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晋之好说起 (十三)

拙安(原创)

<h3>从秦晋之好说起 (十三)</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晋文公称霸后,更多的还是谋划于晋国的未来,毕竟他自己已经是快七十岁的老人了。从国外环境来说,虽然挫败了楚国的气焰,重振了中原王室,但是楚国一直虎视眈眈的局面并没有彻底解决。寻思很久后,晋文公联络了齐昭公、秦穆公、宋成公、鲁僖公等诸侯,决定进攻郑国,以教训郑当年帮助楚国攻打晋国之仇,实则为了进一步削弱楚国的影响力,在中原国之间建立缓冲地带。当然,于私也是对当年郑文公对流亡的重耳不接待的报复。当年重耳流亡路经郑国,郑文公硬是命令紧闭城门拒绝接待晋文公,而且对他的大臣说道,重耳在外流亡十几年,都快六十岁了还能成就什么事业呢?不过世事难料,才几年的光景,郑文公却要面临亡国的危险。</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说起郑国来也是很有趣的一个国家,从建国之初一直到郑文公的父辈,都算是中原诸侯的重要成员,而且也是不屑于南边的楚国,毕竟毗邻周天子,算得上是一等侯爵了,特别是春秋初期更是称霸中原。不过到了郑文公时期,楚国的实力大增,楚王既不尊周天子也不甩武林盟主齐国,没事就带兵到中原地区扫荡一番,大国也还算好,可是那些小国比方陈、蔡、宋、郑可就遭殃了,经常是国土无防可设,要是稍不听话就会面临灭国的危险,当时的楚国是绝对的霸主,称雄于长江、黄河之间。所以,郑国在晋没有崛起前就已经和楚暗送秋波,说白了也是身不由己。所谓小国无外交,很多时候郑国的大政方针全部依赖于外部的两个国家,即晋国和楚国,楚国强大就投靠之,晋国势大便结盟之。所以算得上是朝晋暮楚,郑文公只是开始,他的后代大都采取这样的国策维系生存。当然郑文公对待比它小的国家就是另一番嘴脸了,经常没事就掠夺一番,比方临近的滑国(现在河南偃师附近),所以号称小霸王。其实这样的人又何其之多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低头哈腰、满嘴阿谀奉承之词,而对弱小的便可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样子。这就是标准的小人形象,当然为人难免脱俗,所以从俗人的标准来说一切又可以自圆其说了。不过有时候,为人多少还是要有点骨气和个性的,生而为人又何必俗不可耐呢?</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郑文公为自己的聪明买单。公元前630年,晋、秦联军很快就攻陷了郑国并包围了郑国都城,一时间亡国的阴影笼罩着郑文公的宫殿,环顾四周都是希望开门投降的王公大臣,而他自己也是一筹莫展。这时候,他的大臣轶之狐举荐烛之武,认为只有他才能缓解目前的危局。这个烛之武是谁呢?当时他的职位叫圉正,做什么的呢?这么说吧,都知道西游记里的弼马温吧,烛之武当时就是负责管马的官员。要说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可谓能言善辩、声名远播,只可惜赶上了郑文公当政,很多有识之士都离开郑国或者隐居起来,有才能的都得不到重用,全是阿谀奉承的为官为士。当郑文公看到已是满头白发的烛之武时,不由得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同样的光景。而烛之武也是坦率的说,我年轻力壮的时候您不用我,现在年老了却想到了我,估计帮不上忙啊。郑文公也是检讨了一番,之后君臣二人也不得不齐心协力、面对强敌。乘着夜黑,郑国人把烛之武放在一个篮子里,从城墙上慢慢放了下去,然后他连夜去见城外驻扎的秦穆公。这就是夜缒而出的典故。烛之武见了秦穆公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深入分析秦、晋伐郑的利弊,尤其是对秦国而言几无所得,只是帮晋国做了帮衬,还加剧了秦、郑两国的仇恨。当然秦穆公也不是昏君,自然也明白这些道理,更是对之前几次帮助晋国却未得好处比较怨恨,而烛之武的沟通也是正中心怀。</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第二天,秦军直接拔营而去,还留了三个将军带了两千多士兵帮郑国守北大门。另一边驻扎的晋军自然惊诧不已,怒不可遏。没办法,联军很快就瓦解了。晋军的首领非常恼怒,请求追击秦军,被晋文公阻止了,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必强求。之后,晋军也撤兵了,郑国之围也就解了。这次的事情,不仅没能达到秦、晋合围郑国的目的,反而在两国之间产生了互不信任的间隙。</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秦穆公毕其一生,最大的夙愿就是东出潼关、入主中原,但是其东边的强大邻居晋国,却一直扼守要害,让秦国无法唾手可得,尤其是重耳当政后,秦国只能借助晋国的威势出兵中原,只是每次都是吃了苦却收不到果子,晋国却一再强大,这样的局面自然是秦穆公无法接受的。