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水清、栗乡情

雨桐吟

<h3>  喝不够的滦河水,唱不尽的栗乡情。流经家乡的滦河,从内蒙古草原一路走来,穿过燕山,越过长城,奔腾八百余里,始东归入海。成为继长江,黄河之后的又一条母亲河。迁西境内古西寨遗址的挖掘,足以证明滦河流域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古老的滦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滦河儿女。</h3><h3> 一九七五年十月,党中央、国务院为缓解天津、唐山两大城市几千万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在滦河流域修建了潘家口、大黑汀两座大型水库,跨流域向天津、唐山两市供水,从而使两地居民喝上了甘甜的滦河水;也造就了:高峡出平湖,两岸山叠翠,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栗乡美景</h3> <h3>  为修建潘家口,大黑汀两座水库,栗乡迁西几万儿女,响应党的号召,洒泪故乡;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或远迁或后靠。那滋味,让人心苦让人酸。</h3> <h3>  潘大两座水库蓄水后,青山吐新蕊,百里荡涟漪。后靠的移民们依靠百里水面和苍翠的青山,搞起了乡村游,养起了滦河鲤。小山村成了游客的天堂,滦河鲤富了移民腰包。百里平湖,奇峰怪石与悬崖峭壁倒映在万顷碧波中,山影相接,浑然一体,被称为塞北漓江。五百年的明代万里长城淹没于水中,形成了中国唯一的水下长城奇观,也成了探险家的乐园。小城迁西也继获得“中国板栗之乡”国誉之后,成为华北地区淡水鱼养殖第一大县,滦河锦鲤享誉全国。移民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h3> <h3>  这是大沟村,一个移民后靠的小山村,村民靠网箱养鱼,和板栗栽植,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旅游村。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慕名而来,品滦河锦鲤,赏边塞风光,游北国漓江。</h3> <h3>  鱼肥人美,湖光山色使栗乡迁西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h3> <h3>  红红的滦河鲤,给移民带来红红火火的生活。移民上山植栗树,下水养锦鲤。鼓了钱袋子,富了庄户人。</h3> <h3>  丰腴的滦河带给人们无限的财富和快乐,也带给人们抹不掉,挥不去的眼泪和创伤。库区移民,上山栽栗树,下湖建网箱。与天斗,与地斗,为改变落后贫困面貌,呕心沥血,拼命苦干,终于换来鱼肥栗丰,过上了小康幸福生活。百里库区,百里网;帆船穿梭,撒食忙;快艇不快,水变脏。网箱养鱼的负面问题,逐渐凸显出来。</h3> <h3>  淡水鱼大规模的养殖和无序的扩张,使本来清澈见底的湖水,水质不断下降。百里库区网箱密布;水上交通,运行不畅,安全隐患突出。到了2015年库区水质检测已达不到饮用水标准。天津市多次上书中央,并停止从滦河调水,水污染的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h3> <h3>  痛定思痛,在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问题上,栗乡儿女又面临一次生死的抉择。县政府决定,拆除库区全部网箱,清理全部库鱼,还绿青山,还滦水清洁。</h3> <h3>  2016年寒冬,在凛冽的寒风中,栗乡两千名机关干部深入百里库区,打响清网清鱼保卫战。</h3> <h3>  在国家大义和个人矛盾发生冲突时,栗乡渔民是伟大的。清网清鱼行动开始,他们就向当年为修水库离开赖以生存的故土一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清网清鱼行动中。十几年的心血,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投资,还有几千万斤优质的滦河鲤鱼,就这样没有了。谁个不心疼啊!但他们还是做到了无怨无悔。</h3> <h3>  抛小家,顾大家。共产党员,村干部,养鱼大户主动带头清理库鱼,拆除网箱,从而凸显了当代栗乡人的高尚情怀。</h3> <h3>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百里库区,人声鼎沸,机声隆隆。工作队员和渔民们一起,挑灯夜战,忘我工作。</h3> <h3>  一车车鱼拉走了,一艘艘船上岸了,一个个网箱被拆卸。水面宽了,视野也开阔了。百里平湖渐渐还回本来的容颜。</h3> <h3>  伴着冬日早上出升的太阳和缓缓升起的渔网,在万缕霞光的映衬下,百里库区迎来了又一个美好的明天。</h3> <h3>  撒下一粒种,长出一片绿。小鱼苗,放回水库,保持生态自然生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保住绿水青山。明天的栗乡,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h3> <h3>  鱼清了,网清了,滦河水又回到了从前那样清澈。四十万栗乡儿女的无私付出,换得津唐两地几千万人又喝到了甘甜的滦河水。这是多大的付出,多么高尚的情怀;滦河水啊!我为你骄傲;栗乡人啊!我为你自豪。</h3> <h3>  饮水思源,津唐百姓在喝到甘甜的滦河水的时候,你能不为栗乡迁西儿女的舍得而赞叹,而感动!舍得舍得,让我们一起为栗乡迁西儿女点赞吧!</h3> <h3>  作者亲自参与了这次清网清鱼活动,此情此景历历在目,感受颇深。</h3>

滦河

栗乡

百里

网箱

库区

迁西

移民

清网

清鱼

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