也包括正体和杂体,正体按正常阅读顺书写或横或竖排列,杂体改变这正常的顺序,文字组成图案,即现代图像诗。现代图像诗,又叫图示诗、具像诗、视图诗等,和古典图形诗同源,源于古代且又受外国图像诗影响而盛行于现当代的图体新诗,主要有港台创作群和大陆尹才干为代表的创作群体。外国图像诗对现代图像诗有较大影响,但与中国古典图形诗毫无关系。中国古典图形诗和现代图像诗在图体、诗体、技巧方面有很大的区别。</h3><h3><br></h3><h3><b>三、古典图形诗与现代图像诗区别</b></h3><h3><br></h3><h3>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现当代诗歌的语体发生变化,一是创作者继续创作古典诗词,一是创作者创作现代自由诗、白话诗,因而图形诗创作也就两条腿走路了:一条走古典的道路,一条走白话的道路。古典的就成了古典图形诗,白话的就成了现代图像诗。虽然都是借图创作诗品,都有视觉愉阅欣赏感受,但二者有明显本质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h3><h3>(一)构图的不同</h3><h3>古典图形诗的图形基本是实图的平面线条组成,诗的文字是随图而布局,一般受到图形的线条限制;现代图像诗的图基本是由文字排列成的纯字阵图。纯字阵的图古代就有了的,如盘中诗,绣龟诗,拟织锦图等,古今诗体不同而已。古代字阵图诗,如果运用了文字技巧手法,就属古典图形诗范畴了。</h3><h3>(二)诗体的不同</h3><h3>古典图形诗的诗是古典诗词,古体、格律诗词曲,无所不包;现代图像诗的是白话诗、自由诗,句子灵活自由。</h3><h3>(三)手法的不同</h3><h3>古典图形诗,须运用文字技巧来表达内容,如语音、字形、借字、连环、回文等。现代图像诗一般不含技巧,没有格律和手法的限制。古典图形诗戴着图形、格律、技巧三重镣铐跳舞,故创作有难度,又要绘图,而阅读有障碍,曲高和寡,普及较更难。</h3><h3>语言文字手法技巧,是古典图形诗和现代图像诗最本质的区别因素。</h3><h3>举例比较:蒋远翔的伞和尹才干的伞</h3><h3>同样是以伞图为载体,都诗图合一,但图形造型不同、诗体不同,更不用说手法了。所以说同为中国图形诗的大家庭,古典图形诗和现代图像诗是有区别的,不过现代图像诗一般诗图合一,古典图形诗就不一定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 蒋远翔的《晴雨伞》 尹才干的《伞》</h3><h3><br></h3><h3>《晴雨伞》是古典图形诗,图形为具像平面双钩线条图,诗体为七绝,手法技巧为回文、顶针、借字。读法:通篇顶针借字回文七绝绝句二首,伞柄“晴”字起,顶针旋读至”晴“字。读为:</h3><h3>晴爽心情心润雨,雨风共伞伴柔情。</h3><h3>情缘有爱同风雨,雨润心情心爽晴。</h3><h3>回文:</h3><h3>晴爽心情心润雨,雨风同爱有缘情。</h3><h3></h3><h3>情柔伴伞共风雨,雨润心情心爽晴。</h3><h3>还有其他读法,略。</h3><h3>尹才干的《伞》为现代图像诗,图形为字阵,诗体为白话诗,不押韵,没有文字技巧,读起来明白如话。</h3><h3>再看下例图像诗,三图是古今中外的图像诗,它们共同特点都是文字组图,没有文字手法技巧,与古典图形诗有实质的区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 法国 阿波利奈尔 受伤的鸽子 </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上图 唐 候氏女 绣龟形诗 下图 台湾 詹冰 水牛图</h3> <h3></h3><h3><b>第二节 图形诗的基本特性</b></h3><h3><br></h3><h3>中国古典图形诗是中国的一种文学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性,其突出表现在视觉的观赏性、技巧的奇特性和审美的趣味性三个基本方面。</h3><h3><b><br></b></h3><h3><b>一、视觉的观赏性</b></h3><h3><br></h3><h3>从视觉艺术而言,图形诗是图形形象与文字形像相结合的二重视觉艺术,极具观赏性。一方面图形诗的图,各式各样,具象呈体、几何对称,精彩纷呈;一方面象形、方块的汉字也是图像,图形诗的文字位置方向随图而变,有时结合书体,装饰图形,图文相得益彰,可以在视觉形象中赏图赏字赏诗。如:图 清万树的《镜蒂》。</h3><h3><b><br></b></h3><h3><b>二、手法的奇特性</b></h3><h3><br></h3><h3>从语言文字表达运用而言,古典图形诗创作中诗运用了大量的文字技巧。奇特的技巧手法成就中国古典图形诗,使之与正体诗、现代图像诗比较,具有迥乎不同的奇特性。而这种奇特性,得益于汉语言文字的神奇,汉字音的多读、形的离合,汉语的词的组合、句子的回环回文,为图形诗提供了可利用的优越奇异的条件,是任何一种语言无法与之相比的。</h3><h3><b><br></b></h3><h3><b>三、审美的趣味性</b></h3><h3><br></h3><h3>从阅读审美的情趣看,图形诗具有启智增趣的超级审美情韵。就图形诗外观而言,诗的文字书写顺序随图变化,改变了正常的阅读顺序,引起人们极大的阅读兴趣;就手法而言,图中文字暗布机关,揭谜解底,增智启慧,即便是文字游戏,也是高级的文学智慧游戏;就诗的内容而言,文人的机趣,怨女的才情,民间的诙谐,故事充满传奇色彩,趣味托于奇思妙想之中。</h3><h3>古典图形诗的这三个特性都能给人以超级审美的精神享受,所以收集、整理、研究、创作古典图形诗,是新时代继承和创新的需要,也是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 清 万树 镜蒂 </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古铜镜具像和古文字形像结合,古朴典雅。虽图与诗内容无关,诗中运用了离合字手法,诗文字的方位字即镜中心字离合部分的字,读成七绝一首。</font></h3> <h3></h3><h3><b>第三节 图形诗的作品构成</b></h3><h3><br></h3><h3>一件作品都应该具备几个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之关系。古典图形诗不仅具备基本要素及关系,就一件作品而已还具备自己独特的组成部分。</h3><h3><br></h3><h3><b>一、古典图形诗三个基本要素</b></h3><h3><br></h3><h3>古典图形诗必备的三个要素:一是图,二是诗,三是技巧,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但地位作用不同,图是诗的载体,是外壳,一方面承载诗的文字,又和文字本身形象一起构成一幅图形诗,一方面图形对诗和技巧起一定制约作用;诗是本质,不管用什么图,读出的是诗或词或曲,不过一般为杂体诗;技巧是手段,也是灵魂,没有技巧,就是普通的诗,技巧也必须配合图和诗才能恰到好处的表达图形诗。什么样的诗,选用什么样的图,用什么样技巧,作者会有通盘的考虑,力求三者和谐统一,而且要达到以少胜多的节约文字的效果。本概论主要论述的也是诗图、技巧和诗三方面。</h3><h3><b><br></b></h3><h3><b>二、图形诗的图与诗的关系</b><br></h3><h3><br></h3><h3>古典图形诗图和诗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图对文字是否制约,图和诗的内容是否有关,以及图与技巧是否匹配三个方面。</h3><h3>(一)组诗成图</h3><h3>按诗的内容或技巧的需要,把诗的文字按照顺序和走向组成图形,图形对文字制约性不大。</h3><h3>1、一种是文字线条式,不含技巧的,如《绣龟形诗》、《老来难》、拟织锦图等,含技巧得如玉连环、脱御连环诗、矩式回文、《葫芦》等;</h3><h3>2、一种是文字平面式字阵图,不含技巧的如盘中诗、宝塔诗等,含技巧的如璇玑图、锦缠枝、桃源碑体(藏头拆字)、实心纵横体诗等。诗的内容或相关或无关,无技巧的类似现代图像诗,有技巧的为古典图形诗。</h3><h3>(二)借图为诗</h3><h3>借用某种模拟图形,把诗的文字按照图的情况安排在图上面,图形对文字有一定制约性。</h3><h3>1、一种是图只是诗的凭借,图对文字或技巧制约性较小,图和诗内容也没有直接关系,如清万树的《翠蕉 四时歌》,图为蕉叶,文字排列似蕉叶,但诗是写四季,二者不相干;</h3><h3>2、一种是图形制约诗文字布局和技巧,内容大多无关联,如盘鉴图、相思璧、灵檀几、方胜、字符图等,神智体是特例另论。古典图形诗大多是借图为诗这种情况。</h3><h3>(三)诗图合一</h3><h3>诗图合一,指的是图形诗的图、诗、技巧完全契合一致而言的,是古典图形诗追求的最高境界,文字组图、借图为诗皆可。从内容看:</h3><h3>1、一种是图与诗内容为直接关系,如清万斯同的《葫芦 咏葫芦》(如图),图为组字成葫芦图,诗是咏葫芦的诗。</h3><h3>2、一种是图对诗内容有烘托暗示作用,如清童叶庚的《桐叶 梧桐秋雨》,借图为诗,烘托气氛。这种诗图完全合一的图形诗毕竟是少数,故古典图形诗内容多为借其他图形来表达。</h3><h3>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图形诗一图中会同图多构,有的一图多诗、诗词合图的情况,有些图形诗的图多余的部件只是起整体美观或装饰作用。</h3><h3><b><br></b></h3><h3><b>三、图形诗作品构成</b></h3><h3><br></h3><h3>一幅完整的古典图形诗作品,一般由下面三个方面组成。</h3><h3>(一)图名与诗题</h3><h3>一个文字作品,总得有个题目,诗有个诗题,图形诗多了个图名,一起构成图形诗的标题。古代情况不一,有的有图名没诗题,如苏蕙的《织锦回文璇玑图》,但提示回文手法,有的有诗题,没图名,如白居易的《游紫霄宫》,也提示手法 藏头拆字连环诗。这两种情况一般是几何形图形诗。到了宋代,具象图形诗出现有图名和诗题,如钱惟治的:《宝子垂绶连环诗 春日登大悲阁》。清代万树《璇玑碎锦》中的图形诗都有图名和诗题,如《梅花三弄 咏梅花》。清张潮的《奚囊寸锦》都只有图名没诗题,但图名大多暗含技法和读法,如《剖竹分符》,暗含合书分读。</h3><h3>(二)诗图与图诗</h3><h3>诗图和图诗,是图形诗作品的两个方面,是主体。作品的情感借助二者来表达,读出的诗可直接表现主题内容,而图有时也有隐喻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志趣的作用。古典图形诗图的构图品种多,诗的内容也很丰富,各种题材都有,咏物,怀古,题赠,闺怨,讽喻,戏作等,不一而足。诗体多样,有杂体,古体,格律诗词曲。技巧灵活,可以一种,也可综合运用。</h3><h3>(三)读法与诗底</h3><h3>古典图形诗由于图形限制,文字改变正常阅读顺序,加之又运用特定的技巧,所以作者一般注有读法提示,包括诗体诗数、手法、起止,如“七律一首,脱御读、某某起某某止”。有的直接把诗解读出来,亮出诗底。这些也诗古典图形诗的组成部分。</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 清 万斯同 《葫芦 咏葫芦》</h3></font></h3> <h3></h3><h1><b>第二章 图形诗的发展历史</b> </h1><h3></h3><h3><br></h3><h3>本章内容包括图形诗必然、图形诗历史、图形诗研评史三个方面。</h3><h3><b><br></b></h3><h3><b>第一节 图形诗现象的原因</b></h3><h3><br></h3><h3>中国图形诗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又是这么发展成熟繁荣而经久不衰愈久弥香的?原因可能很多,个人看法主要三个方面,一是汉语言文字必然结果,二是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三是个人才华的体现。</h3><h3><br></h3><h3><b>一、汉语言文字的魅力</b></h3><h3><br></h3><h3>中国古典图形诗是中国独特诗文学体裁,是汉语言文字开出的智慧花朵。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精炼、最形象、最鲜活的文字,它的方块形、音义素、变序性的特点,一方面造就了中国古典诗词这种文学体裁,一方面为语言大师创作妙奇的图体诗词作品在技巧上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先决条件。可以肯定的说,没有神奇的汉语言文字魔方,就没有奇妙的古典图形诗。汉语言文字技巧,首先发生在杂体诗上,图形诗产生后,通过借鉴吸收创新,图形诗插上翅膀,增添无穷活力和超级魅力,成为汉语言文字的骄傲。</h3><h3><br></h3><h3><b>二、时代与社会思潮的影响</b></h3><h3><br></h3><h3>文学反映社会生活和思潮,反过来社会思潮影响文学创作。社会思潮对生活、对文学的影响,一是生活情感内容方面,一是文学创作形式方面,相同或不同的时代思潮,作为诗文学独特形式的图形诗的产生发展也受到这两个方面的相同或不同影响。</h3><h3>(一)闺怨是图形诗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古代,妇女的地位普遍不高,情感受到压抑,她们渴望爱情的相守和专一,她们想把内心的情感呼喊出来,但封建礼教不允许,只好借助一种方式谜一样的暗示方式去曲折表达,图形诗就产生了。汉代的苏伯玉妻的《盘中诗》是有史可据的第一幅图形诗,接着晋朝窦滔妻苏蕙《璇玑图》回文诗出现了,后来历朝有妇女或才女都借助图形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唐侯氏女的《绣龟形诗》,宋朱淑真《圈圈词》、孟氏女的神智体诗,清代的金礼赢《拟赵阳台回文诗》、吴绛雪《同心栀子图》等,闺怨的主题无不打上情感的时代烙印。她们的诗大多为回文诗,回环往复,九曲回肠,她们的才情诗情柔情借助图形和回文在图形诗中迸发,一并载入图形诗史策,写下辉煌的一页。</h3><h3>(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杂体诗思潮盛行,君王文人大多染指,他们的喜好推动了杂体诗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图形诗的前进。特别是当时佛道的流行也对图形诗推进起重要作用,生死轮回的思想,也借助回文来表达教义,回文大多排成圆形的几何图案,如玉连环、反覆体类,如达摩的《真性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体诗图形诗为后代的图形诗打下了基础,而佛道思想,对唐宋图形诗的内容和形式也有重大影响。</h3><h3>(三)唐朝社会繁荣,诗歌达到顶峰,正体盛行,但也不乏杂体诗,出现律杂,文人开始进行图形诗创作,虽只是点缀,但技法有突破,如白居易的《游紫霄宫》,并运用藏头拆字连环,内容与道家有关。宋朝诗杂体诗大流行技巧,也是因为文人思潮影响结果,肥肉吃多了,喜欢杂粮,剑走偏锋,而且常借以斗智逗乐,以诗入图,苏轼是代表人物 ,作品很大程度上带有文字游戏的成分,如脱御连环诗、神智体诗、环十字反复体诗,佛印的叠词连环诗。另一方面,佛道思想继续影响,宋太宗的《心轮图》、钱惟治的《春日登大悲阁》无不反映佛道内容。宋代图形诗在唐代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发展,为明代图形诗成熟提供条件。</h3><h3>(四)明代平民皇帝,文学也平民化,通俗趣味的文学君臣平民都喜欢,图形诗也大放异彩,具象几何、回文借字都在图形诗中出现,图形诗发展走向成熟。清代图形诗的繁荣是特例,本是汉文化抵抗异族统治的一种曲折手段 ,也是异族文化容纳与同化的体现,图形诗无论是创作的人数,还是作品的数量质量,全面开花,成为图形诗史上的顶峰,杂体诗基本转型为图形诗。</h3><h3>(五)现代由于新文学运动,诗歌白话化自由化,加之社会动荡,古典图形诗走向了低潮,而现代图像诗开始萌芽了。及到当代的网络时代,思想的开放,科技的发展,论坛的出现,作图的数字化,为古典图形诗复兴提供了平台和手段,加上网络“奇诗派”收集整理研究创作推动,杂体诗多元化,古典图形诗出现了复兴的可喜局面。</h3><h3>总之,这一切都可以说明说社会思潮等对图形诗产生、发展以及内容、体式有很大的影响,历史上图形诗创作现象从未停止。<br></h3><h3><b><br></b></h3><h3><b>三、个人才华的体现</b></h3><h3><br></h3><h3>古典图形诗作品,无论是大型作品还是精短小品,无论是专著还是只幅,无论是有名氏还是无名氏,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体现了创作者奇思妙想,精构巧制,展现个人才华。他们凭靠的一是对汉语言文字的热酷爱痴迷和对文字娴熟的驾驭运用能力,二是对图形诗的借鉴和创新。比如清代的万树,是第一个专门写图形诗的人,著有《璇玑碎锦》一书,对后世影响极大。清代华彬著有《兰湄幻墨》一书,集图形诗之大成者。如果没有对文字的酷爱和驾驭能力,没有借鉴和创新,就不可能把图形诗大餐奉献给人们。一代代图形诗作者,他们是文字的魔术师,用智慧把汉语言文字玩到了极致,他们的图形诗作品,汇集起来,是丰富的文学文化遗产。</h3><h3>有不少人对古典图形诗以挑刺的态度批评,斥之为“文字游戏”,这是极其轻薄和浅陋的,挡不住图形诗前进的脚步,遮不住汉语言文字的魅力。</h3><h3></h3> <h3></h3><h3><b>第二节 图形诗的历史概况</b></h3><h3><br></h3><h3>中国的古典图形诗,历史久远、图类繁多、手法多样、作品丰富。只有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历代图形诗的成因、作品、特点、影响等进行分析,才可以看出图形诗发展概貌。中国杂体诗历史经历了唐前趣杂、唐宋的律杂、明清的图杂、现当代的多元杂几个阶段,与杂体诗相关的中国古典图形诗也经历了先唐的肇始与奠基、唐宋的过渡与发展,明清代的成熟与繁荣、现代当的低徊与复兴四个阶段。对古典图形诗的历史研究,可以为当代图形诗创作提供借鉴,推动创新。</h3><h3><b><br></b></h3><h3><b>一、先唐——图形诗开创与奠基时期</b></h3><h3><br></h3><h3>先秦太极八卦图符号,透着诗图的信息,给人想象的空间,后来好些作品都附有其形,但卦图毕竟不是诗,诗只有和图结合,才是图形诗。清 朱象贤《回文类聚・序》言:“诗体不一而回文尤异。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而大备。今之屈曲成为者,盘中之遗也。”</h3><h3>(一)图形诗是从汉代真正出现的,就是苏伯玉妻的《盘中诗》,动机源于情感。它的出现开启古典图形诗和现代图像诗的先河,是目前存世的最早的图形诗,收录在宋桑世昌编的《回文类聚》中。《盘中诗》只是图形诗的雏形,图形为圆盘或方盘,文字从中曲折环绕至外,组字成图,没有技巧,不是回文诗。它的意义在于首创,第一次把文字和图结合起来,改变了正常的文字书写阅读顺序。文字写于盘中,使诗与日常用品结合起来,可为一种精美别致的工艺品,又启发了更为宏伟巧丽的《璇玑图》的产生。</h3><h3>(二)三国时期的关羽的《风雨竹》图,文字笔画书成竹叶,构成一幅诗竹图,形成绘画诗,形式独特,赏心悦目,但估计为后人伪为。</h3><h3>(三)魏晋南北朝时期</h3><h3>这个时期,杂体诗蔚然成风,也就有了图形诗创作的环境,加之《盘中诗》的启发,情感的挫伤,东晋出现了苏蕙(若兰)的《璇玑图》大型作品。《璇玑图》叙(武则天)“……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宜,莹心辉目,纵广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阀,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曰璇玑图。……”图是绣成的,又叫织锦回文,文字按一定规律排列,诗为多读回文诗,历代有人为之解读。《璇玑图》的横空出世,就代表了图诗至高成就,历来评价极高,是回文诗图奠基之作,《回文类聚》第一卷用一卷来介绍它。<br></h3><h3>另有南朝达摩《真性颂》的反覆体诗、君王梁武帝文帝、文人殷仲堪、丘迟的八字玉连环反覆体铭文,为回文圆图,也收录在《回文类聚》中。</h3><h3>还有的回文诗刻在铜镜上,起装饰作用。</h3><h3>先唐时期图形诗作品特点表现在:</h3><h3>1、妇女成就高,多为闺怨诗;</h3><h3>2、出现回文杂体元素,并出现反覆体回文,与佛道修养有关;</h3><h3>3、诗为古体诗,多杂言;</h3><h3>4、图案圆形为主,带有工艺性。</h3><h3>先唐的图形诗为后来图形诗创作开辟路径,奠定了基础。<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汉 苏伯玉妻 盘中诗,资料图《玉台新咏》中为椭圆盘,字排成方形,读法一致,更合“当从中央周四角”的提示读法。</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 晋 苏蕙(若兰)璇玑图</h3></font></h3> <h3><b>二、唐宋——图形诗过渡与发展时期</b></h3><h3><br></h3><h3>(一)唐宋两代是古典图形诗过渡和发展时期。</h3><h3>1、唐代图形诗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h3><h3>(1)《回文类聚》收录了两幅代表作,一是白居易的藏头拆字连环诗《游紫霄宫》(图11),一是海南女子《盘鉴图》,前者出现新技巧藏头拆字,后者借字回文,图为转轮钩枝八花形,复杂的几何图,具图意味更浓。另有吕岩的玉连环三图。</h3><h3>(2)其他未录有白居易元稹等创作了不少一七令的宝塔诗,皎然的飞雁体诗等新的图体诗,还有侯氏女的《绣灵龟诗》,以及铜镜回文诗等。</h3><h3>(3)现代发现的《敦煌遗书》中有离合诗、十字诗、方角诗等。</h3><h3>(4)也有些铜镜回文,四言为主。</h3><h3>唐代图形图像齐头出现,又有新图新体,成为唐前与宋的图形诗过渡桥梁,起到了承接作用,文人的参入,图形诗也向前发展了一步。</h3><h3>2、宋代是杂体诗期繁荣期,杂体诗作者及作品数量较多,又有较成体系的创作理论,图形杂体诗也随之向前进一步发展。</h3><h3>(1)《回文类聚》收录的宋图形诗数量最多,非回文诗图有苏轼、秦少游的14字脱御连环诗,苏轼的神智体,佛印的叠词连环诗,孙明复、裴愈的拟织锦图诗(无技巧);回文诗图有钱惟治的宝子垂绶连环回文诗《春日登大悲阁》(缺图,后人补),宋庠的连环贯通回文诗(离合藏头),南山居士的锦缠枝回文诗(顶针),后二者回文新手法。</h3><h3>(2)另有未收录的宋徽宗、孔仲平的藏头拆字连环诗。清朱存孝的《回文类聚》补遗中补录了宋太宗赵光义的《心轮图》,为五层反覆体回文诗,可读诗千首。</h3><h3>(3)苏轼的神智体诗《晚眺》、民间传说的朱淑贞的《圈圈词》,是以字符图符会意手法为诗,构思新奇。</h3><h3>(4)宋朝还有铜镜回文,有玉连环、铜镜词等。<br></h3><h3>(二)唐宋图形诗特点</h3><h3>1、就作者而言,君王、文人加入,提高了图形诗的地位和品味,内容多为佛道思想,游戏意味加重。</h3><h3>2、就诗歌体裁而言,由于格律诗成熟,杂体诗出现格律化,格律诗词入图,图形诗词也走向格律化。</h3><h3>3、就图而言图形以圆形为主,也有新的图式,具象图、几何图、文字图都已齐备。</h3><h3>4、就技巧而言,新的技巧融入,增加了文字技巧的类别。这些都是图形诗在唐宋得到发展的重要指标。<br></h3><h3>(三)更值得一提的是,图形诗整理研究也提上日程。武则天的《璇玑图》叙,开启图形诗研究评论的先河,而宋桑世昌编汇了《回文类聚》一书,是第一部奇异诗的集子,收录了自魏晋至宋的回文诗,共四卷,第一、二卷为图形诗,第三、四卷为非图回文诗,此书使已往各代图形诗得以保存和流传,保留了珍贵的图形诗非物质文化资料。</h3><h3>唐宋的图形诗和《回文类聚》为明清时代图形诗诗词的创作与创新,提供了丰富图形诗文化积累和审美借鉴。</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 唐 白居易 游紫霄宫</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 唐 海南女子 盘鉴图</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 宋 秦少游 脱御连环诗 宋 赵光义 心轮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 宋 苏轼 神智体诗《晚眺》</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麟玉堂版《回文类聚》</h3></font></h3> <h3><b>三、明清——图形诗成熟与繁荣时期</b></h3><h3><br></h3><h3>明清两代是古典图诗的成熟与繁荣时期。在唐宋图形诗发展的基础上,明代图形诗凭借其显著成就走向成熟,并在此基础上,到清代图形诗出现全面繁荣局面,完成了杂体诗的转型,杂体诗转向图形化。</h3><h3>(一)明代是图形诗的成熟时期</h3><h3>不知什么原因,图形诗在元代出现断代情况,是个空白,但元代的一些古籍中载有前代的图形诗。到明代,由于结束异族统治,汉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平民君王和大臣文人文化观念也平民化,文学也出现喜闻乐见的通俗杂奇作品,图形诗创作队伍扩大,作品也多起来,手法也多了,图形诗直接走向成熟,主要表现在:</h3><h3>1、从作品数量看</h3><h3>清朱象贤《回文类聚》续编卷七《玉山杂稿》序说:“回文作者甚罕,曩余曾见明人百余图,辞雅而极自然,拟俟从容假录,值事未果,迨后不能复购。”可见明图诗有百余幅。现已收集到70余幅,也超过了历代的总和,《回文类聚》续编,保留大部分,其他散见其他文献中。