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用青春寻妙句,不拿岁月换俗名

空谷幽兰

<h3></h3><h3>读罢朱光潜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感慨万千。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读书,第二部分是做人。此书的目的更多的是写给年轻人看的,告诉年轻人为什么要读书,如何做人?但于我们,读完后依然受益匪浅;无论何年龄,读书与做人都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情。</h3><h3><br></h3><h3>读书,既可以增长见识,也可以修养身心,提高个人的修为;喜欢读书的人,心灵纯净自透澈,视野宽阔,胸怀坦荡;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书,能让我们在繁乱的尘世中觅得一方净土,让我们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去感悟世间的美好、去体验人间的真情;让书香伴着我们收获人生的幸福和快乐。而人行于世间,做人是顶顶重要的事情,是你在世间行走的重要法则。</h3><h3><br></h3><h3>本书的前两章《谈读书》就说得特别好,这是朱老相隔十几年写给青年人的两封信,他在信中将自己对读书看法和读书的方法介绍给青年人,希望他们能多读书。虽然我们已不年轻,但他说的,对我们同样适用。</h3> <h3>朱老提醒年轻的朋友们,课业紧张并不能作为不读书的理由,他在书中说:“你能否在课外,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有没有决心的问题。”想一想,我们自己也经常说没时间读书,有时候,一本书读了许久也没读完。朱老让我们扪心自问:一天当中真的抽不出一个小时半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吗?</h3><h3><br></h3><h3>细想想,我们有多少时间是被我们自己在不经意中浪费掉的,我们有时间看电视电影,有时间逛街,有时间和朋友喝茶聊天,有时间参加饭局,有时间去游山玩水,有时间打游戏,有时间玩手机,就是没时间读书。</h3><h3><br></h3><h3>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玩乐中抽点时间来读书,每天读几页,一个月下,一年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读几本书了呢?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时间读书,而是没有下决心读书。一旦下定决心去读书,总会有时间读的。</h3><h3><br></h3><h3>朱老说:看多少书不重要,什么时候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年轻的时候养成读书的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因为总需要在闲暇时寄托心神,这种嗜好可以是抽烟、打牌,也可以是读书。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那么从现在开始养成也不晚,只要愿意,什么时候读书都不晚;你完全可以把书放在床头,放在桌上,放在你视力所及、触目可见、触手可摸的地方,随时随地想读都可以拿起来读,如若能养成无事可做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抓起一本书来读,那么读书的好习惯便养成了。</h3><h3><br></h3><h3>当然读书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关键还是要持之以恒,习惯的养成其实就是一种条件反射,这个动作做多了,就成了一种习惯。当然,读书的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年轻的时候对事物敏感度高,好奇心强,对读书这种较为枯燥的事物也较容易产生兴趣,年纪大了,敏感度及热情值都在下降,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就较年轻时候难了。如果能养成一日不读书便食之无味的境界,那么人生便也多了许多乐趣了。</h3><h3><br></h3><h3>读书如此重要,但世上书浩如烟海,而我们的精力有限,不应把时间花在没有价值的书上,所以如何选择就至关重要了。朱老建议我们尽量不读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书只是为了迎合一时的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h3><h3><br></h3><h3>朱老说,什么事都可以学时髦,唯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还有一种不必读的书是谈书的书,像文学大纲、书评杂志之类的是不值得读的,因为这些书不能供你受用。唯有大学者治学的真切的知识才值得多读,读千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h3> <h3>对于真正值得读的书,要读精读透,读出道来,否则都不算读书。朱老在本书中给我们介绍了读书的方法:</h3><h3><br></h3><h3><b>第一、选得精,读得透。