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i><font color="#b04fbb"> 纪念平津战役胜利七十周年</font></i></b></h1> <h1><font color="#ff8a00" style=""><i style=""><b> 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专辑 </b></i></font></h1> <h1><b><font color="#ff8a00"><i>一、引子。</i></font></b></h1> <h1>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一日,辽沈战役的硝烟刚刚散去,原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奉命改编为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h1><h1> 十一月十八日,四零三团接到命令:在师的编成内疾驰入关,参加平津战役。</h1><h1> 十一月二十四日,四零三团由辽宁海城的耿庄子出发,随师主力经冷口越过长城入关,于十二月十五日抵达了天津宝坻地区。</h1><p><br></p> <h1> 十二月二十日十四时,一三五师奉军的命令,由宝坻武清地区出发,从天津西插至天津南郊,而后又从天津南郊绕行到天津北郊东南交通要道——白塘口,完成切断天津之敌逃往大沽口的道路。</h1><h1> 穿插途中,部队进至杨柳青。杨柳青是天津西侧的一个重镇,位于大清河和大运河之间,是天津的大门。敌人在这里部署了护路军一个团,部队在此前进受阻。师首长命令四零三团立即歼灭杨柳青之敌。</h1> <h1><b><font color="#ff8a00"><i>二、首战杨柳青。</i></font></b></h1> <h1> 四零三团首长随即把攻占杨柳青的任务交给了三营七连。</h1><h1> 七连连长陈国仲受领任务后,带领连队利用夜暗掩护,进到大清河北桥头。桥头的两个地堡是空的,没有敌人防守。连长召集排长们仔细观看了敌情和地形:十多米长的大木桥,桥面是用木板平铺在上面的,但是桥中间的一段桥板却被敌人抽掉了。大桥南头两侧都有地堡和工事,里面有敌人防守,但守敌尚未发现我军。</h1><h1> </h1><p><br></p> <h1> 一班副班长带着一个小组悄悄<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地摸</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过桥去。当他们到达桥头,正</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使劲</span>拉开桥<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头的木篱笆门时,发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响声</span>惊动了地堡里的敌人:“谁啊?”一班副不等敌人开火,带领大<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家迅速通过</span>大桥,一阵猛打,以迅<span style="line-height: 1.8;">雷不及掩耳之</span>势解决了桥南头的地<span style="line-height: 1.8;">堡,俘敌十余名,剩下的敌人狼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地向火车站逃去。</span></h1> <h1> 杨柳青火车站的周边修着一道围墙,围墙是内外夹墙,敌人依托夹墙负隅顽抗。当一排从东边进攻时,夹墙里的敌人以猛烈的火力打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span style="line-height: 1.8;">陈连长冷静地观察了当</span>面的情况,<span style="line-height: 1.8;">重新选定了突破口。在我</span>炮火的掩护下,四班长郭俊来把两个各二十多斤<span style="line-height: 1.8;">重的炸药包捆在一起,扛</span>着炸药包冲<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到围墙脚下。随着一声巨响,夹墙被</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炸开了一个数米宽的大口子。二排排</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长陈万卷带着一个战斗小</span>组立刻冲进院<span style="line-height: 1.8;">子,余敌见势不妙,转</span>身撒腿就跑。连长陈国仲和一排长王宪武带领<span style="line-height: 1.8;">部队穿过围墙缺口,分别向</span>缺口两侧<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发展进攻。经过激战,俘虏</span>了二十多<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个敌人,并且把躲藏在围墙</span>夹墙中间<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三十多个敌人一举歼灭。</span></h1><h1> 战至下午两点,四零三团已经<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完</span>全攻占了杨柳青,击溃敌护路第五<span style="line-height: 1.8;">旅</span>一个团,歼敌五百多人。</h1><h1> 一拳打得百拳开,四零三团取<span style="line-height: 1.8;">得</span>了该团入关后的首战胜利。这个开门红,使得全<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团上下斗志更旺,干部战</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士个</span>个嗷嗷叫。<span style="line-height: 1.8;">就在不久后对民权门</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突</span>破战斗中,四零三团又以更加漂<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亮的</span>战绩名扬津城。</h1><h3> </h3><h3> </h3> <h1><font color="#ff8a00"><b><i>三、杀开民权门。</i></b></font></h1> <h1> 公元 一千九百四十九年一月十四日上午十时,随着我军数百门各种口径火炮的突然怒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天津的战斗正式打响了!</h1> <h1> 在我东突击集团编成内担任民权门主攻任务的是第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h1><h1> 四零三团是一三五师的主力团。</h1><h1> 天津攻坚战打响之前,师长丁盛、师政委韦祖珍的战斗决心是这样的:四零三团担任师的主攻团,其任务是从民权门撕开口子,并巩固和扩大突破口,保障师主力由此迅速进入天津城内发展进攻;团主力则抢占金钢桥,配合师主力完成分割天津守敌的任务。</h1> <h1> 四零三团首长受领任务后,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地勘查。</h1> <h1> 四零三团团长刘士斌。</h1> <h1> 政治委员 李济宗</h1> <h1> 参谋长 王洪章</h1> <h1> 政治处主任 郝旭</h1> <h1> 民权门位于天津城东北面。防守民权门的是敌八十六军二十六师七十八团、七十九团的四个营。守敌在城墙上构筑了许多用钢筋水泥浇灌的大大小小的碉堡和火力点,城墙外挖有宽约五米、深约三米、水深一米五至两米的护城河。内墙顶到河底高达七米。护城河外又构筑了三道约三米宽、两米多深的外壕。外壕前沿设有四道铁丝网、一道电网、一道鹿砦、一道挂有吊雷的铁轨砦和一道绊脚索,所有副防御设施下面均埋有地雷。每道外壕之间又构筑了许多明、暗地堡,仅民权门外二百米以内就有大小地堡二百多个。每个大碉堡都安装了电话,并可满足一个班的兵力的驻用。护城河内墙各大型碉堡之间还构筑有散兵坑和掩蔽部,它们之间又以交通壕、马路等加以连接。