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学年第一学期,我校生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如火如荼的“探索小组合作模式在生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程。</h3><h3>下面一起来回顾研究组成员们的风采:</h3> <h3>李晶老师试卷讲评课,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好:课前充分整理学生常见错误,让学生还原思维,归纳做题要点;生生之间平等对话,互相碰撞,学生参与热情高。期待后来者给我们呈现一堂堂高效的试卷讲评课,与传统的纯教师讲授课渐行渐远。</h3> <h3>岳承林老师的课,小组合作奖励制度明确,及时统计分数,开展小组间的竞争,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高到不想下课岳老师让小组成员充分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上台解说题目的做法,或者还可以归纳做题方法,孩子争先恐后要求上台展示,不得不说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培养。后来在聆听了教研组长钱璟老师的点评后,受益匪浅:小组合作前要更加明确规则意识,做到公平公正;选择讲评题型是要突出重点,版块意识可以更强等。相信我们会更好感谢小岳老师的精心准备。</h3> <h3>沈鹭芸老师的试卷讲评课专题明确,主要讲评试卷上涉及古诗文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课内外古文的对比阅读,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疏通文言字词,合作探究、归纳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整个课堂流程清晰。如果在课堂节奏把握上更好些,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课堂的容量也就可以更大些,效率可以更高些。特别感谢鲁校、费校的指导,鲁校强调小组的规则意识、领头羊意识,费校强调要让小组的合作成果真正内化、分享,才能使合作学习走向真实化,深化。感谢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让我们边做边思,边听边改,越来越好。</h3> <h3>吴文娟老师的试卷讲评课,通过小组订正,组长批改制度,迅速 解决古诗文中的错别字问题。通过学生上台批改等互动环节,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吴老师的课不仅涉及了试卷上的课内课外 的古诗文,而且还对古诗文做了很好的趣味延伸,使学生了解了 很多相关的课外知识。容量如能再大些,会更漂亮。</h3> <h3>严佳燕老师的英语试卷讲评课,流畅而有序。可以看得出严老师 在课前进行了分工和任务布置,而且学生落实的非常到位。整个 课堂进行得井井有条。从听力到完型,从阅读到词汇,小组合作 的气氛非常活跃。小组成员的上台解答以及疑难问题对老师的求 助,自信而不畏怯。个别小组组长,会通过出题等方式与同伴互动,非常不错,老师可有意识地加强这个能力的培养。</h3> <h3>徐艳秋老师的科学试卷讲评课,小组讨论气氛活跃。学生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分歧的时候,教师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翻阅书本教材找证据,以理服人。针对易错题,教师能够提出注意点,并通过修改题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特别是能够从一个探究题的相关知识中,引导学生少玩手机、电脑,多做有益于健康的活动,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h3> <h3>葛予力老师的科学试卷讲评课,别出心裁。通过自我评价、合作探究、组间合作、回顾反思等模块贯穿整堂课,思路清晰,逐步递进。通过组内合作总结,分析试题失分原因,通过组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让学生走上台,并且课堂引入了小组加分制度,培养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整个课堂的生成,效果明显。</h3> <h3>陈美秀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很“赞”,一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规则意识很强,这与陈老师明确的课堂要求密不可分,譬如“聆听时保持安静、及时订正错误、及时翻阅教材图册”等,学生被操练得很“熟练”,可见工夫在平时;二是课堂容量大,学生讲解高效。一张试卷,因为难度较大,题目出错率较高,几乎每个题目都请学生上台讲评,也能讲完整张试卷。当然这与学生的规则意识也有一定关系,听和讲相得益彰。三是陈老师个人教学语言简洁、干脆,却很到位,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价,很有针对性,适时的点评、点拨也恰到好处。</h3> <h3>沈黎欣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很有深度、效度:首先她让学生小组讨论,互帮互助,解决组内能自己消化掉的题目,再把解决不了的难题提交上来,以小组为单位书写在黑板上;其次,小组之间互相释疑,借助其他小组的力量,由学生代表台上讲解难题,当然大家在聆听时也能互相再质疑,教师适时点拨;最后,由教师本人操刀,讲解个别“大难题”。这个课堂的层次感很强。这样的方式,不仅靠学生有效解决了部分难题,对于提升层次好的学生的析题能力很有帮助,有助于“培优”工作的推进。</h3> <h3><font color="#010101">生本课堂、合作学习、同伴互助,本学期内项目组成员在这一核心理念下积极探索,不断进步。<br></font><font color="#010101">今后我们仍将携手并进,砥砺前行。</font></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