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我们从上海出发经美国达拉斯转机到巴西游览了圣保罗、里约、玛瑙斯、伊瓜苏后,我们又从巴西去往阿根廷游览。2018年12月10日下午3:40在阿根廷乌斯环亚港口终于登上了前往南极探险的海钻石号极地考察邮轮,开始了十天的南极探险之旅。本文记录的均为当地时间。本文供美友参考评论;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 <h3>2018年12月10日下午3:40在阿根廷乌斯环亚港口终于登上了前往南极探险的邮轮,开始了十天的南极探险之旅。这是钻石号极地考察邮轮,我们在码头依次接受检查登轮,我们的行李箱已有邮轮公司提前送到每个客人定票的房间,不需要我们自己搬运,下船时邮轮公司也会这样,提前搬运至指定地点。这就是国外的五星服务。</h3> <h3>海钻石号极地邮轮的船员们满怀笑容列队在船舱入口欢迎大家登船</h3> <h3>2012年最新改造后的探险船海钻石号具有1D冰级,最大载客数为 189位旅客,有完善的旅客服务设施;提供给我们高标准的服务。船舶航行最高时速达15.5节。我们住的方窗标准间总面积有21平方米空间很大。提供有二张床、二个大衣柜、写字桌、电话机、电视机等完备舒适的设施。</h3> <h3>船舶总长有111.9米,船宽16米,排水量有8800多吨,船上有7层甲板,有二台2750千瓦的主机,有三台1600千瓦的发电机组。船的航速能达到每小时最高15节,相当于27.8公里。</h3> <h3>船上设有113个房间,最大限度的载客人数为252人,船员132人。我们此次游客为181人(其中中国游客80人),而船上员工有102人</h3> <h3>船上有大小餐厅,报告厅,图书馆,瞭望厅,咖啡厅等各种活动场所,并全天向游客开放。</h3> <h3>我们的船一路向南行驶,穿越风平浪静的德雷克海峡;驶向我们向往已久的地方。</h3> <h3>海上阳光明媚,只有海鸥在围着我们的船飞翔,送我们驶向1000公里外的南极。</h3> <h3>船上的驾驶室基本上24小时对游客开放,船舶在海上基本上是按设定的航线自动航行,船员仅看仪表和观察海上的突发情况。与游船上的菲律宾籍舵工合影</h3> <h3>上船后我们都分发了同声翻译器;船方对各位游客都要点名进行强制性上课教育学习:1、消防、救生的集合地点和模拟演习。2、南极生态环境的保护须知和南极条约规定的遵守条例和签署保护南极的保证书。3、登陆的各种着装、佩戴标志、设备、上、下冲锋舟姿势和部序。4、保持观看动物的距离(5米)、陆上各种植物的保护。5、随后还要大家把需要登陆时带的包袋集中进行生物吸尘清洁,南极的生态环境脆弱,容不得任何外来物种侵入。等等知识的学习。</h3> <h3>晚上;船长举行了欢迎酒会并发表了对大家良好的祝愿。我们的船长是俄罗斯籍</h3> <h3>18年12月11日我们的船行驶了一天,仅在德雷克海峡的中间,穿越海峡仅走了一半。</h3> <h3>18.12.12日上午10点40分船上的GPS导航地图,蓝色箭头表示我们当时所在位置——已到南极了。虚线表示我们的航线。</h3> <h3>2018年12月12日晚上8点15分房间里的广播喇叭响起通知,再过15分钟我们全船的游客将分四个组分批在丹科岛登录,船员们紧张的开始忙碌;把一艘艘冲锋舟吊入水中,探险队员首先下船找寻适宜登陆的岸边,随后大家按预先上课讲的程序按规定下船和登陆。为了防止上岸后有人走失,每次下船时我们都要把房卡(游客的信息卡;录有游客照片、姓名、年龄、性别、国籍)装在冲锋衣左臂上的信息卡片袋里,下船时扫描登记在电脑里,回来时再次扫描注销,直至全部人员都回到大船时才把舷梯收起,把冲锋舟回收固定。船公司的这些程序执行的很严,游客也配合的很好</h3> <h3>2018年12月12日晚上9点30分第一次登上南极的丹科岛。