第二道外壕与护城河连接,敌人每天引海河水灌入护城河,试图以水障迟滞、阻止我攻城行动。为了防止河水因天气寒冷结冰而失去水障作用,敌人每天均组织数百人出城砸冰放水。</h1><h3></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1> 民权门敌防御工事一角。</h1> <h1> 根据现场勘察的当面敌情、地形情况,团的战斗部署如下:</h1><h1> 一营为尖刀营,首先在民权门突破敌防御。二营、三营为二梯队,待一营突破后迅速加入战斗,巩固扩大突破口,掩护师主力向敌纵深发展。</h1><h1> 一营一连为尖刀连。该连二排为爆破组,排长王春田,主要任务是负责实施爆破,开辟通路;一排为突击组,排长董海廷,待二排爆破成功后迅速向民权门冲击,打开突破口,把胜利的红旗插上民权门;三排为火力组,负责掩护二排开辟通路和支援一排实施攻击。</h1> <h1> 在总攻发起前,四零三团全体干部战士都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中。他们深知”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为了能够在攻击开始时迅速通过敌人设置的障碍区,最大限度地减少敌人火力对我突击队的杀伤,从而出其不意地向敌发起冲锋,打开突破口,战士们不顾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不顾敌人炮火的袭击,夜以继日地在敌眼皮子底下实施土工作业。全团营与营之间、连与连之间、排与排之间、班与班之间甚至战士与战士之间开展了挖壕竞赛。比谁挖得多,比谁挖得好,比谁挖得快。大家争先恐后,奋力争先。他们先用小包炸药炸开冰面和上面的冻土,再用铁锹和十字镐把下面的软土挖开。一人一截,数人一段,最后连接成宽约四至五米、能让四、五个战士并排前行的交通壕,并且一直挖到距敌人阵地前沿仅几十米的地方。与交通壕连接的则是数条横向对敌的堑壕,它即是平时用以掩护自己的掩体,又是攻击发起时的进攻出发阵地。</h1> <h1> 一月十三日,四零三团举行了出征誓师大会。军长黄永胜、副军长张天云在师政治委员韦祖珍陪同下来到四零三团一连。韦祖珍政委在讲完话后,亲手把一面“杀开民权门”的大红旗授予尖刀连一连。韦祖珍要求一连的勇士们:“一定要把胜利的红旗插上民权门,起到火车头的作用,把部队像牵引列车一样,沿着突破口顺利地拉进城里去!”一连勇士们异口同声地回到:“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h1><h1> 日落后,全连一百八十四名勇士们隐蔽地进入了冲击出发阵地。</h1> <h1> 从接受突击连任务到一月十四日总攻开始,一共有十天准备时间。在此期一连连长张锡尧决定根据敌人设置的六道屏障,把爆破组分成六个小组,每组二至三人。爆破时,如果第一名爆破手牺牲了,第二个人就自动接着冲上去;第二个人牺牲了,第三名就冲上去继续爆破,完成任务后立即回撤。下一个爆破组也按此法实施不间断地连续爆破。担任爆破组的战士们每个夜晚都反复观察、研究敌人设置的障碍情况,白天则在交通壕里反复进行模拟演练。到总攻开始前,爆破手们个个胸有成竹,信心十足。</h1> <h1> </h1><div><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br></h3></div> <h1> 一月十四日上午十时,天津总攻开始。我炮兵首先以准确猛烈的炮火对敌实施火力准备。我一零五毫米榴弹炮、一五五毫米榴弹炮以猛烈炮火攻击王串场、长江造纸厂染料厂等敌二线阵地及炮兵阵地;山炮、野炮及反坦克炮推进到距敌工事仅一、二百米处,以直接瞄准射击方式对敌前沿工事和火力点实施抵近射击;迫击炮对敌布雷区进行破坏射击。</h1><h1> 师山炮营一连一排在突破民权门的战斗中,为了发挥近距离火炮射击威力,他们把炮阵地修在了距敌机枪阵地仅一、二百米处。敌人在民权门外长期经营的号称“三年打不破”的永久性钢筋水泥工事,仅七十分钟就被全部摧毁。战后一排获师授予的“指到哪里,打到哪里”锦旗一面。山炮营二连一排在仅用了十四发炮弹就完成了掩护步兵接敌运动的任务。他们曾三次转移发射阵地,发射六十多发炮弹,把敌人前沿火力点全部摧毁。战后该排一炮荣立一大功,全排荣获师授予的“勇猛顽强,弹无虚发”锦旗一面。由于组织指挥严密,在很短的时间里,敌十四号、十六号和二十号碉堡等一个个被掀开了天灵盖,敌炮兵也被我打得哭爹喊娘。原定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在四十分钟内就基本完成了。</h1><h1></h1><h3></h3> <h3> </h3><h3> </h3><h3><br></h3><h1> 总攻开始后,我第一爆破小组就像离弦之箭实施爆破,仅用了二十秒就炸开了第一道屏障。接着就是第二道、第三道……,直到炸开敌人的电网,全部一次性爆破成功!突击组的勇士则是利用交通壕的庇护,迅速接敌发起攻击时,尽管敌人炮火和机枪猛烈射击,但我军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亡,并达成了进攻战斗的突然性。</h1><h1> 冲击开始后,我突击队的勇士们突然跃出堑壕,出现在敌人面前,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h1><h1> 四野炮纵二团五个连、一团一个连、一三四师和一三五师炮兵营、四零四团和四零五团迫击炮连奉命配属四零三团参加战斗。炮兵们同样也极为认真的态度做好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们对敌每一个火力点都标定了射击诸元,因而在炮火准备时,能以精准的射击将敌火力点送上天,</h1><h1>有效地支援了主攻部队的战斗行动。</h1> <h1> 就在总攻即将开始之际,意外情况发生了:连长张锡尧不幸被敌人打来的迫击炮弹击中<span style="line-height: 1.8;">当场牺牲了。面对突发事件,排长王春雨挺身而出,立刻指挥爆破组、架桥组按照原定作战方案开始战斗行动。</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十时二十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时,担任爆破任务的五班和六班的勇士们在我炮火掩护下,扛着爆破筒,像离弦之箭冲向预定爆破目标,迅速实施爆破。六班爆破手钟汝标在冲到距第一道铁丝网两、三米的时候,便将导火索拉下,勇猛地往前跃了两步,便把嗤嗤燃烧着的爆破筒插进蛇腹形铁丝网的下面。而后立刻转身打了两个滚,就地隐蔽。随着一声巨响,弹簧似的蛇腹形铁丝网被送上了天。第二名爆破手杨国臣紧随其后炸开了敌高压电网;后续爆破手唐德胜也冲了上来,但因导火索失效,爆破未能成功。爆破手杨景友见到此情,不等命令就冲上了去,迅速炸开了屋顶形铁丝网。爆破勇士们以勇敢、机智、连续的爆破,仅用了两分多钟的时间,就全部破坏了敌人预设的纵深达五十米纵深的十一道障碍物,而我仅轻伤一人。</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 <h1> 架桥组勇士们也不甘示弱。由于预先制作的浮桥桥体过大,在交通壕里行动不便,他们就干脆跃出堑壕,不顾敌人密集火力射击,抬着笨重的桥体快速前进。在敌人疯狂地射击中,不时有人或因受伤或因牺牲而倒下,最后仅剩数人,但勇士们没有一个人放慢冲锋的脚步,依旧奋力抬着浮桥直奔护城河而去。</h1> <h1> 当四班的勇士距离预定架桥点还五、六十米远时,民权门右侧敌八号暗堡突然喷出两道火舌,密集的弹雨把四班死死压住。说时迟那时快,六班副班长郭忠福在四挺机枪的掩护下,以灵活的单兵进攻动作迅速接敌,很快就炸掉了民权门南侧的八号暗堡,为战友群扫清了障碍。</h1><h1> 架桥组的勇士们冲到护城河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护城河里不是汨汨流淌着的河水,居然都是厚厚实实的冻冰!原来当敌人把海河水引到护城河里时,我军就用堵水的办法与其针锋相对,你放水我就堵水;你放一次我就堵一次。一来二往,敌人放进护城河里的水一次又一次地冻结成冰。架桥勇士们立刻把浮桥铺设在冰面上,踏着冰面迅速冲过了护城河。就这样,这个在战斗准备阶段被认为是最难克服、最令人头疼的难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h1> <h1> 通路迅速被开通后,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情况出现了:原来担任爆破组的七班在班长杨德礼的带领下,不顾我炮火准备刚刚开始,就撒开丫子冲进了民权门。由于此时敌防御工事尚未被我完全摧毁,而且离原定的总攻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师、团首长令其马上撤回。可是杨德礼发现敌人正企图封闭突破口。为了不使敌人的阴谋得逞,确保我刚刚打开的突破口不被敌人封闭,杨德礼当机立断,把身边的人员组织起来,向百米以外的一个敌人的大地堡猛扑过去,迅速抢占了地堡外侧一个用麻袋包堆成的防御工事。