</h3><h3>2、从作者成分看</h3><h3>参与图形诗创作的人更多,有君王如朱瞻基,有文人政客等如许应善、汪廷纳、高尔严、陈所闻、吕震、朱权、戴冠、傅维鳞、徐有贞等;有妇女如沈琼枝,有道士如白乐三,有许多文人百姓的失名作品,诗的反映的内容也比前代丰富了。</h3><h3>3、从图形种类看</h3><h3>(1)文人仿作的增多了,如玉连环图、叠字连环图、拟织锦图、锦缠枝图、反复体图等,大多几何图。</h3><h3>(2)新的图形图味道更浓,创新的图有,叠翠诗、矩式回文图、及失名的太极图、灵檀几、花尊、蟠桃、五云、分器图,五铢钱等,具象图形种类增加了,特别是徐有贞《相思璧》,图有了具象的几何立体感。大型图形诗潘渊进嘉靖的《龙飞颂》内外六十四图,五百叚,一万二千章,世不存。</h3><h3>(3)组诗组图形式出现,多为四季类。</h3><h3>4、从创作手法看</h3><h3>(1)回文手法加入了其他杂体元素。如汪廷纳的矩式回文、傅维鳞的借字反复体(四环反复体)、梁桥五平五仄反复体、沈琼枝的转尾减字连环回文等,回文诗也开始进入具象图中如灵檀几。</h3><h3>(2)其他非回文新手法,藏头拆字连环出现非圆形图的不回环图如桃源碑体、离合字图诗分器图、鳞叠连环体如五株钱等。</h3><h3>(3)藏头拆字词开始入图,如徐有贞的《相思璧》之《临江仙》(第一首有技巧的词图)、失名《花尊》《灵檀几》的《菩萨蛮》(借字回文)。</h3><h3>5、从创作活动看</h3><h3>独立创作为主,也出现了集体创作的情况,如转尾减字连环四季组诗由四人完成。</h3><h3>6、在图形诗研究方面</h3><h3>明康万民著《璇玑图回文诗》一书,在前人解读得基础上,进一步解读《璇玑图》。他在《璇玑图诗读法》中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康万民兄弟俩精心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读出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7958首。可见研究之深。</h3><h3>总之,明代图形诗一方面继承了以前的图形种类和文字技巧,一方面推出创新品种新图新法,使古典图形诗走向了成熟阶段,并为清代图形诗的全面繁荣,特别是为清代大量的图诗专著创作成就提供了社会文化背景。</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仇英 绘《璇玑图》</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代作品</h3> <h3>(二)清代是图形诗全面繁荣丰收时期。</h3><h3>清代是异族的统治,也许一方面清统治者推崇,一方面又搞文字狱,两个相反的方面都激发了汉族文人对汉文字的浸淫,或借汉文字的机妙,抗触或接受异族统治,而图形诗在明代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和创新,作品异彩纷呈,图形诗创作进入全面繁荣阶段,无论是作品数量,无论作品质量,无论是图形还是文字技巧,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峰。</h3><h3>1、图形诗作品丰富,数量多,内容广</h3><h3>(1)清代不同时期,都有君王文人、佛道法士、落魄书生、烈女才女参入创作,留下大量的高质量作品。经典的大型诗图如吴绛雪(女)的《同心栀子图》,金礼瀛(女)的《拟赵阳台回文诗》(现存的最大、读出诗最多)、吴士瑛的《美人揉碎梅花回文诗》等。失名的有《秋江曲》织帘词图(郑氏、吴氏 女)、绛州石刻璇玑图,妇女依然是图形诗的骄傲。其他有名失名的散图小品及民间作品,不一一列举了。</h3><h3>(2)最突出的是出现了大批经典的图形诗创作专著,如万树的《璇玑碎锦》(100图余60图,第一部图形诗专著)、万斯同的《回文诗》(60图)、张潮的《奚囊寸锦》(100图)、华彬的《兰湄幻墨》(130图)、李旸的《璇玑碎锦》(60图)、陈仅的《璇玑碎锦》(100图,未见世)、程锦的《回文璇玑诗词》(16图)、童叶庚的《回文片锦》(10图)、杨凌霄《碎锦补图》(10图)、徐继稚《璇玑分锦图》(16图余4)、庞北海《回文诗》(47图余9)等。了不起作者,了不起专著,特别是万树,是图形诗的大师,其《璇玑碎锦》成就最高,影响巨大。华彬《兰湄幻墨》,是图形诗集大成者。<br></h3><h3>(3)其他非专著中的含有图形诗的,如朱象贤的《玉山杂稿》、徐基的《十峰集》、陈晓甫的《回文诗余图谱》等,应有许多尚未挖掘出来。</h3><h3>(4)民间刻板或抄录的《藏头诗》,大多为失名作品。之所以名藏头诗,可能与回文诗图相对的两大图形诗类别。</h3><h3>(5)晚清四条屏(16图)文人集体创作人数达二十四人之多,他们寄情与诗词文赋,相聚做文字游戏,可见当时文人士大夫素养与情趣爱好。<br></h3><h3>(6)清朝图形诗对周边国家朝鲜、日本、越南产生影响,有不少汉文字图形诗,如越南昭治的《雨中山水》,不愧佳作。</h3><h3>2、清朝图形诗特点</h3><h3>(1)图形多种多样,而且复杂化,具象诗、几何图诗、文字图诗齐备,五花八门,各个方面的小类都有涉及,自然图像、人文器具、各种几何图案、字符、神智,应有尽有。</h3><h3>(2)图形诗的诗诗体齐备,诗词曲各种样式都入图形中。有的一图多诗,有的诗词合图,有的诗词合璧。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自然、社会、文化艺术各个方面。</h3><h3>(3)文字技巧无所不用,几乎所有文字技巧都用上,简直是文字技巧的大全集,出现不少第一。有的作品还综合运用,兼有两种或以上的技巧。非回文的技巧和回文技巧,都能玩出花样。诸多的妙笔生花的文字技巧,是清代图形诗的最闪眼的亮点。</h3><h3>(4)清代的图形诗丰富生活情趣,有异于回织锦、铜镜,有人把图诗与其他艺术结合,相互溢彩,美化生活,陶冶情趣。如与书法结合做成条幅,有的雕成图章,有的雕刻或烧制在工艺品上,有的绘在丝绢上手帕上,成为艺术上艺术品。</h3><h3>3、图形诗整理研究</h3><h3>一是整理,如朱存孝的《回文类聚》补遗、朱象贤的《回文类聚》续编,保存清代以前的和部分清代的图形诗,特别是明代的图形诗,图形诗史上功不可没。纯图形诗辑本有徐方瑞 辑 《璇玑回文图》(52图全部取《回文类聚》和万树《璇玑碎锦》)、无名氏 辑《回文诗集锦》。二是对大型图形诗的研究解读,如周知《美人揉碎梅花回文图读法》、王昙对《拟赵阳台回文诗》解读、应莹对《同心栀子图》读法,可谓费尽心机,又解人颐。三是图谱问世,如陈晓甫的《回文诗余图谱》。</h3><h3>清朝强盛过,清朝腐败过,清朝落后过,但古典图形诗,留存史册,闪着汉语言文字的光辉。一道道亮丽图诗风景,汉语言文学的奇观,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艺术与超级趣味的诗文学艺术相结合的审美享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代作品</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 金礼瀛(女)《拟赵阳台回文诗》</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 华彬 《璇玑续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越南昭治帝作 《雨中山水》</h3> <h3><b>四、现当代——图形诗底徊与复兴时期</b></h3><h3><br></h3><h3>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30年,是图形诗低徊时期。二十世纪初期,由于语体的改变新诗的产生,古典文字功力的减弱,加之二十世纪中叶前的内忧外患,社会动荡,环境的不稳定,极大地影响了古典图形诗的发展,现代古典图形诗日趋底落了,民国时期零星的几副作品,如俞陛云、李知其、熊应祚、周纵策等些许作品,而作者多为港台籍或旅居海外。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的前30年,由于历史原因,百废待兴,破旧立新,埋头建设,图形诗仍处于沉寂状态,惟港台图像诗有了发展。</h3><h3>二十世纪末20年,即改开前20年,由于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好转,审美情趣的变化,文化活动的开展,一些古籍和趣味书籍的出版,回文诗创作兴起,为当代图形诗复兴准备了条件。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论坛的建立,特别是以网络为阵地,以奇诗怪词为对象,集收集、整理、研究、创作于一体的“奇诗派”的大力推动,杂体诗出现多元化气象,古典图形诗也出现复兴的局面。</h3><h3>(一)“奇诗派”贡献</h3><h3>“奇诗派”作者人员多、遍及广,以刚刚(许传刚 江西)、姜祚正(湖北)、对对(蒋远翔 湖南)、小草儿(叶萌 女 北京)、吟龙天骄(郭振东 吉林)、春江月(姜书荣 女 北京 )、李凡(香港)、王大沐、竟陵残雪(李庆祖 湖北)、艾绿苑(吕福祥 河北)、小溪细雨(刘云(女)、似曾相识(赵劲松 女)、俗雅斋等为代表,五十多人,他们互称“怪友”,结诗社,办论坛,编书籍,收集、整理、研究、创作杂体诗,影响巨大,图形诗创作风起云涌,蔚为壮观。</h3><h3>1、创作上,借鉴与创新并举</h3><h3>(1)除了不少仿古作品外,“奇诗派”创作了大量新图形诗,如风扇、楼梯、煤球、、靶形、手机、高脚杯、钟、方向盘、窗花、晴雨伞、椰树、扑克、麻将、窗窗花、联通、围城体、规矩十图、三环、五星、五环、地球仪、立体魔方、椎体、球体等近百种新图式。特别是字图诗(人、丫、工、山、口、女、天、田、井、开、丰、牛、酉、日、目、甲、申、由、开、春、禄、地、?、8、M等)和神智体(颜色体、一字位、玻璃体、集句体等),大放异彩。“奇诗派”目前图形诗总数量达500幅以上,接近历代总和,最突出的是许传刚、姜祚正、叶萌、李凡、吕福祥,每人至少80幅以上。</h3><h3>在手法上也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回文。增添新手法 如:刚刚把十字形诗半句回文写成全句回文,刚刚的联诗合璧的连环回文,百变回文,李凡、刚刚、小草儿的脱御连环回文。创用新手法是最突出的贡献如:对对、刚刚的玻璃字回文高脚杯、山 ,刚刚的 丳 、丫等。</h3><h3>(2)专著有许传刚的《神智诗词》、《刚刚图形诗》,姜祚正的《趣诗指墨集》、《奇趣诗文》。</h3><h3>2、理论上整理、研究与开发齐行</h3><h3>蒋远翔先生在新浪博客建立了“中华图诗馆” 收集古今图形诗作品,制作了大型电子丛书,有《中国历代图形诗》、《图形诗词类赏》、《璇玑锦谱》等。许传刚先生与收集了几百万字杂体诗、回文诗、图形诗,他们写著了大量的研究论文 ,为推广普及奇诗怪词,做出巨大贡献。特别是姜祚正的图形诗与指墨结合,相互溢彩,并刻勒于景区,形成一种奇趣诗文化现代图像诗,尤其是姜祚正艺术馆的落成,是当代奇趣诗的一座丰碑。</h3><h3>3、组织与教学上,成了奇诗协会,开班杂体诗教学班。</h3><h3>(二)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其他图形诗创作也不俗。</h3><h3>1、专著作品有乔坤《谐趣竹韵》、泉流的《泉流回文诗》、萧玉苍的《回文诗》、赵尧森的《纵横诗》等。</h3><h3>2、以炜弘为代表仿作派,仿作了大量作品。</h3><h3>3、大量的散作,如戴笠翁的《一字碑》、张江美的《盘鉴图》、 郭茂利的《福瑞图》、孙希平的《升熙图》、周文光的《织锦绝句》、爱多义的《牛孩图》、逸翁的《双十字图》等和其他网络作品。</h3><h3>4、其他现象,有白贤德的玄诗馆、黄羲平的煮字斋则天碑等。</h3><h3>(三)当代出版的有关书籍</h3><h3></h3><h3>《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 作者:鄢化志著</h3><h3>《中国回文诗图大观》 作者:王其峰等编著</h3><h3>《绘图回文诗奇观》 作者:朱积孝</h3><h3>《文字游戏》 作者:周渊龙</h3><h3>《璇玑奇观》作者:周均生,皮毓云编著</h3><h3>《回文珍品——璇玑诗图》李蔚</h3><h3>《回文集》丁胜源、周汉芳</h3><h3>这些书籍的出版,代表了当代对图形诗的整理和研究的成果,也是图形诗当代复兴的表现。</h3><h3>以上情况,无论从作者人数,作品的数量,还是理论研究,书籍的出版 ,都反映古典图形诗在当代的复兴了。</h3><h3>但由于时代的原因、个人因素及技巧方面,当代图形诗不少为巧而巧,内容晦涩,质量上目前难以超越古代。另外当代图形诗创作有为图而图的现象,虽使图形诗图数量大量增加,但不是严谨的做法。图形诗图形制作人才缺乏、图形诗的图形背景花佻喧宾夺主,也值得注意。</h3><h3><br></h3><h3>通过以上的史实和分析,图形诗的历史是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繁荣、低落、复兴的过成程。刚刚先生用作战的比喻把图形诗历史分为汉到明的散兵游勇、清代集体冲锋、当代网络阵地战,也有道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刚刚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刚刚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对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对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对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草儿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凡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姜祚正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吟龙天骄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艾绿苑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似曾相识作品</h3> <h3><b>第三节 图形诗的研评史况</b></h3><h3><br></h3><h3>中国古典图形诗的历史,是一部借鉴和创新的历史,创存了丰富的图形诗作品,图形诗出现后到现在,研究评论也一直进行。理论是实践的结果,又必定指导实践,图形诗的理论建设在网络“奇诗派”出现后,提上了日程,本概论以专著形式系统地对古典图形诗进行总结,具有开创性意义。</h3><h3><br></h3><h3><b>一、古代图形诗研评特点</b></h3><h3><br></h3><h3>古代对古典图形诗评论研究,有三个特点。</h3><h3>(一)没有系统的理论,比较零散,清前比较少,主要集中在清朝,因为创作高峰也在清朝。</h3><h3>(二)大部分散见在作者、收藏者、解读着、编辑者的序跋杂论中,部分在诗话、见闻录、诗赞或史传中,专体的评述也一般在杂体诗研究中带及。这些散见的图形诗评论研究资料繁多,今人丁胜源的《回文集》,大多收录。</h3><h3>(三)散见资料评论主要是对大型的专图评点和专著或辑本的评价。专图评点内容多包括创作的缘由意图、作品的构成特点、艺术成就及影响等;集子的评价也有自己的序跋,新版再版的序跋,主要是作者的介绍、集子的内容、版本等。</h3><h3>这些散见的评论,既是图形诗各个方面的看法,虽无系统,但当代图形诗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h3><h3><b><br></b></h3><h3><b>二、古代图形诗研评形式</b></h3><h3><b><br></b></h3><h3>对专图及解读、汇编及专著的研评,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br></h3><h3>(一)序跋类</h3><h3>1、专图方面</h3><h3>(1)《璇玑图》:如管道升跋《璇玑诗图》、朱象贤《织锦回文图序》。(2)《盘鉴图》:如王勃《盘鉴图》序、令狐楚《盘鉴图》跋。(3)桑世昌跋《钱镇州回文诗后》。(4)赵光义《心轮图》:《回文类聚》中有跋。(5)《同心栀子图》,作者清吴宗爱报素闻书云,用书信形式说明作品命名及寓意缘由。(6)《拟赵阳台回文诗》,作者金礼嬴自跋、②王昙《黼文锦》用回文图赋的形式为其妻作序,极尽赞美。(7)《美人揉碎梅花回文诗》,作者自跋。</h3><h3>2、专图解读序跋</h3><h3>如康万民《璇玑图诗读法》序、应莹 《同心栀子图续编读法》序、周知《美人揉碎梅花回文图读法》序。</h3><h3>3、汇编的序跋</h3><h3>《回文类聚》宋 桑世昌自序跋、朱存孝《回文类聚补遗》序、朱象贤《回文类聚》续编序。</h3><h3>4、专著的序跋</h3><h3></h3><h3>(1)清 万树《璇玑碎锦》,泥絮道人吴叙彝序、康熙三十四年吕高培(康熙五十五年举人,知县,甘肃陇西人)。(2)《璇玑碎锦》序、清 张潮《奚囊寸锦》自序与凡例(3)清 华彬《兰湄幻墨》何陈调序、自跋、曲园俞樾序题。(4)朱象贤《玉山杂稿》自序。(5)徐基《十峰集》有康熙丙戌陈元龙《序》。(6)清 李旸《璇玑碎锦》自叙。(7)童叶庚《回文片锦》自序。<br></h3><h3>(二)叙题类</h3><h3>1、《璇玑图》如武则天《璇玑图》叙(《回文类聚》)、李公麟再叙《璇玑图》(《回文类聚》)、朱淑贞《璇玑图》记 (见《池北偶谈》)。</h3><h3>2、《永乐大典》载叙《盘鉴图》。</h3><h3>3、《回文类聚》四库提要、《璇玑碎锦》四库本前附有江昱提要、徐基《十峰集》五卷《四库总目》叙。</h3><h3>(三)诗话类</h3><h3></h3><h3>如《玉台新咏》注、《沧浪诗话》关于盘中诗、《定庵诗话》关于《盘鉴图》、《定庵诗话》关于《拟赵阳台回文诗》等。</h3><h3>(四)传考类</h3><h3>1、《晋书 列女传 窦滔妻苏氏》。 </h3><h3>2、桑世昌《璇玑图》考异 。</h3><h3>3、《绣龟形诗》中华侯氏史记·第十二卷一边将妻侯氏:唐武宗会昌(841年—846年)中,盂县侯氏因其夫张睽戍边10余年未归,自绣回文诗一首诣阙献诗,武宗览诗而龙颜大悦,特赐宫绢三百匹以示恩宠,并特准侯氏夫张睽还乡。《全唐诗》十一函,十分册有侯氏诗一首,题为《绣龟形诗》,武宗览诗,敕揆还乡,并赐侯绢三百匹。”此诗最初取材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太平广记》一书。《太平广记·才妇》据《抒情诗》收录该诗,并有“敕赐绢三百匹,以彰才美”之语。该诗并见于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一书。清乾隆《山西志辑要·盂县列女》:“唐张睽妻侯氏,会昌中,睽戌边十年,氏绣回文诗作龟形,诣阙献之,睽得归。”</h3><h3>4、(清)屈大均《南海女子》(广东新语),“唐上元初(约674年),南海女子所制有《鞶鉴图》,名曰《转轮八花钩枝鉴铭》,凡一百九十二字,回环读之,四字成句。其构思精巧,寓词箴规,似有得乎风人之旨,可与苏若兰《璇玑图》、范阳杨氏《天宝回文》诗并传。”</h3><h3>5、《姑妇奇谭》一卷,郑氏、吴氏著的织帘词《秋江曲》等。</h3><h3>(五)诗赞类</h3><h3></h3><h3>1、苏轼等《题织锦图回文诗》。</h3><h3>2、张德《集唐八首奉题兰湄先生幻墨卷后》。</h3><h3>3、文赋方面 ,古代的序文带赋性质如何陈调序《兰湄幻墨》,当代的蒋远翔的《图诗<b>赋》</b>,见本概论跋。</h3><h3>以上具体内容摘录或全文见书后附录。</h3><h3><b><br></b></h3><h3><b>三、当代的图形诗学术论文</b></h3><h3><br></h3><h3>在当代,专业性的图形诗论文,大多是对于现代图像诗论述,关于古典图形诗的不是很多,更不用说专著了。</h3><h3>当代图形诗的研究论文,有不少是关于现代图形诗的研究,多用外国或难懂术语,只雄风的《古今图像诗比较研究 》与李蔚的《中国图像诗在近代与当代的发展》,可圈可点。前者从比较的较角度,分析了古今图形诗的区别,但未能把握本质区别;后者从历史角度分析现当代图形诗蜕变,但偏重于现代图像诗的印象。当代对古典图形诗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璇玑图》的研究和解读上,除此外也有不少图形诗其他专题方面的文章,如丁胜源、周汉芳的《佛门回文考略》,论述佛门回文源流、成就,以及佛门回文与图形诗关系;陈新的《盘中诗》新探 ,从作者的朝代、诗体和图形三个方面探究《盘中诗》。</h3><h3>随着“奇诗派”的出现,古典图形诗的复兴,古典图形诗理论研究取得不少成果。冯艺超的《妙悟启神智,乾坤笔笔下生──神智体诗研究》 ,对神智体诗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卞海鹏的《清代张潮〈奚囊寸锦〉之图形艺术形式研究》,对《奚囊寸锦》社会背景、创作原因、图形分类、图与诗的关系、诗图隐寓意义以及形象数字化借鉴诸多方面论述,是古典图形诗理论研究不可多的得的学术论文,毋庸违言,受到“奇诗派”的影响和启发,尽管文中未能论及古典图形诗的最关键的一点——技巧。</h3><h3>“奇诗派”的对古典图形诗的理论研究贡献,以许传刚和蒋远翔为代表,他们在掌握大量的图形诗资料上,加之亲自创作实践,写出了不少重要论文,如许传刚(刚刚)的《图形诗名词解释》、《神智体讲座》、《关于字符诗》等;蒋远翔(对对)的《万树璇玑碎锦中——〈璇玑碎锦〉研究》、《碎寸锦图诗比较》、《璇玑碎语》、《以少胜多——言与体》、《神智体诗的“字位”研究 》 、《“藏头诗”辨伪》、《图形诗解读要领》等。</h3><h3>至于古典图形诗的专著,从目前看,古今尚未有系统地对古典图形诗研究的专著,鄢化志的《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古代杂体诗,书中论及了古典图形诗,只是把图形诗作为杂体诗范畴论及。本概论试图突破,因为古典图形诗的当代复兴,古今的古典图形诗创作与理论,图形诗专著产生的条件已成熟,汗颜的地说希望本著填补这一空白。<br></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心栀子回文诗》解读</h3></font></h3> <h3></h3><h1><b>第三章 图形诗的图形分类 </b></h1><h3><br></h3><h3>本章内容包括图形诗的图形、图形诗的图形分类、图形诗的综合图形三个方面。</h3><h3><b><br></b></h3><h3><b>第一节 关于图形诗的图形</b></h3><h3><br></h3><h3>图是图形诗的载体,是图形诗不可缺少的三要素之一。中国古典图形诗数量多,图形五花八门,图形诗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在图形诗中起什么作用,以及图形诗的图形分类,需要了解。<br></h3><h3><b><br></b></h3><h3><b>一、图形诗的图形特点</b></h3><h3><br></h3><h3>中国古典图形诗经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几何到物像到全面开花的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图形众多,有其共性,主要又三个。</h3><h3>(一)字图性</h3><h3>以汉字符号为点组成字线、字面,无论是组字成图,还是借图为诗,诗的文字是构成图形的要素,即图是由诗文字排列成的,只是改变了正常诗文字书写阅读顺序而已。</h3><h3>(二)同构性</h3><h3>图形诗的图一般由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一是非文字图形部分,如模拟物像的外形线条及修饰图案、几何形的双钩线;一是文字图象部分,如文字组成图、文字的形态变化来模拟展现物象,如张潮的《蝶梦》《菱花镜》《蒲团》。二者同时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形诗,图形诗的图形性特点也就凸显出来。</h3><h3>(三)对称性</h3><h3>图形诗的图形基本是对称的,一方面对称是宇宙万物的基本特点,也是结构美的表现,一方面中国古典诗歌,古体近体,句式整齐,加之方块的汉字,可以对称分布成图,所以图形诗图形大多是对称的,简洁美观。</h3><h3>另外,图形诗的图形具有仿拟的复制性,同图异诗,旧瓶新酒,也是图形诗数量多的原因之一。</h3><h3><br></h3><h3><b>二、图形诗的图形作用</b></h3><h3><br></h3><h3>图形在图形诗中作用,主要三个方面:</h3><h3>(一)参入性</h3><h3>图形不仅参与诗文字的排列布局,一起构图成图形诗,而且有的图形参入诗的思想情感的表达,进而产生联想义与隐喻义,起到诗画同赏的功用。</h3><h3>(二)制约性</h3><h3>图形对诗的字数,诗文字的走向,诗的韵的安排,诗的首数、诗的文字技巧的运用有一定制约作用。大多有什么样的图,就会做成什么样的诗,特别是几何图形诗中,如矩式回文、玉交环、中国结等。</h3><h3>(三)装饰性</h3><h3>在一幅整体图形诗中,图形的装饰性表现在,一是非文字的图装饰诗文字图,如自然景物图中叶花果等;一是诗文字装饰非文字图,如铜镜图形诗、扇面图形诗,大多用书法字体,对载体图形起了装饰作用。</h3><h3>卞海鹏在《清代张潮〈奚囊寸锦〉之图形艺术形式研究》一文中对图形诗的图形作用有较当的说明,录于下以供参考:<br></h3><h3></h3><h3>“图形诗中图形使得文字成为图形的诗,并对于文字组成诗词之内容意蕴有启 发、阐扬或象征的作用,增加了文字书写顺序和视觉阅读流程的丰富性,并在诗 词意境之外增添了一种视觉形式美感。”