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谨以此表示纪念和感谢!所有参与者支持者关注者!</h3><h3> 跑步四年,越野三年,自己从没有写过赛记,总是很喜欢对别人写的表示欣赏和赞叹。</h3><h3> 封面的照片里你看不到我,因为我在队伍的最后拉伸呢。<br></h3><h3> 我大概是五六月份报名的,算早的,我也不知道为何那么积极,也许是因为去年报名了但没能参加,但过后意外收到风哥邮递的选手包和纪念奖牌的那份惊喜和感动吧?</h3><h3> 2017年比赛前一个周末去参加了香港TNF100,因为还没有能力参加背靠背两场百公里,就放弃了当年已报名的UTSZ,也不清楚当时自己为何又后报了香港的TNF100比赛,可能是深圳凌晨过关都不用提前住一晚更方便经济,抑或是2017年一月份参加港百的良好印象吧,却不知TNF100难多了,爬升多了两三千米,补给和各方面都远不及港百。现在也明白,尽管香港越野赛很多,但港百只有一个,是UTWT首站。</h3><h3></h3> <h3>两位世界级越野领军人物!2017年,为我们奉献了一届经典对决!</h3> <h3>两位世界级越野领军人物!2017年,为我们奉献了一届经典对决!</h3> <h3> 1921、1922年,马洛里两次攀登珠峰失败。1924年,他与队友安德鲁•欧文(Andrew Irving)再度尝试,最终去而不返。有关两人死前是否曾登顶珠峰的争议也成为登山历史上著名的“马欧之谜”。马洛里究竟有没有登上世界之巅?</h3><h3> 在全国性的追思礼拜中,切斯特主教帕吉特博士所做的演说或许可以平复这些波澜:</h3><h3>……他已决心向上走……那条路会带着他向上走,会引导他走到他渴望到达的地方。无论在回忆或展望中,那条路都是他所珍爱的。他已在它上面安了心;他爱那向上的路径……</h3><h3>……他已决心向上走。难道只是对高山的爱,就足以让他们下这个决心?不;毋宁说:伴随着高山之爱的,是灵性的高升,是勇气、无私及好心性的极致;这些,不见得步伐稳当、头脑清楚就上得去,还要加上慈悲、友爱,以及纯良的心。</h3><h3>…………</h3><h3> 人与山同样源自地球,两者间也就存有一些共通处。但无论山多么庞大,外观上多么令人自觉渺小,山的存在层面终究在人之下。人,外形较微小,实质上则较伟大;不让他落足在那较低存在物的最高点上,他心中那股驱动力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不会因为山的高大而畏缩。山容或高,但他会显示他的精神更高;直到将它征服于脚底,他才会心满意足。</h3><h3>——佛兰西斯•杨赫斯本爵士《圣母峰史诗》</h3> <h3>“大多数人只在乎你的速度快不快,他们不明白攀登背后的意义。”</h3><h3> ——莱茵霍尔·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当代最伟大的登山家之一,意大利的登山皇帝,一个与山为伍、探险终身的人。在登山界,莱茵霍尔德·梅斯纳尔被称为“山峰先生”(MrMountain)。1978年,在攀登了两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后,34岁的梅斯纳尔一个人,没有携带任何供氧设备成功登顶珠峰,写下了人类登山史上的第一次。而随后10年内,他征服了世界上所有14座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山峰。梅斯纳尔的自传中写道,“登顶世界上全部8000米级的山峰不值得我骄傲;我所有的成功都不值得我骄傲;值得我骄傲的只有一件事,我生存下来了。”</h3> <h3>我和另外两个跑友(余国明和吕焕(火马))也很久就相约参赛,并住在同一酒店,天黑时从市里赶到东面四十五公里处的大鹏新区葵涌镇,三个爷们,因为时间关系,简单吃了饭后走着去参加技术说明会了。</h3><h3> 我们三人是在2018年3月份白斌环大鹏百公里越野认识的,大家有缘,我建了个小群,还包括其他六人,一共九人。结果本群五人来参赛(还有甜葱),其中一人作了收尾兔义工(罗兰罗大神)。</h3> <h3>火马一个人四五点先到,我和国明天黑才到。期盼的氛围,期待的兴奋。签到领参赛包领手环,见到久仰的风哥,握手打招呼。看到好几位群中面孔熟悉的协会骨干人员在作义工,很亲切!</h3><h3><br></h3> <h3>选手来自国内外,特别是深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也在很多工作的老外。</h3> <h3>12月22日凌晨开跑,圣诞节要来到。</h3> <h3>2018年响应风哥号召成为巅峰越野协会的一员。漂亮的参赛服,晚上在酒店我也是最终敲定首选穿选手包里的参赛服,抵挡不住的诱惑!</h3> <h3>这是一个别具匠心越野主题和线路——穿越一座城!