由于他们都是爆破组的成员,他们十一个人手里只有炸药包和爆破筒,一支枪也没有。杨德礼冷静地把人分散开,抽出腰里的手榴弹,大声喊到:同志们。不要怕!咱们虽然没有枪,但是我们有手榴弹,有炸药包和爆破筒!当敌人从工事里跳出来,气势汹汹地反扑过来的时候,杨德礼又喊到:每人准备好十颗手榴弹,听我口令一起打!敌人越来越近,杨德礼大声喊到:一、二、三,打!大家一起把手榴弹扔向敌人。随着一阵爆炸声,敌人哗啦啦躺了一地,剩下的几个敌兵连滚带爬地逃了回去。</h1> <h1> 当敌人第一次反扑被打退之后,杨德礼一面组织大家对负伤的战友进行战场自救,一面组织部分人员冲进敌地堡进行搜索。他们在地堡里抓住了躲藏在里面的残敌,并且缴获了两箱手榴弹。</h1><h1> 不久,敌人又开始了第二次反扑。这次敌人大约有将近两个排的兵力 。杨德礼沉着地队大家说:不要慌,把敌人放近了再打。当敌人距我仅六、七米时,杨德礼抓起一根爆破筒,拉了弦扔进了敌群,同时指挥大家连续向敌投弹。反扑之敌死的死,伤的伤,剩下几个能喘气的哭爹喊娘地退了回去。</h1><h1> 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又先后发动了第三次、第四次反扑。杨德礼对大家说:不要忘记我们杀开民权门的誓言!如果我们现在退了回去,再打回来伤亡只能是更大。我们绝不后退,一定要守住突破口,坚持到大部队赶到!在他的鼓动下,大家斗志更加旺盛,意志更加坚定。副班长李永耀头部负伤,站不起来就躺着帮助战友拧手榴弹盖。战士康文祥不幸身负重伤,牺牲前还把一颗手榴弹盖拧开,把弦掏出来,递给杨德礼:班长,我不行了,你帮我把它扔出去,一定要坚持到胜利!</h1><h1> 经过激战,阵地上仅剩下杨德礼和另外两个战友了。杨德礼仍然鼓励大家:为了解放二百万天津人民,我们就是死也是值得的!</h1><h1> 就这样,勇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反扑,一直坚持到主力部队赶到。</h1> <h3> </h3><h3> </h3><h3> </h3><h1> 十二时零一分,部队再次发起冲锋。一连一排<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迅速通过护城河,经与敌激战三分钟,再次突破民权门,并占领了十四号、十六号、十七号和十八号地堡。此时,有一百多个敌人在其猛烈炮火掩护下,对我实施连续反扑。敌我双方就在突破口这片狭小地域内展开了激烈的突破与反突破的阵地争夺战。就在这个时候,二排长王春田带领着二排赶到了。王排长看见在散兵坑里有一个敌兵正准备投手榴弹。他一个猛然扑了过去,一把抓住敌兵的右手腕,并用手枪对准他的头,大声喝到:“放下武器!再顽抗就要你的脑袋?”这个愚蠢的敌兵不知所措,连声喊到:“长官,敌人上来了还打不打?”混蛋,你被俘啦!”事到如今,敌兵才如梦方醒,立刻双腿跪下,双手上举:“我投降!我投降!请老爷饶命!”</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 突然间,一个敌人从王排长的身后猛地抱住了他的腰。王春田赶忙反转右手用手枪对准背后敌兵的肚子就是一枪,不料却是一颗臭子,枪居然没有打响!那个敌人一看枪没响,也就大起胆子跟王排长抱摔起来。他俩从城墙上一直滚到了堑壕里。看到此景,原来那个举手投降的敌兵也趁机捡起一支上着刺刀的步枪扑了过来,对着王排长的头刺了过去。说时迟,那时快,七班长杨德礼拍马赶到。他端起枪就是一枪。随着“砰”的一声枪响,那个敌人的脑袋就被打开了花,一命呜呼了。</h1><h1> 激烈的突破口争夺战愈演愈烈。 负责掩护尖刀排冲锋的机枪二班副班长李合见尖刀排冲击受阻,立刻端起机枪,边打边冲,给同志们开路。敌人集中火力向他射击。他一边端枪射击,一边以灵活的单兵动作接近敌人,很快就第一个冲上了民权门城墙,而后居高临下,对准敌人的碉堡猛烈射击,压制了敌人的火力。此时,我尖刀排的勇士也冲了上来,把标志着杀开民权门的红旗插上了民权门的城头!这面迎风飘扬的战旗,像一把出鞘的利剑,插进了敌人的心脏。从冲击发起到红旗插上民权门,仅仅只用了三分钟!</h1><h1> 三分钟?三分钟!的的确确是短短三分钟!就在这三分钟里,敌人狂妄地吹嘘的“固若金汤”的民权门“模范工事”,就被我一连勇士用永不卷刃的钢刀,生生地砍开了一个缺口!它标志着敌人的所谓钢铁防线开始崩裂,宣告了敌人离被我军彻底全歼已为期不远了。</h1><h1> 突击分队三分钟就杀开了,这个情况太突然了。它完全不在我们的战斗预案之中,同时也完全出乎了敌人的预料。</h1><h1> 为了迅速封闭被我打开的突破口,敌人首先调集众多炮兵以密集的火力对民权门突破口及我后续梯队实施覆盖射击,试图抢在 我后续梯队突入突破口前消灭我突入分队,封闭突破口。</h1><h1> 在敌人猛烈的炮火突击下,勇敢的旗手钟银根双腿被炸断了。他知道,自己是个旗手,我必须让鲜红的战旗在城头高高飘扬,人在旗在,人倒旗不倒。他咬着牙,忍着巨痛,以“要旗不要命”的拼命精神,挣扎着把被炸倒了的战旗竖了起来,让它高高飘扬在民权门的城头。当他第三次竖起旗杆的时候,敌人的炮弹又一次把旗杆炸断,他再次负了重伤,昏迷了过去。当他醒过来后,看见红旗倒在地上。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把红旗竖起来,并用自己的脸颊紧紧抵住旗杆。战士李泽山挺身而出,高呼:为钟银根同志报仇!他紧握烈士用鲜血和生命保护的红旗,把它牢牢地插到了民权门城头上。战斗结束后,这面被烈士鲜血染红了的战旗已经是弹痕累累,破碎不堪了。机枪手刘杰在机枪被打坏了的情况下,从敌人尸体下找到一挺机枪,继续向反扑而来的敌人猛烈射击,牢牢地控制着突破口。</h1><h1> 在城市攻坚作战中,当我突破敌防御体系,并从突破口冲杀进去的时候,敌人往往会采用把我突击分队放进来,而后以炮火压制突破口和我后续部队,并以其预备队反扑突破口,切断我突击分队与后续部队的联系,进而把我突击分队吃掉的战法。这种打法,过去在东北战场上敌新六军就经常采用。因此在突破口被打开以后,必须毫不犹豫迅速投入有生力量,进一步撕开、扩大和巩固突破口。</h1> <h1> 然而,就在我突击分队为扩大和巩固突破口而与反扑之敌激战的时候,突击营营长康文庆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面对敌人封锁突破口的猛烈炮火,他犹豫不决,没有积极组织主攻营在突破口迅速扩大突破口,反而率领部分兵力隐蔽在突破口附近的一座掩蔽部里迟滞不前,停滞时间竟然长达五个小时。这不仅使我已进入突破口的先头分队因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及时支援而陷入孤军奋战的危险境地,而且导致我后续跟进的主力部队因突破口的拥堵前进受阻,在敌炮火攻击下受到很大伤亡。</h1><h1> 面对着突破口随时都可能被敌重新封闭、全师乃至全军的作战行动有可能功亏一篑的紧要关头,师前指指挥员的吴瑞山副师长拔剑向天,亲自督战。该副营长张景惠指挥二连及一连、三连各一部在突破口浅近纵深地域孤军奋战,顽强战斗四个多小时,连续打退敌人从班到营规模的七次反扑,消灭了数百敌人,巩固和扩大了突破口。同时四零三团主力二、三营也从突破口杀入,向民权门西北方向扩大突破口。该团七连以英勇顽强、死打硬拼的精神,从突破口北侧以数分钟时间夺占了洋灰碉堡、俘敌九十余名,迅速占领了于家大院四号、六号号、七号、八号地堡,并依托即有阵地连续打退了敌人从班到营规模的二十余次反扑。战斗中,七连的勇士们表现出英勇顽强的气概。子弹打完了就徒手与敌搏斗。三排长陈万卷一人就投弹近百枚。二班副班长在指导员负伤不能指挥的情况下,主动代替指挥,和战友们一起打退敌人四次反扑。炮二连则集中火力,以准确的射击给予正在集结、试图向我发动反扑的约一个营兵力的敌人以重大杀伤,有利地支援和保障了我巩固、扩大突破口的战斗行动。</h1><p><br></p><h1> 为了加强我巩固和扩大突破口的力量,师首长又命令二梯队四零四团迅速跟进。该团一营在营长吕作绪、教导员郝子义带领下迅速赶到民权门,并积极向攻击王串场和长江造纸厂之敌发起攻击,协同四零三团完成巩固与扩大突破口的任务。</h1><h1> 在扩大与巩固突破口的战斗中, 四零四团一营三连七班长宋生率领全班英勇奋战一昼夜,接连打退了敌人从一个班到两个连规模的七次反扑,毙、伤、俘敌二百多人,全班无一伤亡。战后宋生荣立三大功,并荣获“毛泽东奖章”。一九五零年,宋生作为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到北京参加了“全国英模代表会议”。</h1><p><br></p><h1> 四零三团一连一部在副营长张景会指挥下,与二连、三连、五连部分兵力及迫击炮连一起杀至王串场西南侧,随即占领阵地,与反扑之敌展开激战。他们连续击退了敌七十六团、七十七团各一个营规模的反扑。战斗中,一连机枪二班副班长李合率领战士们连续打退了敌人两次反扑。在抗击敌人第三次进攻时,正在端着机枪向敌射击的李合却不幸中弹牺牲。战后李合被追记三大功。</h1><h1> 该团二营、三营则从民权门西北扩大突破口,先后占领了于家大院和四号、六号、七号、八号地堡,并连续打退了敌人从一个班到一个营规模的二十多次反扑。