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70年代,戴着各种帽子的人摘去帽子,不敢往来的亲友恢复往来,一色的蓝蚂蚁、绿军装到喇叭裤、西服,一色样板戏、革命歌曲到乡恋、流行歌曲,电影从《上甘岭》、《创业》到《追捕》,从“戳穿人类之爱的谎”到“给爱情以应有的位置”,从“上山下乡受教育”到“恢复高考”,从打倒“美帝”到“中美建交”,从“文革”到改革开放。70年代末春节的传统色彩加强了,庙会、传统小吃恢复了,人们嗑瓜子、放鞭炮、包饺子、发压岁钱、互相拜年,而另一方面是一些年轻人穿起喇叭裤、蓄长发、拎着录音机放着流行歌曲招摇过市。时尚的改变是如此让人错愕,我们对时尚的理解也渐趋开放。而70年代最显著的改变之一是人性的复归,人们对亲情、友情、交际的热爱也达到了巅峰,从这个意义上讲,70年代末的中国人可能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而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一炮打响,当年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节目当属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1984年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次参加春节晚会,“吃面条”的成功使小品成了气候,一曲《我的中国心》全国传唱,《难忘今宵》几乎成了后来每届晚会的结束曲……大年三十儿,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与荧屏上的影、视、歌、曲艺明星同喜同乐。一台晚会,不仅把一家人聚在一块儿,而且造就了小品等一些文艺形式,更为如黄宏、宋丹丹、赵本山、巩汉林、蔡明、郭达等一大批笑星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土壤。</h3><h3>在七十年代的短缺经济下,人们的消费主题依然是“排队”。要想吃一顿稍好一点儿的年夜饭,是很难的,对大人小孩都有许多要求:好身体、好耐心、早起床等。“生于七十代”的人大都有过和兄弟姐妹一起帮父母同时排好几个队,凭票证购买年货的经历,但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即使在最困难的年代里中国人仍是隆重对待的,当时吃上的消费占国人收入的大部分,为了获得丰盛年饭,人们必须出“起早贪黑”的代价。70年代的开篇话语是“满怀革命豪情迎接伟大的70年代”,春节提出的口号是:“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以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对普通百姓而言,过年互相拜年时,说的最多的是“过年好”这样的传统话语,时代话语渐趋轻松,老百姓互相拜年也多了家长里短的寒暄客套。那时人们的交往之融洽、来往之频繁表达了强烈的社交需求。过年总要求吉利图喜庆,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贴春联,大拜年,一个倒贴在单元门上的大大的“福”字将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表露无遗。从城市到乡村,人们渴望用这种最传统的形式表达对时代最深的欣喜。初一亲朋好友一见面,先递上一声“过年好”,接着便聊上几句。上了点年纪的关心:“春节您家的‘油’(定量之外供应的食用油)买了没呢?今年的油比去年强,没什么油烟子”。一些年轻人这年春节刚刚相互询问:“买没买邓丽君新出的带子?”转过年来便已对崔健崇拜得无以复加。</h3><h3>80年代,北京人率先开始走出黑灰蓝服装的包裹,西服、夹克、牛仔、羊绒衫、防寒服、皮大衣流动成一股彩色的风。与此同时,作为礼品,风行一时的暖瓶、脸盆、枕巾、台布,到80年代问津者日少,年礼的文化味渐浓,明信片、贺年片、挂历流行起来。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这新三大件快步向人们走来,家庭主妇们再不用为过年大换洗累得腰酸背痛,再不用为早早炖好的猪、牛、羊肉变质而发愁。不知是有了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市场上的彩电才紧张,还是家有彩电的人多了,春节晚会才愈发火爆,反正节前“抢购”彩电可称得上80年代一景儿。从1984年进口彩电紧张开始,彩电就成了人们心中的紧俏货。1986年下半年起,商店里宣告彩电无货,同时出现彩电票。那阵子,节前能买上一台18英寸彩电可是件大乐事,七姑八姨都要通知到:“他舅舅,家里新买了电视,春节来看呀。”更乐的还在后面:三十儿晚上一家人早早吃完年饭,预备好记录晚会公布的谜语的纸和笔,为谁坐在离电视最近的位置争执一番之后各就各位。这一晚上,自打赵忠祥一露面,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愿去提,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怕错过了马季的相声、费翔的歌,更怕错过了节目间穿插公布的有奖谜语。一番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之后,已是大年初一的清晨,呵呵,多么丰富多彩的春节,散发着骨子里透出的年味,让人回味无穷,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们,愿生活赋予我们这独有的记忆能伴随着我们健康的成长,坐拥快乐的人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