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人尊称“皇太后“王保珍的<br> 故 事 </h3> <h3>王保珍,女,46岁,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她父母农民,家中兄弟姐妹九个,而他排行老九。家境贫寒注定这个家庭家长的压力之大。所以,在王保珍出身三岁那年,劳累成疾的父亲撒手人环。爬在死去父亲身上玩的他不知道未来他家的生活将更是雪上加霜。<br> 艰苦和清贫在她的童年时光中渡过,初中还没有上完就失学的她吃尽了人间苦、受尽了人间罪。一晃王保珍到了婚嫁年龄 ,本来女人吗,找个好人家出嫁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婚后生活也和那个年代的印记雷同:家家一个样,平凡而清平。辛慰的是儿子和女儿相继降生在她的这个家庭,一女一子组成了一个“好“字,也为她家后来的逆袭打下了个潜力股...</h3> <h3>由于生活的压力,她就职在当地的玻璃厂。工作的繁忙 ,操持着家务,忙的不可开交。当孩子到了初中快毕业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孩子回家说不想上学了...。如同晴天霹雳,击中了王保珍,这是她的疏忽呀,自责自己没有看好孩子这个学习的口呀。她对孩子说:“...你太不懂事了,怎么可以重走我的老路呢?...“。她求了祁县好多学校都没有人收留她的儿子,后来只好把儿子送到太原的一所中专学校,可是,毕业后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不仅知识没学成,还学成了染着绿头发,抽着烟,着异服的小哄哄...。</h3> <h3>时间流逝,女儿又到选择大学的时候了。王保珍这次总结了儿子的教训,自己要主动出击为孩子找大学之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祁县有个讲座,推介北京八维研修学院,据说这个大学毕业生就业都很好的。带着女儿参加,会议上人家介绍的办学理念、模式、教学办法、考试制度、就业服务等等吸引了王保珍。她认为这就是为我女儿定制的,孩子的成才肯定要在八维...!</h3> <h3>自己是决定了,但是,却招来家人们的全力反对 ,说:八维学费怎么贵,能上的起?上不成,回来不是人才两空?...。从小就养成的倔脾气,力争改变自己贫穷命运的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娘家。可是,娘家人说:一个女儿家,上什么学?学费又贵,差不多点,嫁人就可以了吗...,不要再投资了...等等。吃了闭门羹的她,做出了一个常人都不敢想的举动,她到玻璃厂辞掉了工作,问同事姐妹们凑借了6000元,带着女儿到了北京。到了八维她说:我的女儿要在八维学技术,可是钱不够,你们先收下。剩下的钱我来分期付,我就不走了,在北京打工供孩子...。于是母子俩就在北京留下了,开始了她的艰难、困苦的陪读生活。<br> 时间过来三个月,身为人母的王保珍时刻忘不了 自己的儿子。凑合星期天她从京返晋,到了孩子打工的太原某饭店。当见到自己的孩子,拖着瘦弱的身子打杂的壮况时,女子俩抱头痛哭了。当说到妈妈有意让儿子从返学校,到八维大学上学时孩子犯愁了,孩子说:我能学会吗?...这时,孩子他也尝到了打工的苦头了...。妈妈说:你跟我去八维试试吧,能学会就学,因为这个是学技术,理论知识不多,主要是动手能力的打造...。妈妈继续说:若果学不会,和妈妈在北京打工,一起供妹妹上学...。于是,儿子随王保珍一起来到了八维大学,办理了本个月的试读科程。结果儿子刚到13天的时候高兴告诉妈妈和妹妹,他能学会,高兴的一跳三尺高...。这样王保珍在八维大学周边租一个月200元的小房子,开始了他们三口人在八维的求生苦行僧梦。</h3> <h3>三年来,王保珍在北京做过饭店工、送饭工、搬运工、送快递、保姆、家政。有时一天可能做俩到三份工,可以说她不惜一切代价,誓助儿、女成才和成功,出人头地...再也不要向她一样,活在生活的最低层。</h3> <h3>截止2013年,功夫不负有责任人 ,俩孩子先后高薪就业。儿子月薪18000元,女儿月薪22000元。成为众多八维平民学子成才的又一个代表。<br> 从此,对王保珍原来持怀疑,不相信的亲戚,朋友在投来肯定目光的同时,找到王保珍 说:我家的孩子,能不能也交给你,送到八维成才,立业?...。于是,先后通过王保珍送入八维,成才并走向高薪岗位的达到了22个,这些孩子为感谢意,都尊称王保珍是我们的“皇太后“。<br> 王保珍“皇太后 “的故事,还在上演着...。她的目标:让与她有缘,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们,学有成才,摆脱贫困,成为体面人...。</h3> <h3>北京八维孝义办事处主任<br> 温忠伟 <br> 2019.1.1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