丹科岛在南纬64º 44’西经62º 37’。第一次登陆没有经验,以为陆上很冷,穿了很多的衣服,外面再穿了船公司统一发的冲锋保暖衣,冲锋裤,救生衣(蓝色围在胸前的就是救生衣)还有一双十斤重船方发的登陆靴。结果上岛一个小时下来热得浑身出汗把内衣都湿透了。原以为是晚上了没有涂防嗮霜,把暴露的面部都灼伤了,脸上、鼻尖一直感到火辣辣的。南极的臭氧层仅为地球上其他地区的20-30%,没有臭氧层的遮挡,这里不管是晚上还是下雪、阴天、紫外线仍很强。虽然是下雪,但这里的空气异样的干燥,后来几天里我们的嘴唇都干裂了,所以南极被称作为白色沙漠一点不假。南极的夏季没有黑夜,24小时都是白天,这就是极昼现象,极昼只会出现在南北极地区,当南极出现极昼的时候,北极就出现极夜,反之一样。因为地球转动是倾斜的,所以在夏至的时候,无论地球怎样转动时,北极始终朝向太阳,也就是出现了极昼了。而南极圈和北极圈是对立的,所以北极出现极昼时,南极出现极夜。</h3> <h3>金图企鹅又名白眉企鹅、巴布亚企鹅,体形较大,身长约60-80厘米,重约6公斤,眼睛上方有一个明显的白斑,嘴细长,嘴角呈红色,眼角处有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显得眉清目秀。因其模样憨态有趣,有如绅士一般,十分可爱,因而俗称“绅士企鹅”。</h3> <h3>金图企鹅在每年11月来到栖息地建筑巢穴。巢穴一般由石头堆砌而成,高约为20厘米,直径约为25厘米</h3> <h3>南半球夏季到来时,雌性企鹅开始产卵,卵由雌雄企鹅轮流孵化。两者3天左右换班1次。孵卵期在30天左右,每次抚育两只小企鹅。小企鹅孵化出来后要3个月左右才能下水。在成长过程中,如果食物不充足就要遵从优胜劣汰的原则,更强壮的小企鹅才会生存下来。</h3> <h3>企鹅实行一夫一妻制,要从大批的同类里找寻自己的伴侣真不容易,所以它们成天的叫唤,企鹅是从叫唤的声音里找到自己的伴侣,找到自己的子女。不是自己所生的子女;企鹅是不喂食给其他小企鹅的。</h3> <h3>晚上十点了,丹科岛上的金图企鹅还在鸣叫,好像在问你们从哪里来?看见我的同伴吗!</h3> <h3>2018年12月13日早上5点多船一直停在利马水道又称雷麦瑞海峡的入口处为了让大家休息。至7点15分广播叫早通知;我们的船马上要航行于利马尔水道,这是一条南极的狭窄海道,仅11公里长度,它的东南一侧是南极半岛大陆,西北侧是布斯岛,它位于南纬65º 06’西经64º 00’。利马水道最宽度约1600米,最狭窄处仅约800米。受两岸冰山、浮冰和冰川碎冰的堆积挤压,可通行的航道更狭窄。航道两边群峰对峙,峰顶超过300米,海冰随处可见,是南极半岛中风光最美的水道。</h3> <h3>大家起床都跑到甲板上拿出相机拍照,但是天公不作美,还下起了雪。听说昨晚有7艘船申请通过利马水道,但获准通过的仅二艘船,我们是其中的一艘。虽说南极洲是不属任何国家,但南极条约下有海事组织,所有活动要在南极海事组织报备,一方面有效的保护南极环境,也为有序安全航行提供了保障。</h3> <h3>利马水道的冰川在崩裂中。听科考人员讲;南极的冰川是千百万年来层层叠压的雪形成的,一层雪压着一层,在重力和超低温下逐渐形成致密的极地冰,这种冰中的空气很少,所以呈现蓝色的冰晶。但现在因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地球变暖,南极的冰川崩塌融化将会给全球海平面上升,使我们的家园给水淹没。这给保护环境带来极大的考验,人类必须要联合起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h3> <h3>海水非常平静,水道二面的山峰在云雪之中。我们船在利马水道来回穿梭了一次目睹了二岸的冰川和山峰。