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二十九、逆风</h3><h3> 今天的骑行计划是:八宿——吉达乡——安久拉山——然乌,全程92公里。其中,八宿到吉达乡是38公里,吉达乡至然乌54公里。《波尔攻略》推荐在吉达乡吃午饭,如果按此计算,这一段路38公里的路,大约需要耗用4个小时,平均时速不足10公里。该段道路既没有大起伏的山路,又不用翻越垭口,这样的速度太慢了吧?《波尔攻略》给出的理由是源于“逆风”。高原的逆风有这么厉害吗?我们带着怀疑和不屑,开始了今天的行程。出八宿县城先是一段下坡,然后就是一个平缓的上坡,接着就是一段起伏的山路。就在这段起伏的山路上,逆风毫不留情地肆虐了我们,教育了我们!让我们领教了高原逆风的威力,知道了它的厉害。在这段路上,逆风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我的地盘我做主”。来过川藏线的骑友都知道,这段路通常会有逆风作怪,尤其是每年的6、7、8三个月,逆风的风力很大。据分析可能是由于这里山体走向的特殊性,使得夏日的季风在通过这里时,形成了一种特定流向的风,统称之为“逆风”。千万别小看这逆风,由于逆风中常掺杂着“横向风”和“变向风”,很容易让人失去平衡,在逆风中骑行除了增加骑行的难度外,还要极力保持平衡,比爬坡要吃力的多。即便是下坡,假如遇到逆风,人好像失去了下滑力,不用力蹬踏,车轮就不会动。爬坡时遇到逆风的话,不用说骑行,推着车都非常吃力。一般在垭口经常会遇到“横向风”和“变向风”,风力大的时候,很容易被连人带车都掀翻,有时候需要下车卧倒,躲避横风的“骚扰”。尽管今天的逆风还算“温柔”,结果我们还是用了4小时40分才到达吉达乡,看来波尔所言不虚呀。</h3><h3> 骑乐无穷的“坐骑”像是在和他闹情绪,总是出故障。继刹车故障之后,今天又断了二根后轮辐条。换辐条本不难,只需要卸掉自行车的塔伦即可。对于技师叶无道来说,不算是什么大事。可是这回,叶无道先生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了,卸塔伦的工具找不到了。熟悉山地自行车的人都知道,缷塔伦必须用专用工具,别的工具代替不了。唉!真是一个无语!我们无风组合中有两位高人,一个是修理车的高手叶无道,另一个是“修理人”的高手骑乐无穷,他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丢蛋”。每次外出不丢点东西的话,就算没有完成任务。没办法!辐条换不成,骑乐无穷只好先凑合着骑行,到了然乌再作打算。 中午在吉达乡小学对面的小饭店吃午饭时,遇到几位来自安徽的骑友,闲聊得知他们有卸塔轮的工具。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这条路上,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总会遇到好心人的帮助。心存感激,无以言表,在此祝福天下的好人平安幸福!)叶无道利用安徽骑友吃饭的功夫,卸塔伦换辐条,动作非常熟练麻利,他们还没吃完饭,已经全部搞定。既没有耽误安徽骑友的行程,又解决了骑乐无穷的后顾之忧。归还工具,叶无道对安徽骑友的相助千恩万谢,安徽骑友对叶无道的技艺赞不绝口,我们则认为叶无道只能算是将功补过。</h3><h3> 饭后,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离开了吉达乡小学,向安久拉山方向进军。不知是何缘故,卓尔清风突然开始“发飙”,提速狂奔,撒着欢儿地往前骑,拦都拦不住,不久就消失在前方的群山之中。进山的路在缓慢地上升,逆风的风力虽然小了许多,但还会时不时冒出来“拉扯”一下我们的衣袖,像是有些不舍。经过了31公里的山路,我们到达安久拉山垭口。我们一路都在说“垭口”,到底什么是垭口?垭口是指“两个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是相连两座山的最低点”,是西域高原常见的一种叫法。我们习惯称之为“山坳”、“山口”或者叫“鞍部”。一般穿山公路都会从垭口处通过,因为这里是最低点。故此,在通常情况下,垭口处也是风口处。安久拉山垭口有些与众不同,它平缓宽广得出奇。进入垭口见到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中有许多小溪和积水潭,还有一个海子。