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书院——安陵书院

火蝈蝈

<h3><br></h3><h1></h1><h3> 安陵书院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境内便江之畔。说起永兴县,估计除郴州以外的人,很少再有人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而就是这个县城,曾经发生过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郴州弑杀楚怀王义帝后,被刘邦大军逼至乌江自刎,汉高祖刘邦钦点手下大将周勃、樊哙、王陵前往郴州为楚怀王义帝作厚葬时经过永兴县西河口,三人因迷恋西河村景色而泊舟于此,后人为纪念三侯凭吊义帝之举,建立了“三侯祠”。</h3> <h3><br></h3><h3> 永兴县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名字,最早因便江(便利的水路)得名,称为便县、便屏、郴县,后来又叫过安陵、高亭,至到宋代中晚期才被当时的朝廷改称为永兴,寓意为永世兴旺。永兴县也是一个历来崇尚文化教育的县,距记载清朝鼎盛时期,曾有大大小小书院达14个之多。</h3><h3> 安陵书院始建于宋,取唐故名,鼎盛于清,毁于清末、重修于今。千余年来,哲人思者,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流连于此处,世赋“湘南第一书院”美誉,并享有“北有岳麓、南有安陵”之尊称。诸多一代名流曾在此讲学,如宋代的朱熹、范成大、韩愈、潘畴、宋若水、黄干,明代的王守仁、湛若水、蔡汝楠、邹守益、清代左宗棠等。</h3> <h3>  重建的安陵书院是一座苏式的明清古典园林建筑群,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便江旅游风景区内,其卧于丹霞地貌雄秀的山水之间,独据三面涟漪的半岛上。书院傍依便江,依自然山势布局,前垣半遮,后廊畅开,尽收丹霞山水为一体,超越了中国古典园林封闭式特征,使整体园林建筑,清素器宇,怡神养气,让具足般若智慧的人,明心见性,于山水人文一脉相和之中。使得这一山水之中的园林建筑,在南中国地区独具一格。</h3> <h3>  安陵书院今倡知行之道,以聚华人之智。倡扬中华文化之现代价值,以包容、精进之态,力行经济、文化、艺术之交流研讨,无论政者商贾、经济大家、文化贤达,但有所为者,均获邀呈创见,以济时用。倡兴中华传统礼仪之庆典,传承“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文化。</h3><h3><br></h3> <h3>  安陵书院是一座集经济、文化、艺术交流,跨界融合论坛、传统文化传承、昆曲艺术研修、国学研修讲堂、传统礼仪庆典、会员雅居私趣、度假休闲情趣,科学管理模式的活着的古书院。</h3><h3></h3> <h3>  近年来,我们精心策划和用心培育,在当地政府的关心下,成功打造了中国郴州·安陵曲会的文化品牌,它是继苏州虎丘曲会之后又一个高规格昆曲曲会,书院还先后举办了4届湘昆艺术即湖湘文化国际研讨会、挂牌成立了中国昆曲研究中心教学与研究基地;并创办了继安陵曲会之后又一个文化项目——安陵雅集,极大地丰富了安陵书院的文化内涵。</h3> <h3><br></h3><h3> 几年来,先后有来自美国、英国、台湾、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杭州、厦门、西安、南京、长沙、苏州等高校戏曲理论界的专家教授来书院做戏剧理论交流研讨;还有来自北方昆剧院、上海市昆剧团、江苏省昆剧团、苏州市昆剧团、浙江省昆剧团、浙江永嘉昆剧团和湖南省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在书院交流切磋昆曲表演艺术;与国内各知名机构合作开办了涵盖琴棋书画诗酒茶香等内容的文化传承与教学活动,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湖南、湖北、江苏、江西、云南、山西、陕西、福建、四川、河北、辽宁、黑龙江、广西等地的家庭参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知名度;与中山大学合作接待了4批“香港大学生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研习班”20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评价,取得圆满的成功。这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和学术研讨活动为安陵书院承载文化内涵和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永兴县塑造了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h3> <h3><br></h3><h3> 如今,在倡导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努力把安陵书院打造成湘南文化产业项目的孵化基地和文化艺术的交流平台,使之成为以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研学与休闲共存的、中国最美书院。</h3> <h3><br></h3><h3> </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