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飞来寺沿214国道一路向北,2个多小时后就来到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h3><h3>盐井古盐田已有1300年历史,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h3><h3>澜沧江两岸的斜坡上,有平房建筑群,房顶上铺着一层晒盐,这便是盐田。进入盐田,可见房顶上洁白的盐晶,房屋内的钟乳晶盐,好像水晶宫。</h3><h3>今天我们还能欣赏到手工制盐的全过程,可以看到独特而原始的生产工具、勤劳朴实的盐民和淳朴的民俗风情。</h3><h3></h3> <h3>同伴们在村中转悠,与村民们攀谈,得知这里的生活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善,临走时还购买了几包沉甸甸的粗盐打算带回北京使用。👍</h3> <h3>盐井天主教堂是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是西方与藏族建筑艺术的罕见结合。内部装饰是典型的哥特式高大拱顶,天花板上绘满了《圣经》题材的壁画,而外部则呈“梯”字形,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藏式风格。我们到时正是中午,小院子里很安静,估计遇到周末,会有不少当地村民前来做礼拜。</h3> <h3>很早就听朋友们谈起到盐井必须试试加加面。自从(舌尖)介绍后,当地的面馆就更🔥了。正是饭点,我们直奔最受欢迎的加加面总店,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这是一个很小的店铺。</h3><h3>据介绍,加加面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相公元1265年,八思巴接受元朝封赠返回西藏,途经盐井地区,当地以加加面供奉。为了敬重上师,调和上师食欲,厨师以小碗面敬奉。八思巴一下吃了好几碗,并大赞其鲜美。从此,盐井加加面以小碗“加、加”的方式流传下来。而这个习俗沿袭至今。</h3><h3>妹子介绍,加加面是牦牛骨熬汤,青稞做面,每碗面只有一口,黑板上写着,创下最高纪录的是147碗,小伙是一名骑行者。店里有这样一个规定,但凡有人破了该店的最高纪录,同行之人所吃的面均免费。不过,147碗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啊。</h3> <h3>旁边两桌都是当地朋友,而且男生居多,看了下他们桌上的石子数实力的确不弱,但我们有熊猫,她可是实力的担当。当其他三人都站起来了,她还在埋头苦干。姐吃的不是面,是乐趣。💪🐮</h3> <h3>吃饱饭稍作休息后,我们就向下一站出发~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h3><h3>太阳落山前,我们顺利抵达到公园。从下面村子上来的一段路比较狭窄崎岖。普通游客一般是早上在村口等电瓶车进入保护区。</h3><h3>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是迪庆州"三大"国家公园之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保护区内除了滇金丝猴以外,还能观赏到众多的国家珍惜动植物,如一级植物独叶草、云南红豆杉、匪木等,二级植物有金铁锁、油麦吊云杉等。境内还栖息着众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云豹、金雕等。二级保护动物黑熊、猕猴、锦鸡等。</h3><h3>当晚我们入住保护区内的小木屋(被称作专家楼,因为国家加强了保护区的环保治理,在这样的保护区内经营酒店是限制非常严格的)已是10月底的了,山中已显秋色。走在原始森林中的小路上,树木丰茂,河水悠长,空气都是甜甜的,夜晚的森林更是幽静异常。</h3><h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h3> <h3>第二天早餐后,有专业的导游人员带大家前往滇金丝猴的聚集点,无论当天有几位客人都会按时出发,饲养员也会早早准备好食物前去喂食。因为这里的人工喂养已有30年的历史,所以猴子们已经不再怕人。</h3><h3>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熊猫齐名,长着一张最像人的脸,面庞白里透红。他们以家族为单位进行活动,在树丛间上窜下跳,悠游自在很是活跃,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树胡子'。在保护区,常年都有专业的学者和志愿者,在这里观察记录并进行课题研究。</h3> <h3>拍摄这些雪山精灵实在不易,大家一会向左一会向右,小手机跟不上精灵们的飞跃速度。</h3><h3>在这里漫步赏秋倒是十分惬意。小猫在路上玩耍,牛、猪在草甸上吃草,崇山峻岭间各色野花、野果竟开,恬静和秀丽充满了整个保护区,无处不透露着自然界和谐的气息。</h3> <h3>云南之旅的最后一站,来到了茶马古道最著名的城镇~丽江古城。第二天上午就要从丽江飞回北京了,所以此次只是匆匆而过。这个有着900年历史的古镇,因最早申遗成功而成为云南旅游的火爆景点。这里有独特的纳西文化,有美丽的自然风光。</h3><h3>希望找个清静的季节,悠闲的游走在丽江的古街石巷、木楼青瓦中;在暖暖的阳光里手中捧一杯云南小粒咖啡,或是品一壶滇红远眺玉龙雪山,让时光在此停留。</h3> <h3>行走在路上的日子,除了收获到沿途的风景,也接触过很多给予感触的人。他们路过你的生命,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或许会感动或感染到你,让你感受那些从未有过的新鲜,给你启迪和继续前行的力量。为此,我们将继续自己的旅程,乐此不疲。</h3><h3>此次云南之旅,行程14天,路程2500公里,一路欢笑,一路收获,感谢有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