</h3> <h3>2018年12月13日我们通过利玛水道后奔向了彼得曼岛。这里离利玛水道不远,上午9点30分我们登上了彼得曼岛。</h3> <h3>彼德曼岛在南纬65º 10’西经64º 07’ 。这也是我们这次南极探险最南的一个岛屿。此岛呈三角形状,最长的一侧约有两公里,有一个小山峰,海拔133公尺,是岛上最高点。德国捕鲸船船长~达曼在1873-1874的南极探险中,第一次记录到这个岛屿,并且以德国地理学家兼极地探索活动的支持者~奥古斯特‧彼德曼为名。这里距离南极圈约120公里</h3> <h3>德国远征队当时所建的小屋已消失,只留下圆锥形的石堆标记,及阿根廷人于1955年建造的避难小屋(后来废弃;最近则被附近佛纳德斯基研究站的乌克兰人当作假日休憩区使用)。</h3> <h3>小屋附近立有十字架,用以纪念1982年8月自法拉第研究站(Faraday Station)企图横越Penola海峡的海冰前往彼德曼岛,但却不幸身亡的英国南极调查队的三位科学家。</h3> <h3>彼得曼岛上的金图企鹅</h3> <h3>从披德曼岛下来我们座冲锋舟开始在普瑞诺海湾里巡游,这里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山和浮冰,还有豹海豹。冰山的聚集地;壮观景象被誉为冰山广场或冰山坟墓。</h3> <h3>普雷诺湾号称为冰山的坟墓,这里大多的冰山来自遥远的南方大陆南罗斯冰架,最终因洋流的推送搁浅于海湾中度过余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由冰川冰而并非是海水冻结成冰的冰山,便会因为冰盖和冰川的冰自身重量受压形成纯冰,而这些纯冰由于阳光折射而呈现出淡蓝色。</h3> <h3>普雷诺海湾,这里没有人世间的喧嚣,蓝色的冰山在此沉睡千万年,沉浸在一汪汪幽蓝的梦中,今天我们来此,灰白色的天空衬映着雪白幽静的海湾,空气、海水、冰山……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透彻沁心,巡游其间,恍若游走恍如隔世仙境……</h3> <h3>各种冰山形态各异,散发出让人难以想象的蓝色,据我们的探险队员所述,能看见在海上的冰山仅是它体积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还有大部分在水下,随着水下部分冰山的融化或出现溶洞,上下重心变化;冰山还会翻转,这时水下部分的冰山会倒转露出水下被融化的千奇百怪。</h3> <h3>我们的冲锋舟在海冰中巡游,冰山折射出蔚蓝色。</h3> <h3>漂浮在南极的冰山从陆上冰川上形成-冰裂-冰崩-落入海洋形成冰山-漂浮-消融要经过很长时间,有的有上千年、上万年。</h3> <h3>豹海豹生活在围绕南极洲的海洋。在夏季时,它们差不多会于所有的时间在周围的堆冰猎食。在冬季,它们会向北前往亚南极群岛。我们见到的豹海豹大都在睡觉,就是我们的冲锋舟走近时它也不理我们!太傲慢了!!!</h3> <h3>探险队员从海面上捞起的冰让大家品尝</h3><h3><br></h3> <h3>这块冰山的年龄应该也在千年以上了,它表面的纹路应该是原来在水下消融时形成的,后来翻身后露出水面才看到它的样子。</h3> <h3>豹海豹饿了就去水下捕食鱼虾,这里丰富的鱼虾为海豹、企鹅提供了大量的食物</h3> <h3>海豹们吃饱了就躺在浮冰上睡觉,它们的生活非常自由自在。在南极边缘地区形成一个食物链;磷虾吃海藻,企鹅吃磷虾,海豹吃企鹅和磷虾,鲸鱼吃海豹和磷虾,各种动物的排泄物丰富了海水营养提供了海藻的生长速度。有一点就是在南极的陆上是看不见各种动物间的杀戮的,只有在海里它们为了生存才互相杀戮,我们人类不能去影响动物之间的各种行为,让食物链能循环下去。