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俄散记(一)

老长不大

<h3><font color="#39b54a"> 俄罗斯政府大楼</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font> </h3><h3><font color="#010101"> 俄罗斯是我最想去看看的几个国家之一,特别是它现在怎么样?这并非我有所谓的单纯的苏俄情结,而更多的有一种五味陈杂难以言表的思绪与心结。</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上小学的头几年,中苏正处于社会主义同一阵营的短暂蜜月期,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学习和模仿苏联,可以说处处有"老大哥"的影子。长江上第一座武汉长江大桥、长春汽车厂等等,都是在苏联帮助下完成的。我也通过书本、报刊与电影等的教育影响,苏联在我刚懂事的儿时心中是美好和伟大的,充满着敬仰和向往。</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两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苏联为迫使我国就范及跟随,采取了单方面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合同,撤走援助的专家、技术人员,以及逼债等极端措施,导致中苏关系产生重大的裂缝;直到60年代中后期的中苏边境某些地域发生冲突,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响,中苏关系一度恶化。</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也随着成长,逐渐对我国与俄罗斯的边界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于是一股难言名状的痛楚便堵塞在胸口。</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国力衰弱。沙皇俄国从1858年到20世纪初期,先后逼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多达170多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直接纳入其版图。</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十月革命后,列宁为首的苏俄政府于1919年7月至1923年9月,曾先后三次对我国发表宣言(史称《加拉罕宣言》)表示:"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但是,列宁早逝后,苏俄政府后来没有践行这些诺言。</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大厦</font></h3> <h3><br></h3><h3> 我从俄罗斯旅游回来已两个月了,沉淀和整理了一下思路,静心回想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的短短一个星期日子,似乎像尝了一口澄澈而浓烈的伏特加。</h3><h3> </h3><h3> 我们到莫斯科的当天傍晚和第二天,都是灰蒙蒙的阴天,好像莫斯科要给我呈现一个灰色基调的色彩。</h3><h3> 莫斯科的机场设施陈旧,装璜年久款式落伍,候机大厅也不宽敞。这跟我们的北京机场宽敞气派、设施现代,简极天壤之别。从一定程度上讲,机场也是一座城市的容颜。</h3><h3> 这里我要插一笔,莫斯科机场候机厅,由于座椅少,不少旅客只能站着候机。我团一位老年游客在回程的莫斯科机场候机时,由于场地窄人员多而被大厅柱基座石边沿绊倒。当时跌伤得不轻,并且找不到机场有求助的地方,更不要说有值勤服务人员过来看问,无奈之下只能带伤忍痛在亲友携扶下硬撑着上了飞机。</h3><h3> 这样的事情若发在我国任何一个机场,也无论是那个国家的旅客,机场绝对不会无人管问和帮助。</h3><h3><br></h3><h3> 我们刚走出莫斯科机场,接站的当地导游第一句叮嘱话就是:莫斯科机场、火车站等处的小偷特别多而猖獗,叫我们从机场到旅行车这段路上把背包挂在胸前,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被盗。他还举例说前不久有位中国游客,刚出机场护照钱包就被盗走,俄罗斯补办护照等手续费时又长,不仅不能旅游,连回国都大费周折。</h3><h3> 以后,导游在火车站、人多的旅游景点,类似的反复强调提醒不绝于耳,真叫人提心吊胆、又慌又怕,万一护照被盗,哪可麻烦大了。你说带着这样的心情游览是啥滋味?</h3><h3> 我们后来在圣彼得堡冬宫游览时,那天游人特别多,在进门后拥挤着上楼梯的地方,我就亲眼见到身边一位中国男游客,慌张而哭丧地高喊钱包和护照被偷走了,真把他急得似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h3><h3> 小偷虽然每个国家都有,但它的多少与猖獗程度,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国的国民素质和政府社会治安管理秩序的状况。日本在这方面不得不让人钦佩。</h3> <h3><br></h3><h3> 我们第二天上午去莫斯科郊外的谢尔盖耶夫。旅游资料推介说小镇很美,风景如画,在绿色树木草地的背景下,矗立着色彩丰富的教堂建筑群,如同孩童搭的积木那般奇幻。 </h3><h3> 也许是冬季,天气又不好,阴沉沉的,我见到的树木大多是灰褐色的,有些树的叶子掉落了,只剩光秃秃的树枝;也没有什么绿色的草地,有的也呈灰黄色,真谈不上小镇的风景有多美。</h3><h3> 不变的倒是蓝绿金黄色的教堂尖顶,仍然显示着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信仰。</h3><h3> 信仰是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生生不息蕴藏的力量。诚如这座小镇和修道院的名称,来自谢尔盖耶夫这位虔诚的修道布道者和杰出的宗教活动家。</h3><h3> 据说这里的圣三一大修道院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中心,在俄国民众心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像天主教的梵蒂冈。</h3><h3> 我们去谢镇,其实只是看那里的圣三一大修道院的各种形式的教堂。四个蓝色圆顶围着一个金色大圆顶的圣母升天大教堂,美丽而庄严。高耸的钟塔鹤立鸡群,非常漂亮,也是建筑群组成的宝贵部分。还有圣三一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斯摩棱斯克教堂等等,里面墙上布满着珍贵的壁画。</h3><h3> 总之,这座城堡式围着的教堂建筑群,不仅反映了俄罗斯早期的各种建筑艺术风格,更弥漫着强烈的宗教意识和浓厚的宗教气氛。</h3><h3><br></h3><h3><br></h3> <h3><br></h3><h3> 谢尔盖耶夫镇是以这座修道院为中心,房屋向四周分散延伸,互不相连。小镇似乎没有宽阔的街道,连接村民房屋的是狭窄的小路和周边的树木草地。</h3><h3> 修道院城堡门前面是一个大广场,我们下车后就是从广场上过来的。广场对面有一幢红色墙面、白色尖顶的房子,漂亮而醒目。说是一个闻名俄国的玩具博物馆,可惜导游没有安排我们去参观。</h3><h3> 广场上有许多灰鸽子,飞上落下,成群结队,一点都不避讳游人,任人喂食玩乐,争相竞吃,不愧一景。</h3><h3> 我走到广场的尽头、修道院城门右前方的高地上眺望,只见附近的房子高低不一、朝向不同、形色各异、式样老旧,有点儿凌乱;再远一些地方,还有一些色彩斑斓的小木屋,星星点点散落在灰色的田野里,犹如一幅莫斯科郊外的冬季风景画。</h3><h3> 我不知道这是莫斯科乡村的特色风格吗?</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 文字、图片:老长不大</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提示:请尊重原创,不要复制粘贴,杜绝抄袭、剽窃耻行</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