不过他和重耳毕竟是亲上加亲的关系,也只能暂时维持两国稳定的态势。</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公元前628年腊月,一生跌宕起伏的老人晋文公去世了,可谓寿终正寝!我们回顾他的一生,真的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又有诗句曰“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年少时候被迫离家,到了四十多岁还要再次流落各国,一直居无定所到了六十岁才重返故国,还能老骥伏枥重振晋国,短短不到十年时间就让晋国再次称霸中原,他的一生实为不易,却也是非常幸运,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祖国再次强盛,还有比这更让人宽慰的吗?不过在那个年代,强人意味着强国,强人的去世也代表着新的历史之开始。巧的是,在位45年之久的郑文公也于这一年去世了,因此在秦穆公看来,怎么也该轮到秦国粉墨登场了。</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当时驻守在郑国的军队将领,派人告诉秦穆公,现在新君郑穆公还没有站稳脚跟,我们控制着北大门,正是袭击郑国的好机会,请求秦军进攻。一直憋了口气的秦穆公马上召集文武大臣,商讨伐郑大计。当时的老臣百里奚和蹇叔都劝阻不要贸然出兵,毕竟长途跋涉,而且这么远的行军肯定会走漏风声,到时候郑国以逸待劳,结果对秦军不一定就好。要说这两位确实是智者,我们要是看看当时的华夏地图就会发现,郑国可不是现在我们认为的过了三门峡就到了河南的感觉,因为从秦到郑距离还是很远的,而且隔着周天子和晋国的土地,这样的军事行动如果补给出了问题,后果可想而知。不过任凭老臣怎么劝说,铁定心要进攻中原的秦穆公愣是要出兵,还任命自己的绝对支持者同时也是百里奚儿子的孟明视为主将,而蹇叔的两个儿子为副将,统领了三百乘的兵力(偷偷地)去攻打郑国了。</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大军沿着黄河往东行进了一个多月,到了第二年(公元前627年)的二月,秦军到了滑国边界也就是现在河南偃师附近,突然被人拦住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使者,特来犒劳远道而来的大军。大将孟明视一听都有点蒙圈了,这次出兵本来就是偷偷地过来、力求出奇兵伐郑,怎么还让郑国知道了呢?而且还有使者犒劳,实在是细思极恐啊,难道郑国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其实只能说是天不灭郑,话说当时有这么一个人商人,叫弦高,是郑国人,经常游走于各国做生意,就是个牛贩子。碰巧这天被他在半路发现了秦国的大军,浩浩荡荡的,从行军方向看自然是冲着郑国而去,所以赶紧随机应变,一面派人飞速回去通报郑君,一面假装是郑国的使者面见三个秦国将军。弦高说我们国君听说秦军远道而来,因此让我前来犒劳三军,说完送上了几张牛皮和12头肥牛。这边的孟明视反倒是尴尬了,只能连忙否认是过来进军郑国的,表示感谢后想想既然事情已经败露了,再去攻打郑国必然不会顺利,而且粮草也坚持不了很久,只好率军返回。</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不过三个将军寻思这么回去也没办法给秦君交代,干脆带领军队直接灭了滑国,抢了很多的粮食珠宝和布匹,还有男女人口,足足几百辆车,然后才满意地沿着黄河返回。</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试想这样远距离的作战,而且动用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最主要的是来来回回的还是几百辆的阵势,不想让人知道都难,更何况秦国的强大邻居晋国会作何感想呢?</font></h3><h3><br></h3><h3>(未完待续)</h3><h3><br></h3><h3>2018.01.12</h3><h3><br></h3><h3>《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入选全日制高中必修课程。因此最后和大家分享下:</h3><h3><br></h3><h3>《烛之武退秦师》</h3><h3>先秦 · 左丘明</h3><h3><br></h3><h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h3><h3><br></h3><h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h3><h3><br></h3><h3>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h3><h3><br></h3><h3>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