</h3> <h3>2018.12.13日晚8点在丽斯港一个小岛上船方组织了一次露营活动,共有五十人参加。向在南极露营的勇士们致敬。</h3> <h3>我们的团友也有6个人参加露营体验,只听他们早上回到船上讲露营的体验;只听见旁边的冰川开裂的吱吱声音和企鹅叫有点心悸。露营在睡袋里还是很暖和的。以后有机会也要去试试这个活动。</h3> <h3>2018.12.14日今天早6:30就叫醒了,因为今天早上我们要在天堂湾的阿根廷布朗科考站登陆,还有很多活动。这里在南纬64° 53'西经62° 51'这里是真正的南极大陆。</h3> <h3>阿根廷的布朗科考站;这里是真正的南极半岛大陆,登上这里才是登上了南极大陆。</h3> <h3>我们在攀登阿根廷布朗站背后的山峰。登上这里从理论上讲可以不用船徒步到达南极极点。但这里都是崇山峻岭,没有人从这里带着装备出发去南极内陆极点的。探险队员为我们登顶人员开辟出一条Z字型路线,登山时忽然一阵阵大风把地面的雪吹起来,雪打在脸上感觉很疼,特别有二个折弯处迎风攀登很是吃力,有一部分人就退回去了,但大部分人还是坚持攀登到达了顶峰</h3> <h3>爬到近山顶有一处雪崩的山坳,探险队员划出了一根黄线,要求每个人遵守不要超越警戒线,以防不测。</h3> <h3>终于爬到布朗站山峰的最高处。我们的周围都是雪山。</h3> <h3>从阿根廷布朗站背后的山顶上看天堂湾。布朗站和我们的大船,在第一排房子的后面有一个平台。那是50年代两位阿根廷科考人员在越冬时难以忍受孤独和寂寞,发生精神错乱把科考站一间房子烧了的痕迹。</h3> <h3>从山上下来我们开始在天堂湾巡游</h3> <h3>这里漂浮的冰山同样散发出蔚蓝色</h3> <h3>冰山的各种形态引人眼花缭乱。这里漂浮的冰山同样散发出蔚蓝色</h3> <h3>在天堂湾巡游时我们看见了多条座头鲸,它们在集体捕食,我们不好打扰它们,驾驶冲锋舟的探险队员把发动机关了,鲸鱼就在我们的周围游荡。大家很兴奋,又特别的安静;仅听到相机拍照的按钮声。</h3> <h3>天堂湾的座头鲸身躯</h3> <h3>座头鲸的尾巴,多漂亮!过去这里有很多捕鲸船,现在得到了限制,捕鲸的船已少了。捕鲸主要是炼鱼油。我们买鱼油吃就是海豹、鲸鱼的脂肪炼成的,没有需要就没有杀戮!为了保护这些野生动物,请大家不要再买鱼油了!!!</h3> <h3>这是不是南极鸬鹚?</h3> <h3>冰山与我们在天堂湾的皮划艇体验活动。这次皮划艇活动基本上都是国外友人参加。</h3> <h3>离开天堂弯后我们的船继续在南极航行准备再去其他岛屿能看见南极各类动物的地方,船上接到海事组织的通知要求我们船避风,我们在南纬 64° 42' 西经62° 03'威翰米纳湾避风时,为了全体游客不寂寞,我们船长和探险队长想出了一个去了海冰上体验南极冰雪世界的活动。</h3> <h3>探险队员先在冰上找寻安全的位置;然后我们全船人员分批登上海冰活动。这块海冰有好几平方公里,冰厚有1米多。</h3> <h3>威翰米纳湾的海冰上积了40多公分厚的雪,好多国外的团友在海冰上玩起了叠罗汉,堆雪人的游戏。天上还不停的下着雪。</h3> <h3>我也试试能不能把海冰跳出一个窟窿?</h3> <h3>我们的冲锋舟在大船边划圈圈。给大家表演拍照,我们有几次座冲锋舟去巡游时开船的探险队员也会做一些动作刺激我们,所以现在我们对普通快艇的高速体验已不感很多兴趣了。</h3> <h3>2018.12.14下午四点多在威翰米纳湾;南纬64° 41' 西经62° 03' 。船方组织了一次极地跳水,我们70多人参加了这项作死活动。其实极地跳水也不是很可怕,水温约摄氏1-2度,下水时间也就几十秒,每人都用安全绳绑住了。</h3> <h3>跳水后得到的纪念徽章,还有船长签发盖章的极地跳水证书,证书上记载了极地跳水人员的姓名、跳水地点、跳水时间供个人珍藏</h3> <h3>按照原计划2018.12.15日上午我们应该去半月岛,但我们的探险队昨晚与长城站联系上了,同意我们在长城站登陆,前三个航次夸克公司船方虽都和长城站联系但都未获准。