</h1><p> </p><p> </p><p> </p> <h1> 十四时许,敌由中纺七厂、铁路工人宿舍、长江造纸厂三个方向组织了约一个团规模的反扑。我四零三团团在付出重大伤亡的情况下,粉碎了敌人夺回突破口的企图。</h1><h3> </h3><h3><br></h3><h3><br></h3> <h1> 三营九连在巩固与撕开突破口的战斗中,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和疯狂的反扑,以英勇顽强、前赴后继的战斗作风,不叫苦,不怕难,不怕伤亡,互相鼓励,顽强战斗。连长张洪栓负伤后仍坚持指挥全连打退敌人多次反扑。战后受到师通令嘉奖,并获得“顽强反击”锦旗一面。</h1><h1> 该团炮二连在战斗中以准确、猛烈集集中射击火力,突击了正在集结、试图向我突击部队发起反冲锋的约一个营兵力的敌二梯队,有效地支援了我巩固与扩大突破口的战斗。战后该连受到师通令嘉奖并获得“有力支援步兵”锦旗一面。</h1><h1> 四零三团负责战时医务保障的全体卫生人员,在敌猛烈炮火下紧随尖刀部队前进,及时抢救伤员出色完成了战场救护任务。战后受师通令嘉奖,全体医护人员被授予“冒敌炮火抢救伤员”锦旗一面。</h1><h3> </h3> <h1><b><font color="#ff8a00"><i>四、纵深战斗。</i></font></b></h1> <h1> 十五时三十分,师二梯队四零四团进入突破口,拍马赶到,支援四零三团团战斗。</h1><h1> 十八时,四零四团一营攻占了王串场,并于二十时将残敌全部肃清。</h1><h1> 二十一时,四零三团三营进攻染料厂、四零四团二营进攻长江造纸厂。战至十五日一时,上述两地均被我攻占。</h1><h1> 至此,民权门长达八百米的纵深防御工事均被我突破。</h1><h3> </h3> <h1> 十五日三时,四零三团三营进至女子师范学校,俘敌七十多名。</h1><h1> 五时,三营占领第二休养所,歼敌一个连。</h1><h1> 二连、三连经小树林大街攻占了金刚桥,歼敌六十二军一个连及警察一百多人。</h1><h1> 六时,团警卫连、二炮连在兴隆大街歼敌一百七十多人。十时过新开河后与三十九军(二纵)兄弟部队会合,并俘敌一百多人。团主力随即插至东站与建国道地域继续纵深战斗。</h1> <h1> 打开突破口的战斗是紧张而激烈的,巩固突破口的战斗是悲壮而惨烈的。在突破口那狭小的地域上,敌我双方都不断投入兵力、火力,拼死争夺。攻击者要千方百计地打开、巩固和扩大突破口;防守者则拼了老命也要封闭、夺回突破口。为了确保我主力部队(不仅是一三五师主力,还有一三三师、一三四师、一五八师以及配属的炮兵、工兵、坦克兵)都从这个突破口加入战斗,四零三团一连、一营乃至四零四团一营,在此处与敌反复争夺,顽强战斗。面对敌人密集的炮火和步兵疯狂的集团冲锋,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利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地形地物,顽强地抗击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冲击。勇士们与敌激战一个多小时,击退数倍与我敌人的五次反扑,歼敌三百多人。牺牲之多,伤亡之大,战斗之残酷令人终身难忘。几十年后,那些曾经参战而有幸活下来的老战士们,每每提起那场战斗,仍然无不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唏嘘不已。 </h1><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据</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战后统计:此次战斗,全团战斗减员过半。团保卫股长陈湘、二营教导员张进才(他是丁盛师长从延安带到东北的老兵)等英勇牺牲。突击连一连出征时一百八十四人,战后部队首长组织该连勇士在民权门合影时仅剩下二十人!该团四连战前齐装满员一百八十四人,战斗结束时也只剩下十余人!</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1> 由于四零三团一连仅以三分钟就迅速突破了敌民权门防线,并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的情况下顽强地巩固、扩大,出色的完成了打开突破口的任务,战后<span style="line-height: 1.8;">军授予四零三团一连“钢刀连”称号,师授予该连“杀开民权门”锦旗一面。</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 一营二连由副营长带领迅速从民权门插至突破口西南约二百米处的王串场西南一线占领阵地。他们在面临我后续部队尚未赶到、敌人以猛烈炮火和优势兵力的疯狂反扑、部队伤亡较大的不利情况下,坚持“有进无退、与阵地共存亡”的顽强意志,顽强战斗,与敌激战五个多小时,连续打退了敌人七次疯狂猛烈进的反扑。</h1><h1> 一营二连、三连在副营长带领下,沿小树林大街向金刚桥挺进。在抵近金刚桥时,于维泉和谭士保两个小组分别用冲锋枪、炸药包解决了依托桥头地堡顽抗的敌人。三排长则冲到桥头,指挥两挺机枪进行火力掩护。十五日五时三十分,一连、二连攻占金刚桥,歼敌六十三军一个连及警察一百多人。战斗中,他们缴获轻机枪两挺、重机枪一挺、六零炮四门以及汽车一辆。战后一连受到师通令嘉奖,并被授予“红旗飘扬金刚桥”锦旗一面。</h1><h1> 二营四连在执行扫清民权门外围敌据点的任务中表现突出。他们仅用了三十五分钟,就在敌布设的雷区开辟了通路,迅速突入敌阵,全歼守敌。战后该连受到师嘉奖,并荣获“迅速勇猛”锦旗一面。该连战士韩玉荣、谭士宝、于维泉荣立三大功,并获得“毛泽东奖章”。</h1><h1> 团警卫连和二炮连于六时在兴隆大街歼敌一百七十多人,十时过新开河与三十九军(二纵)兄弟部队会合后又接受投降之敌一百多人。</h1><h1> 三营七连从突破口进入战斗后,沿右侧直逼敌人,经过激战,仅用了数分钟就占领了洋灰碉堡,俘敌九十余人。随后,他们又在子弹告罄的情况下,用仅剩的手榴弹打退敌多次反扑。三排长陈万卷多次负伤仍坚持不下火线,一人投弹近百枚。在打敌反扑时,许多战士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赤手空拳与敌抱摔肉搏。打退敌人反扑后,该连又协同八连一起向敌纵深发展。战后受师通令嘉奖并被授予“死打硬拼”锦旗一面。</h1><h1> 经过二十九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全歼了天津守敌十三万余人,取得了天津攻坚战的完全胜利! </h1><h3> </h3><h3> </h3> <h1> 攻克天津后,四零三团在市区(金刚桥东边)维持社会治安。图中持枪者为保卫干事李明生(左)与张敬尊。</h1> <h1><b><font color="#ff8a00">五、结束语。</font></b></h1> <h1> 有道是:“无巧不成书” 。</h1><h1> 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我东西突击集团的四十五军和西突击集团三十八军——刘亚楼手里的两把钢铁重锤,不负众望,以凶狠、迅速、有力、令敌胆寒的重击,同样以一个令人叫绝的“三分钟”,砸塌了天津坚固的城墙,砸碎了敌人吹嘘的固若金汤的天津城防体系,砸开了我军突入天津城区、解放天津的大门! </h1><h1> 我军第一主攻集团——西突击集团是由三十八军、三十九军组成。三十八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它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屡立战功的英雄部队。在东北野战军各纵队里,它以作战勇猛、凶悍、顽强和敢打、善打硬仗恶仗而著称,是林彪手中的一张王牌。在天津攻坚战打响后,三十八军一一三师三三七团一营三连的勇士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迅速勇猛地向敌人发起冲锋。仅仅只用了三分钟,英雄旗手王玉龙就把血红的战旗插上了天津城头!</h1><h1> 三分钟!又是一个三分钟!东西两个突击方向上的两个“三分钟”,异曲同工,绝非巧合。它不仅毋容置疑地宣示了第四野战军强大攻坚作战能力,而且显示了正确的坚定的信念是我军战无不胜的重要保证和强大战力。在战斗中,我军从上到下、从干部到战士,都有一个坚定的、早已深深扎根于他们心中的信念:解放天津!解放华北!!解放全中国!!!他们知道自己是为谁而战,他们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为这个坚定信念而战。