“图形诗中的文字使得图形成为诗的图形,展现着诗词的内容,在或多或少利 用文字图形进行装饰的同时将图形象征意义加以升华。图形和文字必须配合无间, 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展现着图形诗创作者意欲表达的思想和情感。”</h3><h3><br></h3><h3><b>三、图形诗的图形分类</b></h3><h3><br></h3><h3>万物有象,象法自然;万物有类,物以类。宋 桑世昌《回文类聚》,就是通过回文这个手法把回文诗类聚在一起的。</h3><h3>图形诗也是可以分类的,其分类的依据不同,类属各别。笔者曾编著《历代图形诗》、《图形诗词类赏》、《璇玑锦谱》三部书,分别从历史、手法、图形三个不同依据分类的,各有千秋,也可按诗体或作者分类。但由于图形诗的图形是图形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形诗首先感觉是图形,本概论以图形来分类图形诗。以图形诗的图形对图形诗分类,既可以对所有作品图形归类总结,又可以为仿作、创作新图提供图形上的借鉴。</h3><h3>根据图形诗的图形形状或凭借的载体类别,可以把图形诗分为几何类图形诗、物形类图形诗、文字类图形诗三大类别,原则上做到图形有类可依,分类有序,互不交叉。</h3><h3>本概论只对图形诗的分类归类简单介绍,具体参见本人的《璇玑锦谱》。</h3> <h3><b>第二节 图形诗的图形分类</b><br></h3><h3><b><br></b></h3><h3><b>一、几何形图形诗</b></h3><h3><br></h3><h3>几何图形诗是指以诗中的文字作为点线面,通过排列来组成某一特定几何图形,或者诗的文字按照所借用的几何图形进行排列,都借助几何图形来表情达意的图形诗。最早出现的几何图形诗为简单的圆形,如魏晋时期的玉连环、反复体之类,宋代的脱御连环,明代出现方形的矩式回文,清代几何图案样式最多。通过历史上几何图形诗作品分析,几何图形诗可以分为一般几何图、造型几何图、工艺织锦图三类。</h3><h3>(一)一般几何图</h3><h3>一般几何图包括圆形、角形和立体图。</h3><h3>1、圆形 </h3><h3>诗的文字组成圆形,图形诗中简单而基本的图形,有一环、二环、三环、四环、五环、九环几种情况。多环有同心、分环、并环、交环四种情况,并环、交环的字为借字公用,诗一般为组诗。有不少情况是圆形内带其他图形,方便起见,也归之圆形图类。圆形图形诗常见的手法为回文、连环,所以诗多为回文诗、连环诗等。</h3><h3>(1)一环,文字组成一个圆。</h3><h3>如殷仲堪的玉连环、达摩的反复体环、宋痒痒拆字贯通连环、白居易的藏头拆字连环、秦观的脱御连环,以及明清时期的鳞叠连环、辘轳连环、转尾连环、顶针连环等,这些手法也常用于多环中。</h3><h3>(2)二环,两组文字组成。</h3><h3>①同心环,如钱维治的《宝子垂绶连环诗》、张潮的《牛女相逢》;</h3><h3>②二并环,如傅维鳞的《连环诗》、庞北海的《回文诗》等。</h3><h3>③二交环,如 万树的《火齐环》、张潮的的《玉连环》、万斯同的《玉交环》、庞北海的《绾臂环》等。</h3><h3>(3)三环,三组文字组成。</h3><h3>①三分环,如清傅隐兰的《脱御三环》。</h3><h3>②三并环,如清庞北海的《连三元》。</h3><h3>③三交环,如清万斯同的《品字环》、刚刚、小草儿的《横三环》、《纵三环》。</h3><h3>(4)四环,四组文字组成。一般为四首组诗。</h3><h3>①四分环,如明失名的转尾连环、沈琼枝的十字辘轳环、万树的《霹雳环》、李旸的《水晶环》等。</h3><h3>②四并环,如李凡的《四环反复体 四季》</h3><h3>③四交环,如明傅维鳞的《连环诗》。</h3><h3>⑸五环,五组文字组成。</h3><h3>①五同心环,如赵光义的《心轮图》、王如香的《石幢回文》。</h3><h3>②五并环,当代李凡的《五环反复体》。</h3><h3>③五交环,如李旸的《玉连环》、当代对对、小草儿的《奥运五环》、刚刚、小草儿的《相思五环》等。</h3><h3>(6)九环,九环文字组成。</h3><h3>如,张潮、华彬的《九连环》。张潮的一大圆环戴九小环。</h3><h3>(7)扇面,文字组成扇面。如万树、万斯同华彬等的《扇面》。</h3><h3>(8)其他,圆内外带其他图的。</h3><h3>环心图、环十图、圆方图、以及类似圆图等。</h3><h3>2、角形</h3><h3>有文字组成的直线构成的图形。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几种情况。角尖处、相交处的字一般借字公用,有的借偏旁。有的内外部带有图形,一般也归角形图内。手法不一,诗体各异。</h3><h3>(1)三角,文字图形外观为三角形。</h3><h3>①纯三条文字直线组成,如当代刚刚的《三角铁》</h3><h3>②有的内部带线,如张潮的《三月三日》、《三函为一》。</h3><h3>③有的文字按技巧堆成三角形,如万树的《土圭月影》《五杂俎》(组诗)。</h3><h3>(2)四角,文字组外观为四角形。</h3><h3>①矩形,如唐《敦煌遗书》的《方角诗》(实心)、明旺廷纳的《矩式回文》、姜祚正的围城体等。</h3><h3>②菱形,如张潮的《两头纤纤》(实心)、泉流的《菱形回文》(实心图)、姜祚正等的菱形诗(线条)等。</h3><h3>③各种外观成几何四方的方格图、字阵图。如井田、九宫、纵横其亩、纵横诗、桃源碑体等。</h3><h3>(3)五角,文字组成五角形状。</h3><h3>如张潮的《五色丝》、华彬的《五音词》,当代刚刚等《五星》、李凡《五星勋章》等。</h3><h3>(4)六角,文字组成外观为六角形状。</h3><h3>①六边组成,如李旸的《六棱环》(四个)。</h3><h3>②交线组成,如张潮的《六根清净》、当代刚刚的《六角诗》等。</h3><h3>③内带图形,如张潮的《六合一家》。</h3><h3>④文字堆成实心,如万树的《并蒂梅》、》六棱品字玦》等。</h3><h3>(5)八角,文字组成外形为八角的图形。</h3><h3>①线条相交成八角,如华彬的《八角符》。</h3><h3>②内带图形的 如万树的《蜘丝》《奇门八卦》、万斯同的《八门阵法》、失名《八阵图》等。</h3><h3>3、立体</h3><h3>文字组成模拟的立体图,是当代奇诗派的创新诗图。</h3><h3>(1)圆锥,文字组成锥形,如刚刚的《尤三姐自刎》。</h3><h3>(2)球体,文字组成球体,如小草儿的《秋》。</h3><h3>(3)魔方 ,文字组成立体魔方,如刚刚的《远征》。</h3><h3>(二)造型几何图</h3><h3>根据需要通过艺术构思改造的几何图案,把文字布列其上,比一般几何图美观,较为复杂。文字走向随形而变,大多有交接之处,常借字公用、拆字。主要有中国结、装饰图、徽标图。</h3><h3>1、结形图 </h3><h3></h3><h3>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因为其外观对称精致,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中国结形式多样,代表着团结幸福平安,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图诗作家喜欢用的图形。结形几何图诗主要又有方结、圆结和其他的综合结图。</h3><h3>(1)方结,文字直线组成首尾相接的结形图。</h3><h3>如万树的《连环方结》《柳带同心结》《面面相逢》《赐朋》、《蜂房》;张潮的《双飞蝴蝶》《纵横策》《酒国》《五方杂处》《五脏六腑》《五花八门》《八吉祥》;华彬的《虚中图》《吟风弄月》等。</h3><h3>(2)圆结,文字弧线组成相接的结形图。</h3><h3>如张潮的《四美具》《五官并用》《三才并建》《相逢二十四桥》,当代对对、小草儿的的《诗瓣》等。</h3><h3>(3)其他,文字直线狐线折线综合布列成的各式结图。</h3><h3>如万树的《九转丹》,万斯同的《五声八音旋宫图》,张潮的《花阵》《四时八节》《八仙过海》《蜂腰》《四面归心》《万事有数》,华彬的《春秋词》《同心结》《曲中曲》《曲水》《内五行》《配韵诗》,李旸的《同心》等。</h3><h3>2、装饰图 </h3><h3>生活、建材、工艺等用于装饰的设计图案。此类图形诗古代不多,当代引入到图形诗中。</h3><h3>如当代对对的《窗花》《瓷花》《钢花》等。</h3><h3>3、徽标图</h3><h3>徽标是指造形单纯、意义明确的统一、标准的视觉符号,一般为文字名称、图记号或两者相结合象征构图,形体简洁。</h3><h3>如万树的《卍》、华彬的《河图》《洛书》,当代如对对的《中国奥运会徽》《联通》《心心相印》《校徽》《党徽》等。</h3><h3>(三)工艺织锦图</h3><h3>织锦,是一种工艺品,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织锦图,用织锦工艺织出的织物上的图案,具有极高实用性和装饰性。织锦图诗,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的线,织出或绣出文字图案的诗。后来多借用,并非织成图案,文字排列成织锦走线之势,成为平面几何图,故归入几何图形诗中。</h3><h3>1、璇玑图</h3><h3>这类织锦的文字,纵横排列,图幅较大,经纬构架,彩色分区,读出的诗成千上万。如苏蕙的《璇玑图》、金礼瀛的《黼黻图》(拟赵阳台回文诗)、当代孙希平的《升熙图》、飘逸的《日月明空》图等。</h3><h3>2、拟织锦图 </h3><h3>这类织锦图,仿拟织锦线路,文字斜折交织,图幅小,诗少,一首则为长诗,数首则为短诗。排字一般似交而不借用,有的布实,有的围框,有的围成的方框中为独立大字,诗一般为非回文诗。张潮、华彬加入了其它杂体元素。</h3><h3>(1)纵横织,文字按路线组成字阵图。</h3><h3>如苏蕙的《拟织锦图》(第一式)、华彬的《遍地锦》(藏头拆字连环)、失名的《酒色才气》等。</h3><h3>(2)斜折织,文字线条曲折斜织成图。</h3><h3>如宋孙复明的《拟织锦图》(第二式)、张潮的《锦上添花》 (借字公用、嵌花名)、华彬的《锦上花》(藏头拆字)、徐继穉的《绣经》(集字)、失名的《手绢诗》、《西川锦》等。</h3><h3>3、杂锦 </h3><h3>除以上而外的各种其他小幅锦图,特色各异。除民间作品外,文人作品一般有特定的技巧。</h3><h3>如万树的《八音锦》、《颠倒鸳鸯》,万斯同的《斜纹锦缎》《锦同心》《卅六鸳鸯锦》,华彬的《鸳鸯锦》《斜纹锦》《红锦绦》《银绞丝》《小片锦》,失名的锦缠枝、西洋锦、铺地锦、锦帕、布帕等。<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何类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何图作品</h3> <h3><b>二、物形类图形诗</b><br></h3><h3><br></h3><h3>物形图形诗也称具象图形诗,是以诗的文字作为点线面,通过排列组成模拟的事物的形状,或者诗的文字排列于所模拟具体事物图形之内,形成图形诗。最早的物形图形诗是汉朝苏伯玉妻作的《盘中诗》,文字由内而外曲屈环绕,布于盘内,圆形或方形的盘,是文字的载体,文字本身是字阵式,没有文字技巧,只是文字的转向。唐朝海南女子的《盘鉴图》,应该也是刻写与盘或铜镜上,文字另成有图案,结形几何图,手法借字、回文。宋朝的《满江红》铜镜,也是刻写于铜镜上,文字看似相交,其实没有技巧。真正的物形图形诗应是明代徐有贞的《相思璧》,图形即具象,又有文字技巧,明代晚期物形图形诗出现五云、灵檀几、花尊等图形,具象性更浓,清代在万树的开启下,物形图诗逐步增多,图形诗走向多样化、复杂化。通过历史作品分析,物形图形诗可以分为自然风物类、人文器具和其它杂象三类。</h3><h3></h3><h3>(一)自然风物图</h3><h3>自然风物进入图形诗比较晚,明代已出现,清代大量引入了。根据自然与创作情况,自然风物图形诗包括植物图、动物图、景物图。</h3><h3>1、植物图</h3><h3>以植物的叶、花、果、枝干入图,同一物类图形又可稍异。万树首先将叶、花、果图引入图形诗中。</h3><h3>(1)叶子,有蕉叶、竹叶、柳叶、桐叶、莲叶、秋叶等,童叶耿叶图最多。</h3><h3>①蕉叶,图有不同,诗也不同。如万树的《翠蕉》、华彬的《蕉叶》、童叶庚的《芭蕉夜雨》、失名的《双合文》。</h3><h3>②竹叶,如万斯同的《竹叶》。</h3><h3>③柳叶,如童叶庚的《杨柳晓风》。</h3><h3>④桐叶,如童叶庚的《梧桐秋月》。</h3><h3>⑤莲叶,如童叶庚的《莲叶》。</h3><h3>⑥秋叶,如张潮、华彬《秋叶》。</h3><h3>(2)花卉 </h3><h3>以花卉入图,同一花形,不同作品有变化,有梅花、栀子花、葵花、桂花、芙蓉花、菊花、水仙花、梨花、花瓣等。</h3><h3>①梅花,如万树的《梅花三弄》,万斯同的《九九消寒图》,张潮的《梅魂》,华彬的《绿萼花》,童叶庚的《梅花春雪》,沈士瑛的《美人揉碎梅花图》。</h3><h3>②栀子花,如万树的《同心栀子》,张潮的《栀子花》,吴绛雪的《同心栀子》。</h3><h3>③葵花,如万树的《葵心》,李旸的《葵花》,华彬的《向日葵》。</h3><h3>④桂花,如万斯同的《四出天香》。</h3><h3>⑤芙蓉花,张潮的《并蒂芙蓉》。</h3><h3>⑥菊花,如华彬的《菊花》。</h3><h3>⑦水仙花,如华彬的《水仙》。</h3><h3>⑧梨花 ,如华彬的《月映梨花》。</h3><h3>(3)果实 </h3><h3>①葫芦,如万树的《葫芦》、张潮的《壶天》、姜祚正的《药壶》图。</h3><h3>②莲房,如万树的《莲房》。</h3><h3>③蟠桃,如万斯同、朱象贤、李旸的《蟠桃》。</h3><h3>④石榴,如万斯同的《石榴》。</h3><h3>⑤藕片,如华彬的《藕片》。 </h3><h3>(4)枝干 </h3><h3>①竹枝,如万树的《节节高》,张潮的《剖竹分符》,当代刚刚的《竹枝三弄》。</h3><h3>②椰树 ,如对对的《海滩风光》。 <br></h3><h3>2、动物图</h3><h3>包括昆虫、水族、禽兽图,张潮首先将动物图引入到图形诗中。</h3><h3>(1)昆虫</h3><h3>蝴蝶,如张潮的《蝶梦》,华彬的《蛱蝶会》,当代刚刚的《蝴蝶》。</h3><h3>(2)水族 </h3><h3>①龟,如唐侯氏女的《绣龟形诗》,华彬的《龟纹》、《鳖甲》。</h3><h3>②蟹,如张潮的《截断横行》。</h3><h3>③鱼,如万斯同的《双鱼》,张潮的《鱼书》,华彬的的《比目鱼》。<br></h3><h3>(3)禽兽 </h3><h3>①鸟,如刚刚的《晴空展翅》。</h3><h3>②牛,石成金的《不杀牛歌》。 <br></h3><h3>3、景物图</h3><h3>包括山石、湖池、云天。 明朝失名五云图、邬景和的叠翠诗,清万树的七盘山等,风景图开始进入到图形诗之中。</h3><h3>(1)山石 </h3><h3>①山峰,如万树的《七盘山》,万斯同的《太华三峰》,张潮的《五岳游》,华彬的《叠嶂层峦》。</h3><h3>②山景诗,如火焰体,飞雁体,八山叠翠。</h3><h3>③石,如华彬的《一片石》。 </h3><h3>(2)湖池 </h3><h3>①西湖十景,华彬作品。</h3><h3>②四季荷塘,当代刚刚作品。</h3><h3>(3)云天</h3><h3>①五云,如万树、朱象贤、李旸的《五云》,华彬的《五云捧月》。</h3><h3>②一垣星斗,如万树、华彬、李旸的《一垣星斗》,华彬的有变化,可以多读出一半的事。</h3><h3>③上弦月 ,万斯同的图。</h3><h3>(二)人文器具图</h3><h3>人文器具图,最贴近生活,也最早进入图形诗,如苏伯玉起的盘中诗,到明代才较为正式具象,清代大为壮观,这类图形诗较多,主要分为日用、工用、文用三类。</h3><h3>1、日用</h3><h3>日常生活用品图,食用、常用、饰用。</h3><h3>(1)食用</h3><h3>①盘,如苏伯玉起的《盘中诗》,万树、华彬、李旸的《珠盘》、《翠盘》。</h3><h3>②壶,如失名的《酒壶诗》。</h3><h3>③杯,如万斯同的《酒尊》,张潮的《鞋杯》,失名的《酒钟》,当代有刚刚、对对《高脚杯》。</h3><h3>④坛,如华彬的《酒隐》。</h3><h3>⑤鼎,华彬的《宝鼎》。</h3><h3>⑥张潮得《烟具》。</h3><h3>(2)日用</h3><h3>①瓶,如万树得的《碧泉瓶》,张潮的《守口如瓶》,孙家振的《玉瓶》。</h3><h3>②尊,如万斯同的《花尊》。</h3><h3>③几,如万斯同的《灵檀几》,杨凌霄的《练裙棐几》。</h3><h3>④屏,如万树的《百花屏》,华彬的《百美屏》,华彬的《镜屏》,杨凌霄的《云母屏》,张潮的《锦屏》。</h3><h3>⑤镜,如古镜有海南女子的《盘鉴图》,宋《词镜》,徐继稺的《金鉴》;菱花镜有万树的《镜蒂》,万斯同、张潮、华彬的《菱花镜》,失名宝镜;其他镜有张潮的《罗镜》、《八卦镜》,华彬的《照妖镜》。</h3><h3>⑥扇,如万斯同《六角扇》,张潮得的《折叠扇》,华彬的《雀翎宝扇》,李旸的《团扇》,失名的《宫扇》《羽扇》《摇风扇》《风火扇》,当代刚刚的《芭蕉扇》。</h3><h3>⑦灯,如万树的《聚景灯》,张潮的《元灯》,华彬的《诗迷灯》。</h3><h3>⑧炉,如钱维治的《宝子垂绶图》。</h3><h3>⑨垫,如万树的《锦章泥》,张潮的《蒲团》。</h3><h3>10)帘,如万斯同的《一帘花影》,失名女的《织帘词图》。</h3><h3>当代的创新图有对对的《钟》,刚刚、对对、小草儿的《晴雨伞》,刚刚、小草儿的《电风扇》,刚刚、对对、小草儿的《手机》、刚刚、小草儿的《煤球》等。<br></h3><h3>(3)饰用<br></h3><h3>①衣被,如华彬的《斑衣》、《围脖》、《朝带》、《芙蓉褥》、《角枕锦衾》。</h3><h3>②珠宝,如徐有贞的《相思璧》,万树的《六菱品字玦》,万斯同的《玉如意》,华彬的《四块玉》《十二金钗》,万树的《如意珠》,万斯同的《牟尼珠》《玛瑙珠串》,张潮的《素珠》,杨凌霄的《同心珠泪》。</h3><h3>③佩饰,方胜,如万树的《金花胜》《交枝方胜》,华彬的《交枝方胜》,万斯同的《金花(钱)胜》,庞北海的《金双胜》,杨凌霄的《端阳文胜》,万树的《长命缕》,张潮的《佩符》,华彬的《杂佩》 。</h3><h3>2、工用</h3><h3>使用的工具方面的图,包括工具、交通、货币等。</h3><h3>(1)用具 </h3><h3>①篮,如万树、李旸的《桑篮 》。 </h3><h3>②剪,如张潮的《并州剪》,失名的《金交剪》。</h3><h3>③梭,如华彬的《织女梭》。</h3><h3>④斗,如张潮得《斗十千》。</h3><h3>⑤算盘,如万树、张潮、华彬的《算盘》。</h3><h3>⑥罗盘,华彬的《罗盘》。</h3><h3>⑦金锁,华彬得《金锁》。</h3><h3>⑧药箱,万树、张潮、杨凌霄、李旸有作品。</h3><h3>⑨钿盒,华彬有作。</h3><h3>10)令旗,张潮有作。</h3><h3>11)玉衡,万树、李旸有图。</h3><h3>12)楼梯,刚刚、小草儿有作。</h3><h3>(2)交通</h3><h3>①车轮,如万树的《车轮》,张潮得《楚骚法轮》,华彬的《车轮》,李旸的《车轮》,庞北海的《车轮》,当代刚刚的《独轮车》。</h3><h3>②风帆,如万树、李旸的《一帆风》,当代小草儿的《帆船》。</h3><h3>③方向盘, 当代对对、小草儿的的《方向盘》。</h3><h3>(3)钱币</h3><h3>①铜钱,如万树的《子母钱》,张潮得《青钱选》,李旸的《五铢钱》,庞北海的《一串金钱》,失名的《环钱图》、《太平钱》。</h3><h3>②银锭,如万斯同得《银锭》,失名的《必定如意》,《紫金锭》。</h3><h3>③异布,如华彬的《异布》。</h3><h3>3、文用</h3><h3>文化文体文艺方面的图形,包括文房、乐器、游艺等。</h3><h3>(1)文房 </h3><h3>①纸笺,如万树的《连理笺》《八行笺》,华彬的《花笺》。</h3><h3>②书信,如张潮的《八分书》《尺素书》。</h3><h3>③纸书,如张潮的《家塾影本》《七政全书》。</h3><h3>④笔阵,如华彬的《笔阵》。</h3><h3>⑤砚,如万斯同的《莲瓣砚》,张潮的《砚山》,华彬的《鸳鸯砚》。</h3><h3>⑥方印,如万树的《雷文印》,华彬、李旸有仿。</h3><h3>⑦百里封,张潮有作。</h3><h3>⑧地球仪,当代刚刚有作。</h3><h3>(2)乐器</h3><h3>①锣,如万树的《云璈》(无技巧的图)。</h3><h3>②鼓,如华彬的《撞鼓》。</h3><h3>③磬,如张潮的《玉磬》,失名的《玉罄》。</h3><h3>④古琴 ,如华彬的《断纹琴》。</h3><h3>⑤琵琶 ,如张潮的《南曲遗韵》,失名的《琵琶诗》。</h3><h3>⑥云板,如华彬的《云板》,失名的《云板》</h3><h3>⑦竹板,华彬的《相思板》,庞北海的《相思板》。</h3><h3>⑧号角,如失名的《通天犀角》。</h3><h3>⑨八音,如张潮的《八音》。</h3><h3>(3)游艺 </h3><h3>①棋牌,如吴晋叔的《围棋 四季》,张潮的《楸秤》《象棋》《牙牌偶弄》,华彬的《骰子》《宣和牌谱》,当代有李凡的《麻将》《扑克》。</h3><h3>②游戏,如张潮的《鸟笼》,华彬的《绣球》,失名的我《铜毽子》,当代得姜祚正的《靶垛》,刚刚小草儿的《靶形》,春江月的《风筝》,泉流的《风车》。</h3><h3>③文艺,如张潮的《逢场作戏》《九宫噗》,华彬的《匾额》《对联》《梨园记》《嘨余新谱》《四声谱》。</h3><h3>(三)其它杂象<br></h3><h3>包括人物、建筑、杂汇等方面的图形。</h3><h3>1、人物</h3><h3>(1)全体</h3><h3>如《老来难》、《孝行图》、《劝世歌》。一般为组字图诗,没有文字技巧,内容多劝世。</h3><h3>(2)局部 </h3><h3>如张潮的《一掌金》《十供养》,华彬的《半截美人》,失名的《一团和气》,当代赵尧森的《巨人飞腾 》。<br></h3><h3>2、建筑</h3><h3>(1)房屋 </h3><h3>如万树的《雕栏》《重重结绮窗》,张潮的《绮窗》,万斯同的《窗棂》,杨凌霄的《雕墙》。</h3><h3>(2)塔亭</h3><h3>①塔,如万树的《天度小浮图》,万斯同的《小浮图》,张潮的《佛塔》,华彬的《浮图》,徐继稺的《浮图京峙》,童叶庚的《雷峰塔》。</h3><h3>②亭 ,如童叶庚的《放鹤亭》。</h3><h3>(3)碑石</h3><h3> 如万树的《多丽碑》,张潮的《文台碑》,华彬的《云台碑》,失名的《石碑诗》 。</h3><h3>3、杂汇</h3><h3>(1)节庆 </h3><h3>如张潮的《炮竹》、《月饼》。 </h3><h3>(2)医药</h3><h3>主要是华彬的作品,如《四时本草》,《药方》,《四物汤》,《灵膏》,《虗白堂贴》。</h3><h3>(3)风水</h3><h3> 如张潮的《二酉》《谈星处》,万斯同的《十二属》,华彬的《方位五行》《外五行》,俞陛云的《寻思十二时》。</h3><h3><br></h3><h3>物形图形诗是图形诗的主体,是图形诗的图形最精彩的部分,更能配合诗文字一起参入作者情感表达,给读者的视觉效果更为强烈。</h3><h3></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凌霄 端阳文胜</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物形图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物形图作品</h3> <h3><b>三、文字类图形诗</b></h3><h3><br></h3><h3>文字图形诗,是比较独特的图形诗,是利用文字本身的形象为诗,诗的文字展现的是文字形象,字象、形变、造字,都是构成文字图形诗的图形要素。根据文字形象的情况,文字图形诗包括字符图形诗、神智体、其他情况三类。</h3><h3></h3><h3>(一)字符图</h3><h3>字符图形诗是,用诗中文字排列成一个汉字或符号,或用诗中文字排列一个汉字或符号里成的图形诗,也可用图形、符号的寓意为诗。包括字形图诗、符号图形诗、图符图形诗。</h3><h3>字形图形诗最早出现是唐《敦煌遗书》的“十”字形诗,文字排成“十”字,有两图,一是拆交点字,一是半句回文读,都不是按笔顺排列文字,诗与字义无关,为组形类。真正意义的字图诗,字诗合一,字为诗题,如万树的“寿”字,为草书体,诗的文字按笔顺排列在“寿”字的笔画里,诗意与祝寿相关。华彬、朱象贤、胡重、李旸有仿作,万斯同仿作“寿”字结尾处有变化,万斯同还有“福”“喜”字图诗,华彬还有“田”“品”“永”字图形诗,张潮有“王”字。庞北海有十字、井字、王字、亚字,可惜未见其图。</h3><h3>图符图形诗如宋朱淑真的《圈圈诗》,万树首先八卦爻引入图形诗,如《九十六爻》,但不是纯卦爻,纯卦符号的是李旸的《平分周易》。</h3><h3>字符图诗,在当代“奇诗派”的挖掘和推动下,取得很大成就,一是为字符图形诗立名,二是创作了大量的新字符图形诗,特别是新创了标点、数字、字母图形诗,三是把一些杂体元素运用于图形诗中,如玻璃字、拆字、藏头、连环、回文等手法运用在图形诗中。古代字形图形诗,主要借字,因为汉字笔画交错,但张潮、华彬的几个字用了技巧的。现代图像诗也有文字图像诗,但为白话诗,一般没技巧。</h3><h3>由于图形特异,数量增多,字符图形诗与神智体等也就成为与几何、物形图形诗相并的三大类图形诗之一。</h3><h3>1、字图</h3><h3>诗的文字组成一个汉字图,已有作品,按笔画数,整理如下,以玻璃字象居多。</h3><h3>(1)二画,如:十、人。</h3><h3>(2)三画,如:口、丫、工、山、、女。</h3><h3>(3)四画,如:王、井、天、丰、开、日、月、牛。</h3><h3>(4)五画,如:田、甲、由、申、目、弗、旦。</h3><h3>(5)六画及以上,如:寿、福、喜、品、永、回、苗、酉、草、春、丳、地、禄、米田。</h3><h3>2、符号</h3><h3>文字排列成某个标点、数字、字母等符号图形。</h3><h3>(1)标点,如:问号、引号、叹号。</h3><h3>(2)数符,如:4、8字;2012、520;≠、≯。</h3><h3>(3)字母,如:M、H、$ 。</h3><h3>(4)霹雳符,如万斯同的《霹雳符》 。</h3><h3>3、图符</h3><h3>有图形或符号组成不见文字图形诗,诗须会意或卦名而成。</h3><h3>(1)圈圈,如朱淑真的《圈圈词》。</h3><h3>(2)卦象,如李旸的《平分周易》、徐继穉的《画中诗》。</h3><h3>(二)神智体</h3><h3></h3><h3>神智体为苏轼首创,他的《晚眺》是第一首神智体诗,收录在桑世昌的《回文类聚》中,后来都有创作。