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鲁中地区流传着一种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传统戏曲——莱芜梆子。在农闲时节或是正月里过大年,许多村里的村民会自发组织起来排练和演出莱芜梆子,据说,这种传统已经延续了200多年。</p><p> 关于莱芜梆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由流行于鲁西南一带的梆子腔演变而来,而梆子腔又与流传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因此,莱芜梆子的唱腔粗犷高昂,表演夸张风趣,迎合了鲁中地区人们的性格和趣味,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p><p> 莱芜梆子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来,演唱莱芜梆子的人越来越少,好在,耳濡目染下一些年轻人也加入到演唱莱芜梆子的行列中,使这一地方戏曲的传承有了新的希望。</p> <p>常年在外打工的崔纪印,专门请假回村参加演出,上台前还在琢磨一招一式。</p> <p>精心化妆。</p> <p>夏天演戏,炎热的天气对演员是最大的考验。</p> <p>看着镜子里的奶奶,孙子感到好奇。</p> <p>穿好戏服准备登台的演员。</p> <p>带着幼小的孩子参加演出的母亲。</p> <p>正在候场的演员。</p> <p>俗话说上阵父子兵,唱戏也是,孙子正在用道具为爷爷扇风祛暑。</p> <p>台上的演员一招一式,都像模像样。</p> <p>台上的风光改变不了台下的生活。</p> <p>简陋的演出现场。</p> <h3>台前幕后的祖孙俩,莱芜梆子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