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我军将士不分年龄、不分资历、不分部别、不分作战方向,一切为了战斗的胜利,一切为了人民的解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集滴水于江河湖海,集千军万马于滚滚铁流,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h1><h1> 反观敌军,蒋、傅两大派系勾心斗角,相互猜疑,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是拧成一股绳,而是各怀鬼胎,各自心里踹个小九九,不惜以战争胜负做赌注,竟然排出了蒋系猬集于津、塘,随时准备从海上逃跑、傅系盘踞在北平及其以西地域,随时准备伺机回窜绥远老窝的一字长蛇败阵,其最后的结局也就只能是作茧自缚,被我分割包围,成了瓮中之鳖。即便其手里握有精良的美式武器,即便其蜗居了数十万兵力,即便其构筑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城防工事体系,在我神勇的人民解放军面前,也只能是被我各个歼灭,乖乖地缴械投降啦了。</h1><p><br></p> <h1>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就在天津即将迎来解放的前夜,就在新中国的曙光即将在神州大地升起来的时候,年轻的“狗皮帽子”们,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天津的土地上,把自己鲜活的生命献给了渴望解放的天津人民!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勇士,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声声直冲九天的呐喊,永远地定格在了弹如雨飞的时刻!他们像一座座永恒的雕像,永远地、默默地、庄重地、神圣地定格在人们的心中!</h1><h1> “为什么大地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在这纪念平津战役胜利七十周年之际,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英名,永远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记住那永不卷刃得钢刀,永远记住那些舍身忘死、前赴后继、顽强拼杀、血洒津门的活着的或已经壮烈牺牲了的“狗皮帽子”们吧!</h1><h1><i style=""><b style=""><font color="#ff8a00"><u> 燕山逶迤,海河长流,</u></font></b></i></h1><h1><b style=""><i style=""><font color="#ff8a00"><u> 英雄不死,忠魂永存!</u></font></i></b></h1> <h1><b><i><font color="#ff8a00"> 附一 :</font></i></b></h1><h1><b><i><font color="#ff8a00"> 四零三团群英谱</font></i></b></h1> <h1> 战斗英雄们获得的最高荣誉 ——毛泽东奖章。</h1> <h1> 第四野战军颁发给战斗功臣们的立功证书。</h1> <h1> 钟汝标, 四零三团一连副排长,三大功功臣,毛泽东奖章获得者。</h1> <h1> 李合,四零三团一连机枪二班副班长,三大功功臣,“毛泽东奖章”获得者,军授予“战斗英雄”称号。</h1> <h1> 杨景有,四零三团一连班长,三大功功臣,毛泽东奖章获得者。</h1> <h1> 杨国臣,四零三团一连战士,三大功功臣,毛泽东奖章获得者。</h1> <h1> 钟银根,军授予“战斗英雄”称号。</h1> <h1> 谭士宝,四零三团二连班长,荣立三大功,荣获毛泽东奖章。</h1> <h1> 吕春友,四零三团二连班长,三大功功臣,毛泽东奖章获得者。</h1> <h1> 韩玉荣,四零三团二连副班长,荣立三大功,荣获毛泽东奖章。</h1> <h1> 于维权,四零三团二连通信员,荣立三大功,荣获毛泽东奖章。</h1> <h1> 耿世友,四零三团六连排长,三大功功臣,毛泽东奖章获得者。</h1> <h1> 图为一三五师部分参战人员为纪念解放天津战斗胜利而于授衔后在天津的合影。</h1> <h1> 平津战役胜利纪念碑。</h1>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附二:</i></b></h1><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四零三团团、营主要领导名录(按照任职时间排序)</b></h1><p><br></p> <h1><br></h1><h1> 师参谋长 刘江亭 </h1><h1> 河北省蠡县人。</h1><h1> 一九二一年一月三十一日出生,一九三七年十月入伍,一九三八年一月入党。</h1><h1> 历任河北高阳县自卫军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冀中军区饶献地区队队长;冀中军区八分区三十七地区队参谋长;冀中军区三十一团团长;辽西支队副司令员;热东分区二团政治委员、团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八纵二十四师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副师长;军事学院高级系学员、教员、副主任;军事学院高级兵团教授会系主任;二十一军副军长、军长;总政治部军管小组副组长;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h1> <h3> 资料待补。</h3> <h1> 吕炳安,河北深泽县人。</h1><h1> 一九三三年入党,一九三七入伍。</h1><h1> 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委政;支队副政委;分区政治部主任;兵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总政兵役工作部副部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h1> <h1> 王建国 山西忻县(今忻州)北兆村。</h1><h1> 一九一零年出生,一九三七年五月参加革命,同年十一月入党。</h1><h1> 历任自卫大队大队长;连长;侦察股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旅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海南军区副司令员。</h1> <h1> 冰野,原名王紹富。</h1><h1> 四川宣汉王家湾人。</h1><h1> 一九一七年出生,一九三三年十月参加革命,同年11月入党。历任班长、排长、宣传队长、干事、科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旅副参谋长、副旅长、团长、副师长、海军训练基地副司令员、海军工程学院副院长。</h1> <h1> 韩怀智,河北平山古月镇曹家庄人。</h1><h1> 一九二二年四月出生,一九三七年参军,一九三八年入党。</h1><h1> 历任测绘员、班长、参谋、连长、副科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h1> <h3><br></h3><h1> 孔<span style="line-height: 1.8;">瑞云,1917年出生于福建上杭。</span></h1><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一九一七年出生,一九三一年入团,一九三二年入伍。</span></h1><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历任宣传队分队长、队长、连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旅副政委、辽西支队司令员,热东分区独立1团团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副师长、纵队后勤部政委、军后勤部长兼政委、军参谋长、副军长、要塞区司令员。</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br></h3> <h1> 资料待补。</h1> <h3>资料待补。</h3> <h3> 资料待补。</h3> <h1> 韩辰,天津黄骅人。</h1><h1> 一九二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出生,一九三七年二月参加革命,一九三八年入党。