神智体,亦称“形意诗”“谜象诗”,这种谜像诗体是“以意境作画写字,悟人悟己的一种修养学问”。此体以意写图,使人自悟,因其设想新奇,能启人神智,故称神智体。它主要的特征是字形的变化,靠字形大小、粗細、長短、排列疏密、笔画增损、缺笔、位置高低、正反、颠倒、欹侧、反书、拆借,偏旁的粗细文字变形等方法形成异常外观,以及颜色的变化来显示诗的奇巧设计,它是汉字"以形见义"的表意功能的异化与延伸。由于改变原字形象,成为新的形象,会意成诗,从属与文字类图形诗。</h3><h3>古代神智体诗作品经整理有:</h3><h3>1、古籍汇编中神智体诗,如宋 桑世昌《回文类聚》录苏轼七言1首;嘉庆本《藏头诗》,七言2首;道光本《藏头诗》4首,七言(共6首,有2首与《东坡诗话》同);其它版本《藏头诗》七言 2首;《录奇诗本》(清代手抄本)七言1首;清刻本无名氏《回文诗余图谱》4首 (诗2首 词2首);《皇华诗》(数量不知)。</h3><h3>2、作家作品中神智体诗,如华彬《兰湄幻墨》2图七首 (诗5首,词1首,曲1首,词曲进入神智体,且有回文神智体);童叶庚《回文片锦》300首(无图,五言回文,《莲叶》284;《放鹤亭》16首);张起南《橐园春灯话》七言2首。</h3><h3>3、诗话中的神智体作品,如《东坡诗话》七言6首。</h3><h3>4、文学作品中神智体诗,如徐述夔《八洞天·明家训》3首(七言1首,五言2首)</h3><h3>5、传说中神智诗,如尤孟娘七言1首;叙永观音殿的神智体诗碑七言1首;四川万县市西山太白岩明代石刻五言1首。</h3><h3>6、其它待考作品,如陈展蕙《闺情》,五言1首;周婉芳《雨夜书怀》五言1首;晚望 陈少溪 七言一首。</h3><h3>7、现代有李知其神智体诗词各一首。</h3><h3>古代神智体的诗体已涉及到诗(绝、律)词曲,个别出现颜色字,回文诗词也出现。</h3><h3>在当代,神智体诗经“奇诗派”整理、研究、创作,成为当代图形诗的最大收获,刚刚出版了神智体专著《刚刚神智体诗词》,姜祚正、小草儿、对对、似曾相识等每人十首以上,其他吟龙天骄、春江月、李凡、艾绿苑等人都有创作。当代的神智体,“奇诗派”还推出新品种,如玻璃神智体、颜色神智体、一字位神智体、集句神智体等,诗体扩大到对联、赋。当代网络上神智体诗创作也不俗,超百图,但多不规范。</h3><h3></h3><h3>(三)其它图</h3><h3>1、怪字</h3><h3>①方言怪字诗,②合字诗,如八仙祝寿诗,③武后遗字诗等。</h3><h3>2、字构</h3><h3>如主要是华彬的《字汇》、《咄咄书空》、《阙文》。</h3><h3>3、书写</h3><h3>①反书,如万树《八行笺》(因载体图是笺,归入文用类),②分书,如张潮的《剖竹分符》(因载体图为竹筒,归入植物类),③竹叶画,文字笔画变形成竹叶,如关羽的《风雨竹》。</h3><h3><br></h3><h3>值得说明的是,各式各样的图形诗图形,一方面反映了事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选什么样的图,可以看出作者的爱好和视觉审美观,同时社会生活的诸多情形也在不同的图形中反映出来,值得品味。</h3><h3>关于图形诗的图形分类中各种图形诗的含义、特点及读法,参见刚刚的《图形诗名词解释》,关于图形诗的作品参见本人在新浪博客建立的“中华图诗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字符图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智体作品</h3> <h3><b>第三节 图形诗的图形相关</b></h3><h3><b><br></b></h3><h3><b>一、图形诗兼类问题</b></h3><h3><br></h3><h3>图形诗兼类问题,如果从技巧角度看,比较多,因为在一图形诗中有时用了两个或以上的技巧。图形诗图形分类也有兼类情况,即交叉现象,但不多。</h3><h3>一种情况是,几何、物图、文字三类图两两交叉,如《盘中诗》、《盘鉴图》,《盘中诗》的诗文字其实是实心的圆形字阵图,盘是载体,《盘鉴图》的诗文字是盘枝八花图,文字是几何结形图,鉴即镜,是写于铜镜上,怎么归类呢?这就依照第一个原则,那就是诗题的名称,也即诗文字的载体图物,作为归类依据,盘、鉴,是物名,所以归为物形图形诗类中。又如《八行笺》、《八分书》,利用文字为文字类图,但载体是笺、书,故依诗题名归入相应类之中,而不归入文字图类中。又如华彬的《半截美人》,文字图并不组成美人图,外加美人图,诗是嵌美人名,因诗题为《半截美人》,所以按题称归入物形图形诗中杂象类的人物中。</h3><h3>一种情情况是合图的,即诗图由几个不同图形诗组成,如华彬的《五云捧月》,图由三部分组成,里层是实习文字组成圆图,含满月之形,中层是五朵云,环绕月图,外层是一个大正方形包围云月,云月是景物,正方形是几何图,怎么归类呢,这就是第二个原则,看诗图的主体,此图主体是五云,诗的文字也最多,故归入物形图形诗中,也可看作是其它《五云》图特例。合图中如果是由几个同小图图构成,就依其诗题或是某图形,按相应归类。</h3><h3>其它如果出现实在是无法归入某类,就归入杂象中或某类“其他它”情况中。</h3><h3><br></h3><h3><b>二、图形诗异图问题</b></h3><h3><br></h3><h3>图形诗中有一种同诗异图的情况,即同样文字,用不同的图为载体,就要注意归类了,不过情况不多,一般在失名的图诗抄传中的变化,清《藏头诗》中的图就有这种情况,如《四面埋伏》、《桃源碑诗》、《飞雁体》等,这情况,只注意不要重复归类即可,即归入此类,就不要归入彼类。<br></h3><h3>而同类异图问题在分类上不是问题,是图形诗多样性的表现,只是最小类的图形差异。不同的作者在利用某图形时,由于诗的不同、技巧的不同,创作出有视觉上差异的图,这恰是创新的表现。如同样是利用蕉叶作图形诗,万树的《翠蕉》是四片蕉叶,华彬的《蕉叶》是两片叶子,李旸的《芭蕉夜雨》是一片叶子,叶子图形具体有差异,但都是蕉叶。又如梅花图,万树的《梅花三弄》,是三朵五瓣梅花,一朵一首诗,万斯同的《九九消寒图》五朵,一朵一句诗,张潮的《梅魂》三朵,文字同头相交,华彬的《绿萼梅》一朵,借字连环,沈士瑛的《美人揉碎梅花回文诗》一朵,同样的文字,组成梅蕊梅瓣梅须三层文字,同一物图,各有所设,多姿多彩,正诗图形诗魅力所在之一。</h3><h3><b><br></b></h3><h3><b>三、图形诗图形流变</b></h3><h3><br></h3><h3>图形诗的图形诗流变,指图形诗的图形在历史过程中,由于不同作者因诗体或技巧的使用变化,对特定固式图形改变引入新的图形,使得某种技巧的诗的图从嗯多样化,这也是图形诗的一种现象,如较早出现的反复体诗图,藏头拆字体诗图。以下重点以藏头拆诗图的流变为例,看其流变过程。</h3><h3>藏头拆字连环诗首创是白居易的《游紫霄宫》,因为回环,首尾相接,图为圆形,称白体,宋庠新变离合藏头回文,叫拆字贯通回文,圆形图没变。</h3><h3>第一种流变是,图由圆形变成实心方形图,明道士白乐三改变,后来又有人仿作刻于桃源碑上,叫桃源碑体,图文字由内而外,因首尾不接,不能回环,故成方形,后来万树写成组诗《雷文印》,只是增加图数,方形没变。</h3><h3>第二种流变是,由一般几何圆、方形向其它几何形图转变,有回环的有不回环的。如万树的《八音锦》,字图组成实心圆图,不回环;万斯同的《扇影》;张潮的《九连环》、《五方杂处》(回环);华彬的《虚中图》,不回环,华彬《锦上花》又引入到拟织锦图中,的确新颖。这类是几何图之间的变化。</h3><h3>第三种流变是,图形由几何形向具象的物形图转变,首变者是明代的徐有贞的《相思璧》,而且把第一个把藏头拆字引入到图中,此后,无论是回环不回环,大量的藏头诗拆字连环诗进入物形图形诗中,张潮较多,如《令旗》、《七政全书》、《佩符》《元灯》;华彬的《五云捧月》;孙家振的《瓶》(回环);清本《藏头诗》中录了不少,如《紫金锭》《宫扇》、《云板》等。</h3><h3>第四种流变是,由物形图向字形图转变,主要是当代“奇诗派”的作品,如对对的“口”字“旦”字,李凡的“日”字“月”字,李凡、刚刚的“目”字。</h3><h3>通过图形的流变,可以看出同一种技巧的诗可以用不同的图形去体现,也说明图形诗的图的多变多样。</h3><h3><b></b></h3> <h1><b>第四章 图形诗的文字技巧</b></h1><h3><b><br></b></h3><h3></h3><h3>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图形诗技巧的作用、图形诗技巧的类别和技巧的运用三个方面。</h3><h3><br></h3><h3><b>第一节 关于图形诗的技巧</b></h3><h3><br></h3><h3>技巧是基本方法的巧妙运用,文字技巧是汉语言文字方面的巧妙运用。图形诗的技巧是文字技巧在图形诗中运用,是图形诗三大要素之一。 一般诗和一般杂体诗也有方法技巧,不同的是,图形诗文字技巧更突出更明显更广泛更巧妙。</h3><h3><b><br></b></h3><h3><b>一、图形诗技巧的前提</b></h3><h3><br></h3><h3>汉语汉字是图形诗技巧得以妙用的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是图形诗技巧成功运用的前提,图形诗创作者利用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才创作出奇巧妙趣的图形诗作品。</h3><h3>(一)从文字来看</h3><h3>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魅力的文字之一。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是构成文字作品的最小单位的反映汉语音节特点、表意特点的特有的方块文字。汉语语素为单音节,音、意、形统一,单一构词造句的规则简便且又灵活而富于变化。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运用汉字三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创制出独具特点的图形杂体诗,如同音、异音、同旁、拆字、离合、借字、嵌字等。</h3><h3>(二)从语法来看</h3><h3>汉字,独立成字,由于语言的不断发展,汉语的双音节化越来越多。汉语的双音节词,有很多可以位置颠倒,而且颠倒后词义能产生细微或截然不同的变化,这就为图形诗创作者提供了丰富想象和巧妙表达条件。汉字语序的变化,语法上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图形诗中连环、回文等技巧就是利用了汉语言文字这写些特点,得以巧妙的运用。</h3><h3>(三)从修辞来看</h3><h3>汉语言文字的修辞无处不在,狭义修辞一般指修辞手段,即修辞格,一般的诗常用。广义的修辞还包括文字修辞、词语修辞、句子修辞。图形诗技巧多属广义修辞,是字、词、句的修辞手法在图形诗中巧妙的运用,大大地丰富了汉语言文字奇特功能。</h3><h3>所以没有汉语言文字,就没有图形诗的技巧,也就没有图形诗,汉语汉字是图形诗的前提条件。</h3><h3><br></h3><h3><b>二、图形诗文字技巧的作用</b></h3><h3><br></h3><h3>一般的杂体诗的文字技巧,在图形杂体诗中基本都能用到,但图形杂体诗的技巧有的一般杂体诗没有,如借字等。因为都是杂体诗的范畴,它们的技巧有一个共同作用,就是剑走偏锋,增奇添趣,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但图形杂体诗的技巧还有与一般杂体诗技巧不同的功用,主要有两个。</h3><h3>(一)配合图形,安排文字</h3><h3>图形诗的图、文字、技巧是三位一体的,技巧常常配合图形,使文字布局安排如字数的多少、韵脚字位置安排、交接字形体选择、文字的走向,甚至图和诗意和谐等方面,达到三者契合一体。</h3><h3>(二)节约文字,以少胜多</h3><h3>图形诗最大特点是以少胜多,这得益与文字技巧,大多技巧在图形诗中起到节约文字作用,字面上字少,可以读出比文字多的一首诗或数首诗。如拆字、借字、连环、回文等技巧。</h3><h3>正因为如此,一般杂体诗不用图形去表达,而图形诗中诗即使读出为一般杂体诗,也是图形诗,因为技巧与图与诗契合了。</h3><h3><br></h3><h3><b>三、图形诗文字技巧的分类</b></h3><h3><b><br></b></h3><h3>图形诗技巧运用是一个历史过程,既借鉴又创新的过程。首先运用技巧于图形诗中的是回文技巧,如《玉连环》、《璇玑图》《反复体诗》,后来陆续有其它技巧与回文兼用。如《盘鉴图》回文兼借字,宋庠的拆字连贯通回文,南山居士的《锦缠枝》回文,汪廷讷的矩式回文,沈琼莲的减字转尾回文,徐基的集字回文,华彬的集句回文及神智体回文等。非回文技巧首先运用于图形诗中的唐 白居易的《有紫霄宫》运用了藏头拆字,及《敦煌遗书》的十字拆字诗,后来非回文技巧技巧陆续创新增多,如秦观的脱御连环诗,佛印的叠字诗,明失名的《分器图》拆字借字。清代文人专著的图形诗技巧五花八门,竟相斗艳,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图形诗技巧,万树是多种技巧运用的借鉴和开创者,如翠蕉连环、同旁叠盘、反书、嵌名等,张潮的图形诗技巧也非常多而且新颖,华彬是技巧创新集大成者。</h3><h3>如此多的文字技巧,如何进行分类呢?以单一基本技巧为例,以回文技巧为依据,图形诗技巧可以分为非回文技巧和回文技巧两大类,非回文技巧可以从字法技巧、词法技巧和句法技巧再分类,回文技巧可以从一般回文、杂体回文、多读回文进行分类,以下分别进行介绍。</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树 赐朋 柳枝词</h3></font></h3> <h3></h3><h3><b>第二节 图形诗的基本技巧</b></h3><h3><br></h3><h3>图形诗基本技巧包括非回文技巧和回文技巧两大类。</h3><h3><br></h3><h3><b>一、非回文技巧元素</b><br></h3><h3><br></h3><h3>图形诗非回文技巧包括字法技巧、词法技巧和句法技巧三个方面。</h3><h3>(一)图形诗字法技巧</h3><h3>图形诗的字法技巧主要是字音和字形技巧,字义方面体现在词法句法中。</h3><h3>1、字音技巧</h3><h3>图形诗字音技巧体在字的声韵方面,如声调、押韵、平仄等,读出的大多本身是一般为古体诗,格律诗不多,有时兼用其它技巧。</h3><h3>(1)声调</h3><h3>古音声调为“平、上、去、入”四个,利用声调的每一个可以写成声调全相同的诗。如华彬《四声谱》 ,是组诗,五言古四首,兼用拆字,中心“颺”字,分“虫、几、旦、勿”四字,合“平、上、去、入”四声领首。</h3><h3>(2)音韵</h3><h3>图形诗韵的运用表现在诗的每个字的韵和押韵字的韵,后者多些。</h3><h3>①叠韵。每句的字韵相同,如万树的《翠盘 乡居乐》,五言叠韵体十六句,如一二句“故步慕布素,硜行成清泓”。华彬、李旸有仿作。</h3><h3>②配韵。在原诗每个字的韵部里一一找个相应的字,配成一首诗。如华彬《配韵诗 拟古》,七言古二首,字字相配,至末亦得古诗一首,配诗的文字不出现在图中。</h3><h3>③限韵。限定用某一个韵部或某一个韵部中的某几个字作诗,这叫做“限韵”。如华彬的《对联 山居感兴》,词二调,双调《忆王孙》,前阕五句以“溪西鸡齐啼”为首,后阕五句以“溪西鸡齐啼”为韵。《渔家傲》,前阕五句以“屋北鹿独宿”为首,后阕五句以“屋北鹿独宿”为韵。李旸的《锦障泥 春日送友》,七律一首,用“八音”冠首,以“溪西鸡齐啼”为韵。</h3><h3>(3)异音</h3><h3>汉字有多音字现象,运用在图形诗中叫异读或平仄两读,清代情况较多。</h3><h3>①多音。同一个字,音不同义一般也变化。如张潮的《玉磬》《万事有数》 《重九》《四面归心》 、华彬的《五音词》《曲水 》等,都运用了多音字技巧,一般在句首或句尾。</h3><h3>②两读。即一字平仄两读,一般是图形交接之处的公用字,主要起到平仄合律的作用。如万树的《九转丹》《如意珠》《长命缕》《方胜》、张潮的的《五官并用》、华彬的《八角符》等。</h3><h3>2、字形技巧</h3><h3>汉字是由笔画组成方块字,有的是独体字,如象形字,有的是合体字,如会意字、形声字。图形诗的字形技巧就是利用汉字的形体和书写等方面的特点,如同旁、拆字、离合、反书、神智等,创作出奇巧的图形诗。</h3><h3>(1)同旁、叠旁、借旁</h3><h3>①同旁。有又叫连边,利用合体字相同的偏旁的字为诗句的技巧。有的诗底为同旁诗,有的诗面字同旁而诗不是同旁诗。</h3><h3>a、全同旁。图形诗的文字偏旁全部相同或含有相同形素。如张潮的《守口如瓶》《同心言 》、华彬的《绣口》、庞北海的《车轮》等。</h3><h3>b、句同旁。各句偏旁不同,同一句诗文字的偏旁相同。如万树的《锦障泥》、华彬的《方位五行》、李旸的《珠盘》、刚刚的《联边同韵》等。</h3><h3>c、集同旁。集一些相同偏旁的字,诗要去掉偏旁读,即图中文字是同旁字,但读出的诗不是同旁诗。如张潮的《鱼书》 、华彬的《外五行》《一片石》《虚白堂帖》《字汇》等。</h3><h3>d、公同旁。诗句公共重到一个或几个偏旁。如万树的《土圭月影 》、李旸的《土圭日影 》、华彬的《向日葵》、李凡的《五星勋章》、姜祚正的《组字连边》等。华彬的《咄咄空书》有变化,反公旁,</h3><h3>组成图中文字不能读出诗,每句字的同旁的偏旁为诗句中一个字,如谜底语言,谜底字组成诗。</h3><h3>e、间同旁。根据图形,诗句部分字是同旁字或同笔画的字。如万树《五杂俎》《车轮》、张潮的《六合一家》《锦屏》《菱花镜》、华彬的《内五行》等。</h3><h3>②叠旁。合体字偏旁相同的重叠字,一是用在《节节高》的口吃诗中分读,一是在图形交接出处分读,一字分两字三字读。如万树、万斯同、华彬等的《节节高》;万树、华彬的《蜂房》;华彬的《层峦叠嶂》。</h3><h3>③借旁。一是为节约字,二是在节约字同时为了避免重复字,借诗中字的偏旁为字。藏头拆字也是借旁,但另成诗体,另为专论。<br></h3><h3>a、绮窗体。前借或后借。如万树的《重重结绮窗 闺中恨》,每句前六字逐字借半读,如“晚”下重“日”、“闲”下重“门”、“竚”下重“立”,第一句为“晚日闲门竚立看”,第二句体同。三、四两句则先读半字,后读全字,如“心情长怅言词苦”。故第一行自上而下,次行自下而上。三联同首行,末联同次行。至于左幅一首,则又先半后全为首联,亦相间而下,故“石砌林森鸟鹊群”,先自下而上。华彬的《断纹琴》有三首。李凡的《引号》,有变化,上句从下句分别全借出为一句,曰“脱衣体”。</h3><h3>b、牵借旁。图形中交接处的字,全字和牵借全字的偏旁字各用一次,避免诗中字重复。如对对的《钢花》。</h3><h3>c、其它。如张潮的《折叠扇》,借字分合读。</h3><h3>(2)拆字、离合<br></h3><h3>拆字和离合也用到合体字偏旁部首等情况,这两种情况有时统称析字体诗,二者貌似相同,其实有别。拆字,拆而不合,即被拆全字不在诗中出现;离合,拆离的部分和被拆离字都在诗中出现。</h3><h3>①拆字。把一个字的形体拆分几个部分,分别用在诗句中,被拆的字不出现诗中,但在图中,但又要注意和合书分读的区别。拆字一般拆居图中心的一个字分别分用在句中,有两种情况。</h3><h3>a、一种是被拆的字拆出的部分与相邻文字组成一个字,为一句诗的首字。如《分器图》,万树、万斯同、华彬、李旸的《蛛丝》,李旸的《车轮》等。</h3><h3>b、一种是被拆的字拆出的部分直接为诗句的首字。如万树的《同心栀子》、张潮的《米屯》《我佛心印》、华彬的《四声谱》、失名的《龙盘图》、刚刚小草儿的《靶心诗》、对对小草儿的《方向盘》、 姜祚正的《围城体》等。</h3><h3>②离合。被拆离的合体字和拆离部分在诗中全部出现,有两种情况,具体各又各有不同安排。</h3><h3>a、离合诗题字,合字虽不在诗中出现,但一般是拆借用的诗句的字或诗题的字,是的诗组成部分,又有两种情况。</h3><h3>一种如万树的《莲房》,用杜工部“露冷莲房坠粉红”句,分作七首。七字分作十四个字,以七字为首,以七字为尾。如“路转西溪”至末句“圆珠绽雨”是也。七首四句四言诗,杜句每个字被拆成两个字,分别居于一首诗的首尾处。</h3><h3>一种如万树的《扇影》、华彬的《匾额》,拆诗题几个字,每个字拆出的两个字分别居于句的首尾,被拆的合字不在诗中出现。</h3><h3>b、离合诗中字。合字和离字都在诗中出现,有两种情况。 </h3><h3>一种是句内离合,即每句有离合字,有几句离合几字,甚至一句离合两个字,图形一般简单。有的离合字相挨,又叫析字,如《花心诗》“山山出花果”、失名《铜毽子》,一句离合两个字“言身寸谢口天吴”;有的在一句诗的首尾,一般前分后合,又叫“一字三呼”,即一字作三字用,如万树等的《纵横其亩》(牛一春犁布谷生)、万斯同的《金钱胜》、华彬的《红锦绦》等。明代失名的一首《横纵其亩 春游》,略有不同,“日沉西去月初明”。<br></h3><h3>一种是诗内离合,大多一首诗只离合一个字,一般一字四用,分别在一首诗的不同句中。图形类型较多,有十字离合图,如交替读有唐《敦煌遗书》十字诗离合“霜”字,离心读有姜祚正的离合”姜”字,向心读有李凡的离合“霜”等;有环字图,如《藏头诗》中的离合“思”字、“富”字,也有离合二字的如《玉连环》,离合“春、景”字等。有卐字形图,如失名的离合“谢”字、刚刚的《愁》字、金孝维的《四季组诗》。有的物形图离合,如《藏头诗》中的《西洋锦》《羽扇》《宫扇》、李凡的《方片》、刚刚的《五花》等。以上一般离合的字在诗句的第一个字,有变化的如万树的《镜蒂》离合“湘”字、华彬的《水仙》离合“飘、湖”二字,没有规律。清《藏头诗》中有一图,为藏头离合,即今人姜祚正的《单拆双嵌》,离合四个字,分别在两句首尾,尾合首离,是藏头离合。</h3><h3>(3)合书、分书、反书</h3><h3>这几种主要从汉字书写读法等方面的技巧运用。</h3><h3>①合书分读。合体字,一字作两字或三字读读。一是每个字合书分读,一是部分字合书分读,与拆字形同实异。</h3><h3></h3><h3>a、全部合书分读情况,有纵分读的,如张潮的《文场碑》《剖竹分符》;有横分读的,如张潮的《截断横行》;有连分读的,如张潮的《一掌经》,连分牵连读的,如华彬的《合璧连珠》《断纹琴》。</h3><h3>b、部分字合书分读,有的分用在一句诗句中,有的分用在诗句的首尾,有的分用在图的交接处。如万树等的《连理笺》、万斯同的《九九消寒图》、张潮的《蜂腰》(三分)《五脏六腑》《隐居四友》 、华彬的《钿合》《笔阵》《八法》《太极图》《十字架 》《斑衣》《鳖甲》《并头花》《叠嶂层峦、庞北海的《金双胜》、失名的《五云》、对对的《寒窗》、小草儿的《球体诗》等。</h3><h3>②分书合读。把合体字形分开书写,合起来读一个字。如万树的《卐字》、张潮的《八分书》、华彬的《比目鱼》 《方位五行》。</h3><h3>华彬的 《阙文 咏字画不全》,七言律一首,傍注“昌、页”等字,以一字分给两字,凑成全字读,比较特殊,介于二者之间。</h3><h3>③反书。字皆反书,意亦反读。</h3><h3>如万树的《八行笺 饮月辞》,“春晴日正迟”,反书,读为“秋雨寒偏早”。万斯同、华彬、李旸以及今人有仿作。</h3><h3>(4)其他字形技巧</h3><h3>①随形。在图中,随着文字方向、走向变化,同一字成为另一个字,主要是对称的玻璃字。如华彬的《交环方胜》、《移步换形》</h3><h3>②象形。配合图形,文字笔画的变化。如张潮的《蝶梦》、《蒲团》、《菱花镜》《锦屏》 张潮,以及《竹叶诗》。</h3><h3>③玻璃。图中文字全为玻璃字,一般书成篆体,当代的新图体,如对的《窗花》、刚刚的《绮窗》。</h3><h3>④怪难字。如客家方言诗、奇字诗。</h3><h3>⑤合字,借助同笔画,一句诗合成一个字。如《八仙祝寿诗》、《关中八景》。</h3><h3>(5)藏头拆字、神智体</h3><h3>藏头拆字和神智体两种,也是字形技巧,在图形诗中,前者大量运用,后者当代猛进,必须重点介绍。</h3><h3>(一)藏头拆字</h3><h3>前面在讲了藏头诗图的流变,这里详细介绍下藏头诗的情况,因为当代的把嵌头冠首的诗叫藏头诗,所以要辨清什么是真正的藏头诗。</h3><h3>清代徐师曾《诗体明辨》关于藏头诗的定义:“藏头诗每句头字皆藏于上句尾字也。”这种技巧是利用汉字中合体字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次句的首字,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用这种手法创作的诗叫藏头诗。又叫藏头拆字诗,也称半字顶真诗,是杂体诗的一种,这种技巧也大量运用在图形诗中。笔者从条件与特种两个方面说明。</h3><h3>(1)符合藏头诗的条件</h3><h3>根据前人的创作、论述和我的认识,判定一首诗要认定是不是藏头诗,要看它是否符合以下两个条件:</h3><h3>①包含的关系。即诗的下句和上句首尾字在形体上有包含关系。下句首字含藏在上句尾字里,这种形体包含关系就是构成藏头诗的条件之一。如:白居易的《游紫霄宫》: </h3><h3>水洗尘埃道未甞,甘于名利两相忘。</h3><h3>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h3><h3>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h3><h3>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h3><h3>如“浆”中的“水”字、“忘”中的“心”字、“客”中的“口”字、“旦”中的“一”字、“章”中的“十”字、“觅”中的“见”字等,都是下一句中的第一个字,含藏在上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里。</h3><h3>②节省的原则。即节省字数。原诗的字数和读出的诗的字数不一样多。原诗字少,读出的字数多,这是构成藏头诗的第二个条件。如:白居易的《游紫霄宫》,原48字,读出的56字。</h3><h3>当然,好的藏头诗在格律上有严格要求。</h3><h3>(2)藏头诗的主要特征</h3><h3>藏头诗的特征,我的总结是:</h3><h3>①藏形性:汉字为藏头诗提供了先决条件,大部分汉字是合体字,或形声,或会意。藏头诗利用汉字的能拆能藏的特点,把一个字形藏在另一字中。藏形不藏意,这是汉语一种修辞手段,也是藏头诗必用技巧。</h3><h3>②定位性:所藏的字的位置,也就是清代徐师曾《诗体明辨》关于藏头诗的定义所讲的:“藏头诗每句头字皆藏于上句尾字也。”位置定在下句首上句尾二字。