这次我们登陆的中国长城站位于南纬 62° 13'西经 058° 78'</h3> <h3>长城站是中国政府在1984年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位于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h3> <h3>长城站经过几十年的扩建已经有好几栋房子了,这里夏季有40人在这里工作,冬季有20人在这里越冬。现在我国在南极已建了五个科考站,它们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2018年2月在罗斯海的难言岛又建立了一个新站。在南极所有的蔬菜、水果、粮食、油料都要从最近的智利或阿根廷采购后通过极地船运输,再用冲锋舟短驳上岸,所有的生活垃圾、排泄物都要无害处理后打包装箱回国,不能就地掩埋。越冬科考人员还要经受6个月的极夜和6个月的极昼。过去这里没有通讯基站,没有网络,无法与家人联系,每年仅在暖季的11月至2月底船舶可以运输人员和物品,其他时间船舶就无法进入了,没有机场也无法起降飞机。直升飞机的飞行距离仅500公里。所以越冬队员要经受与常人不同的身体考验和精神考验。他们要在这与世隔绝的不毛之地要生活13个月才能回家。曾经有阿根廷的越冬人员因长期待在南极难以忍受孤独和寂寞,发生精神错乱后把科考站的一栋房子烧了。向为南极做出献身的科考英雄们致敬。</h3> <h3>这里竖立着很多标牌,标志距离北京17501.949千米。现在中国联通已在中国长城站建立了通讯基站,有了网络,能随时和国内联系,各种条件比起三十多年前的科考站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我们每个人将护照和明信片给科考站的工作人员盖上了长城站的纪念戳。</h3> <h3>我们在长城湾巡游,穿红色冲锋衣的是探险队员</h3> <h3>乔治王岛上有很多国家的科考站,智利的科考站就在长城站的旁边,智利科考站全部由军人组成,我们在巡游时看到的智利军舰。</h3> <h3>今天下午要在船上露天甲板举行的BBQ</h3> <h3>这是烤好的二头乳猪,很好看吧,但并不好吃。</h3> <h3>我们在甲板上同探险队员一起举杯为南极干杯!</h3> <h3>我们的船上共有游客181人,船上的客人、探险队员、科考人员、船员分别来自37个国家及地区;中国游客就有80人,其他还有来自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乌克兰、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巴西、吉尔吉斯坦、阿根廷等国家的友人。十天的南极活动我们虽然语言不同,民族不同;但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和睦相处,彼此敬爱,相互帮助度过了这永生难忘的日子。这是我们和印度一家人的合影;他们的女儿是这个团队里年龄最小的,仅9岁的女孩活泼大方,参加了这次南极探险的各项活动。</h3> <h3>2018年12月16日上午我们去象岬,这里是南纬62° 41'西经60° 49'这是一个小小的半岛,其仅长 1 公里。象岬位于 Livingston 海岛的南岸。这里栖息着许多不同的南极野生动物,既包括各种鸟类,企鹅和海豹。在其北边有着 Rotch 大冰川,其他三处被海洋包围着。这个登陆点被视为最特别的登陆点之一,只有5%去南极的船能成功登陆此地。</h3> <h3>这里有企鹅和海豹,这里的海豹与其他的海豹不同。是一种叫象海豹。