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素养求创新 探索实践促成长

多彩朝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line-height: 1.8;">  <b><font color="#b04fbb">——朝阳小学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创新素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font></b></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为了贯彻落实全区深入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工作,全面推进我校创新素养教育的开展,力促新时代创新素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1月11日下午,我校开展了信息化条件下创新素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活动,此次讲座由路云校长主持召开,朝阳小学南北校区所有学科老师全员参与。</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本次讲座在学科组合作研讨、分组汇报交流的热烈气氛下进行,内容针对性强,教师参与热情高涨,效果显著。什么是创新素养?周兴东、董芳、张庆、丁丽伟等几位老师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路校长针对几位老师的发言再次强化了创新素养的内涵。创新素养即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总和。确立目标方向比方法重要!创新素养教育的深入实施,首先要确立创新素养的培养目标。</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路校长强调,创新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可从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三方面确立。其中包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性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能力。寻途径寻途径 再次明确了创新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那么具体如何去实施创新素养教育呢?路校长提出以下三种途径:</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一)质疑释疑是创新素养教育的一剂良方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问题是创新的起源,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质疑释疑?光听不练假把式!路校长一改往日多听少思考的讲座形式,将老师根据学科分成不同的小组,从质疑释疑的应用环节、呈现形式、方法及信息化辅助手段四个方面入手,让教师自主合作探究,最终绘制成思维导图,将自己对质疑释疑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清晰的展现出来。教师们团结协作,取集体智慧的之结晶,踊跃发言。信息技术组、体育组、语文组、综合组代表上台展示的本小组的思维导图,构图精巧,思维活跃,想法多样,让人耳目一新。</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二)学科教学是创新素养教育的主阵地。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学科教学是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本学期,我校设计了“创新素养”培养点梳理表,教师在熟读教材及课标的基础上,对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创新素养培养点进行梳理。为后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活动中,在路校长的带领下,全体老师继续小组合作,自主选择下册课本中一单元的内容,提前进行创新素养点的梳理,老师们群策群力,为小组出谋划策。音乐组、数学组、美术组代表展示的创新素养点梳理思维导图对应点清晰,目标明确,解说简洁明了。</span></h3><h3> </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养教育的主要目标创新素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学期我们有哪些创意成果?还可以为学生创意设计哪些形式?这也是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活动最后,路校长针对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做了简要总结。此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目标明确,让我校深入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再上新台阶,也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听觉盛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创新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朝阳人的脚步永不停歇。</span></h3> <h3>撰稿:马燕 </h3><h3>审核:叶文忠 刘娟 </h3><h3>编辑:李小玲</h3>

素养

创新

教育

思维

培养

我校

校长

老师

释疑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