</h1><h1> 历任干事;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团政委;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秘书处处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四十五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处长;贵州省军区副政治委员。</h1><p><br></p> <p class="ql-block"> 资料待补。</p> <h1><br></h1><h1> 作战科长 陈述,原名李殿华。 </h1><h1> 河北省涞水县石亭村(今石亭镇)人。</h1><h1> 一九二一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出生, 一九三八年一月参加革命,一九四零年三月入党,一九四零年十月参加八路军。二等乙级残废军人。</h1><h1> 抗日战争时期, 一九三八年一月任抗日同盟军四支队战士;一九三九年八月任抗日人民自卫军指导员;一九四零年三月经区委书记王溪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晋察冀军区房(山)、涞(水)、涿(州)联合县第五区武委会主任。</h1><h1> 一九四零年十月抗日自卫军编入八路晋察冀军区冀热察挺进军,从此正式参加八路军,开始了北战南征的戎马生涯。此后历任晋察冀军区冀热辽挺进军第七团四连连长;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教导队学员;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情报总站站长;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司令部侦察科参谋;晋察冀军区十一分区特务连连长;参加了平西根据地系列反扫荡作战。</h1><h1>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热辽军区独立一团一营副营长;晋察冀军区热辽纵队二十七旅七十一团一营副营长;热东分区独立团作战参谋;热东分区独立团二营营长;东北民主联军八纵二十四师团副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八纵二十四师七十二团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八纵二十四师七十二团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作战科科长;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四十五军一三五师作战科科长;中南军区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副团长、团长;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团长。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六万大山剿匪等系列战役、战斗。</h1><h1> 抗美援朝时期,历任志愿军二十兵团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团长;解放军锦州炮兵学院学员;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五师炮兵五四二团团长;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副师长;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五师炮兵司令员。</h1><h1> 朝鲜撤军回国后,历任成都军区五十四一三五师副师长、师炮兵主任;五十四军炮兵副主任、主任;昆明军区五十四军副参谋长;武汉军区五十四军副参谋长;武汉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司令员。</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五五年授予中校军衔;一九六零年晋升上校军衔。先后荣获三级独自由立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一九八八年获得独立功勋荣誉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零零二年八月三日八时四十分,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在武汉市洪山区湖北省军区吴家湾特一号干休所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span></p><p class="ql-block"> </p> <h1> 组织科长 鲁挺</h1><h1> 山西运城垣曲县人。</h1><h1> 一九二零年十一月出生,一九三七年四月参加革命。</h1><h1> 历任连指导员;八路军总部助理员;师医院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东北野战军第八纵二十四师组织科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组织科长;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政治委员;四十五军政治部组织处处长;总政治部副处长;八一体工大队政治委员、大队长。</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子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山东省乐陵县人。一九二四年十月出生,一九三八年二月入伍,一九四零年入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历任冀鲁豫军区战士;热东分区二十七旅七十一团政治处副主任;东北野战军八纵二十四师七十一团二营教导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五团政治处主任;志愿军二十兵团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团长;成都军区军务部装备计划处副处长;成都军区军训部副部长;四川省军区茂县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成都军区步兵学校校务部部长。</span></p> <h1><br></h1><h1> 房扬达</h1><h1> 河北定兴县房家庄村人。</h1><h1> 一九二四年五月出生,一九三八年五月入伍,一九三九年五月入党。</h1><h1> 历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三支队干部训练所三区队学员;曙光剧社一分队分队长;一二九师二十五团宣传队队长;二十五团卫生队副指导员;晋察冀军区政干训练班学员;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学员;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二十五团营部指导员;二十五团二连连长兼指导员;晋察冀军区冀察纵队野战第六旅十七团三营教导员;冀热辽军区二十七旅七十团侦察股长;七十团独立营营长;辽西支队侦察股长兼建东县大队大队长;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七十团一营营长;四十五军一三五师作战科副科长、科长;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参谋长、副团长;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四师四零二团团长;志愿军第五十四军一三四师402团团长;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四师副师长;陆军第五十四军一三四师副师长;成都军区二十二工区主任;五十四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军长;国防科委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军管会主任、核心小组组长;陆军第四十三军副军长。</h1><p class="ql-block"><br></p> <h1> 郝旭 时任一三五师四零三团政治处主任。