我将看见的大概点了一下;估计有一百六十多只象海豹。</h3> <h3>企鹅在孵蛋</h3> <h3>象岬岛上有很多象海豹,有的刚生下来一个月。</h3> <h3>象海豹形状奇特,有一个能伸缩的鼻子,当它兴奋或发怒时,鼻子就会膨胀起来,并能发出很响亮的声音,故名为“象海豹”。由于它们分别在南极周围,其全称被称之为“南象海豹”。南象海豹不仅相貌丑陋,而且体色呈灰青色,给人一种“肮脏”之感,不仅是外观,其实南象海豹生性就不大爱卫生,特别是每年的换毛季节,它们成群结队地拥挤在长有苔癣植物的岸边泥坑里,弄得身上很脏,满身是泥。但是别看它体躯巨大而肥胖,但却十分柔软。头向背、尾方向弯曲可以超过90度。过去这种海豹数量很多,但由于它体躯肥大、脂肪丰厚,因而被大量捕杀,现幸存的数量实在少得可怜。</h3> <h3>雄性象海豹从小就练习争斗,为了取得与雌海豹的交配权,雄象海豹之间不停的在争斗,它们的身上到处是伤口,这也是自然界为了对付生存环境遗传优良基因吧。</h3> <h3>2018年12月16日下午3时我们座冲锋舟前去欺骗岛(又叫奇幻岛)</h3> <h3>我们在欺骗岛的岬口外侧贝利海角 山崖旁的黑色沙滩上登陆。这里是南纬62° 57'西经60° 39'</h3> <h3>欺骗岛又叫奇幻岛是一万多年前,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遗迹。当时有30立方公里的熔岩从地下猛烈涌出,火山喷发后留下了巨大的火山口,塌掉了一角的火山锥被海水灌满,使这里形成一个天然良港。人们纷纷在这里建立南极科考站。捕鲸站。</h3><h3>欺骗岛火山在1969年2月曾经喷发过,使设在那里的科学考察站顷刻间化为灰烬</h3> <h3>这里原来聚集了十万只帽带企鹅,据说现在已比十年前减少了一半的数量,仅4万多只了。现在还不知是什么原因。这里的雪已融化露出了地表的苔藓植物,据说在南极要生长出植物需要几百年,所以我们走路都要绕开长有植物的地方。</h3> <h3>近距离帽带企鹅的录像资料,南极才是这些动物真正的主人,所以它们是不害怕人类的。</h3> <h3>我们的大船与企鹅</h3> <h3>我们刚才在欺骗岛的外侧黑色沙滩上登陆,现在我们的船开进火山口塌掉的缺口。穿过这被称为“咆哮海神”的狭窄入口,那就是一个环形的海湾,因为有四周火山留下的锥形陆地,海湾就如一个大盆,成了庇护人类的天然港湾。人类发现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也就成了人类掠夺海洋的跳板。“盆”内的海湾被人类称作“捕鲸者湾”。</h3> <h3>我们的船必须经过火山口塌掉的缺口。穿过这被称为“咆哮海神”的狭窄入口,船长将大船在这环形的海湾里慢慢的绕了一周;让大家看见了过去在这里捕鲸时留下的储油罐,还看见了一艘停在海湾里的捕鲸炼油船。</h3> <h3>我们的南极航程即将结束,全船180人高举酒杯集中在六层的露天甲板上为南极干杯。</h3> <h3>我们中国旅友拿出五星红旗,大家激动的在国旗周围合影留念。</h3> <h3>2018.12.17日回来时遇到11级的风浪,我们的大船在德雷克海峡中像一片小叶;左右、前后的摇晃,摇摆倾斜的角度最大达到30多度。浪花一直打到6层的驾驶窗上。房间桌子上的所有东西都被抛到地上来回打滚。不少人开始晕船。餐厅里吃饭的人也少多了。</h3> <h3>这张地图上标注了我们来去南极的实际航线,其中虚线是从阿根廷的火地岛去南极半岛的航线,实线是我们回程的航线,因为回来的西风很大,我们的船必须迎着风浪行驶,所以比来南极时又多走了几百海里。</h3> <h3>这段视屏记录了当时的风浪。我们幸好未晕船,把这个大风浪里行船看成是一个南极体验项目了,很难得的情景。