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岚县是一个文明古县,也是一个充满智慧、人才辈出的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岚县涌现出了无数名人,张民觉就是其中杰出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 每次因公前往岚县,途径王狮乡209国道一带,时常看到竖有“张民觉故居”的路标。说起张民觉这个名字,起先只听说他是岚县的一位名人,后又听说他是世界著名生殖生理学家、“试管婴儿之父”。在岚县城还建有以张民觉名字冠名的“民觉公园”、“民觉学校”,塑有张民觉铜像等,由此,激发了我对张民觉极大的兴趣和特别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 戊戌之年,仲冬时节。慕其名而走进岚县,走近张民觉故居。漫步小村庄,参观故居地,感悟大情怀,领悟爱国之心,体悟故乡深情,随笔撰文,以飨读者。</p> <p class="ql-block"> 艾蒿沟村位于岚县王狮乡,这里是张民觉的故乡,这里有他的故居。艾蒿沟村现为李家湾村的一个自然村,全村74户253人,村子不算大,人口也不算多,依山傍水,清秀自然。在村子里有个标志性的大杨树,据说已有500年的历史,树高达16米,至今仍枝繁叶茂,那粗壮干裂的树干向四周伸展,经久的年轮承载了悠久的历史,见证了世事的沧桑。远远望去,就象一个久经风霜的卫士,在守护着村民的老宅,守护着故乡的一片安宁,大杨树犹如一幅如诗如画不倦变化的美丽画卷,演绎着久远而迷人的风采故事。张民觉故居原有石窑洞8孔,由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现存仅有三间,人去屋空,芳草萋萋,一派凄景。据当地村民介绍,张民觉1908年出生,1991年逝世,享年83岁,1994年魂归故里,叶落归根,骨灰安葬于艾蒿沟村泉水沟的二青山。去年新修了5公里柏油路,直通张民觉所葬之处。</p> <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介绍,张民觉自幼勤奋好学,上中学时就迷上了生物学,后来凭自己的努力,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物心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38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39年入剑桥大学,1941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5年入美国麻省伍斯特实验生物学研究基金会,从事哺乳类卵子体外授精的实验研究。1951年发现“精子获能”现象,被世界生理学界命名为“张氏—奥斯汀原理”,1954年,获美国计划生育研究会授予的拉斯克尔奖,这一奖项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敲门砖。1959年,在全世界第一个完成了动物体外授精实验,并与科学家品克斯研制成功口服避孕药。1971年,获英国生育研究会授予的马歇尔奖。1972年,应周恩来总理之邀,以美籍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团员身份归国访问讲学,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78年,英国医生斯蒂伯特•爱德华应用张民觉哺乳动物体外授予精科研成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媒体称其为“张民觉的女儿”。1982年,张民觉先生获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教授称号、伍期特综合科技研究所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作为该研究所首位终身荣誉研究员身份引退。198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逝世于美国。</p> <p class="ql-block"> 张民觉虽然一生身居海外,但他心系祖国,情系家乡,为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多次为家乡捐款,成立了“岚县张民觉教育基金会”,为家乡兴建学校,资助受灾群众。1991年,张民觉在美国弥留之际,嘱咐有关人员将其研究资料全部捐赠给上海计划生育研究中心与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994年,依照张民觉先生遗愿,他的骨灰安葬于家乡艾蒿沟。对于张民觉的卓著成就,我们可以透过上述浓缩的简介,看到他艰辛的奋斗历程,卓越的医学贡献,高尚的爱国情怀,真挚的家乡情结,含辛茹苦的心路历程,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感怀和回味的细节与轶事。