</h3> <h3>整体上略微前难后易,以往惨淡的完赛率仿佛是个谜,众说纷纭,观点各异。风哥给出的答案是“弃赛成本太低”(下撤点太多。)当然,还有对难度的轻视。</h3><h3>今年约一百人报名百英里,远多于六十英里人数,像是来复仇的!似的人们更多了期待!</h3> <h3>国内首个冠以"百英里"主题的越野赛!2015年是首届。</h3> <h3>风哥在技术说明会上语重心长地分享着他的越野哲学!</h3> <h3> 仿佛等了一年的比赛,终于要到了,一想起可以与众多爱好者充分享受和体验一段山野旅途,别无旁骛,三十几个小时,就兴奋,充满期待!</h3><h3> 记得赛前在大群里有位选手在本届选手赛事群里说UTSZ就像“去风哥家参加个大party”,很形象生动!接地气、亲民!</h3> <h3> 熄灯前,又精心检查分好了几个包裹(来前已经提前计划好了如何分法),生怕弄错,一个终点大包、30和60英里各一个小包放点自己的补给和换装。三点的闹钟,兴奋参杂着紧张,没睡好,只睡了一两点小时!在宾馆吃了昨晚准备的,穿过小镇凌晨寂静的街市,我们步行去了出发点。这段背街小巷昨晚已经走过两遍,提前踩了线路。</h3><h3> 越野看似距离长,是个大工程,但需注意每个细节,否则,小问题长距离和时间积累,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成功,小河沟里翻船。</h3><h3> 头灯晃动,如同火龙游动。第一段基本是平路,略有缓坡。一出发,我和国明就在一起,但早找不到火马了。我们跑的不快,我没想冲,稳字当头,处于队伍的尾部。以往的百公里我会冲,配速可达到五分半,今天是六分十五秒左右。国明是全马300的选手,让他起跑平路慢是有点难的。但我知道百英里后面的艰难,我有上月HK168的经验,所以我反复给他提醒,一直到CP8,大梧桐牌坊。</h3><h3> 我们在第一个打卡点没有停留,因为知道自己处于队伍的后端,但还是有不少选手在这里补水和补给些水果。和HK168比,第一段发现自己的状态一般,就提醒自己,要完赛更需谨慎、稳住!</h3> <h3>由于9月份台风“山竹”的威力过猛,导致CP1段直接大改道,出发点又原来的大鹏区东山寺改为葵涌镇,首段方向也完全相反,减少了一座小山。十公里,爬升143,下降170(台风毁坏道路和山林也导致年底年初大鹏的磨坊和白斌百公里越野赛取消,包括大鹏新年元旦马拉松。)</h3><h3>2018年的“山竹”让人难以忘记,每处山野马路公园小区,深圳的树木改头换面一般,为阻挡和减弱台风付出了巨大贡献,仿佛经历了重生!自然法则!</h3> <h3>蝴蝶谷其实我从没看到过蝴蝶,走过几次,山势由南而北渐次加高。直到到达著名的火烧天后西拐!</h3> <h3>国庆拉练UTSZ三水线首段之蝴蝶谷,咖啡老哥和国明。</h3><h3>天如景泰蓝!漂亮的队服,融入天际间!</h3><h3>咖啡老哥多才多艺,为人热心质朴乐观,可惜,本次比赛不巧由于老母亲住院需要陪护,不能参加。</h3> <h3>日出七娘山!我原以为本次提前一小时出发,白沙湾看不到日出了,略显遗憾,不过蝴蝶谷上正好看到!</h3> <h3>东北面排牙山、三杆笔,东南边深圳第二峰七娘山群山环绕、巍峨屹立!</h3> <h3>感谢志愿者们辛苦的准备工作!橘红色的T恤粉色的红条布标,活力四射!</h3> <h3>最美布标者!</h3> <h3>攀登蝴蝶谷</h3> <h3>三水线的云海可遇而不可求!让人流连忘返!</h3> <h3>有位穿着红紧身裤的男选手身手矫捷,我和国明都急忙让路。我对说,但凡穿红裤子越野的,都是大神级别。聊了几句,得知是群里大名鼎鼎的雷神!后来和他互有超越,最终也不知最后一次相遇在哪里,可能是天黑的缘故。在谭仙庙好像遇过。他在闹市区迷路了几公里,错过打卡点又折返,耽搁了时间,但最终胜利完赛,达到他跑进42小时的计划。</h3> <h3>国明的状态很好,一路表情轻松。我控制配速,稳步前进,整体速度也不慢!在土地庙、界碑、绝望坡等都有志愿者小组,三三两两,热情拍照加油!沿途也偶遇撸山驴友,友好让路↖(^ω^)↗!</h3><h3>我俩一直猜想会在哪里追上火马,开始是金龟村,后来修正为马峦山下大梅沙的长坡,再后来是三洲田水库下谭仙庙的长坡,因为他路跑不好。后来在谭仙庙得知他排名第一,替他高兴之余,心想是追不上了。</h3> <h3>因为有雾气流动,所以上午并不热,很是幸运,因为长长的三水线没有补水的地方。尽管如此,带的2.5升水基本喝光。我俩分了一罐橘子罐头和一袋葡萄果冻,既可口又补糖!那是大热天补给的美味!</h3><h3>我们很担心正午和半下午马峦山会热。</h3><h3>这个山头有两位志愿者,从后面和侧面分别照相!很热心!</h3> <h3>三水线这段有十六点九公里山路,十几座山头,号称最虐路段,爬升1496米,下降1498米。对初次尝试的选手,是个不小的挑战和下马威!弄不好,出了三水线就体力消耗殆尽,萌生退赛念头!</h3><h3>我和国明跑下三水线,状态还可以,毕竟走过几次,心理有预期。