</h3> <h3>回程的海上风浪虽然很大,但船方还是为大家;特别是中国游客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饺子活动,船上除了中国游客参加以外;还有探险队员、国外游客都来参加这项活动。</h3> <h3>回程的路上,船方组织了一次为南极企鹅守望者的拍卖会,其中的拍品有这次南极行程的航海图、有船长、探险队长等人签名的南极旗帜、用南极万年冰罐装的饮用水、有南极标志的背包、T恤等。在拍卖会上众人踊跃参加,加价拍卖掀起一轮轮高潮,体现了众人对保护南极野生动物的爱心。</h3> <h3>南极登陆之行结束了,大家把登陆靴集中还到报告厅,探险队员们仔仔细细的检查每一双靴子把细小的沙粒泥土挑出,保证每次南极行程的清洁。为保护南极环境一丝不苟的工作。</h3> <h3>就要分别了!海钻石号上的全体科考探险队员、全体酒店服务人员集体亮相,与我们早夕相处,给予我们帮助的探险队员们,服务人员们:是你们的幸勤劳动和勇敢探索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个条件,使我们能安全顺利登陆,能看见南极独特的美景,能初识南极的各种知识!感谢你们的付出!</h3> <h3>我们经过二天二夜狂风巨浪的考验终于到达南美大陆的最南端——合恩角,在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以前,从大西洋至太平洋只有绕过智利的合恩角一条航海路线,合恩角有着‘海上坟场’之称,因为位于美洲大陆最南端,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相望,属于亚南极,是世界上海况最恶劣的航道。由于风暴异常,海水冰冷,历史上曾有500多艘船只在合恩角沉没,两万余人葬身海底。这里常年挂着8级以上的西风,岸边暗礁遍布,被称为:魔鬼海角。1520年11月1日,麦哲伦的船队沿着南美洲大陆东岸南下,来到了一个荒岛礁石成群的地方。这一带水域风大浪高,凶猛的急流四方乱窜,海水中还常飘浮着巨大的冰块。船只在“羊肠小道”中艰难地航行着,最后总算通过海峡进入到太平洋。为了纪念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功绩,后人把这个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麦哲伦穿过海峡的时候,看到南侧的岛屿上到处有印第安人燃烧的簧火,便给这个岛屿起名叫“火地岛”。合恩角就处在火地岛的南端,在南极大陆未被发现以前,这里被看作是世界陆地的最南端。目前无法通航于巴拿马运河的超大型船舶还是要绕道经过合恩角。</h3> <h3>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其中的冰盖平均厚度达19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储藏了全球70%的淡水,如果南极洲的冰全部融化;全世界的海平面将上升60米。这次南极探险之旅我们来回共行驶了1719 海里,相当于3183.5公里。通过这次南极之旅更加深了对气候、环境保护的重要,更要以各种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本文以日记形式将这次南极之旅用美篇构写,文章中有不少照片为船方和团友提供,有些说明是参考网上有关资料改写而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h3> <h3>太阳渐渐的西下了,我们的海钻石号将返航到阿根廷的米格尔水道回到火地岛。结束我们终身难忘的南极之旅。南极再见了!!!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