</b>朱老说:“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少读,若能读得彻底,便可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熏陶,时日久了,书之精神浸润着你的心灵,濡养着你的气质,让你变得与众不同。</h3><h3><br></h3><h3><b>第二,读书需有中心,要懂得其中的联系。</b>读书要有中心才能有系统。读书要善于找到中心,要懂得把书中看似零散的知识用中心把它连起来,这样读书就会有趣得多,也有效得多,书中真味也就容易读出来;再者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知识联系贯穿,让读过的书生根、开花结果。</h3><h3><br></h3><h3><b>第三,要记笔记。</b>人的记忆力有限度,要把读过的书都存在脑子中是不可能的,如果读过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跟不读没有区别。读书时,可以将书读两遍,第一遍快读,了解全篇大旨与特色,若值得读第二遍,第二遍的时候要慢读,边读边笔记书的纲要和精彩的地方,记录自己的感想和意见。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有一定道理的,记笔记充分调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比强行记忆更能记住书中的精华,并且还可以让大脑充分思考,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思想进行碰撞,形成新的智慧。</h3><h3><br></h3><h3>因此,读书是要讲求方法,且是科学的方法,切勿随意读之,须得条理井然有序,方读之有效。</h3> <h3>在做人方面,朱老是以长者的身份对青年人进行教导,虽然很多文章距今有几十年的时间,但今天读之,仍不觉过时。</h3><h3><br></h3><h3>在书中,他指出了青年人存在的问题:青年人血气方刚,所以在理智上是欠缺的;许多青年人由于懒,随着年岁的增长便把曾经的激情消磨怠尽;青年人不善于处群,组织能力较弱;青年人常交友不慎,导致走向歧途;青年人在求学阶段恋爱,有害无利等等。看得出,朱老很关心青年人的健康成长,他希望青年们能成长为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有用之人。</h3><h3><br></h3><h3>朱老认为青年人该做到动静结全,青年人要有青年人的样子,活泼好动,不要暮气沉沉;但要做到心界空灵,不被外物所诱,守住本心,在繁忙中觅得生活真趣。青年人要有谦虚之品格,以此之品格来认识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他认为理想的青年需具备四个条件:</h3><h3><br></h3><h3><b>第一、要有运动选手的体格。</b>只有身体强壮,才能做好诸多事情,就算做学问,也需有个好体格,才不会因为身体原因半途而废,才会在学问上有更大的成就;健全的精神是需要健全的体格来成全的。</h3><h3><br></h3><h3><b>第二、要有科学家的头脑。</b>生活中遇到许许多多的难题需要你去解决,你必须懂得尊重事实,懂得搜集事实,能理出事实中间的关系,找出合理的解决之道,这些都需要用科学家的头脑来解决,做学问也如是。</h3><h3><br></h3><h3><b>第三、要有宗教家的热忱。</b>这种热忱,会让你一旦认定去做一件事就会做到底,会以坚忍卓绝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百折不回,这样才能把你想做的事情做成功。</h3><h3><br></h3><h3><b>第四、要有艺术家的胸襟。</b>科学易流于冷酷干枯,宗教易流于过分刻苦,它们都需要艺术的调剂。艺术是欣赏,是创造,它可以让人在人生世相中抓住新鲜有趣的一面而流索,可以让人超出现实世界;它可以让人认识人生的价值,让人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有深厚的生命力。</h3> <h3>朱老认为,青年人若能努力,这一切都是可以做到的,青年人没必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珍惜时间珍惜自己,做一个有为有志之青年。</h3><h3><br></h3><h3>当然作为美学家,朱老在此提出了美育教育,他认为他所处时代的教育过于注重智育,德育处于边缘地带,美育则被忽略了,他认为美育是德育的基础,要重视美育。他引经据典,证明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美育必发达,所以要想复兴发族,必须加强美育。朱老的这些观点,到今天依然适用。</h3><h3><br></h3><h3>整本书,朱老用平实通俗的语言来讲道理,给青年人以启发,给读此书的人以启发,让人明白读书的用途,让人明白做人的道理。此书非常适合青年人读,如若你不是青年,读之依然受益,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年龄看似增长了,但心智似乎并没成熟,读此书,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相处,和自己对话,重新发现自己,让自己更加热爱读书,也让自己进一步学会做人。况且,读之有收获,这也就得了读书之乐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