出来前根据我的计划,我们在小溪里好好脱鞋冲脚洗脸洗漱了一把,尽管水量比以往小多了,但还算清凉。惹得经过的选手很是羡慕!</h3><h3>这张照片可能是风哥照的,他从出发点赶了过来,在出山口迎接选手。</h3> <h3>这里是个大站,最热闹!补给品很丰富。选手们经过漫长的三水线,是需要好好歇歇!又临近午饭时间。</h3> <h3>我们是十一点到的,和预计的吻合,需要补给午饭了,因为接下来的马峦山一段需要三四个小时。我吃了碗炒河粉还有一碗汤元!因为今天是冬至!因为在小溪里洗漱休息了,所以我俩没多停留,灌了两瓶水一瓶可乐,约十五分钟就出站了!因为马峦山上路边有商店可以作为备用补给,所以不必带太多水。</h3> <h3>美食节!提前准备好,为选手节省时间!</h3> <h3>CP2到CP3马峦山顶9.6公里,爬升512米,下降456米。</h3><h3>CP3到CP4大梅沙12.9公里,爬升490米,下降629米。<br></h3><h3><br></h3> <h3>比上午的三水线热多了!</h3> <h3>近期同事拍的马峦山顶梅花!</h3> <h3>有名的巨石斜坡!赛前我还担心,如果下雨湿滑,这该怎么下?</h3> <h3>在这个站点也只是加了点水,没有过多停留。遇到了坐在地上拉伸修整的文斌IVAN。我们在上蝴蝶谷的时候一直同行,过了火烧天他就在前面了,到这才追上!挺快!</h3> <h3>国庆与他拉练的照片。不巧他因为受伤未痊愈,只跑了一小段,也是个很拼的人,正积极备战2019年港百,祝他参赛愉快!</h3> <h3>在刚下山后的绕湖柏油路上偶遇这两位日本友人从左边走来,可能是下了老路,多绕了点。大家礼节性相互加油,其中一位会说简单的汉语。左边那位可能受伤了,因为后来右边这位追上了我们,白色的护腿很醒目,他上缓坡还跑,小碎步很坚定!让我很佩服。从山顶到大梅沙,我们互有超越。最后还是我俩提前约十五分钟到站。后来在CP8梧桐山牌坊他又从后面赶了上来并提前出站。</h3><h3>后来得知他是林原祐一(Luigi hayashibara)先生,1966年生人!他最终到达了终点,但可惜过了关门时间一点!令人敬佩!</h3> <h3>这里是30英里的终点。也是个大站。我们是下午两点到的,符合预期。计划好好补给下,但实际没吃好。补给点设在一个小饭馆里,喝了免费的加盐的白粥和银耳汤。要了碗自费的杂酱面,结果是带汤的,完全不是想要的味道,一看老板就是应付了事的。我勉强吃了大半,国明基本没吃。他说怕胃不舒服。后来那位日本友人也来了,也点了这种面,我的天哪!早知道点别的面了,或到附近吃了,附近吃的不少,拉练的时候我吃过一家的饺子!</h3> <h3>30英里终点大梅沙,两位女选手完赛后激动落泪!不管距离的长短,只要挑战自己,完成任务,让心酸与幸福的眼泪得以释怀!</h3> <h3>CP4大梅沙到CP5三洲田10.8公里,爬升726米,下降238米。</h3><h3>CP5三洲田到CP6谭仙庙7.9公里,爬升85米,下降729米。</h3><h3>在大梅沙出站后延街道向西不久遇到位外地老哥,由于找不到路标在犹豫(这边确实看不到路标,也没有志愿者,记得以前在路口还有志愿者),就跟我们一起走了。他来自连云港,大老远而来,也是百英里!佩服!海边绿道,海天一色,很美!由于山竹影响,梅沙海滩关闭,所以绿道基本没有游人,只有寥寥几个住地的跑步或散步的人。</h3><h3>在海滨绿道还遇到了一位男选手,他在慢慢走,看起来状态不好,通过问候得到了证实。后来在梅沙尖上山口的小补给站,看他坐在那里,估计在犹豫。我俩想,要下撤大梅沙可以,否则上了山就不好下撤了。</h3><h3>在海滨绿道尽头的一个洗手间,我们三个都洗漱了下,国明由于凡士林没抹好还要换裤子(在梅沙街道补给站时买的),所以山东老哥先走了。最后约三个小时后赶往谭仙庙的长下坡水泥绿道上我们才又相遇,老哥挺快。在那里超越他后就没再见。</h3> <h3>无尽的台阶在山峦上起伏。。</h3><h3>山脊上我和国明正好遇到了一架直升机在维护山里的高压铁塔与高压线的链接,空中悬停一二十分钟。驾驶员水平很高,螺旋桨的轰鸣响彻山谷。</h3><h3>这一路前行,我和国明也一路闲聊,有一句没一句。闲聊可以分解疲劳和精神压力。有的了路段我说需要专心走,就提醒他不聊了。但凡遇到落单的选手,国明都会表达关心,说一个人多没意思,容易累。在上马峦山土路时,就遇到位小伙,我们还一起爬了会儿山,但最终不知在哪儿分开了。</h3><h3>我俩的一个话题是我因为看他最近的一个微信我问他父亲怎么了?他说父亲有肺气肿,好多年了治不好,有好几次都很危险,近期又住院了。七十多岁,以前爱抽烟。和母亲在老家,母亲身体很好。</h3><h3>国明的爱人昨天下午开车送我们到大梅沙。昨晚又一个人开车赶到了葵涌。国明说他每次参赛,老婆都担心地睡不着觉。这一次差点不让参赛。从之前的几次夜晚拉练,国明也说过类似情况。</h3><h3>他还把特意老婆拉倒赛事直播群,可好几个打卡点都找不到我们的信息,她又着急。