(一般尾含首)</h3><h3>③连环性:全诗句句要藏头,整体有一种你牵我拉的连环回环的感觉,“奇诗派”称之为“半字顶针连环藏头诗”。</h3><h3>④图形性:根据藏头诗两个系列白氏体和桃源体,它的基本图形也有两种,能回环的成圆形,不能回环的成方形。后来发展变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形。拆字回环藏头诗,每句首字藏在上句尾字里,而且全诗的第一个字藏在全诗最后一字里。如白居易的《有紫霄宫》,成白氏体。拆字不回环藏头诗,全诗首尾二字无关系,如桃源碑体。</h3><h3>这就是真正的藏头诗,后来用于各种图形诗之中。藏头诗的诗体也是有个流变过程,由白居易的七律到明代徐有贞相思璧的词,清代的绝句、五律、古体、曲,藏头拆字用于各种诗体。</h3><h3></h3> <h3>(二)神智体<br></h3><h3>神智体诗是通过字形、字态、、字体、字色、字位等变化来体现的,利用的是汉字的变化技巧,是文字类图形诗的一种,但要读出读出诗来,必须要读者会意。创作的理论上,据刚刚、对对研究,字根、关系词、字位是神智体的三要素,对关系词也有系统的分类,有了理论和创作,神智体诗成了奇诗创作者喜欢的诗体,作品比较多。刚刚在《神智体讲座》一文中分析出”神智体由字根与关系词构成,与谜语一样不宜有闲字存在。字根就是诗句要描写说明的那个词(字),这个字要写在图中。关系词是描写说明字根的,它不在图中出现。”并对关系词做了归类。台湾学者冯艺超先生的《妙悟启神智,乾坤笔下生──神智体诗研究》一文,对神智体关系词也做了总结。笔者也做过神智体字位研究,神智体诗,关系词尤为重要,现将神智体关系词总归如下,以供参考。</h3><h3>刚刚在《神智体讲座》一文中分析出”神智体由字根与关系词构成,与谜语一样不宜有闲字存在。字根就是诗句要描写说明的那个词(字),这个字要写在图中。关系词是描写说明字根的,它不在图中出现。”并对关系词做了归类。台湾学者冯艺超先生的《妙悟启神智,乾坤笔下生──神智体诗研究》一文,对神智体关系词也做了总结。笔者也做过神智体字位研究,神智体诗,关系词尤为重要,现将神智体关系词总归如下,以供参考。</h3><h3>按关系字的属性分(对对分类)</h3><h3>1、作用</h3><h3>①字根关系字</h3><h3>对独立的字位的字根(含小字根)进行说明的关系字。如:“长亭”的“长”,“侧山峰”的“侧”。</h3><h3>②字位关系字</h3><h3>对字位与字位之间起牵连作用的关系字。如:“大手钓长鲸”的“钓”</h3><h3>2、对象</h3><h3>①大关系字</h3><h3>说明大字根关系字。如:“长亭”、“短景”的“长”、“短”等。</h3><h3>②小关系字</h3><h3>说明小字根的关系字。如:“侧山峰”的“侧”,“侧”说明修饰限制大字根“峰”中的小字根“山”字,不说明“峰”。一般在最后三字中用。</h3><h3>3、位置</h3><h3>①前关系字</h3><h3>在字根前前面的关系字。如:“长亭”,关系字“长”在字根“亭”的前。</h3><h3>②后关系字</h3><h3>在字根后面的关系字。如:“老大”、“夜长”、“意心歪”。</h3><h3>③中关系字</h3><h3>在大小字根中间的关系字。如“门半开”,关系字“半”处在小字根“门”与大字根“開”的中间。</h3><h3>4、数量</h3><h3>①单关系字</h3><h3>只有一个字的关系字,如:“长亭”、“短景”等,一般用于二字音节中。</h3><h3>②双关系字</h3><h3>有两个字的关系字。如“颠倒心思“颠倒”、“大红花”等,一般用于四个字一个字位中或最后三字字根有两种变化状态的字位中。</h3><h3>按关系字的词性分(刚刚分类)</h3><h3>1、动词关系字</h3><h3>乱、散、隔、离、别、集、聚、续、连、包、围、夹、杂;残、落、断、缺、折、脱、破;反、卷、回、曲、侧、倾、偏、歪、斜、横、倒、旋等。</h3><h3>2、形容词关系字</h3><h3>高、低、长、短、大、小、肥、瘦、枯、疏、浓、细、阔、稀、密、扁、圆、深、浅;等</h3><h3>3、数词关系字</h3><h3>全、半、独;并、双、对、偶、重;合、同等</h3><h3>按字根的文字变化状态分(冯艺超、对对分类)</h3><h3>1、字形关系字</h3><h3>长、短、高、低、矮;大、小、粗、细、微;胖、肥、壮、瘦;阔、宽、窄、厚、薄;扁、鼓、方、圆;直、歪、弯、曲、尖;浓、淡、暗、深、浅等。</h3><h3>2、方位关系字</h3><h3>上、下、里、中、外、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等。</h3><h3>3、方向关系字</h3><h3>颠、倒、回、反、转;横、偏、斜、侧、倾;仰、卧、俯、眠、仆等。</h3><h3>4、增减关系字</h3><h3>无、没、空;不、未;少、缺、残、枯、折、脱;多、加、添、减等。</h3><h3>5、散乱关系字</h3><h3>开、合、离、分、别、散、乱、破、碎、断、裂、连、落、沉、浮、远、隔、抛、包、含、抱、卷、集、疏、密等。</h3><h3>6、字体关系字</h3><h3>古、旧;黑、草等。</h3><h3>7、字色关系字</h3><h3>赤、红、朱;黄、金;绿、青;蓝;紫;乌、白;粉、彩等。</h3><h3>8、符号关系字。</h3><h3>直线、曲线、方框、圆点等。</h3><h3>把握了神智体关系词,对创作和解读神智体有很大的帮助。</h3> <h3>(二)图形诗的词法技巧</h3><h3>图形诗词法技巧,指的是运用词语方面的技巧,包括叠词、借字、嵌串、增减、换词等。</h3><h3>1、叠词</h3><h3>两个或几个相同的字叠在一起使用。有图中叠词和诗中叠词两种情况。</h3><h3>(1)图中叠词</h3><h3>图中文字由不同组的两个相同的字叠成,读出的为叠字连环诗,有的叫叠字歌,有的叫连环叠字诗,有叫双声谱。</h3><h3></h3><h3>首创为宋佛印的《春光好 寄东坡》,如“野野 鸟鸟 啼啼……”,读如“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明代汪廷讷 、 高尔严、吕震,清代万树、东皋新野、张潮、华彬、徐基、李旸、仙禽山人麟孙、吴庆焘、周小山,以及当代都有仿作。徐基的兼用集字法,乾隆的《连环诗》、刚刚的《采莲》,写成叠字回环诗。</h3><h3>(2)诗中叠词</h3><h3>又叫连珠,读出的诗为叠词诗。如万斯同的《珠联璧合》,“每句连珠,句法凡叠字只写一字于图中,取璧合之义”。共两首,七言六韵一首《山亭春望》,读如“亭亭亭影层层陟,处处依依缓缓行。……”;七言四韵一首《春日感怀》,读如“岁岁岁华驰鼎鼎,春春春事过匆匆。……”</h3><h3>2、借字</h3><h3>借字,也叫借词,古代单音节词多,一字一词。借字技巧一般杂体诗没有,大量出现在图形诗中,因为图形大多交接,特别是几何类图形诗。回文《璇玑图》、《盘鉴图》最早用到,非回文的在清代图变的复杂的基础上大量使用,图中有节约文字作用,诗中则重现。归纳总结有同借、交借和叠借三种情况。</h3><h3>(1)同借</h3><h3>借用相同一个字,或两个字,在图中有的一处,有的多处。有时用在句首,有时用在句中,有时用句首尾,有时散用在不同地方。</h3><h3>①句首同借。即同头诗,每句句首用同一个字或两个字。一字同头的如万树的《梅花三弄》、张潮的《卐事有数》《四面归心 》、失名的《源头诗》 等;两字同头的如刚刚的《竹枝三弄》。特殊的情况是同借为几首诗的领首字,如张潮的《梅魂》、李旸的《葵花》等。</h3><h3>②句中同借。同借的字读在诗句子居中位置。如庞北海的《连三环》,四处“兮”字,读如“期会订兮惜别离,思相慰兮良友规。……”</h3><h3>③句尾同借。同借的字,读在句子尾。如张潮的《楚骚法轮》,一个“兮”字居图中,读在上句句子尾,读如“芳草可纫兮,爰玩其春。……”</h3><h3>④其他散同交借。图中不同位置的同字借用,看具体情况。如张潮的《素珠》《酒国》《并蒂芙蓉》《八仙过海》、杨凌霄的《同心珠泪》,当代对对的《心心相印》等。</h3><h3>(2)交借</h3><h3>在几何图形诗中,特别是结形图诗中,交接之处多用到,不同的交接字在按路线读时重复读到,有时平仄两读。一般解读有说明,如提示“交接处某某字彼此借用”。有一首的内,有多首诗内。</h3><h3>①方结借,如万树等的《面面相逢》《方结连环》《柳带同心》《交枝方胜》;其他图中如三角、方格、井田、五角、六角、八角、立体图等。</h3><h3>②圆结借。如二环 、三环、四环、五环、九环等;复杂的图如万树的《长命缕》 ;华彬的《春秋词》、;张潮的《花阵》 、《相逢二十四桥》 、《四美具》 、《五官并用》、《八节长欢》、《三才并建等》。</h3><h3>③织锦图借。如张潮的《颠倒鸳鸯》、《双飞蝴蝶》、《斜纹锦 》、《纵横策 》、《锦上添花》、《马吊春》;李旸的《颠倒同心结》。</h3><h3>④物形图牵借。物形图中有的一图多件,有的部件同构,相交处或相邻出字,彼此牵连借用,有的单字,有的多字。如万树的《如意珠》《桑篮》《碧泉瓶》《玉衡》《葵心》 《奇门八卦》 《蛛丝》;张潮的《秋叶》《烟具》;华彬的《雀翎宝扇》《西湖十景》《月印梨花》《绿萼花》;杨凌霄的《云母屏》、李旸的《同心》、童叶庚的《芭蕉夜雨》《杨柳晓风》《梧桐秋月》《梅花春雪》;失名的《回旋四季》;当代刚刚小草儿的《楼梯》、刚刚的《地球仪》等。</h3><h3></h3><h3>⑤字形图借。字符图由于笔画交错,交接处字彼此借用。如万树等的“寿”字,万斯同的“福”字、“喜”字等,以及当代“奇诗派”的诸多字符图,都用借字技巧。</h3><h3>(3)叠牵</h3><h3>重叠处几个字,不同的诗共用。如万树的《叠翠峰》、万斯同的《太华三峰》、张潮的《五岳游《砚山》、华彬的《层峦叠嶂》 、刚刚的《晴空展翅》等。</h3><h3>3、嵌串</h3><h3>在图形诗中有意嵌串一些同类名称的词或特用字句。单用的为镶嵌,连用无闲字的为串名。</h3><h3>(1)嵌串名</h3><h3>①地名。如张潮的《百里封》、失名的《中华景点》诗。</h3><h3>②人名。如万树、李旸的《多丽碑》、华彬的《云台碑》、张潮的《覆试案》、华彬的《半截美人》《百美屏》、李旸的《蟠桃》、刚刚的《五云》等。</h3><h3>③药名。如万树、张潮、杨凌霄的《药笼》,华彬的《药方》等。</h3><h3>④花名。如万树的《百花屏》、万斯同的《一帘花影》、张潮的《锦上添花》、华彬的《花笺》等。张潮的《花阵》四时花曲,曲牌为花名。</h3><h3>⑤数名。如张潮、华彬的《算盘》。</h3><h3>⑥词牌曲牌。如张潮的《九宫谱》、华彬的《啸余新谱》《曲中曲》、杨凌霄的《乌丝曲栏》等。</h3><h3>⑦戏目。如张潮的《逢场做戏》、华彬的《梨园记》。</h3><h3>⑧骨牌。如张潮的《牙牌偶弄》、华彬的《骰子》《宣和牌谱》。</h3><h3>⑨合名。即合称名。</h3><h3>a、五合名。五行,如张潮的《五星聚奎璧》;五官,如张潮的《五官并用》。</h3><h3>b、六合名。如张潮的《六根清净》、万树的《一局棋》中的六德、六艺、六根、六尘。</h3><h3>c、八合名。八音,如万树等的《八音锦》、万斯同《五声八音旋宫图》、华彬的《葵花》、李旸的《锦障泥》;八吉祥,张潮的《八吉祥》;八节,如张潮的《八节长欢》;八门阵,如万树的《奇门八卦 》、万斯同的《八门阵法》、华彬的《奇门八阵》。</h3><h3>d、十合名。如张潮的《十供养》、华彬的《西湖十景》、李旸《一帆风》(十天干、十数)</h3><h3>e、十二合名。十二生肖,如万斯同的《十二属》 、华彬的《笔阵》;十二地支,如俞陛云的《寻思十二时》;华彬的《菊英》,嵌入建除等十二字。</h3><h3>(2)嵌词句</h3><h3>配合图将一些字或诗句嵌入诗中。</h3><h3>①嵌词</h3><h3>如万树、李旸的《天度小浮图 咏月词》嵌入15个“月”字,《九转丹》,嵌了个“转”字;李旸的《火珠》嵌了九个“火”字;张潮的《三函为一》,嵌入“儒道佛”三字,《四美具》,嵌入四大美事;华彬的《九宫》,嵌入颜色词;万树的《金花胜》平韵30字,领首。还有种情况嵌入卦名,图中为卦符代替,如万树的《九十六爻》;万树的《太极图》,嵌入几组反义词。等等。<br></h3><h3>②嵌句</h3><h3>有的成句纯借用,有的分用借用在诗中,有的做每句诗的领首。如万树的《五云》,每首借用一句唐诗,童叶庚的《梅花春雪》也借用了成句;万树的《葵心》,用王右丞“松下清斋摘露葵”,“葵”诗题,其他六字领为六绝领首;张潮的《梅魂》嵌入“梅占五花魁”句,五字句中牵用,《壶天》嵌入“壶中日月长”句,五字分用在诗句中,《元灯》嵌入“金吾不禁夜”句,五字为诗领首;华彬的《绿萼梅》,嵌入“锄月种梅花”句,五字为诗领首。</h3><h3>4、增减</h3><h3>增加或减少每句诗的字数,可以读出更多的诗。一般在句首增减字,如《绛州璇玑图》,典型换词增字法,兼用句回文读,可读成三言、五言、七言、九言诗。越南昭治帝《雨中山水》回文诗,四读回文,又通过增减字,可读出五言、七言回文诗。百变回文,也用到增减字法。</h3><h3>5、换词</h3><h3>句中词语可以通过路线互换分别成诗。宋赵光义的《心轮图》五圈反复体,能读出1000首,是通过换词读的原因。最著名如失名妇姑的《秋江曲》织帘词图,非回文诗。这张图只要从上到下,无论顺着哪条线路读,都是一首完整的绝句,这张图每行有14条线,共12行,通过换词,读出的诗不计其数,可谓绝妙制作。</h3><h3>(三)图形诗的句法技巧</h3><h3>图形诗非回文句法技巧主要指从诗句角度而言的,如诗句的来源、诗句与句关系及顺序以及诗的读法等方面,包括集成、连环、换序、会意等。</h3><h3>1、集成</h3><h3>集成是利用过去某作品的字或句,通过集用成句,成为新的作品,图形诗集成包括集字和集句两种情况。</h3><h3>(1)集字</h3><h3>诗由集字而成。</h3><h3>①集法帖字,如 张潮的《三月三日》三首,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字而成,杨凌霄《练裙棐几》中四言诗也是。</h3><h3>②集《千字文》字,如如杨凌霄《《练裙棐几》中的五言诗。</h3><h3>③集苏轼前后《赤壁赋》字,如徐基《十峰集》中,有仿佛印叠字诗 1图、仿少游脱御连环 3图、仿白居易藏头拆字连环诗,手法兼用。</h3><h3>(2)集句</h3><h3>诗由集句而成。在图中,有的全集句,有的部件用了集句。</h3><h3>①图全集</h3><h3>如张潮的《十字架》、李旸的《 葵花》。华有创新,如藏头集句、回文集句。</h3><h3>②图含集</h3><h3>整个图中有其他诗,也含有集句技巧诗。如张潮的《炮竹》《我佛心印》、华彬的《雀翎宝扇 》《五云捧月》(藏头集句)《鱼阡》《角枕锦衾》《龟纹》《异布》。</h3><h3>2、连环</h3><h3>连环技巧是图形诗中,读出的诗句与句之间文字首尾借套,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图中节约文字,一般为圆形,读出文字有的首尾不接,有的首尾回环(最后一字即第一字),有的是回文。连环包括顶针连环和叠字连环两类。</h3><h3>(1)顶针连环</h3><h3>又叫顶针续麻,上句的尾字,是下句的首字,一字两字都可。分为顶针、蝉联、双承三种情况。</h3><h3>①连环体</h3><h3>一般的顶针手法,一字顶针和两种顶针。</h3><h3>a、一字顶针。如万树、李旸等的《葫芦》,万树、华彬等的《花月栏》,万树《颠倒鸳鸯》、华彬的《颠倒相思》、李旸的《颠倒同心》等。</h3><h3>b、二字顶针。如失名的《教儿诗》。</h3><h3>②蝉联体</h3><h3>每二句首尾连环读。如万树的《子母钱》,读如“天乎自昔困诸贤,贤者由来不怨天。……”万树等的《赐朋》、万斯同的《竹叶》、当代春江月 的《风筝》等。</h3><h3>③双承体</h3><h3>上句句尾的词,在后面句中有两次承接,即顶针两次。如竟陵残雪的《解花语 飞絮》 、李凡的《沁园春》 、刚刚的《农忙》。</h3><h3>(2)叠借连环</h3><h3>也可叫递卸。三个、四个甚至五个六个字首尾相借连环,如脱御、转尾、鳞叠等,一般为圆形。</h3><h3>①脱御连环</h3><h3>由宋代秦观首创,共十四个字,七言绝句一首。读法第二句借上句四字,第三句脱卸一字,借三字,第四句借上句四字,尾三字回到诗首三字。一般为圆形,有一环至五环不等,最多九环。</h3><h3>a、一环。如秦观的《客怀》。</h3><h3>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h3><h3>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h3><h3>苏轼有套作,后人仿作多。</h3><h3>b、二环。如徐基《渔樵》(集字)。</h3><h3>c、三环。如傅隐兰的《卸脱连环》。</h3><h3>d、四环。如万树、李旸的《霹雳环》。</h3><h3>e、五环。如小草儿的《赞十七大 》。</h3><h3>f、九环。如华彬的《九连环》,兼借字。</h3><h3>②转尾连环</h3><h3>诗的最后的几个字转到开头的几个字,有借三字和四字的。</h3><h3>a、顶三字连环。如万斯同的《品字环》中两首五绝,每首9字,每句退二字即借三字读,读例如:“隔树画楼红,画楼红角露。红角露花开,露花开隔树。”云香阁的《玉连环 溪村即事》七言八句,下句借上句三字读。</h3><h3>b、顶四字连环。典型的转尾连环,共13个字,下句借上句四字,读为七绝诗。如万斯同的《霹雳环》,读例“看花人趁艳阳晨,趁艳阳晨走玉轮。晨走玉轮香满路,轮香满路看花人。”有又《品字环》中两首七绝。李凡的《麻将》四首。</h3><h3>③鳞叠连环</h3><h3>有10字和7字两体。</h3><h3>a、10字翠蕉体。万树首创。如《翠蕉 四时歌》,斜纵卸一字读,“春雨晴来访友家”,次句“雨晴来访友家花”字,三“晴”字起,四“来”字起,余仿此。万斯同、李旸,今人小草儿、蔚然、似曾相识有仿作。 华彬的《绿萼花》用了此法。</h3><h3>b、7字金花胜体。又叫转尾鳞叠连环。如万树的《金花胜 杂咏》,三十首,读例,“风柳同花拂苑东,柳同花拂苑东风,同花拂苑东风柳,花拂苑东风柳同。”万斯同、李旸有仿作,另有失名的《环钱图》三首。</h3><h3>3、换序</h3><h3>读法技巧,一种调换句序读,是作诗时就考虑了读法。回文图形诗较多,可以任何一句起,也可定一句,其它几句换序。一种在词中,调换上下阕顺序读,如张潮的《酒国》、《八仙过海》。无论哪种,都可增加诗词数量。</h3><h3>4、会意</h3><h3>也是读法技巧,读者通过图形、文字等,领会其中的意思,读出诗来。如神智体,作法是字形技巧,读法要会意读;圈圈词,图画会意;数名会意诗,须会意读;华彬的谜语诗图,用到会意。</h3> <h3><b>二、回文技巧</b><br></h3><h3><br></h3><h3></h3><h3></h3><h3>回文,也写作“回文”、“回纹”、“回环”。它是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做“回文体”。这种手法用在诗中叫回文诗, 用在词中叫回文词,用在曲中叫回文曲。回文也是图形诗的技巧,回文用在图形诗中,叫图形回文诗,最高级诗歌形态。古代甚至今人把非回文图形诗统归于回文,如《回文类聚》、《回文集》,其中收集的图形诗,有不少是非回文的,其实是不严格的,严格的必须诗是回文。本内容从单纯的图形回文、多读图形回文两个方面介绍图形回文技巧。</h3><h3>(一)单读的图形回文<br></h3><h3>单纯的回文在图形诗回文中类别一样 ,分为通篇回文、本篇回文、双句回文、本句回文、折叠回文、错杂回文六种基本形式,图形的限制性不大,图一般与诗的内容有关。</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3>1、通篇回文</h3><h3>能从最后一个字倒读的,叫“通体回文体”,又叫倒章回文,又名双回文,一首诗变成两首诗。如明失名《太极图,万树与张潮的图形回文不多,万斯同《回文诗》图,书名即回文,但不是所有的诗是回文的,回文诗图多起来,其中单纯回文如《葫芦》、《石榴》、《玉如意》、《蟠桃》、《双鱼》、《酒樽》、《小浮图》等;单纯图形通篇回文词,如《四出天香 菩萨蛮》、华彬的《浮图》《小锦片》、杨凌霄的《卍 虞美人》,值得注意的是,通体回文词回文读时大多要重新标点断句,因为词句子长短有变化。</h3><h3>2、本篇回文</h3><h3>诗歌的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倒读,叫本篇回文体 ,一般一首。图形单纯本篇回文诗少见,减字转尾的叠词回文即十字辘轳回文是特例;词又叫颠倒回文,下片是上片的回文读,合成一调,比较多见,如万斯同《珍珠玛瑙 长相思》、华彬的《扇面 虞美人》、李旸的《五云 南乡子》;张潮的《玉罄 十六字令》(兼多音字),一片词,片内颠倒回文,本篇回文词一般也要标点断句读。</h3><h3>3、双句回文</h3><h3> 又叫倒语回文、上下句回文,前人所称的隔句回文,就是第二句为第一句的回文,读出一首,回文诗如张潮的《八音》(嵌合名);回文词如华彬的《疎棂 离情 阮郎归》(第一字读两次)、《异布 四时闺情 菩萨蛮》;童叶庚的《雷峰塔 菩萨蛮》。一般一首,如果能读出两首,便是横折叠回文了。</h3><h3>4、本句回文</h3><h3>又叫双回文诗、就句回文。就是后半句即为前半句的倒读回文,从左右两边读都可,读成一首。图形本句回文诗,如万树《火齐环 幽斋夏日》其一读为:</h3><h3>幽居野胜野居幽,留客多情多客留。 </h3><h3>鹤似人闲人似鹤,鸥如意静意如鸥。 </h3><h3>万斯同、李旸有仿作,华彬的图为《子母钱》、庞北海的图为《一串金钱》;当代戴笠翁的《一字碑》较特殊,本句回文,兼诗联。图形本句回文词,少见。</h3><h3>5、折叠回文</h3><h3></h3><h3>从奇句开始,顺序也不变,犹如一本书的左页和右页,两页各一首,把书合上就变成一首。顺逆同韵的诗一般可折叠读,横折叠、纵折叠皆可,可多读出一首或两首。词也可,如华彬《秋叶》,四读回文,可以折叠读。又如华彬的《相思版 秋晚 浣溪沙》,第二首是第一首句纵折叠读;《金锁 游仙词 菩萨蛮》,第二首为第一首的联(两句)横折叠回文读。折叠回文样式较多,图形的比较少见。</h3><h3>6、错杂回文</h3><h3>错杂回文,不按一般顺序安排回文,以部分、交错等形式出现的回文。错杂回文的各种类型很多,常见的有:连绵叠体、半折叠回文、十字顶真回文诗、部分回文、隔句回文、上下句回文与本句回文结合、交错回文等。如十字诗、张潮的《同心栀子》是半句回文;华彬的《兰湄幻墨》中回文图形诗词最多,种类多,不少错杂回文。</h3><h3>(二)多读图形回文</h3><h3>多读回文,不指《璇玑图》或合图等读出很多的回文诗情况,是指在一首诗文字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技法和读法,读出更多的诗来。多读回文技巧主要韵字安排,通过调句(字)换序反复变化读出更多的诗。</h3><h3>1、反复体回文</h3><h3>严羽《沧浪诗话》注云:“举一字而诵皆成句,无不押韵,反复成文也。”《回文类聚》“两韵者谓之回文,一字皆成读者,谓之反复。”即反复体,又叫“字字回文”,即从每一字可以读顺逆读起,都可成句,通常可做成圆形图,包括玉连环回文铭和反复体回文诗,一般情况诗数是字数的二倍。</h3><h3>(1)玉连环回文铭</h3><h3>反复体回文之一叫玉连环,实际多是铭文。字数不同,句数不同,一般为四言句。<br></h3><h3>①8字玉连环</h3><h3>一般四言,16句。传最早曹植首创。历代有作,如酒盘名、砚铭、扇铭、镜铭、钱铭、印名等,清朱象贤写的最多,14首;万斯同图形有变化,如《绣枕》《玉交环》,陈文述为双层图;徐基有集字技巧玉连环;黄本骥、熊应祚的读法有变化,读出更多句子。</h3><h3>②12字玉连环</h3><h3>a、三言四句,24首。万斯同创,如《玉连环》;王如香《石幢回文》最内层,读法有变化,三言四句、四言回一字、五言回二字、六言回三字、七言回四字,字字可起,顺逆可念,读得三、四、五、六、七言各24首。</h3><h3>b、四言三句,24首,如刚刚 《钟》。</h3><h3>③16字玉连环</h3><h3>四言四句,32首。明 刘秉忠创,如《孪生回文镜》。清 金礼瀛有《珠联璧合锦》、华彬《菱花镜 古镜铭》中有一首、方以智有 5首。王如香的《石幢回文》中一首读法不同,读得四、五、六、七言各32首。</h3><h3>④21字玉连环</h3><h3>七言三句,42首。如万斯同的《菱镜铭》。</h3><h3>⑤24字玉连环</h3><h3>六言四句,48首。如华彬《菱花镜 古镜铭》,王如香 石幢回文第四层,读法有变化。</h3><h3>⑥32字玉连环</h3><h3>四言八句,64首。如清 金礼瀛 《太极乾形锦》 。</h3><h3>⑦96字玉连环</h3><h3>读得四言,192首。如苏氏《璇玑瑞镜铭 》。</h3><h3>⑧152字玉连环(方形)</h3><h3>四言304首。如金礼嬴 《拟赵阳台回文诗》周铭。<br></h3><h3>(2)反复体回文诗</h3><h3>①20字反复体诗</h3><h3>一般五言四句,40首。达摩首创,为《真性颂》,后世当今都有仿作。宋太宗《心轮图》为五层圆图,每层40首,但换字交替读,得1000首;传苏轼内带十字反复体,外圈可五、六、七四句各40首,十字读七言四句32首,外圈十字结合读七言40首,刚刚、李凡有仿作,又王如香《石幢回文》第三层、乔昆《翠院秋》,也可五、六、七言读。傅维鳞的《连环诗》,有二环交图和四环交替,为借字反复体诗 ,李凡有四并环和五并环借字反复体。(明)梁桥有五平五仄反复体 。</h3><h3>②28字反复体诗</h3><h3>七言四句,56六首。王如香首创,见《石幢回文》第五层。</h3><h3>③56字反复体诗</h3><h3>七言八句,112首。刚刚首创,刚刚的《读红楼》、竟陵残雪的《穿越贞观》。</h3><h3>逸飘《藏龙岛》为百变反复体,读出诗更多。</h3><h3>2、句反复体回文</h3><h3>根据韵的安排,可从每句读起,可顺可逆,即句子反复体,一般八首。</h3><h3>(1)纯句类</h3><h3>多读,但不会读出很多,因为每句不是字回文句且只押尾韵,相当于现代的句回文。如顾景星的《宫镜铭》、失名《绛州璇玑图》(兼换词)。</h3><h3>(2)顶针类</h3><h3>①矩式回文</h3><h3>这种诗是顶真回文诗的一种,它的关键是四个顶角字,分为对顶角的两组,一组为平声字一组为仄声字,且是两组压韵字,也可柏梁体,又叫句子反复体。按字数来分,有12字矩式连环回文诗(四言)、16字矩式连环回文诗(五言绝句)、24字矩式连环回文诗(七言绝句)、32字矩式连环回文诗(五律)、48字矩式连环回文诗(七律)(后两种少见),词更罕见。