这里几乎感觉不到风的存在,如果不是竖立在公路边的标示牌,我几乎不相信这是安久拉山的垭口。据记载,1999年,安久拉山垭口附近,曾经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雪崩,57名游客及其当地牧民葬身雪海。真令人难以置信,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平静安详的垭口,怎么会突然之间狂飙发作,吞噬了57条鲜活的生命。</h3><h3> 翻过安久拉山垭口,就由怒江流域进入雅鲁藏布江流域了。从6月9日开始骑行,至此,我们已经整整骑行了23天。顺利通过了川藏线上起伏最大、骑行最艰难、最让人纠结、也最令人难忘的褶皱地带——横断山脉和六河流域。虽然后面还有近一半的路程,虽然还有一座5000米以上的米拉山,虽然还有排龙天险等等。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放松了许多,少了一份紧迫,多了一点从容,我不知道自己的这种从容从何而来。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地标一个一个被走过,目的地越来越近,我却变得越来越矛盾:既希望早日完成夙愿,实现梦想,又担心这样的结局来得太快。就如同热恋之中的人,既想早日走进婚姻的殿堂,又想把恋爱的时光拉得更长。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要骑行川藏线?你的目的是什么?”我无言以对。我知道朋友并无恶意,只是想让我能深刻地剖析自己。但是,我确实搞不清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盲目”。当今世界,信息化飞速发展,貌似在互联网上可以寻找到任何问题的答案。人们常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一搜便知”。但是我确信,有一种答案是搜不到的,那就是“心灵的答案”。 在这个夸张的“全媒体时代”,我们的精力被各种屏幕瓜分,即使你仅是浏览信息,都会使你疲惫不堪,很少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心灵。我们的生活空间被越来越多的“科技工具”所绑架,我的心灵空间被眼花缭乱的世界所挤占。诚如木心所说,我们这个时代对心灵的威胁不再是控制和贫瘠,而是“一种无限丰富的虚无”。</h3><h3> 从安久拉垭口顺山而下并不轻松,逆风依然不依不饶,似乎是让我们记住它的威力,不敢再轻视它的存在。好在都是下坡,23公里用了1个多小时到达了谷底。临近然乌镇的几公里路段坡陡路窄,以往这里经常有落石阻碍交通,如今这里修建一条钢筋混凝土的走廊,如同在山崖上开凿的隧道,起到了保护公路的作用。走出长廊就可以看到山下美丽的然乌湖了。然乌是个小镇,因然乌湖而得名,隶属八宿县。从山上远眺然乌镇,是一片江南风光。要不是湖边那座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如意白塔,以及远处的皑皑雪山,简直就像是一座江南小镇。然乌湖是一个面积为22万平方米的高原湖泊,湖畔西南是岗日嘎布雪山,正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形成了这个美丽的湖泊。</h3><h3> 我们晚上7点半到达然乌镇,卓尔清风比我们早一个多小时到达,并安排好了住处。我们到达这里时,然乌镇已经毫无理由地连续停电10天之久。每家客栈都有自己的柴油发电机,由于发电量小,仅够大厅和餐厅使用,客房一律不供电。镇子上停电是家常便饭,当地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我们还是觉得很不方便,但又没有办法,只好自寻亮点,把没有电灯的然乌湖戏称作原生态“不燃钨”之湖。我们住的“平安宾馆”就在然乌湖边,宾馆院内有一座长长的廊桥伸向湖心,在湖心中央还有一个木屋,是宾馆的观景客房。我们放下行李,走出客房,欣赏然乌湖美丽的夜色。从远处看“湖心木屋”像是一条小船,微风吹来,小船在粼粼的波光上轻轻地荡漾,倒映在湖中的雪山,也在随波翩翩起舞。晚霞慢慢地染红了天,染红了地,染红了雪山,染红了湖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