</h3> <h3>在协会骨干和大暖男Alan(后面中间那位又高又帅的)的组织下,从大梅沙到梧桐山牌坊此段赛道拉练,共计35公里!</h3> <h3>西往梧桐山落日(天气好的话),下山台阶和石板路,三洲田水库眏入眼睑。深圳第一峰梧桐山是下一站目标!</h3><h3>比赛日由于有薄雾,太阳早早在半空就不见了。</h3><h3><br></h3> <h3>晚上经过的选手可以欣赏灯火辉煌的盐田港和东部华侨城夜景!</h3> <h3>在梅沙尖顶峰前约几百米,我们看到一位女选手裹着金色的保温毯蜷缩坐在台阶一侧。原来是中暑了!附近我们又遇到了两位热心的户外活动一男一女中年人,估计是夫妻,男士跟我们说了女选手的情况,由于中暑,浑身无力,尝试了封顶,又退了回来。好像是别的选手借给了她保温毯。请说她必须下山,就是有藿香正气水等消暑也没用。</h3><h3>我和国明在顶峰遇到了另一位男志愿者,立即给他说了那位中暑选手的事,让他赶快去看看。由于天已黯下来,考虑到梅沙尖毫无遮挡的夜风,我把我的厚防风衣给力志愿者,还有一小瓶速效救心丸,以防万一。</h3><h3>在下山的路上我和国明还嘀咕,该怎么帮她下山,超回走,太远了。翻梅沙尖,封顶的台阶太陡了。</h3> <h3>CP6谭仙庙补给的选手有好几个,挺热闹,补给的也挺丰富,西红柿鸡蛋面条软软的很好吃,还有鲜姜熬成的姜茶,很好喝。先到的一位女选手在说想与大家一起走,结果基本先进站的一帮全走了,有四五位吧。</h3><h3>此地到CP7大梧桐山顶4.2公里,爬升793米,下降65米。</h3><h3>CP7大梧桐山顶到CP8梧桐山牌坊7.9公里,爬升9米,下降845米。</h3> <h3>从东面爬梧桐山的前段土路已经踏的很好走了,记得前年参赛,还很野。我和另外一位也是在谭仙庙丁字路口迷路走错方向的男选手结伴爬的。一个人有点提心吊胆。</h3><h3>在接近台阶段时,遇到了那位先出站的女选手,她胃不舒服。国明问她有没有带药,他有。她说自己也带了,表示感谢。在到达台阶路时,我和国明歇了会儿,她赶上来,我把保温杯里的在补给站灌的热姜茶给她喝,她喝了一口。可能是志愿者处于好心加了盐,到那味道怪怪的,我到笋岗村都没喝完。后来才反应过来,她是自大连的于淼,也是大老远!佩服!在山顶她晚到了会儿,后来就没遇到了。</h3><h3>今晚奇怪,梧桐山基本没风,也没雾,平日山顶山脊风很大,后半夜常起浓雾!</h3><h3>在下山北坡口,遇到一位瘦小的女选手,蹲着整理东西,我还对她说前面没见过,也没停留,就水泥路小跑下山了。她应该是60女子第二吧?</h3> <h3>比赛周末的下周一是西方的平安夜。</h3> <h3>单位同事上周末刚拍的梧桐风景,他说很多花都提前开了!</h3> <h3>我俩一路走来,沿途热情的志愿者们照了不下几十张合影!</h3> <h3>国庆期间和火马(本届60英里组冠军)拉练赛道的照片,时值凌晨两三点了。</h3> <h3>晚上十一点的梧桐山牌坊站已有好几位选手,日本友人林原祐一(Luigi hayashibara)先生(照片右下角)后到,但先出站。<br></h3><h3> 志愿者雪儿从CP1又赶到了这里,我们在梧桐山拉练过两次。她是江南一百冠军,年轻有为!她说你们的伙伴火马估计是60男子第一,比第二领先很多。我们听了很是替他高兴,看来他确实状态不错!如果在笋岗村能遇见,他要好好请哥们们在吃一顿,补给补给!</h3><h3> 在这里国明接到组委会通知,家父病危。我看到他在给家里打电话。雪儿递给我两罐红牛,说是国明在附近的小店顺便给我买的。国明说老家父亲病重,医生已经让从医院接回家了!……</h3><h3> 我想起我们路上关于他父亲的对话,我也想起了我的父亲,百感交集!我顿了顿,克制自己,压低声音让他把号码布给我。他开始一愣。我低声说:“我给你带到终点!”他从前面摘除别针,递给我,无奈地说:“你又一个人跑了……”。我和雪儿看他叫了车,很快就乘车离去,消失在夜色中。我把他的号码布叠好,塞进背包,眼力里禽着泪。出站前一口吞了雪儿给其他志愿者要的并不多自己吃的三个饺子。</h3><h3> 她又再次给我加油,祝我顺利到达终点!我真心谢过她,就一头钻入夜色,匆匆上路了!</h3><h3> 我和国明算是70年代的同龄人,四十几岁的人,都上有老下有小,老的都年事已高,小的都处于学业成长关键期,最懂生活责任的重大与艰辛!</h3><h3> 2018年五月我也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那是在紧急赶回家的万米高空,我看到西边一抹夕阳渐渐消退,当夜色笼罩大地时,夜空中,点点星光,仿佛来自于万家灯火,归于天际…………</h3><h3><br></h3> <h3>六十年的相伴!多少话语,多长的旅程啊!</h3> <h3>二哥说她总是看着电视就睡着了!</h3> <h3>看着她的高兴,我也高兴!</h3> <h3>抚雪。今冬老家的第一场雪。春去冬来,看着她被悉心照料,我放心和欣慰!