变体为规式回文,成圆形,有时结合十字,十字端四字为同韵字。读法,每个顶角字都可做顶真诗的首字,左旋一首,右旋一首,正好成为回文,一共可读出八首诗。</h3><h3>a、12字的四言</h3><h3>如(清)万斯同的五图,每图角字读起,四言回文8首,共40首。</h3><h3>b、16字的五言</h3><h3>如明汪廷讷、许应善的《矩式回文》、庞北海的《铜方》。当代综合图有刚刚、对对、小草儿的《手机》、对对的《三合一 秋江夜泊》等。</h3><h3>c、24的七言</h3><h3>清代《回文诗余图谱》有柏梁体矩式回文,当代有不少作品,有变化的如俗雅斋的《离合字矩式顶针回文诗 超》、刚刚的《借字双矩式回文 山居》。</h3><h3>d、当代综合复杂的图有,刚刚的《魔方诗 出征》,程瑞的《魔方诗联》,天涯客车的《九宫八卦》,刚刚的分联对顶回文,对对的《米田 景中情》、姜祚正田字形图中矩式回文等,不过这些大多超出在同样的字数范畴了。</h3><h3>矩式回文词不多见,如华彬的《杂佩 春夜吟》中图,可读《渔父》八调 、《忆秦娥》八调。</h3><h3>②八角回文</h3><h3>是矩式回文的扩展,刚刚创意,分五言七言两种,一般16首,也可读出诗更多,如《寺钟》。</h3><h3>③分联对顶回文</h3><h3>上句的首字与下句的尾字相同,因此分联对顶回文诗属于顺逆同韵诗。如果奇句也押韵,那就是特殊的四变回文。如刚刚的《田庄》。</h3><h3>(3)用韵类句反复体</h3><h3>①四变回文</h3><h3>举一句而反复成诵,句句可起,顺逆可读,每句为首句的顺逆读。结构特点:奇句的首尾为两组押韵,双句的首尾为另两组押韵,兼字回文读,如万斯同《六角扇》,六句,字回文12首,句回文12首。绝句字回文8首,句回文8首。律诗字回文16首,句回文16首。</h3><h3>②柏梁体回文</h3><h3>顺逆同韵,如对对的《米田 景中情》,图较复杂,可读若千首。</h3><h3>3、混杂回文</h3><h3>由于韵的安排,两组平仄韵,既可以按句子自然顺序读、换序读,还可以把不相邻的句子放在一起组合读,即跳起读,即混杂回文,有时结合句反复读,可以读出不同诗来,形成多读回文。华彬的《秋叶》、越南回文《雨中山水》等,律句可读出至少64首,绝句128首。</h3><h3>4、弈棋回文</h3><h3>“弈棋格”是王昙解读其妻金礼嬴所做《拟赵阳台回文诗》的一种读法。他在《读例》附“诸体回文读法总目”中列了16种读法,“弈棋格”为第13种。</h3><h3>(1)弈棋读定义</h3><h3>将五字或七字(八字减一字读)的句子分别以其中一字为韵,其它几个字通过换序成一句内字同而序不同的新句,组成一首同字韵诗,即弈棋读。弈棋读是基本读法,如不能卸环读,几字就读出几首。在这个基础上,如能顺卸环读,诗数翻倍,如顺逆皆能卸环读,再翻倍。</h3><h3>之所以出现这种读法,还是取决于汉语方块字的组合的灵活性,不但句子内部字序可换,而且不同变化都还可以整体回读。</h3><h3>(2)特点</h3><h3>①从字数看:五字、七字、八字(八字读成七言要每句减一字读)皆可成诗。</h3><h3>②从图形看:文字布局有星斗状,有同心圆图,读法大同小异,依图而已,诗数则不同。</h3><h3>③从诗体看:可律可绝,七绝为律取四句而成。有的平仄两式。</h3><h3>④从形式看:每句都由原字换序组成,有全字连珠的味道。有的不可回读。如《紫微锦 听琴常陈七星体》。</h3><h3>⑤从押韵看:每个字都可为韵,有平仄两韵,押同字韵(独木桥体)为主,特殊的有两字同韵,可异字押韵。如《紫微锦 听琴常陈七星体》。</h3><h3>⑥从读法看:弈棋是基本读法,穿心、抽心读是弈棋的变式,有时还可加以卸环读,诗量成倍增加。</h3><h3>⑦从数量看:基本数量,由弈棋基本读法决定,一般几字几首,回文翻倍;穿心、抽心读有变化。是否读出更多,看能否用上卸环读。</h3><h3>读例:建辰锦 织锦诗北斗星文体 </h3><h3>七字:文织工巧转圆中</h3><h3>弈棋读例之一:</h3><h3>圆转文中工巧织,转圆工巧织文中。</h3><h3>文工巧织中圆转,文转中圆织巧工。</h3><h3>工巧圆中文转织,织文工巧转圆中。</h3><h3>工圆机巧文中转,圆巧文中织转工。</h3><h3>读法:弈棋读律绝56首。弈棋每字叶韵,平律仄律共七首,绝之为绝句14首,律绝各用顺逆卸环之法读,律成28首,绝成28首。 </h3><h3>5、回锅回文</h3><h3>这种多读回文诗,非常罕见,首创者为清代的沈士瑛,作品叫《美人揉碎梅花回文诗》。梅花图共三层,每层由原字重组而成。六首七律,24首七绝,是前回锅回文六首七律取句调序而得,是副产品而已。根据作者序文交代,又不止30首。其自序言:“兹图顺而逆,前而后参互读之,都成韵语。中间读法毕备,一流水读,二回风读,三连环读,四脱蝉读,五穿花渎,六夹蜨读,七断云读,八腰蜂读,九旋帆读,十归雁读,像名取义,神与口传,计图内藏七言律诗六首,绝句二十四首,共得梅花诗三十首。自此纵横反复,衍而伸之,虽千百万首,亦可得于五十六字之内,将不仅三十咏止也,予今先以三十见端。”周知撰《美人揉碎梅花回文图读法》,其序中言:“按图中可得七律二百八十八首,七绝七百八十六首,较诗成三十之云推广多矣。”</h3><h3>这首用了回锅手法,是针对本诗而言。本诗56字,分三次打乱,如回锅重炒,读出六首七律,因为梅花图分三层,故三次。主要注意韵的组数,回锅几次,就有几组韵,还要主要平仄字的安排,才合律。七言律诗六首读为:</h3><h3>梅垂翦雪踏诗家,韵字空香遗味赊。</h3><h3>催女游楼狂放鹤,乱思宫鬓嫩妆鸦。</h3><h3>开艐水竹幽洲隔,滑径舟塘旧岸斜。</h3><h3>来雨红芳通蜨鸟,回风绕带几池花。</h3><h3><br></h3><h3>风开隔鹤乱艐池,滑雨香楼水鬓垂。</h3><h3>空径家游催字韵,雪鸦斜放味花诗。</h3><h3>通舟几女芳塘踏,旧竹赊来幽鸟遗。</h3><h3>红带回狂洲岸绕,宫妆懒蜨翦梅思。</h3><h3><br></h3><h3>幽池几岸隔风塘,水竹赊开家径芳。</h3><h3>洲蜨空遗花鸟带,雨艐催放雪诗香。</h3><h3>楼宫绕字红梅踏,滑鬓斜垂韵鹤狂。</h3><h3>游女回来思旧味,舟通乱翦懒鸦妆。</h3><h3>回文三首略。</h3><h3>其它多读,为运用调句组句法。</h3><h3><br></h3> <h3><b>三、图形诗技巧的兼用</b><br></h3><h3><br></h3><h3>(一)非回文技巧之间的兼用</h3><h3>在图形诗中,一般至少运用了一种文字技巧,但由于图形的制约或创新的因素,不少图形诗综合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的技巧,即技巧兼用。常用非回文技巧兼用主要是文字技巧之间的兼用,如藏头拆字兼用其他技巧,较多的借字兼用情况多。清专著图形诗,有大量兼用情况,一般二兼较多,三兼的少。</h3><h3>1、藏头拆字兼用。一般杂体元素图形诗的兼用,是从白居易首创的藏头拆字始,这种技巧后来陆续有人加入其他非回文技巧结合运用。</h3><h3>(1)古代的</h3><h3>①嵌字藏头,如万树的《八音锦》、张潮的《 七政全书》、华彬 的《奇门八阵》 (组诗嵌名同尾藏头) </h3><h3>②借字藏头,如张潮 《五方杂处》。</h3><h3>③集句藏头,如华彬 《五云捧月》 。</h3><h3>④药谜藏头,如华彬的《四时本草 》。</h3><h3>⑤徐基 赞苏蕙 集字藏头。</h3><h3>(2)当代的如</h3><h3>① 拆字藏头,如刚刚的《慌字》</h3><h3>②同旁藏头,如李凡的《日旭吟》 </h3><h3>③辘轳藏头,如小草儿的《人到中年笔自沉》。</h3><h3>④刚刚、小溪细雨的《藏头拆字首尾吟》。</h3><h3>2、清代图形诗专著作品,图中的文字技巧有不少是兼用的,有的两兼,有的三兼的。如万树的《璇玑碎锦》中,两兼的如《药笼》兼离合、回文,《同心栀子》兼拆字、借字,《蛛丝》兼拆字、借字,《颠倒鸳鸯》兼借字、顶针,《一垣星斗》兼借字、顶针,《八音锦》兼嵌名、藏头,《一局棋》嵌名、藏头,《奇门八卦》兼嵌名、借字;三兼的不多,只《蜂房》兼拆字、借字、回文。其他专业图形诗作者图形诗大多兼用了技巧。</h3><h3>3、公字借用。特别是图形诗由于图形关系,线条大多相接或相交,公用字的借用即借字,是图形诗最常见的兼用情况,一般的杂体诗技巧用不到这种技巧。</h3><h3>(二)回文技巧与非回文技巧兼用</h3><h3>回文技巧有时与非回文技巧兼用,最早的回文《璇玑图》的诗,回文还兼用了借字,《盘鉴图》借用字有16个交点,兼用借字技巧明显。前面介绍的多读基本是从读法技巧而言的,图形回文诗中的文字技巧兼用是比较难,除了借字,后来清代专业作者出的回文图形诗出现了更多的杂元素回文,如音韵回文、藏头回文、离合字回文、嵌名回文、集字集句回文、连环回文等。</h3><h3>1、音韵</h3><h3>图形回文诗中,主要运用平仄声调、押韵方,叠韵的少。</h3><h3>(1)平仄体回文</h3><h3>一首诗中所有的字全为仄声或平声,如明代梁桥的《五平五仄反复体》。</h3><h3>(2)柏梁体回文</h3><h3>句句押平韵回文,一韵到底。如对对的《米田 景中情》。</h3><h3>(3)独木桥体回文</h3><h3>押同一字韵回文。如对对的《旦字 元旦祝福》</h3><h3>2、字形类</h3><h3>回文与字形技巧的兼用。</h3><h3>(1)藏头拆字回文</h3><h3>藏头拆字回文是当代出现的手法,如蓝娃娃 《藏头拆字回文》、李凡的《工字 藏头拆字合璧回文》。</h3><h3>(2)合书分读回文</h3><h3>一般合字句举图首尾或中心,首创为华彬的《十字架》,七绝八首,刚刚有仿作。对对、刚刚的字母诗《M》,七绝二首。</h3><h3>(3)离合体回文</h3><h3>离合字回文,不多见,宋代宋庠的《拆字连环贯通回文 寄范希文》中的七言绝句,是特殊藏头拆字回文,也是离合回文。读为:</h3><h3>草化飞萤聚乱麻,广林野阔接平沙。<br></h3><h3></h3><h3> 少水矶滩露荻槁,木高微翠近开花。</h3><h3>华彬的《葫芦》,离合了“霜”字,位置特别,但比较典型。</h3><h3>(4)玻璃体回文</h3><h3>玻璃字图形诗是当代“奇诗派”的创新,首创对,如《山》、《丳》、《高脚杯》;刚刚的《丫》、《丳 》、《高脚杯》;飘逸的《燕环山水》为玻璃藏头合璧回文。</h3><h3>(5)神智体回文</h3><h3>神智体回文为华彬首创。他有《会意回文》七绝四首。童叶的《莲叶》,五绝神智体回文,但只有莲叶图。神智体回文词有清失名《眼儿媚》,见于《回文诗余图谱》。当代刚刚写过不少神智体回文。</h3><h3> 3、词语类</h3><h3>回文与词法技巧的兼用。</h3><h3>(1)借字</h3><h3>回文与借字兼用,这种情况较多,因为回文图大多几何图,文字组成的图,不是相并就是相交,并交之点,就会彼此借用。如《璇玑图》、《盘鉴图》、《玉交环》、《五环》、《三角》、《矩式》、《五角》、《六角》、《八角》、《纵横诗》、《魔方》等;物形图也有相交的,就会借用,如《灵檀几》、《花尊》、《莲叶》、《晴雨伞》、《地球仪》等;字符图中回文诗,因为笔画有交接,也会借用,如《王》、《女》、《井》、《田》、《丳》等。</h3><h3>(2)嵌串 </h3><h3></h3><h3>回文与嵌名串名兼用。如万树的《药笼 初秋》(药名诗离合体),张潮的《八音》,李旸《蟠桃 西江月 咏美人》,集古美人名。</h3><h3>(3)换词<br></h3><h3>弈棋回文和回锅回文,用了这种手法。</h3><h3>(4)增减</h3><h3>如越南昭治帝的《雨中山水》,现代当代的百变回文中用到。</h3><h3>4、集成类 </h3><h3>回文与集成技巧的兼用,包括集字和集句。</h3><h3>(1)集字回文</h3><h3>主要是清徐基的《十峰集》中,集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几个集字图形回文诗。如仿玉连环铭 2图、四时辘轳回文十字诗、仿宋庠拆字连环贯通回文 2图、仿盘鉴图。</h3><h3>(2)集句回文 </h3><h3>华彬创体,如《绕屋梅花华》,即集古五言绝句60首,顺逆各30首。《古怀集 闺词有序》60首,顺逆各30首。《龟纹 闺词》中,集唐七言24首,顺逆各12首。《异布 四时闺情》中,集唐《菩萨蛮》二调,上下句回文读。</h3><h3>5、连环类 </h3><h3>回文与连环的兼用,包括顶针和叠词两类。</h3><h3>(1)顶针连环回文</h3><h3>回文与顶针技巧的兼用。</h3><h3>①顶针回文</h3><h3>a、环形顶针回文,如封淑英的七律顶针连环回文,刚刚的《忆江南》顶针回文词。</h3><h3>b、柏梁体顶针回文,如对对的《米田 景中情》。</h3><h3>c、其他图形,当代刚刚、小草儿、对对的《晴雨伞》(含借字)《瓷花》 ,刚刚的《独轮车》《三角铁》《钱神》,泉流的《五角》回文等。</h3><h3>②锦缠枝通篇回文</h3><h3>宋南山居士创体,此种诗字字行行如锦绣丝带,螺纹状紧紧地缠在树枝上,故名。又叫称倒顺连环锦缠枝。全诗横、竖各七字,左下方缺一字,共48字。通过旋读、连环、回文,可读成七言八句诗二首。读的时候要像锦缠在树枝上那样一圈一圈的绕着读,下一句的头是上一句的尾。正读倒读皆可。明有失名《四季锦缠枝》,童叶庚有两图,当代奇诗派有仿作。</h3><h3>③矩(规)式回文</h3><h3>前面多读回文已介绍,四角为韵字,句句为首反复读,可读出8首。此以16字五言四句为例,如明 汪廷讷《湖心亭》 ,以“翠”为首字为例,读为:</h3><h3>翠烟湖上亭,亭幽在隐意。</h3><h3>意解自鸥汀,汀石绣苔翠。</h3><h3>回读为:</h3><h3>翠苔绣石汀,汀鸥自解意。</h3><h3>意隐在幽亭,亭上湖烟翠。</h3><h3>复杂的有对对的《三合一》、刚刚的《魔方》,变式的有分联对顶回文,八方回文。</h3><h3>④蝉连环回文</h3><h3>如张潮的《八音》,每二句倒句回文读,上下句回文,是特殊的蝉联回文。如“金枞听好音,音好听枞金。”李凡的《诗花》“诗声韵仄平清律,律格经常寻好诗。……”兼用顶针,独木桥体回文,刚刚的《地球仪》也如此。</h3><h3>(2)叠词连环回文</h3><h3>回文与叠词连环兼用,有四种情况。</h3><h3>①转尾连环连回文</h3><h3>转尾连环回文诗一般由十六字首尾连成环形,可左右旋读各得七绝一首。读法:顶四字读,第一句从首字起左旋,后三句均从前一句的第四字读起。右旋读法从尾字起同左旋读法,至左旋读法的首字止。如铭佚名《四季回文》“春”读为:</h3><h3>春晴喜鹊噪前津,鹊噪前津柳媚新。 </h3><h3>津柳媚新花恋蝶,新花恋蝶去来频。</h3><h3>回文:</h3><h3>频来去蝶恋花新,蝶恋花新媚柳津。</h3><h3>新媚柳津前噪鹊,津前噪鹊喜晴春。</h3><h3>华彬《围脖 贺晬盘会》有14首,李旸的《水晶环》8首。</h3><h3>②减字转尾连环回文</h3><h3>又叫十字辘轳回文、鸳鸯交颈回文等,是特殊的本篇回文。这种环复回文是回文体和连环体的综合运用,特点是:第一、七、十字必须押韵,方可反复回环。读法是:顺读一至七字为首句,四至尾字为第二句。倒读时十至四字为第三句,七至首字为第四句。本篇回文体多以十字辘轳体出现,最早的有明代朱厚熜等四人合作的《四季回文》,明沈琼莲也有《四季回文》,如“春”,读为:</h3><h3>咏四季诗 春</h3><h3>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h3><h3>莺啼绿柳弄春情,柳弄春情晓日明。</h3><h3>明日晓情春弄柳,情春弄柳绿啼莺。</h3><h3>此体回文,古今作品极多,有单诗,也有组诗。</h3><h3>③鳞叠连环回文</h3><h3>鳞叠连环与回文的兼用,有两种情况。</h3><h3>a、10字鳞叠连环回文。也叫翠蕉体连环回文,如庞北海的《相思板》,退一字读,七绝顺回二首,读如:</h3><h3> 溪柳西堤系钓舟,柳西堤系钓舟浮。</h3><h3> 西堤系钓舟浮水,堤系钓舟浮水流。</h3><h3>回文</h3><h3>流水浮舟钓系堤,水浮舟钓系堤西。</h3><h3>浮舟钓系堤西柳,舟钓系堤西柳溪。</h3><h3>b、7字鳞叠连环回文。这是华彬的创新,原万树的《金花胜》,不回文,读出30首,华彬《双套环 杂咏》回文则七言绝六十首。上下平三十韵,每韵左右两旋,递卸一字读。如“空翠笼风竹夹丛,翠笼风竹夹丛空,笼风竹夹丛空翠,风竹夹丛空翠笼”;又回文“笼翠空丛夹竹风,翠空丛夹竹风笼,空丛夹竹风笼翠,丛夹竹风笼翠空”,余仿此。庞北海的《霹雳环 四时》,亦用此法。</h3><h3>④脱御连环回文</h3><h3>连环诗中脱御连环诗出现最早,宋秦观、苏轼都写过,但兼用回文是当代“奇诗派”的创新。因为脱御连环回文不合格律,刚刚先生研究古代平仄读现象,是因为可以解决格律问题,提出脱御也可以用平仄两读字,就可以脱御连环诗的回文后的格律问题。实践中,刚刚、小草儿、李凡各写了一首,如李凡的《脱御回文 秋》,其中屋“听”字,平仄两用,读如下:</h3><h3>听涛秋月夜追舟,月夜追舟星斗流。 </h3><h3>星斗流萤飞醉梦,萤飞醉梦听涛秋。 </h3><h3>回文:</h3><h3>秋涛听梦醉飞萤,梦醉飞萤流斗星。 </h3><h3>流斗星舟追夜月,舟追夜月秋涛听。</h3><h3></h3> <h3><b>第三节 图形诗技巧的运用</b></h3><h3><br></h3><h3><b>一、以少胜多的技巧运用</b></h3><h3><br></h3><h3>图形诗通过运用恰当的文字技巧,可以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图中少于一首诗的文字数,一可以读出一首诗,二是可以读出多首诗。上节的多读回文也是以少胜多,这里从字数角度看多读情况,示例1——16字。</h3><h3>(一)五字</h3><h3>1、弈棋回文</h3><h3>首创:金礼嬴,图形:两种。一种外四字排成圆形,中间圆心一字;一种为线形。手法:回文、换字序。读法:五言诗,弈棋读法,一种又分穿心读法和抽心读法;后一种弈棋卸环读法。①穿心读,律绝八首。穿心者,用“春”字叶韵也。律一首,绝二首,顺逆卸环,律成四首,绝成四首。 (基本读律绝各两首,顺逆卸读环翻倍)②抽心读,律绝32首。抽心者,用外四字叶韵也。律四首,绝八首,顺逆卸环,律成16首,绝成16首(基本读律绝各八首,顺逆卸环翻倍)。例子:《拟赵阳台回文诗》之《建辰锦》:《四季闺词》如:春 赋得“春寒风雨晚”。</h3><h3>2、五字诗</h3><h3>首创:姜祚正。图形:“无”字为圆心,其它四个同韵字布四周。手法:回文、借字。读法:三言诗,首尾押韵,以中间字连任二字成诗。例子:见《奇趣诗词联》。</h3><h3>(二)七字</h3><h3>1、弈棋回文诗</h3><h3>首创:金礼嬴。图形:线形。手法:回文、换字序。读法:七言诗,弈棋卸环读法。读法:弈棋读律绝56首。弈棋每字叶韵,平律仄律共七首,绝之为绝句14首,律绝各用顺逆卸环之法读,律成28首,绝成28首。例子:《拟赵阳台回文诗》之《建辰锦》,织锦诗北斗星文: 圆转文中工巧织 。</h3><h3>2、鳞叠回环诗</h3><h3>首创:万树。图形:七字排成圆形。手法:叠顶。读法:七言诗,读凡二、三、四句皆递卸一字,右旋。例子:《金花胜》30首、《环钱图》三首。如:风柳同花拂苑东。</h3><h3>3、本篇回文</h3><h3>首创:萧玉苍。图形:圆形,辘轳体,上下篇回文。手法:回文。读法:读法1至5,3至7,然后回文,为五绝一首。例子:《咏琴》 萧玉苍:弹琴学士志知音。</h3><h3>(三)八字</h3><h3>1、玉连环</h3><h3>首创:曹植。图形:圆形。手法:回文。读法:字字回文,两句四言,16首。例子:酒盘铭 殷仲堪:礼节有宜体悦酒为。</h3><h3>2、弈棋回文诗</h3><h3>首创:金礼嬴。图形:星线形。。手法:回文、换字序。读法:七言诗,弈棋卸环读法。</h3><h3>弈棋卸环读十四首,每字为韵。例子:《拟赵阳台回文诗》之《紫微锦》,锦缠腰诗右蕃八星体 :腰红锦夜日金虹如。</h3><h3>3、玉謦</h3><h3>首创:涨潮。图形:图形,乐器,磬。。手法:多音。读法:十六字令,念两遍。例子:</h3><h3>敲声细相和晚更朝。</h3><h3>4、八字运限</h3><h3>首创:涨潮。图形:八字。手法:合书分读。读法:八字运限,五言绝一首,一字分作两三字读。例子:《奚囊寸锦》之《谈星处》三首。如:些仲袍李崮莅篑侗。</h3><h3>(四)九字</h3><h3>1、叠字回环诗(品字环)</h3><h3>首创:万斯同(品字环中)。图形:圆形。手法:顶针。读法:借字顶针,五言诗。例子:隔树画楼红角露花开。</h3><h3>2、花心诗</h3><h3>首创:佚名。图形:圆心“花”字,外八字圆形。手法:离合字、公字。读法:五言离合字体。例子:花心诗。</h3><h3>3、十字形诗</h3><h3>首创:姜祚正。图形:十字形图。手法:借字、半句回文。读法:从四方任何一字读起,向任一方读去,得三言、五言若干首。例子,略。</h3><h3>4、九字辘轳回文体</h3><h3>首创:失名。图形:圆形。手法:连环本篇回文。读法:七言诗,179押韵,读时1---7,3---9.9---3,7---3。例子:七绝 《爱是否会被磨光》:寒冬冷雪白山川串连。</h3><h3>(五)十字</h3><h3>1、翠蕉诗</h3><h3>①非回文,首创:万树。图形:翠蕉、圆形。手法:鳞叠顶针。读法:斜纵卸一字读,首句“春”字起,次“雨”字,三“晴”字,四从“来”字,余仿此。例子:翠蕉 四季咏。如:春 春雨晴来访友家花径斜。</h3><h3>②回文,庞北海 的《相思板 渔舟》, 七绝顺回二首。 </h3><h3>溪柳西堤系钓舟浮水流。</h3><h3>2、辘轳回文诗</h3><h3>首创:沈琼枝。图形:圆形。手法:连环回。文读法:十字辘轳连环本篇五言、七言合璧回文诗。例子: 《四季回文》。如:春 花枝弄影照窗纱映日斜。</h3><h3>3、截断横行</h3><h3>首创:涨潮。图形:螃蟹。手法:合书分读。读法:五言绝句一首,每字分做两字横读。例子:《截断横行》。</h3><h3>4、五星诗</h3><h3>首创:刚刚。图形:五星(角)形。手法:借字、回文。读法:七言诗,诗句为四字顶针,最后回到顶上开头的字,所以叫五星回环诗,如果能写成回文诗,那就叫五星回文诗。例子:《赏花》 刚刚。</h3><h3>5、五言诗联合璧</h3><h3>首创:刚刚。图形:圆形。手法:合璧回文。读法:对联,五言回文诗、反复体诗。例子:刚刚的:离雁独栖苦,误丝浮茧縻。</h3><h3>这是一副对联,它又可组成诗,所以叫联绝连环体。可读出数十首诗。</h3><h3>6、问号诗</h3><h3>首创:对对。图形:符号。手法:借旁。读法:读成十七字诗一首,每句前两字各分出一旁,读成两字。例子:《秋愁》 对对。</h3><h3>(六)十一字</h3><h3>循环反复体</h3><h3>首创:姜祚正。图形:圆心为“无”,外圈为10个同韵字。手法:借字、回文。读法:以“无”字连接首尾两端,读三言、五言。首尾皆韵,可循环往复。例子:见《奇趣诗词联》。</h3><h3>(七)十二字</h3><h3>1、拆字诗(一掌金)</h3><h3>首创:涨潮。图形:手掌。手法:合书分读。读法:六言绝句一首,一字分做两字读。</h3><h3>2、矩式回文</h3><h3>首创:万斯同。图形:方形。手法:回文。读法:分别以四角的字为首句首字,又以上句的尾字为下句的首字连环,顺读、回读,成四言绝句八首。</h3><h3>3、反复体回文</h3><h3>首创:王如香。图形:圆。读法:三言四句、四言回一字、五言回二字、六言回三字、七言回四字,字字可起,顺逆可念。余皆类推。例子:《石幢回文》。</h3><h3>4、六角诗</h3><h3>首创:刚刚。图形:角形。手法:借字、回文。读法:两个三角形构成,而且有两个同心圆,公用字6个。每个三角形用四,自顶针读,歌得三句,两圆用首尾衔接读,共可读出一首七绝和一首七言四句诗。例子:六角诗 颂奇坛 刚刚。</h3><h3>5、二字连环诗(教儿诗)</h3><h3>图形:圆形。手法:顶针。读法:二字连环读。例子:教儿诗。</h3><h3>6、五读诗 (龙泉政府)</h3><h3>首创:姜祚正。图形:圆形。手法:回文。读法:可叠字、拆字读成三言、四言、五言、七言诗。例子:题龙泉镇政府。</h3><h3>7、煤球诗</h3><h3>首创:对对创意,小草儿、刚刚填图。图形:煤球形。手法:借字、拆字、回文。读法:中间四字拆做两字读,回文二首。例子:《春日无聊》,小草儿作。</h3><h3>8、人字诗</h3><h3>首创:对对。图形:字形图。手法:拆字、多音、回文。读法:拆字、回文、例子:《赠叶萌》,对对作。</h3><h3>(八)十三字</h3><h3>1、十字形诗</h3><h3>首创:佚名。图形:十字形。手法:借字、半句回文。读法:拆字法,顶针法,顶针回文法。</h3><h3>2、霹雳环</h3><h3>首创:万斯同。形式:圆形。读法:七言诗,</h3><h3>例子:《霹雳环》中二首。</h3><h3>3、三元及第</h3><h3>首创:姜祚正。图形:三层圆形。手法:回文。读法:中心一字任二字组成三字回文,舆人四字组成五言回文,三言、五言、六言诗若干。例子:见《趣诗指墨集》。</h3><h3>5、诗瓣</h3><h3>首创:对对。图形:花瓣形。手法:借字、回文。读法:顶针、回文读,三言、四言、五言、七言诗若干。例子:《诗瓣》对对。</h3><h3>(九)十四字</h3><h3>1、脱御连环诗</h3><h3>首创:秦观。图形:圆形。手法:顶针连环。读法:七言,利用顶针的方法,第二句的开头是第一句的结尾几个字,第三句的开头是第二句的结尾几个字,第四句的开头是第三句的结尾几个字,第四句的结尾则是第一句的开头的开头几个字,这样形成连环。例子:《客怀》 秦观:静思伊久阻归期忆别离时闻漏转。</h3><h3>2、脱御连环回文诗</h3><h3>首创:刚刚。图形:圆形。手法:顶针、回文。读法:脱御回文,七言诗例子:刚刚 秋江:搜江秋色满舫舟游兴稠悠情载浆。</h3><h3>3、变体脱御连环回文(咏东兰)</h3><h3>4、四叠字连环诗</h3><h3>首创:萧玉苍。图形:圆形。手法:顶针、回文。读法:叠字连环例子:肖玉仓 《早稻增产》。</h3><h3>5、双七字辘轳回文诗</h3><h3>首创:刚刚。图形:圆形</h3><h3>手法:回文。读法:由两个七字辘轳回文句构成,可读出一百多首诗来。与四变回文联绝体的区别在于双七字回文辘轳体的两句不是对联。例子:《红楼诗题 叹玉钗》(双七字辘轳回文诗) 刚刚:林藏绿黛玉酸心金钗聚宝虑空吟</h3><h3>(十)十五字</h3><h3>1、玉连环</h3><h3>首创:庞北海。图形:双交圆。手法:借字、回文。读法:七言诗 例子:庞北海《玉连环》。