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周开学前及放假时,我总是乘坐免费的公交车到乡下旅游一番。</h3><h3><br></h3> <h3>看看沿旅的田野以及绿油油的麦苗;走村串巷,欣赏农村各式各样的楼房建筑和窄得只能容下一辆车通行的乡村马路;听鸡鸣狗叫,鸭子嘎嘎,羊儿咩咩……</h3><h3><br></h3> <h3>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赶会的场面。沿街两旁,卖衣服的,卖鞋子的,卖水果的,卖糖果瓜子花生的,卖餐具厨具的,卖针卖线的,应有尽有。来赶会的人虽不及儿时的人山人海,倒也是三五成群的,人来人往,比起冷清的村子,这里热闹多了。有的店在做活动,在店门前的空地上,搭台演出,尽是一些逗乐的段子,台下稀稀疏疏地站着一些老人和一些等待抢礼物的小孩子。街的尽头一角,是羊行,即专门进行羊儿交易的场所。有几个牵着羊儿的老人,躬着腰,手里拽着拴羊的绳,正在与一个开三轮车的中年人,谈价钱。叫卖声,广告声,乐曲声,人们的说笑声,混在一起,凑成了一曲乡村集市交响曲,回荡在辽阔的乡村上空,勾起我童年赶会时的美好回忆。可惜,只顾欣赏,忘记了拍照留存。</h3><h3><br></h3><h3></h3> <h3>我何以拥有此般美好乡村之旅的机会?因为本学期从开学至今,我一直担负辛集3号车接送学生的任务。我们3号车的接送的区域是辛集,路线及涉及到的村庄,按从东向西,从南到北的次序排列,依次是311国道南侧从东向西(代庄、皇楼、大皇庄),接着沿任集至辛集的公路朝北行驶,进入311国道(辛集大街、樊庄路口)接着车从小宋庄鸡系列饭店往前一公里左右,车离开311国道,沿向南的一个路口,直达杨楼,再从杨楼西头往北行驶,从南向再次穿过311国道,从311国道南侧驶向北侧,即从八姓向阳超市往北直行,行至杨寨大街中心,看到一家乡村KTV的路口,向东行驶,311北侧,从西往东,依次是(李瓦房、李墓屯、王少楼、大尚)。其中第一站是代庄,最后一站是大尚。至此,车上29人全部接送到位。</h3><h3></h3> <h3><br></h3><h3>值得肯定自己的地方是除邹楼的邹雨晴之外,其余28人全部接送至家门口,确保学生安全到家。邹雨晴的家长通情达理,处处为接送老师着想,她妈妈说,俺村里就俺家一个学生,虽然都是水泥路,但村子里的路窄,公交车车身高大,进出不方便。再则,我家离国道近,俺把雨晴送到樊庄路口,让她与樊庄的那个学生一起上下车,给大家节省点时间。在此,我向邹雨晴家长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感谢您对我接送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您的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h3><h3><br></h3><h3></h3> <h3>接送学生的路上,有风雨也有彩虹,有委屈也有欣慰,有泪水也有欢笑。个中滋味,应有尽有,五味杂沉。但不管是什么滋味,最终都沉淀成一种醇美的回味!</h3><h3><br></h3><h3></h3> <h3>第一次接送学过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领会过接送学生的会议精神之后,站在学校的广场上,我一手拿着3号车的学生花名册,另一只手里高举着3号车的车牌,等待着一个个新面孔向我走来。我一遍又一遍地点名,核实人数,确定全部到位后,我又一辆车挨一辆车地寻找3号车,找了一圈,终于在广场的东北角处,找到了3号车。我带领学生上车,帮学生摆放行李箱。由于座位少,学生多,有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座位。我心急如焚,动员他们挤-挤,最终学生都坐下了,我却一站到底。</h3><h3><br></h3><h3></h3> <h3>上午8点左右,车一出发,我就开始给家长一个挨一个地打电话。我一手拿着通讯录,一手拨号,车一颠簸,我就一个趔趄,站在一颠-簸的车厢里,好几次险些摔倒。按学校要求,每到一站,都要求家长对接,并签字为证,我能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确保安全。但有些家长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老师多事,就是不去对接不签子,说正在地里收秋,没空,爱咋地就咋地。又到一站,还好,家长来接了,心想,可以签字了。万万没想到的是家长劈头盖脸地训斥了我一顿:“你打电话让接孩子,我接到电话就来了,在这儿等了两个小时了,你能不能给个准确的时间呀?让我干等这么久!”心想,本来我是为你们服务的,你们不识好歹也罢,干吗冲我撒气呢?