</h3><h3>(孝敬老人永不为过,培养小孩,则不同,过犹不及,出现溺爱或逆反!)</h3> <h3>摄于2019年1月5日周六,深圳。</h3><h3>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含义,终于才琢磨出了点含义!</h3> <h3>我对后面的路太熟了,不知跑过多少遍,这一次跑着没停,在到达60终点笋岗村时,约19公里,一路上超越了至少五位选手。</h3><h3>超越日本友人时,我还对他喊,让他跑到右侧有木板的绿道上来。他在外侧的水泥路上小跑。另外,外侧的水泥路最后还要拐偏。</h3><h3>与日本友人后面再没相遇,最后知道他勇猛地到达了终点,第十一位,可惜过了关门时间一点!还是受到了风哥和志愿者们热情的欢迎!</h3><h3>因为太熟,这一路我没开头灯,路灯时隐时现。先是东湖公园绕深圳水库跑很久,再出公园南门进入城市街道!CP9近在眼前,在让过街天桥前,超越了PAUL,他是协会几次拉练的常客。我还说你在这里!但他没认出我,可能是光线不好。后来知道,我把他与王广利的名字记反了。</h3><h3>东门周边没看到志愿者,其实这里很容易迷路。深圳最繁华地带,标不好挂,也不容易被发现。</h3> <h3>笋岗村是个大站,我到这里大约是凌晨一点半。有四五个选手,火马已经提前一小时回家了。衷心祝贺他收获60英里(百公里)冠军!他近期的几次赛道刻苦拉练得到了回报!</h3> <h3>我在这张照片的后面还在地上坐着呢,刚泡好的方便面还没来得及吃完。一帮人在段辉煌大神(2018乌蒙330完赛)的带领下,吆喝着要出发了。因为后面鸡公山一段比较野岔路口多又后半夜,还是结伴而行稳妥些。风哥也一直这么建议的。大家能赶上一起走,也是缘分,对第一次走这段路的选手也是幸运。前面三公里是城市道路。</h3><h3>我在这里停留了有二十分钟吧,又换装包,还躺了有十分钟,也没睡着。换了鞋,也许不该换,后来才知道,这鞋底太软,脚底会受罪。防滑略好而已!</h3><h3> 不知为何,这个大站的志愿者不多,光线也不好,我不得已还得开着头灯照照。</h3><h3>一行五个男士一起出站,我端着小碗方便面在后面边走边吃,生怕跟丢。志愿者送了有一公里。尽管到长岭陂自己一个人拉练过,但对银湖后山的荆棘杂草和岔路口还是心有余悸,加上后半夜!</h3><h3> 在上山前的一个越过隧道口上面的马路顶拐弯处,意外遇到了协会的另一位热心人Nancy,借着路灯,她设了个补给点!大圆铝锅,炖了鸡肉和玉米,我要了块鸡小腿,辉煌吃了块玉米。辉煌说赶上私补了!由于出笋岗村不久,所以大家很快就走了!</h3> <h3></h3><h3>CP10笋岗村到CP11梅林15.5公里,爬升654米,下降668米。</h3><h3>CP11梅林到CP12长岭陂9.8公里,爬升505米,下降518米。</h3><h3> 鸡公山东段两公里的上山土路曾经很野很难走,赛前刚好有人清除了杂草和树枝,清爽多了,很好走。</h3><h3> 我曾经一个人用轨迹拉练过,走错了五次!还好都让导航纠正过来。</h3><h3> 辉煌一直走在前面,我们五人相互照应,前进的不紧不慢。辉煌是办赛以来第二位连续四届都参加的选手(上届百英里尽管迷路鸡公山两小时依然完赛),另一位是去年的男子冠军也是今年总冠军最有力的种子选手,今年在保持第一大幅领先却突然止步CP9,95公里处。我们是在笋岗村站得知的。</h3> <h3>一座鸡公山,耗费了后半夜。上绿道前,一直跟在最后的一位本地选手停在了路边草地上,说自己刚才很不舒服,需要休息下,让我们四人先走。几公里绿道后面还有点台阶和小土山。天微亮时终于了山,听见飞驰的车辆声越来越近,看见大马路人就特兴奋,结果一直冲下台阶上了马路人行道,就过了那么一点点,不到十米高最后一段台阶,下之前没有右拐,却浪费了至少半小时来纠偏(如果那位本地选手再的话,估计不会走错,因为他说对这地方熟悉。这就是越野的偶然性,不可思议)!</h3><h3> 我们四人冲下马路后大家还左右辨识了一番,随导航进了隧道(如图,新彩隧道),开始大家都还迟疑,我也随口说是否路在隧道上面?但大家一看手表和手机的轨迹指示都没问题完全吻合,由于迫于下一站的关门时间压力,就没人再多想和进一步质疑。我在前面踩着高处路面一尺高三尺宽的排水渠的水泥预制盖板领跑,很多盖板还晃,隧道里一大早的车也不少,前进的环境很不好。我还不停心里犯嘀咕,为何选这赛道?所以我一闷头飞奔,刚下山,有劲平跑,想尽早出去看看,结果一跑就是两公里多!终于出来再一看轨迹顿时傻眼了。天已微亮,还好有个保安路过,我们求助他,他的家长话口音沟通起来有些费劲。我们跟着他的指引想回到赛道,最后发现交流半天,没啥效果,担心越走越远,却不知又耽搁了有十几分钟。我们怕被关门的顾虑越来越重了。辉煌当机立断让大家折返,大家又硬着头皮钻入隧道!依然是我跑在前面,还好,最终还是回到了轨迹并顺利打卡,大家虚惊一场!出隧道人凑齐再次确认线路时,后面自己休息调整的那位本地选手赶到了,原来只需要从隧道口上方的山沿翻过隧道口到马路对面再继续沿着城市道路前行就可以了!