</h3><h3>2、脱御连环回文诗</h3><h3>首创:萧玉苍。图形:圆形。手法:回文。读法:七言回文,脱御连环回文读。例子:《春游》 萧玉苍。</h3><h3>(十一)十六字</h3><h3>1、孪生回文</h3><h3>首创:刘秉忠。图形:圆形。手法:回文。读法:字字回文。例子:《珠联璧合》。</h3><h3>2、矩式回文诗</h3><h3>首创:汪廷讷。图形:方形。手法:顶针、回文。读法:顶针回文,五言八首。例子:《矩式回文 湖心亭 》。 </h3><h3>3、转尾连环回文诗 </h3><h3>首创:佚名。图形:圆形。手法:顶针、回文。读法:顺回皆鳞叠读,即古转尾连环也。七言回文。例子:李旸《水晶环》。</h3><h3>4、瓷花</h3><h3>首创:对对创意,刚刚填诗。图形:图形。手法:顶针、回文。读法:二字顶针,六言回文。例子: 《蜜蜂》 ,刚刚。</h3><h3>5、五言藏头回文诗</h3><h3>首创:刚刚。图形:圆形</h3><h3>手法:藏头、回文。读法:藏头回文,五言诗</h3><h3>例子:《高脚杯》杯口 ,五绝藏头回文(步对对与韵)。</h3><h3>6、脱衣退裙体</h3><h3>首创:对对创意,臻填诗。图形:方形。手法:方形。读法:拆字、顶针,五言三首。</h3><h3>例子:艾绿苑的《口》字。</h3><h3>7、字图诗(天、女 )</h3><h3>首创:对对。图形:字形图。手法:借旁、借字。读法:五言诗。例子:天;女。</h3><h3>通过以上例子,图形诗中以少胜多,技巧的运用是关键。</h3><h3><b><br></b></h3><h3><b>二、技巧与格律</b></h3><h3><b><br></b></h3><h3>技巧和格律是古典图形诗绕不过去的两个问题,是图形诗的文字的两重镣铐,也是图形诗创作的要考虑和处理的问题。</h3><h3>技巧是文字的基本方法的巧妙运用,格律也是技巧,是音韵方面的运用。图形诗既要运用技巧,又要合乎格律,的确有难度,但二者并非相悖。</h3><h3>格律在唐代以基本定型,词在宋代成熟,唐宋的杂体诗,开始律杂化,图形杂体诗也走向律杂,如白居易的《游紫霄宫》,就是藏头拆字七律,明代徐有贞的《相思璧 临江仙》,就是藏头拆字词。清代文人的图形诗词,基本含有技巧,凡是明确是绝律的、有词牌的,基本是合律的,可见,技巧与格律并不矛盾。</h3><h3>当代由于自由白话诗的影响,以及格律的淡化,古典诗词的格律真正懂格律的人不多了,所以有些一谈及技巧和格律,就说什么弄“文字游戏”,这是一种浅薄和悲哀。好在还有不少古典诗词的爱好者,坚守着格律,没有格律的诗词,就失去了诗的典雅。</h3><h3>杂体诗,不管是一般杂体诗,还是图形诗的创作,又既要含技巧,又要合格律,这是“奇诗派”元老刚刚先生的一向主张,也亲力亲为。既然要把诗写成古典诗词,就必须合格律,即便玩打油,也打出格律来,可见态度的严谨。</h3><h3>图形诗技巧与格律,最大的问题是平仄,平仄解决了,其它问题不是难题。古人在这个问题上早已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平仄两读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交接处的公字,安排平仄两读的字;一种是连环诗某处安排平仄两读字。前者如万树的《九转丹》、张潮的的《五官并用》、华彬的《八角符》等。后者如十四字脱御连环回文诗。</h3><h3>十四脱御连环写成回文诗,是刚刚先生的首创,刚刚先生就是发现利用平仄两读,解决了脱御连环不能写成回文的问题,并找出模式。十四字脱卸回环诗要写成格律标准的通篇回文,模式是:</h3><h3>△△●●●○△●●△○●●●。</h3><h3></h3><h3>如果顺读平声韵,回读仄声韵,则为:</h3><h3>▲○△■●○△▲●△○○●● </h3><h3>刚刚先生还做了实例:</h3><h3>吟宝钗(十四字脱卸回环回文诗)</h3><h3>重珍芳长露魂香,长露魂香瓮洗霜。</h3><h3>瓮洗霜侵花正艳,侵花正艳重珍芳。</h3><h3>(长,前仄声,后平声)</h3><h3>回文</h3><h3>芳珍重艳正花侵,艳正花侵霜洗瓮。</h3><h3>霜洗瓮香魂露长,香魂露长芳珍重。</h3><h3>(长,前平声,后仄声)</h3><h3>可见,技巧不是格律的障碍,只要找到办法,技巧格律两相和,尽量合格律,奇诗也优雅。</h3><h3><br></h3><h3><b>三、技巧,高级的文字游戏</b></h3><h3><b><br></b></h3><h3>古今有不少人认为杂体诗的技巧是文字游戏,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本来就是文字运用,都有游戏成分,图形诗杂体诗必须要运用文字技巧,必定有游戏的意味,但一味斥之文字游戏,那就浅薄了。</h3><h3>图形诗杂体诗的技巧,是汉语言文字技巧最高体现,是高级的文字游戏。文学史上文字游戏的大名家很多,不少作品的内容、思想和谐,文字形式优美、文字技巧精湛,作品就成为千古名篇,为人称颂,这是因为汉语言美的魅力,作品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高级的审美情趣。而文字游戏也远非一般游戏可比,古代的文人常常喜欢把玩文字,包括用字、遣词、造句等,值得深味。古代很多作家都会写些杂体诗、回文诗、图形诗,搞些文字游戏,就“技巧”而论,都是游戏的高手,因为文字本身也可以营造出文化魅力、美学魅力,这样的文字游戏也无愧为高级的文字游戏,当代应该继承和发扬之,创作出更好的作品。</h3><h3>图形诗的文字技巧高明于其它一般的文字,因为它至少有文化、智慧和美的能量,不能一概菲薄之。</h3> <h3></h3><h1><b>第五章 图形诗的诗歌解读</b></h1><h3><br></h3><h3>本章内容包括图形诗的文字、图形诗的诗体、图形诗的解读三个方面。</h3><h3><b><br></b></h3><h3><b>第一节 关于图形诗的文字</b></h3><h3><br></h3><h3>诗是图形诗的本质,诗是用文字来表达的,图形诗的文字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以及与图和技巧的关系,也是解读图形诗首先要了解的。</h3><h3><b><br></b></h3><h3><b>一、图形诗的文字特点</b></h3><h3><br></h3><h3>文学是语言艺术,借助文字来表达,作为文学体裁的诗更是精炼的语言艺术,更是如此。而一般的正体诗或一般杂体诗的文字,和图形诗文字,在读出诗没什么不同,图形诗毕竟也是诗,诗是图形诗的本质,图形诗的文字也是表达诗内容的,本质相同,但特点迥异。</h3><h3>(一)图形诗的文字排列改变了一般的诗的阅读顺序。</h3><h3>(二)一般的古典诗用的文字数量和诗是匹配的,而同样的诗体,图形诗由于运用了文字技巧,一方面用少的文字,读出同样的诗,另一方面同样的数量的文字,可以读出更多数量的诗。如藏头拆连环七律,只需49字,而一般的诗56字;如回文诗,同样的文字,可以多读一首。</h3><h3>(三)图形诗的文字可以集群表达,不一定一首一首的,可以在一图中,用节约的文字赋予更多首的诗,如组诗、诗词合璧、诗词合图等。</h3><h3>这些都是图形诗诗的文字的显著特点。</h3><h3><br></h3><h3><b>二、图形诗的文字的作用</b></h3><h3><br></h3><h3>图形诗的文字在图形诗中作用有三个方面。</h3><h3>(一)承载诗歌文字,和其他普通诗一样,用文字来表情达意,此不必多言。<br></h3><h3>(二)展示诗歌形象,图形诗的图大多是以文字如几何的点一样组成图形,来展示各种形象,或借助图形,一起给人视觉效应,从而表达思想感情。如万树的《梅花三弄》,每弄都是文字组一朵五瓣梅花,不但看到文字,也看到梅花图,同时也联想到美妙音乐,以梅喻人,表现了作者与梅花一样的高洁孤傲的品质。</h3><h3>(三)装饰器具图案,即文字还具有装饰功能,一方面有些文字组成的图刻在器具上,如盘、铜镜,一方面通过文字本身的形态变化来与图融会一体,起到装饰作用,如张潮的《蒲团》利用笔画的变形,同旁的“草”字头的字,变形成蒲团的四周的草须,非常妙。</h3><h3>因此,图形诗的文字,不仅仅是诗歌的语言文字,还有着与其他诗不一样的奇异作用。</h3><h3><b><br></b></h3><h3><b>三、图形诗的诗与图、技巧的关系</b></h3><h3><b><br></b></h3><h3>图形诗的诗、图、技巧,如前所说是图形诗的三要素,诗是本质,图是外壳,技巧是灵魂,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h3><h3>图形诗诗的文字可以组成图,图又承载诗的文字;图形诗诗的文字汉字为技巧提供条件,技巧又限制诗在图形中布局;图和技巧巧妙的帮助诗的表达,使图形诗成为杂体诗中最高级诗歌形态,也是文字游戏的最高境界。</h3><h3></h3> <h3><b>第二节 图形诗的诗歌分析</b></h3><h3><b><br></b></h3><h3><b>一、图形诗的诗体</b></h3><h3><br></h3><h3>杂体诗包括一般杂体诗、特殊回文杂体诗和高级图形杂体诗,即图形诗也是杂体诗,但具有一般正体诗基本要素。</h3><h3>(一)图形诗体</h3><h3><b></b>诗是图形诗的主体内容,从诗的角度分类,可以看出图诗的诗的状况。</h3><h3>1、图形诗</h3><h3>正体诗、一般杂体诗、回文杂体诗都能通过图形来表达,它们的变化发展也体现在图形诗之中。</h3><h3>①古体图形诗</h3><h3>图形诗中读出的诗有不少是古体诗。格律诗之前的诗为古正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风之分。古正体诗参入杂体元素,就是古体杂体诗,参与到图形诗中,就是古体图形诗。格律诗之后,古体正、杂诗还继续存在,古体图形诗也有作品。格律诗前的古体图形诗,杂言如《盘中诗》,四言如《盘鉴图》,五言如达摩《反复体诗》,《璇玑图》可读出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格律诗后的古体图形诗,如七言的《拟织锦图》诗,五言的《心轮图》反复体诗,佛印的叠字杂言诗,清代图形诗专著中都有古体图形诗的作品,如万树《莲房》是四言诗,张潮的《斗十千》是古风。</h3><h3>②近体图形诗</h3><h3>唐代格律诗成熟,格律诗为正体,而杂体诗也走向格律化,即格律杂体。图形诗也律杂化,即近体图形诗。如白居易的《游紫霄宫》,藏头拆字七律。白居易首先把七律引入到图形诗中,宋朝苏轼、秦观的脱御连环诗、苏轼的神智体都写成七绝。明清的文人图形杂体诗基本是遵守严格的格律,当代也要求尽量做到合律,平仄、押韵、对仗等,要不就不是中国古典图形诗了。</h3><h3>③杂体图形诗</h3><h3>一般杂体诗也可以用图形来表达,即图形诗的读出的为一般杂体诗,如宋钱维治《宝子垂绶连环诗》是宝塔诗,万树的《梅花三弄》是新体五句诗,张潮的《素珠》是九言诗,《四美具》诗十七字诗。</h3><h3>当然,图形诗运用技巧,一般杂体诗也用了技巧,它们的区别在于图形性,技巧中还有技巧。</h3><h3>2、图形词</h3><h3>词盛于宋,图形诗也生于宋,即失名的《满江红》词镜,文字盘交于镜上,但字不借用,即组字成图,没有文字技巧。真正有文字技巧的图形词是明徐有贞的《相思璧》开始的,明失名的《灵檀几》、《花樽》出现了回文词,清代的图形词数量就很多了。</h3><h3>图形词有非回文和回文情况,非回文有单调词图和多调词图,单调如徐有贞的《相思璧 临江仙》、童叶庚的《杨柳晓风 西江月》等;多调有同调和异调词图,同调如张潮的《牛女相逢 鹊桥仙二调》、华彬的《绣球 如梦令 三调》、杨凌霄《同心珠泪 回心院 四调》、万斯同的《三十六鸳鸯锦 罗敷媚》六调》等,异调如万树的《碧泉瓶 百字令/凤凰台上忆吹箫》、华彬的《相思板 浣溪沙 四调/ 十六字令 八调》等。回文图词有一调、二调、多调,一调一般为上下句回文、本篇回文,如万斯同的《灵檀几 菩萨蛮》、李旸的《蟠桃 西江月》等;二调一般为通篇回文,如如《玛瑙珠串》 长相思 二调等;多调回文词图又有同调和异调,同调如万树《蜂房》 长相思 八调、华彬的《异布》 菩萨蛮四调、集唐菩萨蛮二调;异调如万树的《一垣星斗》 南乡子四调/长相思 四调、华彬的《浮图 》《西江调月》二调/《虞美人》二调/《临江仙》二调/《醉花阴》二调/《南乡子》二调/《渔父》二调。</h3><h3>词也是有格律的,依谱填词,图形词也必须合谱,这是古典诗词格律之要求。图形词相对图形诗数量要少,一方面词律所限,一方面图形匹配有限,回文词更不易。</h3><h3>3、图形曲</h3><h3>曲为元代诗体,但图体诗词曲皆未见与于世。图形曲,首先是由清万树先引入到图的。有套曲和散曲,散曲较多些,但在图形诗中数量不多。</h3><h3>①套曲,南曲二套,如万树的《百花屏》、华彬的《百美屏》。</h3><h3>②散曲,张潮、华彬的较多。如张潮的《南曲遗音》 桂枝儿 一曲,《花阵》四时花一枝,《逢场作戏》皂罗袍 一枝;华彬的《照妖镜 》一江风 一拍,《吟风弄月》北《一半儿》二拍,《芙蓉被》谱声《桂枝香》一拍/谱声《清江引》一拍,《花笺 》北《耍孩儿》三拍,《曲中曲》 驻云飞 四拍;另清本《藏头诗》里也有几图,如《云板》 清江引 一拍,《通天犀》青江引 一拍。</h3><h3>以上是按体裁分,图形诗的诗体有时可以有不同名称,按图体称,如《盘中诗》、《玉连环》、《璇玑图》、《盘鉴图》等;按技巧称,如反复体、藏头拆字体、拆字连环贯通体、脱御体等。</h3><h3>图形诗是戴着图、技巧、格律三重镣铐跳舞,且词顺意达,的确不容意易,难能可贵。</h3><h3>(二)异体合璧</h3><h3>在文字基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标点断句或回文手法,文字读出两种不同的诗体来。一是诗联合璧,一是诗词合璧,一是诗曲合璧,一是词曲合璧。图形诗中主要是诗词合璧,既可读成诗,也可读成词或曲。如华彬的《扇影》,回文虞美人四调/七言绝八首。当代的刚刚的《百变回文》读出的诗、词数量极多。</h3><h3>(三)异体合图</h3><h3>在一图中,有的是一体图由不同构件组成,如万树的《桑篮》,由篮框和篮提组成;有的由几个同样部件组成,如万树的《梅花三弄》由三朵梅花组成、华彬的《三元》由三个圆组成;有的是由不同部件组成,如华彬的《五云捧月》由方框五云圆月组成、吴绛雪的《同心栀子》有内外文字组成。图中文字通过借字、叠借或分区件,读出不同的体裁的诗词,即异体合图,主要是诗词合图,有非回文的诗、词,有回文诗、词。如万树的《桑篮》桑篮 七律二首/御街行/满路花二调,张潮的《佩符》七言绝律各一首/霜天晓角一调,华彬的《月映梨花》五言绝一首/ 感恩多一调、《五云捧月》连理枝 一调/七言绝五首/集唐七言绝一首。异体合图也是图形诗复杂化的表现,可以读出更多的诗。</h3><h3><br></h3><h3><b>二、图形诗的诗量</b></h3><h3><b><br></b></h3><h3>图形诗读出的诗的数量,与图和技巧有一定的关系,大多图形诗可以读出较多的诗,特别是回文图形诗,但都可以计算出的。</h3><h3>(一)一图一诗</h3><h3>一个图形一首诗,这个比较简单,一般为非回文诗图。如《盘中诗》、《拟织锦图》、白居易的《游紫霄宫》、徐有贞的《相思璧》词、万树的《镜蒂》等。</h3><h3>(二)多图一诗</h3><h3>由的小图组成一个图形诗,即一句或两句一小图,读出一首诗,一般比较少,如万斯同的《九九消寒图》,九朵梅花,一朵两句。张潮的《八音》等。</h3><h3>(三)单图多诗</h3><h3>一个图里可以读出两首或以上的诗,要看具体情况。</h3><h3>1、同样的文字,可以读出多首不同的诗,主要指回文诗图,如:</h3><h3>①一般回文,通体读的,两首。</h3><h3>②反复体,五言四句的40首,七言四句的5首。</h3><h3>③拆字贯通回文,五言七言四句各两首。</h3><h3>④矩式回文,8首。</h3><h3>⑤其它回文看具体情况,如弈棋回文、回锅回文、四变回文、错杂回文、百变回文等。</h3><h3>2、不同文字,分部件构成一个整体图,各部件可以读出不同的诗。如《璇玑图》、《桑篮》、《葵心》、《蛛丝》、《酒壶诗》等。</h3><h3></h3><h3>(四)多图多诗</h3><h3>一图中由相同或不同的图形组成,读出不同的诗。</h3><h3>1、同构,一般为组诗,万树的《翠蕉》、《梅花三弄》、《霹雳环》等。</h3><h3>2、异构,不同部件组成的图,如万树的《如意珠》、华彬的《五云捧月》、《月映梨花》等。</h3><h3><br></h3><h3><b>三、图形诗的主题内容</b></h3><h3><b><br></b></h3><h3>和一般古典诗歌一样,图形诗的内容非常丰富,不管时代的变化如何,图形诗也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图形的选择,还是题材的挖掘,思想内容都能在各式各样的图形诗中体现。通过大量的图形诗作品分析总结,图形诗主题思想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h3><h3>(一)闺情思怨<br></h3><h3>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反映爱情的闺情思怨是图形诗的重要内容之一,图形诗的产生就是从闺情开始的,如《盘中诗》 。一方面不少妇女们自己用图形诗直接表达,如苏蕙的《璇玑图》、侯氏女《绣龟形诗》、尤孟娘的神智体《闺怨》、朱淑真的《圈圈词》等;一方面男诗人们为妇女们代拟,或借美人来抒情,如织锦类有《拟织锦图》、《颠倒相思锦》、《同心锦》;专著中如万树的《颠倒鸳鸯·闺情》、万斯同的《重重结绮窗 闺思》、华彬《雕阑 .闺思》、李旸的《一垣星斗 闺怨》等,以华彬的闺情图为最多。</h3><h3>(二)佛道思想</h3><h3>魏晋南北朝佛道思想流行,延及唐宋,图形诗中也较早反映这些内容,而且多回文。佛教方面如达摩的《真性颂》、宋太宗的《心轮图》、钱维治的《宝子垂綬连环诗》、万树等《佛塔》、张潮的《十供养》;道家方面如白居易的《游紫霄宫》、万树的《奇门八卦·学易吟》、《九转丹·游仙词》、《如意珠》;万斯同的《八门阵法》、张潮的《八卦镜》、华彬的《奇门八阵》、华彬的《金锁 游仙词》,失名的《桃源碑》等。<br></h3><h3>(三)写景状物</h3><h3>内容描写大自然景物,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如佛印的叠字诗《春光好寄东坡》,邬景和的《八山叠翠诗》,万树的《翠蕉·四时歌》、《扇影·夏日咏》、《花月阑·夜景词》,华彬的《西湖十景 咏十景》等。特别四时风光,是主要的内容,常为组诗。也有写田园风光的如万树的《连理笺·山居咏》、《叠翠峰·山居乐》、《雷文印·野居吟》、《方结连环·乡居箴》、《翠盘·乡居乐》,万斯同的《金钱胜 山邑斋居感怀》,华彬的《双声方胜 渔父词》等,表现闲居隐逸的田园生活情趣。<br></h3><h3>(四)托物言志</h3><h3>图形诗中用不少咏物诗,托物以言志。如万树的《梅花三弄》、《题葵》,万斯同的《葫芦》、《花尊》 、《畹兰咏》,华彬的《绿萼梅》等。</h3><h3>(五)怀古伤时</h3><h3>万树《多丽碑 咏古美人》,华彬的《云台碑 读史杂咏》、《古怀集 闺词有序》,李旸的《蟠桃》等。</h3><h3>(六)羁旅客居</h3><h3>如万树《太极图 长至客怀》、《九十六爻 赠客寓邻友》,《华彬的云版 旅夜》等。</h3><h3>(七)惜别题赠</h3><h3>如万树《车轮 送别曲·别怀》、《锦障泥 春暮送友北游》,华彬《五云捧月戏赠友人新婚后远行》《笔阵 赠友》,李旸《锦障泥 春日送友》等。</h3><h3>(八)喜庆贺颂</h3><h3>如万树《百廿龄 自寿曲》,万斯同《喜字 二十四喜 贺新婚》,李旸《百廿龄 寿王殿升先生》、《同心 贺友人新婚》、等。</h3><h3>(九)杂事随感</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如万斯同的《双鱼 寄友人书》、《十二属 连雨不出门书寄友》,张潮的《元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华彬《双套环 杂咏 》、《内五行 夜坐有感》、《花笺 有感》、李旸《连环方结江行即事》等。</h3><h3>以上内容,不一而足,难以穷尽。从表达方式而言,叙事,描景,抒情,议论,各有所宜。</h3> <h3><b>第三节 图形诗的解读要领</b></h3><h3><b><br></b></h3><h3>图形诗词和一般诗词不同,一般的诗词直接就可认读得出,而图形诗文字改变了阅读的书写顺序,而且运用文字技巧,就象谜一般,要读出就得解谜底。诗底与诗解是图形诗作品的组成部分,也是图形诗的核心,要把诗读出来。图形诗包括诗、技巧和图形三个要素,要解出诗底,也得从这三方面入手。</h3><h3><b><br></b></h3><h3><b>一、诗的方面</b></h3><h3><br></h3><h3>图形诗本质还诗,图形是其外壳罢了,所以首先要懂得诗的一般常识:一是知诗体,二是懂诗律。</h3><h3>(一)明诗体</h3><h3>诗体,就是诗个的体裁,是表达内容的形式,亦样式,同时也含特殊的要求。</h3><h3>古典的诗歌,从字数而言,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还有七言以上的。从格律而言,大类有诗,词,曲。小类如诗有古体和今体,词有单调、双调和多调,曲有小令和套数。</h3><h3>(二)懂诗律 </h3><h3>诗律是专就今体诗即格律诗的要求而言的,许多图形诗是合格律的,即律杂。格律有四个方面,一是字数句数,如五绝(五言四句)七绝(七言四句),五律(五言八句)七律(七言八句);二是押韵,今体诗压韵有严格要求,一般压平韵,不换韵,不能平仄混押。此二者对解读图形诗尤为重要;三是平仄,要平仄相谐;四是就律诗而言,要求对仗工稳,特别是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词曲也是有格律的,此牌和曲牌一用,也就是其在以上四个方面有了不同限制。</h3><h3>以上是诗词最基本的常识,也是解读图形诗词必须首先要具备的知识。</h3><h3><br></h3><h3><b>二、技巧方面</b></h3><h3><br></h3><h3>一般诗词很少用技巧,用了普通的也一看就明,而图形诗不同,技巧五法八门,无所不用,所以要解读之,就要懂一些特技,如前面已介绍三个方面:</h3><h3>(一)识文字</h3><h3>主要包括:字音,如同音,多音;字形,如同旁(联边)、叠旁,拆字、离合、藏头拆字、还有公旁组合等;反字、分书、合书等;笔画变化,如神智体。</h3><h3>(二)看词语</h3><h3>主要有:借字公用,如同头,牵用;叠词;镶嵌;连环,如顶针连环、脱御连环,鳞叠连环、转尾连环等。</h3><h3>(三)晓句法</h3><h3>主要有集成、回文等。</h3><h3>要把握每种技巧的特点,不少是综合运用了两种或以上的技法,尤须注意。懂得以上图形诗的技法,解读又进一层矣。</h3><h3><b><br></b></h3><h3><b>三、图的方面</b></h3><h3><br></h3><h3>图形,是图形诗词衣服,即外壳,无论是组字成图还是借图为诗,都有形可睹。一般的诗排成图形,那不叫图形诗。虽然有些少数图形诗读出来也是一般的诗,但在作者始构思时已借图表达,故也为图形诗,如盘中诗。大部分图形诗的图是与诗的主题有关的,且受图形限制,创作有难度,解读也费劲,故须对其图形做必要认识和判定,是解图形诗的关键所在。</h3><h3>(一)辨图状</h3><h3>1、多样 </h3><h3>图形诗所借的图式是多种多样的,几何形,自然物图,生活用物状,想象构图,无所不及。解读时须把握其外形特征,同时还要注意,有些是单图单诗,有些是单图多诗,有些是多图一诗,有些是多图多诗,须先看清。</h3><h3>2、对称 </h3><h3>除少数不对称的诗图外,绝大部分的图形诗的图的对称的,也有利于诗的排列,因为诗的字数一般较整齐。图形诗的美也不仅在于多样性也在于对称性,如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全对称。了解这些,为解读之提供了便利</h3><h3>(二)摸路线<br></h3><h3>1、起止 </h3><h3>一首图形诗排列的字,无论是首尾相接,还是首尾异处,都有起点和终点。找准了首尾的起止字是最重要的,首字不准,全诗皆错。有的不连贯的排列,那就得找首句。一般作者会说明,如“某某起,某某止”,找出来也不难,再结合诗体,看准路线,很快就能读出来了。</h3><h3>2、方向 </h3><h3>图形诗在图上排列是有一定的线路的,这个也很重要,好象导游一样,线路不能走错,方向要把明白。很多诗是要绕读旋读折读的,有的顺时针读,有的逆时针读;有的有内而外,有的有外而内;有的折来折去,眼花缭乱;有的首尾相接,有的首尾不接。不过在起字起句找准后一直读下去一般没问题,当然有时还要看字的摆布方向了。</h3><h3>以上是解读图形诗的一些体会和要领,下面举个例子,清朝万树的《栀子同心·秋闺》:</h3> <h3></h3><h3>同心栀子 秋闺吟 万树</h3><h3>原读法说明:</h3><h3>七言用中“瀛”字分为“四”、“云”、“水”、“月”、“女”、“凡”六字,各列一联之首,“肠”、“芳”、“香”、“凉”、“桑”、“塘”六韵,先只借“月”、“方”、“日”、“京”、“木”、“唐”六半字,自西南“四出金花映月黄”一联起,次“云鬟”,次“水榭”,共六联十二句。六言亦西南“花正”起,俱右旋。</h3><h3>解读:</h3><h3>1、诗体:七言十二句一首、六言四句一首。</h3><h3>2、技法:拆字和借用(借旁、借字)</h3><h3> 3、图形:文字组成栀子花形,对称。</h3><h3> 4、线路: 七言,拆“瀛”中“四”,向右斜上,从“四出金花映月黄”起,两句一组,逆时针方向,次“云鬟”,次“水榭”,至“一断肠”止;六言“花正”起,逆旋至“谁同”止。</h3><h3>根据以上推断,读出的诗为:</h3><h3>七言排律一首</h3><h3>四出金花映月黄,隔帘相对试秋芳。</h3><h3>云鬟绾得妆方就,莺镜簪来影亦香。</h3><h3>水榭荷残斜日远,山窗竹翠晚风凉。</h3><h3>月圆有约还京洛,霜落无人寄梓桑。</h3><h3>女愧木兰征木叶,郎输银雁返银塘。</h3><h3>凡看仁智虞唐锦,都为苏兰一断肠。</h3><h3>六言绝句一首</h3><h3>花正全枝得雨,柳将残絮随风。