</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张民觉的科研成果的伟大之处,令无数无生育能力的妇女得以生育,令无数有生育能力的妇女能够计划生育,这一伟大奇迹是对全人类的造福。张民觉曾说:“我并不聪明,一生因学求知,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在科学上取得成就,主要依靠刻苦努力和独创精神,要有大胆的设想,探索的勇气,人就要有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毅力。”</p><p class="ql-block"> 在美国,张民觉教护士的小女儿用汉语数数,教她说“莜面、土豆、玉米……”因为他的岚县口音太重了,以至于他所说的中国话就连许多中国人也听不懂,于是好多人就用英语和他交谈交流。而张民觉却说:”我现在住在美国,美国人把我当外国人,我常到欧洲参加科学会议,欧洲人都把我当外国人,当我回到中国,又因生活方式的不同,就连亲友们也把我当外国人看待。”他也曾为此而黯然神伤。其实,张民觉有着中国人少有的特立独行和幽默感,他一向无视衣着,却总又风度翩翩。有一次,张民觉回到清华大学,在参加毕业50周年庆典时,席间他突然站起身来,左右扫视一遍,然后径直走到另一张桌旁,随手拣起盘中剩下的半个馒头,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只因为他舍不得掰开自己桌上那个整块的馒头,这一小小的举动,使现场满座之人为之惊讶不已。</p> <p class="ql-block"> 在太原第一师范读中学时,张民觉与薄一波、赵宗复等进步青年往来甚密;进入清华大学后,他向来不屑于“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者。他曾要求妻子不买价廉质优的日货。他说:我宁可赤身裸体。他还曾斥责专为他赴英留学前,那些设宴为他饯行的同学说:“国难当头,你们不去抓紧求知求学,反到浪费时费钱来搞什么饯行,岂有此理!”张民觉一生在海外,处处强调自己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参加学术会议,有一次,他乘飞机途经台湾时,飞机上其余人都下机停留休息,唯有他一个人不下机活动,独自坐在舱内看书研究。他一生虽然出访个无数个国家,但他从未涉足过台湾。</p><p class="ql-block"> 张民觉身居国外时,心里一直想着要回到国内,报效祖国,但终因战事与时局问题,他最终未能如愿。1972年,当他第一次回国讲学,在讲学开场白说:是”该打我的屁股!国家培养了我,而我却未能为祖国建设出力流汗,该打屁股”。1990年后,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大批书籍资料亲自打包托运回中国,然后捐赠给上海和山西的计生部门。他的收入虽并不丰厚,生活极为节俭,但他多次为祖国和家乡捐款。1980年,张民觉将多年积蓄均分三份,分别捐赠给岚县政府、山西大学和清华大学,每份金额为3784.37美元。这三份“37”,或是提醒人们,不忘初心,牢记历史。在岚县“民觉小学”和“张民觉奖学金”已温暖和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学子。</p> <p class="ql-block"> 张民觉的祖父张丽星是清末贡生,曾任岚县议员、女子学校校长。父亲张辰是光绪二十八年的禀生,同盟会会员,曾任山西省议员、山西省育才馆总监。在任定襄县县长时,为官清廉而传为佳话。父亲张辰有三大遗训:忠厚老实,尊长孝道,永不当官。1983年,张民觉回国讲学,在北京政协一次大会上,他说:“父亲叫我念师范,毕业后当教员、钉鞋、剃头都可以,就是不能当官!”与张民觉同乡同岁的大家闺秀李民淑,15岁时按旧式仪式嫁到张家,26岁时夫妇俩又举行了一次新式婚典。李民淑婚后才读书,在繁重的家务之后坚持自学。丈夫做动物实验手术时,她主动帮他穿针引线,以至他几乎想聘她为助手。1937年春天,他们的女儿张燕林出生在北京。在艾蒿村,在战火中,李民淑一人挑起了男人、女人、长工和媳妇的多重重担……1946年春节之后,李民淑带着燕林,骑着毛驴加步行,千辛万苦走到太原,投奔了张辰。她到外面打工,锁一个扣眼赚一分钱,缝一件皮衣赚12.5公斤小米,以此来补贴家用。她决心要培养女儿成为一个有知识、自力更生的女子。后来,燕林考入山西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成为国内较早开展受精生物学的研究者之一。1947年,张民觉在美国结婚,来信告知李民淑,她一病不起,想要出家。女儿燕林气得鼻血直流,自述从此一生对异性冷漠。1972年6月30日,张民觉首次归国,父女、夫妻始得在上海相见。李民淑一见张民觉就问:“她姨妈(指张之美国太太)怎么没来?”他哭道:“我对不起你,我有罪。”而李民淑却安慰他:“我有燕林,你一人在外边孤苦伶仃,很不容易。你娶她做对了。”她没有哭,镇定自若,从容自然,不卑不亢。对张民觉在美国所生的一子二女,她亲手给他们做了布鞋寄去。2010年,李民淑以103岁的高龄辞世,走的时候无比安详。多年之后,女儿张燕林曾对张民觉的朋友王进说,如果要我在父亲母亲中间,选择一个人留在这世界上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我的母亲,尽管她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妇女。