马路对面,不到二十米,却消耗了三四十分钟!珠峰冲顶估计也不过如此吧?</h3><h3> 记得我和辉煌队长先出隧道口等另外两人时,他批评我说“不要在天亮前一个人行动,大家一起走,天亮再说!”我明白他的意思,一开始我跑的有点快了,没有留给大家过多的思考、判断和质疑查证的时间!差点导致一晚的抱团行动前功尽弃。这就是经验教训,摔倒过才会记得住!南辕北辙,快不一定能保证一定提前到达!</h3><h3> 我想若我们单独行动,每个人在这里也许不会走错路,但四人一起,却真的错路了!真是神奇的越野!</h3><h3> 越野最怕迷路,耗费时间和宝贵体力不说还太伤士气。</h3><h3> 可迷路也是越野的一部分,增加越野赛的不确定性和魅力。</h3><h3> 后来我分析,与我们给于自己过多的关门压力也有关系,其实时间还是有的。压力适可而止就好,否则会影响判断力和既定策略。</h3><h3><br></h3><h3></h3> <h3>我十一月底参加的HK168就和来自广州的一位跑友结伴而行时一起走错路,耽搁了两小时,最后导致他在CP12被关门,很是可惜。而我,也是拼命冲了好几公里,正好赶上。打完卡,几个志愿者就收拾东西装车,走人了!后面来的选手肯定找不到打卡点了。我还等了他好久,还没来,迫于后面的关门时间,我就先走了,与他再没相遇,也没记住号码。我们前面一起走了有三段。</h3><h3>正是由于香港168CP12冲卡激发了我的斗志,后面的三段我全力前进,竟然一路飞奔,速度很快,最后一段追上并超越了不少选手。其实通知关门时间已经抢回来了,但憋着的那口气那股劲没有松,只到终点。</h3><h3>本来想把十一月底大鹏磨坊百公里作为热身赛的,无奈因为台风山竹赛事取消,所以就选择了HK168,报名不限制,可随时报名,没想法到,爬升一万一,难度相当大,每一段都有爬升。也成了我的参加并完赛的首个168。</h3><h3>HK168增加了我完赛UTST百英里的信心和经验,很有用。</h3> <h3> 九月份一个周末自己一个人在此段拉练照片,鸟瞰市区!</h3><h3> 梅林补给站我加了水也没停就要走,其他人都要泡面吃,辉煌也劝我。我说到长岭陂再吃就走了,但其实自己前进的并不快(赛后分析,这个决定失策,那正是早餐时间,一个后半夜折腾,需要热食补充恢复。)我可能也是感觉这个补给点志愿者好像没准备好,还在整理物品,而面对同时到的几位选手,也有点手忙脚乱,无暇顾及。梅林后山其实是最好走的一段,正好有个小比赛在这里举行,7:30开跑,我是7:00经过他们的起跑点的,聚集了有好几十年轻男女,穿着统一的漂亮白色T恤,一身短打运动装,年轻富有朝气,跃跃欲试。他她们东边登山口到涂鸦墙折返,12公里,山上线路与我们的重合,一路两个标。凡经过时,他们都很羡慕我们,投来敬佩的眼神,都很有礼貌性的相互让路!涂鸦墙补给品还叫我们分享。由于赶路,我谢绝了。</h3> <h3> 长岭陂地铁五号线下志愿者让照了张像。(走鸡公山的时候,美籍华裔冯毅老哥说“长岭坡po”,我给他纠正说“长岭陂pi”,这个字确实不常用。冯老哥一路的微笑和稳健让人印象深刻和敬佩!)</h3><h3> 到长岭陂时,辉煌和冯哥在吃泡面,我也要了碗。周末附近街道驻地单位的一些女士在做周末党员义工,维持路口交通还有市容,胳膊上还带着红箍,像红卫兵一样!说补给点不能设在临近路口而且还支着帐篷!这在平时确实不可思议。我们的三位义工做着说明,说是越野比赛,为选手服务。我估计那些红卫兵不会理解的,她们很坚持原则。我也给自己人说了几句理论的话,很快就起身离开了。但我再没有追上辉煌和冯哥。</h3> <h3>CP12长岭陂到CP13王京坑8.5公里,爬升101米,下降82米。</h3><h3>CP13王京坑到CP14羊台山牌坊9.5公里,爬升648米,下降651米。</h3><h3> </h3><h3> 接下来的城市路段由于右侧修路封闭道路变窄,又车来车往,呼啸而过,很是恼人,尽管基本是平路,但很不舒服,加之梅林后山下来涂鸦墙后面几公里的粗石板路段消耗了脚板最后的能量(为了追求路跑效率,换的鞋底有点软了),城市道路我完全跑不起来,快走都费劲,走走停停,偶尔在路边的台阶上坐坐,看看天看看周围再不停地抬头眺望前方,长长的有点起伏的马路,思绪万千。根据手机地图,右手是西丽野生动物园!三年前陪老婆孩子来过,坐公交从城东过来化了好久好久时间。此段却成了我本次比赛最艰难的路段!8公里多,用了有两个半小时!脚底如同踩着棉花,没有力气。当时临近中午,天气正好,多云,不热,但在平路不能跑,违背了我的越野策略,你知道我的心情有多痛苦。</h3><h3> 但我没有丝毫退赛的想法,全程从没有过,我从没有怀疑过自己不能完赛,因为我的心❤一直在前方在下一个打卡点在下一赛段在终点拱门!向前的心引领我不断前行,前方未知的风景吸引着我,一年的训练与目标在召唤着我!我知道,在困难的时候,自己的身体需要跟上!</h3><h3> 在这一段,甩的太多了!