</h3><h3>约信久诬兰阃,薄情智术谁同?</h3><h3>举一反三,图形诗的作者一般不把图中诗直接告诉你,但会告诉你的读法,这就是一把钥匙,总之,只要根据以上知识和方法,把诗和图二者结合起来,就可按图索骥了。</h3> <h3></h3><h1><b>第六章 图形诗创作与欣赏</b></h1><h3><br></h3><h3>本章内容包括图形诗的创作、图形诗的欣赏、图形诗借鉴与创新三个方面。</h3><h3><b><br></b></h3><h3><b>第一节 图形诗的创作要义</b></h3><h3><br></h3><h3>创作图形诗,是艺术也是学问,作品来自生活,反映现实,表现思想。但与一般诗歌创作比较,在作者、作品、读者方面,图形诗又有不同之处。</h3><h3><b><br></b></h3><h3><b>一、就作者而言</b></h3><h3><br></h3><h3>作为图形诗的创作者,不管是偶尔为之,还是专业写作,创作出人们喜欢的作品,应该具备三个能力。</h3><h3>1、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图形诗的图大部分原于自然与生活,没有仔细的观察,就难真实自然,没有感悟,思想与图难以很好的契合。</h3><h3>2、汉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图形诗创作既要驾驭文字技巧,又要语言晓畅典雅,这也是才气的表现。</h3><h3>3、灵感的扑捉能力。图形诗创作构思最需灵感,图形诗许多绝品无不闪耀灵感的智慧,灵感稍纵即逝,必须把握。</h3><h3>图形诗创作如果没有阅历就无以出正品,没有才气就无以出奇品,没有灵感就无以出绝品。</h3><h3><b><br></b></h3><h3><b>二、就作品而言</b></h3><h3><br></h3><h3>图形诗有图有诗,诗有技巧,要创作图形诗,构思尤为重要,即三谋,且有先后有序。</h3><h3>1、先谋诗图。就是先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图形,分析图形的特点,特别是图的出新、图的美观以及图的制作等。</h3><h3>2、次谋图诗。图对诗文字有一定限制作用,谋图诗就是考虑诗的字数、诗的体裁以及诗意与图相匹配等。</h3><h3>3、再谋技巧。技巧诗是图形诗的关键,好的图形诗作品就在一个巧字,恰当而巧妙,既可展示作者的才华,也能引起读者好奇欣赏。谋技巧,主要指诗文字的韵脚的位置安排,图形交接处字的选择,以及连环、回文等手法运用,很好的配合诗图和图形表达思想,而且在文字上起到以少胜多的效果。</h3><h3>当然,具体创作中不一定都循这个顺序。此外,一幅图形诗作品写好了,有时还要修改,力求图、诗、技巧完美契合,无留瑕疵。还要制图,作图力求简练美观,文字的字距、方向、走向要均称合理,背景不要过分装饰,免得主客倒置。</h3><h3><b><br></b></h3><h3><b>三、就读者而言</b></h3><h3><br></h3><h3>图形诗虽然表达的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毕竟要人欣赏,从读者角度看,一要考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要考虑时代的审美情趣,不要为图而图,为巧而巧。</h3><h3>图形诗创作是艺术的构思结果,剪裁取舍,化繁为简,化难为意,雅俗共赏,这是图形诗创作的最高境界。</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刚刚参加姜祚正艺术馆开馆仪式</h3></font></h3> <h3><b>第二节 图形诗的阅读欣赏</b></h3><h3><br></h3><h3>图形诗的阅读欣赏是审美的过程,图形诗的具有其独特的不同富有层次美学存在;图形诗还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多元素展示其魅力。</h3><h3><b><br></b></h3><h3><b>一、图形诗美学层次</b></h3><h3><br></h3><h3>好的文学作品欣赏是种美的享受,图形诗的欣赏又有其特殊的美的享受。图形诗的美由其特性决定的,图形诗特性有三美,即图形美、手法美、趣味美,第一章已说明。另外图形诗三品,即组字者为下品,一般技巧者为中品,图形回文为上品,由此得出图形诗的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可以获得不同的美的享受。</h3><h3>(一)图形层次</h3><h3>图形诗最初一种是简单图形诗游戏,就是把诗的文字排成你想要的图形,诗与图相互制约性关系不大,也没有文字技巧,如盘中诗、绣龟形诗、方角诗、宝塔诗、拟织锦图、老来难等,这是图形诗第一层次,现代的图像诗一般停留在这个层次。</h3><h3>(二)技巧层次</h3><h3>有技巧才有魅力,图形诗利用汉文字特点,运用巧妙的技巧,给人感觉层次就不同了。白居易首先将文字拆字连环技巧用于图形诗中,后出现了回环顶真诗、半字顶真体、半字顶真回环体图形诗,环环相扣,如影随形;苏东坡,他创造了文字图形化的神智体,后人又把神智体与颜色相结合,使神智体更加绚烂多彩;游戏诗歌也更优雅,诗歌的迷宫化,如公用字的梅花形诗、八枝盘鉴图诗、方结连环诗、五句同头诗的梅花三弄,诗趣谜趣图趣结合在一起了,在填词中也可利用公用字制成各种图形的阡陌诗、相思璧等;拆字诗发展成拆字图诗、纵横田亩诗、综合离合的蜘蛛图诗、拆字与复字结合的花心诗、拆字与宝塔结合的三角形诗;由姓名诗发展成多丽碑诗;四首鳞叠连环七绝可构成翠蕉图诗、三十首鳞叠连环七绝则可构成金花连环诗。有的把诗歌排成几何形状,文字按弯弯曲曲的路线排列,回环旋读,像鸳鸯诗、翠峰诗、火球形诗、风花雪月诗等。诗歌文字图画化、技巧化,给人视觉的美感和艺术的享受,它是汉语言文字独有特征的充分体现和巧妙运用,显示了汉诗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些一般的非回文技巧的运用,成就了图形诗的欣赏的第二个层次。</h3><h3>(三)回文层次</h3><h3>图形回文诗,这是诗歌中最灿烂的一朵奇花,图形诗的最高境界。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诗体,也是中国文字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结构形式。它的品种甚多,大型图形回文诗有,《璇玑图》、《拟赵阳台回文诗》、《美人揉碎梅花回文诗》、《同心栀子图》等。小幅的有十字形状的十字图诗;两首本句回文的七律可组成火环诗;与顶针结合的顶真回文诗、锦缠枝、 矩式连环回文诗;还有一首变多首的反复体,一个主题变多个主题的双篇回复式。它的语言展开形式则有通体回文、本篇回文、双句回文、本句回文,以及几种形式结合的合璧回文,这些都能才图形诗中体现,是最有艺术的境界,回文图形诗欣赏是最高层次的美的享受,回环往复,余韵缭绕,回味无穷。</h3><h3><b><br></b></h3><h3><b>二、图形诗与其它艺术形式</b></h3><h3><br></h3><h3>以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独特的诗歌形式图形诗,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图形诗还可以和其它的艺术结合在一起,并生异彩,相得益彰。</h3><h3>(一)图形诗与书法</h3><h3>古人在评论诗歌书画艺术时,说“书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人也有以此论说图形诗,不管如何,图形诗跟书画有关系。图形诗有图有诗,特别是诗的文字,书写虽然不按正常顺序,但可以根据图形以书法来书写。一种情况是图形诗文字一般能在刻制或抄写时字带有书法性,或篆或隶,或楷或行。当代湖北奇人姜祚正,以指墨书奇诗,堪称二绝;一种情况是图形诗中文字作者特意用某种书体,使其与图、技巧、内容融为一体,或借字形或借字态,来装饰相关物品,主要是生活用品的图形上,如铜镜、葫芦等,往往为篆书,扇面可以行草。古人还可以把图形诗雕刻成印章,制成条幅悬挂,这也是图形诗与书法结合的表现。所以在欣赏图形诗同时,还可以欣赏书法艺术。</h3><h3>(二)图形诗与勒石</h3><h3>古代《香雪斋回文诗》,当代的《神墨碑林回文诗》,都是刻在石上,只是一般的回文诗。图形诗作品中有用碑为图的,如万树《多丽碑》、张潮的《文台碑》、华彬的《云台碑》,说明图形诗与碑刻的关联。在一些风景名胜区或古刹寺院,常常看看到有些图形诗,或刻于碑上,或勒与石上,为风景增添神奇人文色彩。如关帝《风雨竹》竹叶诗、明《万县太白岩诗谜碑》的神智体诗、叙永《观音殿神智体诗碑》、乾隆诗碑、桃源石碑等。当代姜祚正的作品勒石于或景区或公园或小区,共56处,勤石诗210首,联97副,赋12篇,一共318件,十分壮观,更贴近生活,值得欣赏,为人称道。</h3><h3>(三)图形诗与工艺</h3><h3>图形诗与工艺结缘,得益于苏蕙《璇玑图》,武则天《璇玑图》序言璇玑图“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宜,莹心辉目,纵广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可见《璇玑图》织锦是工艺品,今人已研制成功。图形诗作为工艺,在古代一般为物件的装饰,即把图形诗通过特殊手段制作在坛、镜、砚盒、铜钱等物品上,一起把玩观赏。今人如姜祚正的《田》字诗成功被制作成景泰蓝单独工艺品,值得收藏。图形诗制成工艺品,是将来的方向,可以使其广泛进入民间,走入生活,或配饰,或挂件,或瓷片,或卡片等,成为观赏收藏品,或许还蕴藏巨大的经济价值。如果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把图形诗动画化音响化,那更是有妙可言的欣赏大餐。</h3><h3></h3><h3></h3> <h3><b>三、图形诗欣赏示例</b></h3> <h3>顶针读,葫芦口“芦花”读起,顺读至“葫芦”止,七律一首。读成的诗如下:</h3><h3>芦花菖叶满平湖,湖月溪风一钓徒。</h3><h3>徒有严陵佳世略,略无唐宪访贤图。</h3><h3>图书鸡犬随贤棹,棹桨鸥鶄伴晚晡。</h3><h3>晡日欲斜聊作咏,咏成依样画葫芦。</h3><h3>《葫芦诗·渔父辞》,出自清万树《璇玑碎锦》。此诗借一葫芦图,隐喻盛酒可醉饮,悬壶可济世的思想。内文字只有48个字,运用顶针手法,节约文字,可集成一首56字的七律《渔父辞》,回环往复,读来耐人寻味。诗中描绘一幅渔父放舟垂钓图:凉风轻掠,湖波微漾,菖叶青青,芦花飘飘,小舟闲荡,渔人垂钓……钓者之乐,隐逸之情,油然而生。末句,“咏成依样画葫芦”,更是风趣别致。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于一诗,表现一种仕途的无奈与隐逸的田园生活情调。用典得当,篆体的文字形象又起到装饰葫芦的作用。</h3> <h3><b>第三节 图形诗的借鉴创新</b></h3><h3><b><br></b></h3><h3><b>一、图形诗创作借鉴</b></h3><h3><br></h3><h3>图形诗创作借鉴,主要指借用前人的图形诗作品形式和技巧。图形诗同图作品多,就是因为借鉴模仿,旧瓶装新酒,凡是已有的图式,极个别外,后人基本都可以仿作。如反复体、藏头拆字体、拟织锦图、矩式回文、脱御连环诗等,李旸的《璇玑碎锦》基本上借鉴模仿万树的《璇玑碎锦》而成,今人也有不少图形诗是借用古人的图形和技巧。当然借鉴翻不出花样,目的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多的不同的图形诗来,古如此,今亦然。</h3><h3><b><br></b></h3><h3><b>二、图形诗创新</b></h3><h3><br></h3><h3>图形诗创新主要包括异图创新和同图创新两个方面。</h3><h3></h3><h3>(一)异图创新</h3><h3>图形诗在历史上不同时期,都出现新品种,种类不断增加,蔚为大观,就是不断创新的结果。一方面事物的多样性,新事物不断出现,新生活新内容层出不穷,为图形诗出现提供了不尽源泉,所以不断出现新图形。另一方面不同的新技巧的运用,手法越来越多,而且可兼用不同技巧,技巧的创新,给图形诗注入活了。当然形式服务于内容,把图、诗、技巧三者完美的结合起来,还需要图形诗创作者精心构思,才能创作出好的图形诗作品。清代万树、张潮、华彬等可以是典范,当代图形诗创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应大有作为的,“奇诗派”不少创新作品非常值得肯定。</h3><h3>(二)同图创新 </h3><h3>图形诗发展到清代,情况的改变,源于文人的专业创作,出现了个人图诗专集,首功者为万树的《璇玑碎锦》,仿佛成了图谱,后来不少仿作,但又出现不少突破创新,使得图形诗在同图出现不同变化而绚丽多姿。同图创新主要体现在图形、诗歌、技巧等方面的新变化。图形方面,指同图的形状的变化,如梅花、车轮等;图诗方面,主要指同图中诗体变化、数量增加等;技巧方面,主要同图技巧不同,有时同时变化。</h3><h3></h3><h3>万树是创新先锋,清华彬《兰湄幻墨》有130图,是创新的代表,下面通过二者的部分同图比较,可见一斑,以下是华彬的变化。</h3><h3>《子母钱》,与万树的有变化;《五云捧月》, 图有变化;《连理笺 山居乐》,华彬多半幅。《四时本草 漫兴》,四联藏头拆字,加入谜语手法,万树的《雷文印》,藏头拆字;《蛛网 秋夜杂咏》,华彬加大外圈;《翠盘》,华彬加多诗句数;《移步幻影》(面面相逢),交点字变形读;《纸背书》,诗体为五言律;《锦心 闺词》,24首,增加12首;《扇面 咏梅兰桃柳》,颠倒虞美人回文、诗词合璧、七绝结合;《浮图 游浮图作》,写成回文词;《双套环 杂咏》,鳞叠回文,多读出一半诗;《葫芦 秋闺》,离合字、藏头拆字、回文,又为双篇回文式;《一垣星斗 闺怨》,多读出一倍,各8首;《鸿来燕去 迎鸿送燕》,回文词;《太极图 闲思》,合书分读、回文;《品字玦 闺意》,五言绝 多出6首;《车轮 秋夜感怀》, 借字、回文。</h3><h3>在历代图形诗作品中,即便是同图都能看到创新的影子,发现有变化不同之处,或图形外观,或诗体诗数,或技巧的运用,或相应变化。<br></h3><h3><br></h3><h3><b>三、创新阅读</b></h3><h3><br></h3><h3>阅读创新一般指一个图形诗,作者自己没有想到的,读者在阅读或解读时,发现新的读法或读出更多的诗,这也是图形诗的妙趣所在。</h3><h3>如《璇玑图》诗,历来解读人不少,读法不同,诗的数量不同。朱淑真从中读出81首。程篁墩家出衍圣孔公所藏旧本,得诗140多首。贵州大学教授张启成,解析《璇玑图》,得诗198首以上。武则天在《<璇玑图>记》中说“题诗二百余首”。幺厓子少读此图。得绝句260首。怀凤山人仇东之亦得260首。金古良撰绘的《无双谱》说,苏蕙的回文诗读诗300余首。杨文公增读至500余首。明万历间,安徽诸生侯珦曾衍苏氏回文,共得诗800首,著有《衍回文诗》。《带经堂诗话》卷二十、卷二十六载黄庭坚诗:“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亦有英灵苏蕙子,只无悔过窦连波。”说明黄氏从诗图中破解出了1000首之多。《璇玑图》曾被李汝珍 ( 约 1763 一约 1830 年 ) 收录在小说《镜花缘》。随着小说的流传,诗图在民间广为人知。根据小说里提供的解读方法,笔者逐首排列,发现读出的诗,遗漏、错误和重复三者都有。而真正绎出者为2042首,其中,按彩色分读,得诗582首,哀萃芳读1460首,数量超出上述诸家。管道升(1262-1319)在《<璇玑诗图>跋》中说,她从诗图中“得诗3518首,遂快然自得。明人起宗道人把诗图解读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因为他的解读方法传世,所以,影响很大。起宗读法详见《名媛诗归》。起宗将《璇玑图》一分为七,每图有每图的解读方法,按其读法,自称可得三、四、五、六、七言诗3752首。同为明代人的康万民(他是明状元康对山的孙子,他们与苏蕙同为武功县人),在起宗第三图的基础上,又附增一图。他在《织锦回文诗》中说:“右七图并附增一图,共八图,新增诗4206首,合(起宗)原读3752首,共7958首。”今人吕夷刘淑芳对从诗图读出的七言诗,叠读中间一字,使七言四句变为四言八句。如:“仁智怀德圣虞唐”,读为“仁智怀德,德圣虞唐”。如是,全图增读48首。吕、刘二位研究起、康读法,加上自己新读,“总计读诗4408首”。康万民从图二中增读的3788首,因他们感到“不懂音韵学”,姑且照录。两数相加,全图读诗应为 8196首。乾隆四十六年,熊家振编撰的《扶风县志》说:《璇玑图》可读诗9958首。康万民的弟弟禹民,自号“水衡渔叟”,在万民之后,说:他又可以多读出2000余首,共可读出万首。可惜,其法不传,无从深究。据说,近日又有国外学者在大功率计算机上对《璇玑图》再次破译,竟得诗词39827首。</h3><h3>又如清沈士瑛的《美人揉碎梅花回文诗》自言,计图内藏七言律诗六首,绝句二十四首,共得梅花诗三十首。周知解读,按图中可得七律二百八十八首,七绝七百八十六首。</h3><h3>又如华彬的《秋叶 云栖看竹》,自说七言律四首,严一清增读四首,并说“此亦可谓每首倒翻读成八首矣”,计64首,今之刚刚读法四变回文。又如华彬的《葫芦》原读两首,刚刚、对对各不同读法,增二首,共可读四首。</h3><h3>总之,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欣赏,创新是图形诗的生命活力之所在。</h3> <h3>本书作者图形诗欣赏</h3> <h1><b style="font-size: 17px;">附 </b><b style="font-size: 17px;">图形诗词最早和第一</b></h1><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3><h3><br></h3><h3>一、总况</h3><h3><br></h3><h3>(一)作者</h3><h3>1、第一个创作图形诗的作者是:汉苏伯玉妻。</h3><h3>2、第一个创作回文诗图的作者是:晋苏蕙。</h3><h3>3、第一个图形诗专业作家是:清 万树 (贡献最大影响最大)。</h3><h3>4、图形诗创作数量最多的是:清 华彬 (130图)。</h3><h3>5、回文诗图创作数量最多的是:清 华彬 (43图)。</h3><h3>7、当代网络上对奇诗怪词贡献最大的人是:刚刚。</h3><h3>8、当代对图形诗词整理、研究创作影响最大的诗派,奇诗派。</h3><h3>(二)作品</h3><h3>1、图形诗第一图是:汉苏伯玉妻的《盘中诗》。</h3><h3>2、第一幅也是影响最大回文诗图是:晋苏蕙的《璇玑图》。</h3><h3>3、已佚藏诗图最多诗图是:明 潘渊的《龙飞颂》内外六十四围,五百段,一万二千章。</h3><h3>4、最大的回文诗图诗:清 金礼嬴(女)《拟赵阳台回文诗》。全图凡一千五百二十一字,读成短长古律、铭、谣、赞、颂,五万七千余首。中含三垣斗柄、二十八宿及一切图象,其方罫则列国舆图、风云天地、八阵游兵,共图一幅,分图为四十有九。</h3><h3>5、第一部图诗选集是:宋朝的桑世昌著的《回文类聚》。</h3><h3>6、第一部图形诗专著是:清 万树的《璇玑碎锦》。</h3><h3>7、第一部集字图诗专著是:清 徐基的《十峰集》(集《赤壁赋》字)。</h3><h3>8、第一部非专业的专题图诗集是清《藏头诗》。</h3><h3>9、第一部《廻文诗馀图谱》是清无名氏所著。</h3><h3>10、最大是图形诗图谱诗是:对对编的《璇玑锦谱》。</h3><h3>11、最大的回文作品汇集是:丁胜源、周汉芳的《回文集》,收入历代著者一千四百余家,图录六百多幅,诗词曲赋、乐谱逾万。</h3><h3>12、图形诗创作高峰在清代,作者、作品最多;第一次图形诗创作的集体活动在清代,二十四文人参与,成四条屏共16图。</h3><h3><br></h3><h3>二、分述</h3><h3><br></h3><h3>(一)诗</h3><h3>1、非回文</h3><h3>(1)第一个创作图形诗的作者是:汉苏伯玉妻,《盘中诗》。</h3><h3>(2)第一个写藏头诗是:唐 白居易,作品是《游紫霄宫》。</h3><h3>(3)第一个作脱御连环诗图的是 宋 秦观,《客怀》。</h3><h3>(4)第一个写神智体诗的是 宋 苏轼 《晚眺》。</h3><h3>(5)第一个作双叠字诗图是宋佛印,《春光好 寄东坡》。</h3><h3>(6)第一个作拟织锦图诗是 宋 裴逾,也是被仿最多的图,而华彬第一个将藏头法用于拟织锦图。</h3><h3>(7)第一幅真正意义的字形图诗诗万树《寿 百廿龄》)。</h3><h3>(8)万树首次把汉字以外的符号引入图形诗。(《九十六爻》)。</h3><h3>(9)华彬 集句与半字顶针结合是第一个。</h3><h3>(10)神智体诗作最多的是刚刚了。</h3><h3>2、回文</h3><h3>(1)第一个创作回文诗图的作者是晋苏蕙,《璇玑图》。</h3><h3>(2)第一个作八字玉连环是曹植。</h3><h3>(3)字数最多的玉连环是金礼嬴的,152字。</h3><h3>(4)第一个作反复体诗的达摩的《真性颂》。</h3><h3>(5)第一个作连环贯通回文的是宋 宋庠 ,创拆字回文诗。</h3><h3>(6)第一个作锦缠枝诗图是宋 南山居士。</h3><h3>(7)第一个做十字辘轳回文诗图的是明 沈琼莲(女)。</h3><h3>(8)第一个作矩式回文的是明代王廷讷 的《湖心亭》。</h3><h3>(9)首创七言的鳞叠连环回文图是华彬。</h3><h3>(10)首创回文诗谜图是华彬。</h3><h3>(11)华彬首创图形诗集句与集句回文,有8图,数量多至169首,其中以回文为主,有5图162首。</h3><h3>(12)第一个写神智体回文诗的华彬 ,《会意回文》。</h3><h3>(13)第一个作是鳞叠回文诗图是清庞北海 ,《相思板》。</h3><h3>(14)最少的字,读出最多的诗是 清 沈士瑛的《美人揉碎梅花回文图》56字 ,上千首。</h3><h3>(二)词</h3><h3>1、非回文</h3><h3>(1)第一幅图词作品是宋镜《满江红》但无杂体元素。</h3><h3>(2)第一图含杂体元素的词图为明徐有桢的《相思璧》,藏头法。</h3><h3>2、回文</h3><h3>回文词入图疑似最早出现的图形回文词是,金朝的王寂《菩萨蛮 题扇图》,但史无图实图。</h3><h3>(1)真正最早的图词诗明朝无名氏的《花尊》或《灵檀几》。</h3><h3>(2)最早入图词的词牌为《菩萨蛮》。</h3><h3>(3)词牌用的最多的回文图为《菩萨蛮》共六图。</h3><h3>(4)万树是最早将词用于图中的有名氏的作者。</h3><h3>(5)一图中回文词词牌用的最多是吴绛雪的《同心栀子图》,公用了12个词牌。</h3><h3>(6)一图中回文词数量最多的是吴绛雪的《同心栀子图》,共了32调。</h3><h3>(7)图形回文词作品最多的华彬共23图。</h3><h3>(8)华彬也是最早写矩式图回文调的作者,作品是《杂佩》。</h3><h3>(9)第一个写双词合璧回文图词是华彬(《蛱蝶会》)。</h3><h3>(10)第一个写诗词合璧回文图诗华彬(《扇面》。</h3><h3>(11)第一个写集句回文图词的是华彬(异布 集唐《菩萨蛮》二调)。</h3><h3>(12)最早的神智体回文词是无名氏的《眼儿眉》。</h3><h3>(13)第一个写字图回文词杨凌霄的《卍》字。</h3><h3>(14)第一个写玻璃字图回文词是对对的《山》字。</h3><h3>(15)第一个写藏头字图诗词合璧回文的是李凡的《工》字。</h3><h3>(16)第一个写藏头玻璃诗词合璧的许飘逸的《燕环山水》。</h3><h3>(17)第一个对回文词历史系统研究的是刚刚。著有《回文词研究集》。</h3><h3>(18)第一个对图形回文词总结的对对。</h3><h3>(三)曲</h3><h3>第一个写图形曲的是:清 万树,作品为《百花屏》,北曲两套。</h3> <h1><b>跋</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图形诗赋</b></h1><h3><br></h3><h3>中华之文化兮,灿烂而辉煌;杂体之奇诗兮,图诗为最香。图因诗以生辉兮,诗借图而耀光;图与诗之并美兮,相得而益彰。图诗之卓异兮,源远而流长;展人之才智兮,愈赏而弥芳。伯玉妻之情思兮,盘中之诗藏;若兰女之才气兮,璇玑之图张。律杂入图兮,始于盛唐;宋人光大兮,类聚世昌。明之成熟兮,体备周完;清之繁荣兮,图诗滥觞:万树专擅,斯同干将;兰湄幻墨,心斋奚囊;陈仅程锦,叶庚李旸。精彩纷呈,百花齐放。今之怪友兮,聚坛一堂;凡龙春草兮,对对刚刚。其功如何?请叙周详:曰整理,曰搜藏;曰研究,曰制创。其体几何?百杂列行:可旧式也,亦可新样;可古风矣,尤可律商。其技若何?包罗万象:曰会意也,神智穷猜想;曰文字也,拆合费思量。亦有词语,牵用嵌藏;更有修辞,回文连环。其类如何?洋洋大观:若观图也,或圆或方;若斗智也,或抑或扬。若咏物也,天地阴阳;若抒怀也,伟志柔肠。夫图诗也,语言之精华兮,精神之食粮;饱人过米粟兮,饮人胜琼浆。吾辈孜孜以求兮,穷一生而何妨?</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按:此赋写于2008年冬,为《璇玑碎语》一文结语,今略做改动,借以为《中国古典图形诗概论》的跋。</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本书所有图形诗资料请参见本人新浪博客中华图诗馆和中华国粹网“奇诗怪词”版。</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3月1日</h3> <h3>作者介绍</h3><h3>蒋远翔,网名对对、妙在偶得、翔子,1966年生人,湖南邵阳县二中语文教师,酷爱杂体诗,长期从事杂体诗的收集、整理、研究、创作。中华国粹网奇诗怪词首席版主,《奇诗怪词》编委会主编,新浪博客《中华图诗馆》博主。著编有《奇诗解读》、《图形诗词类赏》、《中国历代图形诗》(电子版)、《璇玑锦谱》、《中国古典图形诗概论》,制作了《奇诗怪词系列丛书》大型电子书,学术论文有《藏头诗辨伪》、《神智体字位》、《万树〈璇玑碎锦〉研究》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