</h1><h1> 历任辽西支队政治处副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七十团政治处副主任;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七十团政治处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政治委员;五十四军一三五师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事学院学员;北京军政大学院务部政治委员。</h1><p><br></p> <h1> 赵举,原名张昭举,山东梁山县人。</h1><h1> 一九二三年农历八月出生,一九四一年八月入伍,一九四二年五月入党。</h1><h1> 历任八路军宛平县大队战士、通信员;晋察冀军区十一分区特务连通信排班长;特务连支部书记;特务一团一营二连副连长;热东分区独立团特务连指导员;独立二团特务连指导员;东北民主联军八纵队二十四师七十一团直属队协理员;东北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四团二营教导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四团二营教导员;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副参谋长、副团长兼参谋长;志愿军5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零四团副团长;志愿军一三四师四零零团团长;五十四军一三四师参谋长;五十四军一三零师副师长、师长;五十四军参谋长;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h1><p><br></p> <h1> 资料待补。</h1> <h3> 资料待补。</h3> <h1> 丁文华</h1><h1> 曾任东北民主联军二十七旅独立团三连指导员;,东北野战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工作队员;东北野战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政治处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政治处主任;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副政委、政委;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政委;五十四军一三五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五十四军一六二师政委。</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谦道 山西省五寨县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二二年一月出生,一九三七年十月入伍,一九三九年三月入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历任战士、文书、学员;东北民主联军二十七旅七十一团二营副教导员;热东军区教导团政治教导员;东北野战军八纵二十四师七十一团一营教导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四零三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中南军区四十五军一三五师政治部直工科科长;志愿军二十兵团五十四军一三五师炮五四二团政治委员;陆军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零五团政治委员;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后勤部政治委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耿万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热东分区独立一团二营教导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政治处副主任。</span></p> <h1> </h1><h1> 孟同聚</h1><h1> 河北大城人</h1><h1> 一九二六年二月出生,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入伍,一九四三年六月入党。</h1><h1> 历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九连战士、班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二十四</h1><h1>师七十团排长;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七十一团七连副连长、连长;东北野</h1><h1>战军第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三营副营长;四零三团二营营长;四十五军一三</h1><h1>五师教导队副队长;军委坦克学校学员;</h1><h1>四十军副团长、团长;处长;坦克五师副</h1><h1>师长。</h1><p><br></p> <h1><b><i><font color="#ff8a00">四零三团历任团长</font></i></b></h1> <h1><b><i><font color="#ff8a00">四零三团历任政治委员</font></i></b></h1> <h1><i style=""><font color="#ff8a00"><b> 附三:</b></font></i></h1><h1><i style=""><font color="#ff8a00"><b> 老首长的题词。</b></font></i></h1> <h3> 老领导们给四零三团的题词。</h3> <h1> 原副总参谋长韩怀智中将给老部队的题词。</h1> <h1> 原解放军八一体工大队大队长鲁挺给老部队的题词。</h1> <h1> 原五十四军副军长房扬达给老部队的题词。</h1> <h1> 原五十四军副参谋长王传隆(曾任四零三团一营营长)保存的纪念天津战役胜利合影照片(照片右为王传隆)。狗皮帽子是第四野战军的标志性佩戴。</h1> <h1> 王传隆珍藏的“杀开民权门”锦旗照片及亲笔注释。</h1> <h1><b><i><font color="#ff8a00"> 附四:</font></i></b></h1><h1><b><i><font color="#ff8a00"> 四零三团历史沿革简介。</font></i></b></h1><h3></h3> <h1> 四零三团是一支诞生在抗日战争初期,成长于冀中平原、东北黑土地上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它的前身来自吕正操任团长的东北军五十三军六九一团。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四日,吕正操率该团在晋县小樵镇宣布脱离国民党军,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同年十一月初,人民自卫军打下高阳后部队扩编,以原六九一团特务连为基础扩编为特务营。营长:胡乃超。</h1><h1> 一九三八年一月,特务营在河北高阳收编了晋察冀抗日义勇军九支队和部分地方武装,扩编为特务团,员额约两千人。团长:胡乃超;政治处主任:马官友。</h1><h1> </h1><h1> </h1><p class="ql-block"> </p> <h1> 一九三八年五月,人民自卫军特务团在河北定县(今河北定州)李亲故村改编为冀中军区第三纵队二十七大队。大队长:胡乃超,政治委员:赵正洪。</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一九三九年九月,冀中军区第三纵队二十七大队在河北武强县改编为冀中军区三分区二十三团,成为冀中军区主力团之一。团长张培荣,政治委员赵正洪,副团长赵振亚。下辖三个步兵营,全团约二千多人。</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一九四零年七月,晋察冀军区调整各分区番号,三分区二十三团改编为八分区二十三团。团长:高法宝,谭斌;政委:邱春标,姚国民。</h1><p><br></p> <h1> 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三团在白洋淀端村将部队分成两部分:</h1><h1> 一、另外两个连加营部由刘江亭带领返回饶(阳)、武(强)、献(县)地区,编入三十七地区队。区队长:宋云波;政治委员:龚友源;副区队长:刘江亭;总支书记:吕炳安。</h1><p class="ql-block"> 二、以两个连队编入冀中军区第四十一地区队。