委屈的泪水在眼里直打转,最终我还是它咽进了肚子里,咸咸的,涩涩的。</h3><h3><br></h3><h3></h3> <h3>我知道,此刻,我代表的是弘德中学,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事。于是,微笑着向他赔礼道:“对不起,第一次送学生,没有经验,给您带来了不便,请原谅!”</h3><h3><br></h3><h3></h3> <h3>大约午后1点多,我送学生至李瓦房,送至李婷婷家门口。学生下车,我也下车,帮学生拎下行李箱后,我递上笔和花名册,让家长签字。李婷婷的家长,一手端汤,一手拿了一个夹了菜的热馒头,非让我和司机吃罢饭再走。她说,正是吃午饭的时候,你就吃点吧,车上这么多学生没送完,等你送完回到家再吃饭,估计家里也没饭了。我是真心实意的,老师你别嫌饭不好,你就吃点吧!她看我不答应,索性站在车前,拦着车不让走。她的真心实意我能读得懂,泪水又一次在眼里打转,我又一次把它咽进肚里,热热的,暖暖的。</h3><h3><br></h3><h3></h3> <h3>我说:“谢谢大嫂,您的心意我领了,但我坚决不能在这儿吃饭,车上的每一个孩子都在焦急地等待回家,他们的父母也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孩子的归来。”她无奈地挪开了身子,但还是不甘心,就在我上车的一瞬间,硬是把那个攥在手里的夹菜馒头塞进我的怀里。</h3><h3><br></h3><h3></h3> <h3>在接的过程中,有一家长,在孩子未上车之前,她先上车看了一眼,就冲我吼道:“俺一学期交了四百元钱,这车上连个空位都没有,让俺孩子从家站到学校,那么远的路程,咋受了!”我强颜欢笑,回答道:“您放心,每个孩子都有位坐,即使站着,也是我站着,绝对不会让孩子站着。”于是,两个座位,我安排坐三个学生,胖瘦搭配,她儿子由于晕车,我安排他坐在副驾驶位上。她的脸色还是那样冰冷,一言不发地下车了。</h3><h3><br></h3><h3></h3> <h3>那一刻,真想放弃接送学生这份差使,但又一想,坚决不能向困难低头,妥协,把每一次委屈作为磨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h3><h3><br></h3><h3></h3> <h3>在后来的接送中,更可气的是一位学生,车停在她家门口,她却不上车,原因是她在家里与妈妈吵架。车在她家门口足足等了半个小时,她妈妈才从家里出来,告诉我,说她女儿今天下午不去上学了。我只好去辛集、樊庄等地点继续接学生。</h3><h3><br></h3><h3></h3> <h3>就在我们接完最后一站,准备返程校时,突然接到她妈的电话,她又去学校呢。她所有的要求,我都答应了,但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她的认可,反而被她羞辱了一番。她在接送群里,公然说我不讲诚信,每次都说一替一次先接,结果每次都是先接她们这边的,搞得她在家吃不上中午饭。我气得浑身发抖,我是说过一替一次先接,但并不是每一次都说,况且实事证明,先接送她们是最快的一种方案。</h3><h3><br></h3><h3></h3> <h3>委屈,拧巴,堵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真想给她理论一番,但一想到我是一位教师,不能给学生一般见识,就咽下了这口气,并开导自己:越是有困难的地方,越有大的跨越。以后,把每一次难熬的接送,当作一次难得的乡村之旅。改变不了别人,我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实事,我可以改变心态!</h3><h3><br></h3><h3></h3> <h3>正是在这种心态下,我的接送工作越干越顺畅。如今,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磨合,我与极少部分家长的误解已经彻底消除。她们已成为我的朋友,并全力支持我的接送工作。我与这群孩子也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一路欢笑,从校到家,从校到家。接送我们的司机也曾抱怨我们这一路接送路线太麻烦,但偶尔有点阴云,也会被我们的笑声驱散,也会被我们的温暖感染。他与我们一起欢笑,甚至忘记了接送行程的漫长、繁琐。</h3><h3><br></h3> <h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遇到困难,换个角度看待,困难也是风景,委屈也成享受。这就是我本学期接送学生的经历、感悟;这就是我的别样的乡村之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