张燕林为母亲作了一本传记:”一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卑微渺小,中国传统式的女性,她既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更没有豪言壮语,但她一生独守,等待父亲归来;一心操在我身上,抚育我长大成人,悄然生活在这一片黄土地上,但却代表了那个时代最普通、最底层中国妇女的生存状态及其奋力抗争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张民觉在美国的儿女分别从事律师、建筑、古生物研究。1994年7月,其子张板桥由美赴晋,将张民觉的骨灰送回岚县艾蒿沟村安葬。父亲多次对他说过,“活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百年之后,骨灰也要回。”</p><p class="ql-block"> 早在1972年,张民觉第一次回国访问时,就表达了希望回乡看看之心愿,而岚县山区的穷困之极,令有关方面极为紧张,给省里打报告说怕影响不好。正因如此,张民觉曾回国五次,但他始终没能回到家乡,回到岚县,回到故居再看上一眼。</p><p class="ql-block"> “文革”中,被打断的祖坟墓碑旁,是张燕林女儿为他重新立的碑。自半岁一别,张燕林再未见到过父亲。直到1972年,张民觉作为美籍中国科学家代表团成员受周恩来总理邀请回国访问时,父女才得以相见。那一刻,父女二人抱头痛哭。1979年,张民觉从上海选拔人才赴美进入自己的实验室进修,他没有选择自己的女儿。1988年,张燕林赴美国夏威夷大学解剖系做访问学者时,张民觉唯恐她留美不归,屡屡催促:“尽快回国,报效祖国。”他自己终生未能归国工作,视为大遗憾,大愧疚,甚至有负罪感。或许他希望女儿能多少弥补他内心的这份愧憾。1986年,李民淑病重,张燕林回到太原,服侍老母亲24年,直至母亲辞世。张燕林将母亲遗体运回岚县下葬,而自己并未扶柩归乡。她说,人在时,要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她;人不在了,形式没有意义,不必费人费事。</p><p class="ql-block"> 1985年,担任了山西省侨办主任的林卫国,与张民觉开始了难忘的交往。1991年,张民觉逝世后,他第一时间看望李民淑并最早写下悼念文章。1994年,张民觉逝世三周年。一位美国友人建议山西海外交流协会:“你们山西有许多塑像,尤其是神佛的塑像,但没有见到一尊科学家的塑像。张民觉博士对世界有巨大贡献,你们应该为他塑一尊像。”2004年,张民觉魂归故里十周年。在岚县政协主席赵志忠的努力下,为张民觉先生塑了一尊像,写了一本书,开了一个纪念会的“三个一工程”,得到了岚县的大力支持。当时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大会,有近3万人参加,海内外100多位亲友同好专程赶来缅怀。2009年,电视专题片《张民觉》在山西和美国、加拿大电视台播放;2010年,山西省委党校教授牛芳的论文《张民觉的科学实验与方法研究》面世;2011年,山西计生所所长郭兴萍领导“张民觉研究资料数据库建设项目”启动。如果说张民觉尚在人世的话,这位一生漂泊海外却始终渴望乡音、乡音不改的山西人,一定会对今天的世界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呢?感慨深埋在心底,能够写在纸面上的,只是淡然再淡然的字句。</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信,100年前的那些光辉的名字,以及那些名字后所蕴藏的背景与分量,岁月不但磨灭不了,反而会令其愈加清晰。因为那是光辉,不是光环,没有遮掩与矫饰。只是我们常常读不到也看不到那些光辉下面的诚朴与天真,或许还有脆弱,而只读到了浅薄的光环。如果您读到了一点光环背后的东西的话,我也就心满意足了。</p><p class="ql-block"> 为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张民觉,认知张民觉,且运用张民觉的学术成就,进一步弘扬其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敬业精神,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爱国奉献精神,以及张民觉在科研领域的开拓创新精神,随撰此文,意在使张民觉精神更加弘扬广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文参考资料】《岚县志》《岚县名人录》《吕梁地区志》《吕梁市乡镇志》(岚县卷)以及散见于网络有关张民觉的图文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15px;">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之“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47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