</p><p class="ql-block"><br></p> <h1> </h1><h1> 一九四三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共晋察冀分局决定撤销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改由晋察冀军区直接领导。至此,部队改称为晋察冀军区三十七地区队。</h1><h1> 一九四五年四月,三十七地区队改编为冀中军区三十一团。团长刘江亭,政治委员龚友源。</h1><h1> 一九四五年九月,三十一团根据上级命令与六十九团(原河间支队)合并,团长:刘江亭;政治委员:吕炳安;参谋长:王建国;政治处主任:刘士斌 (原六十九团政委)。一营营长:纪德胜,政治教导员:张德荣;二营营长:王洪章,政治教导员:杨清起;三营营长:路松起(原六十九团团长),政治教导员:张维。</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日战争时期,部队参加过百团大战,“五一”反扫荡、“扩大解放区区,缩小沦陷区”等一系列战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三十一团在辽宁朝阳县南改编为冀热辽军区二十七旅三十一团,下辖步兵营三个,特务连、机炮连各一个,兵员约一千四百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团长:刘江亭;政委:吕炳安。</span></p> <h1> 一九四六年四月,三十一团在叨尔登奉命与七十团二营两个连合编改称辽西支队,下辖辽西、西城、绥中三个县支队。</h1><h1> 支队司令员:孔瑞云;第一政委:辽西代工委书记刘南生兼任;政治委员:吕炳安;副司令员:刘江亭;参谋长:韩怀智;政治处主任:刘士斌(后为韩辰);副参谋长:郑少池;政治处副主任:郝旭。</h1><h1> 支队下辖三个大队:</h1><h1> 一大队大队长纪德胜,政治委员杨清起。</h1><h1> 二大队大队长苏文瑞,政治委员崔建栋,副大队长朱占海,副政治委员周文。</h1><h1> 三大队大队长王洪章,政治委员张维,副大队长张进才,副政治委员刘新营。</h1><h1> 图为一九四六年四月,三十一团在明东整编为辽西支队时,支队营以上干部合影。</h1><p class="ql-block"><br></p> <h1>前排左 团长刘江亭 右 政委吕炳安</h1><h1>后排右二 参谋长韩怀智</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一九四六年七月底,辽西支队原七十团二营调出,部队又从支队抽调骨干重组二大队(辖四连、五连、六连)。大队长韩金耀,政治委员赵连喜。</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一九四六年十月,我辽西支队参加攻克建昌战斗,打开了热东局面。</h1> <h1>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热东地委、分区在建昌召开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辽西支队在建昌由辽西抽调一个连补充后改编为热东分区独立一团,下辖步兵第一、二、三营,人员约两千五百余人。</h1><h1> 团长:孔瑞云;政治委员:吕炳安;支队副司令员刘江亭调任独立二团(即四零四团前身)政治委员。</h1><p class="ql-block"><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四七年五月,热东分区改称十八旅。热东分区独立一团随之改称为十八旅独立一团。</span></p> <h1> 一九四七年八月一日,在辽宁凌源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七十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特务连,一个机炮连,人员一千六百人。团长:刘士斌;政委:李济宗。从此,部队正式跨入野战军行列。</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一日,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改编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八纵二十四师七十团也随之在辽宁海城改编为第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团长:刘士斌;政委:李济宗。</h1><h1> 一九五二年十月,第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改称为第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团长:陈述;政委:郝旭。</h1><h1> 一九五三年一月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部队在志愿军二十兵团编成内,随师主力参加了抗美援朝停战前的最后一战----金城反击战。</h1><h1> 一九五八年八月从朝鲜撤军回国,驻防四川江津(后移防泸州)。</h1><h1> 一九六八年十月调防云南,驻防巨甸。</h1><p><br></p> <h1> 一九六九年十月下旬,由云南巨甸调防到河南安阳市汤阴县。</h1><h1>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十五日,陆军第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改称为陆军第五十四军一六二师四八四团。</h1><h3></h3> <h1><b><i><u><font color="#ff8a00">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传统永远不忘!</font></u></i></b></h1> <h1> 二零一九年四月十日,第四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后代六百多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天津,隆重纪念平津战役胜利七十周年。</h1><h3></h3> <h1> 原四十五军(八纵)部分后代,从第四野战军的摇篮——白山黑水之间,从第四野战军的脚步最后落脚点——粤秀岭南,从富庶天下的四川盆地,从历代兵家鏖战的中州平原,从赤县神州的心脏北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心出发,汇聚到父辈们浴血拼杀的场——天津城下,追寻父辈们的足迹,追寻父辈们的身影。缅怀革命先烈,缅怀我们敬爱的父亲、母亲!</h1><h1><b><font color="#ff8a00"><i> 痴心不改,初心不忘!</i></font></b></h1><h3></h3><h3><br></h3> <h1> 四十五军首任军长黄永胜之子在平津战役胜利纪念馆前合影。</h1><h3></h3> <h1> 四十五军首任政治委员邱会作儿子邱路光、儿媳肖潇(左)、女儿肖靖在平津战役胜利纪念馆前合影。</h1> <h1> 四十五军(八纵)后代联谊会部分成员合影。</h1><h1> (从右至左)蓝海(副会长)、丁克林(名誉会长)、韩东军(会长)、李赤民(秘书长)。</h1> <h1> 向革命先烈敬礼!</h1><h1> 向我们的父辈敬礼!</h1><h1> 英雄不死,</h1><h1> 忠魂永存!</h1> <p>作者 李赤民</p><p>祖籍: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石亭镇;</p><p>出生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县松岗镇。</p><p> 一九五二年二月出生,一九六八年二月入伍,一九六九年四月入党。</p><p> 历任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零四团二营四连战士、班长;五十四军一六二师四八五团二营四连一排长、副连长;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军事大队四队二区队学员;五十四军一六二师四八五团司令部作训股参谋;武汉后勤学校训练部军事教研室教员;武汉高级后勤学校训练部军事教研室、电化教研室教员;军事经济学院教务部参谋。</p><p> 一九七四年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p> <p> 本文所用部分老前辈照片及文字资料由老前辈家人提供,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