</h3><h3> 上月的HK168也有艰难时刻,但最终的完赛给了我经验和信心。我知道,艰难时刻总会过去!<br></h3><h3><br></h3> <h3>K天王是我的越野偶像,读过他的书,办公桌上有他的林间训练照片。</h3> <h3>2:01:39新的马拉松纪录!2018年柏林马拉松!他说比赛就是他的工作,他每次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h3> <h3>看看中长跑之王的训练量!</h3> <h3>1、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怎么也坚持不了。<br></h3><h3>2、速度与距离姑且不问,我先做到坚持每天跑步,尽量不间断。</h3><h3>3、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h3><h3>4、能在同一道风景中看到不同于他人的景致,感受到不同于他人的东西,选择不同于他人的语句,才能不断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来。</h3><h3>——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h3> <h3>他说自己每次都会全力以赴,拼尽最后的力气。其实我也是,比赛不说,每次训练,也会尽力而为,利用宝贵的训练时间,从不打酱油!</h3> <h3>日本长跑长期占据世界领先一席的必然!不得不服!</h3><h3>2019年箱根驿传精彩纷呈!</h3> <h3>拐过街角一看到补给站,我知道,自己已渡过了艰难时刻!</h3><h3>这个站有三位志愿者,两女一男。见了志愿者如同见了亲人一般,想不到协会骨干大美女大热心人江万素在这里值守!多遥远的地方啊!</h3><h3><br></h3> <h3>这里的补给让人惊奇,不亚于金龟村CP2。也是我获取能量最多的一个小站!一早已准备好的一碗泡面、一包榨菜、一颗咸鸭蛋、一颗大苹果,红彤彤的,90苹果,接近一斤重吧!小姑娘志愿者问我是否要可乐,我说一小瓶带上走,结果站里只有大瓶的。江万素就让那位妹妹去店里拿,记自己的账。真没得说,有求必应,服务到家!超越预期!如同私补一般,让人感动,能量也恢复的差不多了,脚已没了不舒服的感觉。</h3> <h3>认真值守!</h3> <h3><h3> 羊台山森林公园地势走向以大羊台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形成中间高,四面低的高丘陵、低山地貌的特征。园内最高处为石岩与西丽交界处的大羊台山,海拔587.1米,有深圳西部第一峰之称!</h3></h3><h3> 羊台山路很长,前面以土路为主,后面以台阶为主,我看台阶赶上梅沙尖了,无穷无尽……土路又有很多小陡坡,加上表面的细碎砂石,相当滑,不得不用双杖小心翼翼的撑着,个别地点两侧还是深沟,万一滑下去,很危险啊!</h3><h3> 在入山口遇到了穿志愿者橙色T恤的一对年轻男女,青春靓丽,热情洋溢,微笑着说是刚检查和补标了,道别后不断给我加油!后来发现,前段确实标很密,岔路口不能走的,还用光条带拦了起来,特别用心!</h3><h3> 还遇到了几波户外徒步的游人,大家都为我加油!还有两个年轻女孩问我:“叔叔,怎么走出去?”,我说沿着粉色路标就可以,其实我心里也没底,到底还多久才走出去。</h3> <h3>一月六日,江万素组织大家从长岭陂到终点收路标和捡拾垃圾,用了整整一天!她还由于路滑屁降导致受伤!过后去医院做了检查,静养了一段时间!</h3> <h3>这边我是第一次来,太远了,想不到羊台山周边会这么多山,山顶远眺,群山环绕,中间还有如此大个湖!对我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而不是深圳!</h3> <h3>羊台山补给站的萝卜海带排骨汤太香了,我还有吃碗粥,体力恢复的不少。这个地方周末很热闹,周边吃的也很多。吃了萝卜海带排骨汤,我也就没找别的。下次在家里也学着炖炖!大名鼎鼎的左少负责这个站,带领着有四五个年轻志愿者,充满朝气!我补了热水和矿泉水还有可乐就出发了,左少安排一位志愿者陪我走下一段。他说都有陪同。一对一服务,安排的多周到!</h3> <h3> CP14羊台山牌坊到CP15黄蜂岭6.5公里,爬升446米,下降455米。</h3><h3> CP15黄蜂岭到CP16宝山园6公里,爬升89米,下降96米。</h3><h3> 志愿者尽管有点胖,但爬升很快,步伐灵活,很让我惊奇,自己跟着吃力,好几次得让他慢点。我说你真厉害,看来也是户外爱好者!</h3><h3> 这段很多地方依然很滑,碎砂石树叶等,还是要小心翼翼。</h3><h3> 这个打卡点有三人和简单的补给,我没有停留,眼看临近傍晚,我要加紧步伐,少有些夜路。一个人,这个地方还太陌生。</h3><h3>一位志愿者骑车给我指路,送我有三公里到一天长长的直道,他说顺着走后面会有另一位志愿者接我。</h3> <h3> 城市道路车挺多,不过这条道足够宽。临近尾声,又是在街道上跑,我仿佛嗅到了家的味道,所以同接我的骑车志愿者一同,我跑的飞快,两三公里,接近五分的配速,让志愿者很是赞叹。</h3><h3> 这个补给点遇到三位支援者,一位姑娘在忙活吃的,煮的牛肉丸子面条很是美味,又让我恢复了不少体力。我起身走的时候,天已黯了下来,我带上了头灯,准备夜战最后一段,向终点冲刺!要早点回家,要迎来第二个夜晚了啊。</h3><h3> 记得十一月底的香港168,由于是周五下午六点出发,所以要完赛,基本熬整整两个夜晚,周五周六晚,周日白天到达!当时自己周日上午爬比赛尾段的八仙岭时,遇到不少游客,两夜基本没合眼(全程两次合眼休息总计半小时,但没睡着。),恍惚的日头,老有是周日下午的错觉,其实是上午。</h3><h3> 在这个补给点有位选手打了卡后就说着急出发,啥都没补给,我也不知道他着急啥,没有关门压力,进不了前三或前五,还要冲好个略好的名次?他也带走了原来计划陪我的一位志愿者,导致我出发后上山前两公里路由于确认路线,开了好几次轨迹导航,走走停停。</h3><h3> 最后一段是凤凰山,其在清朝被列为新安八景之一。 据清康熙年间《新安县志》记载:“凤凰岩,在茅山之北,巨石嵯峨;广数丈,洞澈若堂室,相传有凤凰栖于内,故得名。”<br></h3><h3> 出站后就下起雨来,开始是细雨,一路爬上逐渐增大,山顶接近小雨和中雨之间程度。但万幸,山路不滑,我也带了雨衣,风雨交加,要是没有雨衣,该有多冷,我已没了防风衣。山顶先后遇到两位志愿者,打着手电,热心指路带路,令人感动!</h3><h3> 我一直加紧步伐,尽量往前赶,其实我最担心是手机响接到组委会电话,说因为下雨,比赛终止!(其实我后面也就两位选手了,一位雷神一位日本友人。)</h3><h3><br></h3><h3><br></h3> <h3>志愿者居然骑自行车🚲还能拿手机跟拍,厉害!</h3> <h3>志愿者阿狸大神在尾段补标,祝贺刚过去的一月初,她收获2019电白百公里女子季军!文笔一流,UTSZ的笔杆子!</h3> <h3>乱石路加台阶路后遇到了两位值守的男志愿者,问了我是否还好,说下面有人接。</h3><h3> 接着是下山两公里的斜坡,胜利在望!由于坡太斜,不好跑,让人着急。下到马路上,拐个路口,突然一位志愿者出现,借着昏暗的路灯,我认出是阿狸大神!“是你!”我高声说,她腼腆地笑笑“是我!”自出发以来见了好几次了,也是忙前忙后,辛苦了!上次香港168,她和辉煌一同冲线,显示了强大的实力!</h3><h3> 她说还有约五百米,看时间,可以冲冲,在40小时内完赛。我也就毫无保留地撒开了腿,没有多想,和顾及到女神,径直冲向终点,太渴望啊!也是奇怪,让我再多跑几公里也没问题,哈哈!</h3><h3> 风哥、江万素还有另外两个志愿者在。我还沉浸在抵达终点的沉静与幸福中,有些环节已记不清了,好像是阿狸大神给我颁发的奖牌和小金人,谢谢她。照了像,拿包换了衣服,着急回家了,正如越野圈的那句名言“家才是真正的最终”!</h3><h3> 和风哥握手再见,他说“高兴就好!”,和其他几位志愿者挥手道别并再次表示感谢!</h3><h3> 这个地方确实偏,酒店出来有点辨不着方向,原来在宝安机场跟前。我在后瑞地铁站上的地铁1号线,车上人不少,但有坐。这里需要乘坐一个半小时。扶着大背包,我一路打盹,终于头靠在了身旁一位男乘客的肩上!可能也就一下就被搞醒了。估计周围乘客都看了好笑,我已没有精力关注了。到家已经晚上十一点了。那天晚上睡的很沉很香。</h3><h3> </h3> <h3>我记着这事,这是个承诺。</h3><h3>比赛的第二天,周一中午,国明说在周一早晨他儿时最敬重的父亲已离他而去了,昨晚十一点从81公里梧桐山站退赛,他没来得及从深圳起身返回……</h3><h3>得知此消息,当时我泪如雨下。</h3> <h3>相同的比赛,不同的故事!2018年已渐渐远去!</h3> <h3> 一场难忘的比赛离不了志愿者辛苦的付出与热情的身影!</h3><h3> 衷心谢幕!来年再见!</h3><h3> 佛说要有很深很深的缘分,才会将同一条路走了又走,同一个地方去了又去,同一个人见了又见。</h3><h3> 还有一句话说:</h3><h3> 伸手需要一瞬间,</h3><h3> 牵手却要很多年。</h3><h3><br></h3><h3></h3><h3> 让我们共同牵手UTSZ!</h3><h3><br></h3><h3> 收尾:</h3><h3> 《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h3><h3> 一个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h3><h3> ——大道至简</h3> <h3>不断学习,不断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