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学】DAY1第七小组汇报

栾团团

<h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之旅,使我们走出校园,走近大自然,走近社会,是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另一种教育方式。今天,我们开启了日本研学之旅的第一天。</h3> <h3>首先来到的,就是丰田汽车产业馆。丰田博物馆创立于1989年,展示了丰田企业从纺织迈向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了解到了丰田企业的艰辛不易的发展史。</h3> <h3>丰田企业是靠纺织赚到了第一桶金,同时,为了加快纺织速度,丰田企业也研发了许多帮助工作的机器设备,最开始是纯靠人工,速度慢,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h3><h3>1将棉花中的芯取出</h3><h3>2弹棉花</h3><h3>3搓成线</h3> <h3>然后就是靠图中这个装置以及水搓线,它大大加快了速度,代替了大部分人工,使丰田企业发展更加迅速。</h3> <h3>随着丰田不断的发展与壮大,它也了解不能仅仅只靠纺织业来维持企业,不然迟早会被市场淘汰掉,于是,它派人才到其他国家学习技术。随后便凭借着纺织业所带来的“金”,毅然决然的迈进了汽车行业。</h3> <h3>它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凭借着日本人的“匠人精神”,认真严谨,一个人一辈子也许只能做一件事,但要做到最好,所以它们研究出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h3> <h3>第二个地点是【名古屋科学馆】,这个科学馆展出了科技新成就,海洋与空间科学,交通科学,化学,电子与原子能,气象等内容。关内的各个装置令我们大开眼界,了解学习科学知识,使我们受益匪浅。进而增长了对于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无限热爱。</h3> <h3>午饭后,我们驱车前往了第三个地点【日本环境工厂】。听导游叔叔说,日本有极少的垃圾桶,极少的环卫工人。如此来说,日本的街道应该会呈现出杂乱无章,垃圾满天飞的神奇景象。但神奇的是,日本干净又整洁是我们对它的第一印象,由此可看出,日本的国民素质是很高的。</h3><h3>而环保在日本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日本人从小建立垃圾分类习惯,皆需参观清扫工厂,污水处理厂等,接受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当我们走进处理大量垃圾的工厂时,一点也闻不到垃圾的味道,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于工作的认真态度。</h3><h3>通过参观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日本前端垃圾处理流程,认识垃圾分类标准,由此养成垃圾分类处理,保护并爱护环境的意识。</h3> <h3>酒店里也是有垃圾分类的~</h3> <h3>最后一个地点是【滨松音乐博物馆】,滨松市享有“音乐之城”的盛名,也是日本唯一的公立乐器博物馆。</h3><h3>我们在这里了解了许多国家的代表性乐器,并尝试演奏乐器,陶冶了情操。</h3> <h3>以下是小组同学们经过一天游学后的感悟:</h3><h3>1.在这里,垃圾已经成了日本的骄傲,看到整齐有序的分类与加工,莫名其妙的感到了恐惧与敬佩,因为日本的垃圾处理场不准有任何的垃圾存留。 </h3><h3> 还记得18年世界杯时,日本队很遗憾以不敌比利时队,未能进入8强。日本队不仅在赛场上值得尊重,而他们在赛场外的表现就更加令世界人民肃然起敬。</h3><h3> 当场工作人员说,日本队离开后的更衣室中,竟然洁净如初、一尘不染,而且球队还非常贴心的在桌子上留下纸条,上面用俄语写道:谢谢你们。以此向世界杯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h3><h3> 从这可以看出日本人认真处理垃圾的行为,已经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习惯。这里我也不得不说,日本人分类垃圾真的是细致到变态,就连欧洲的很多国家也不如它。</h3><h3> 日本队不仅是这些球队中的榜样,也是整个世界的榜样。我可以在这里进行海外游学活动并向日本学习,这也是我的荣幸!</h3><h3> ——佟卓羲·1月11日·名古屋<br></h3><h3><br></h3><h3>“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错,日本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去学习。</h3><h3>&nbsp;&nbsp; 那为什么日本在某些方面比中国强呢?</h3><h3>&nbsp;&nbsp; 对,就是认真和努力。</h3><h3>&nbsp;&nbsp; 丰田应该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名词。它从纺织到汽车每一步都很小心,很仔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丰田才会有今天的成就。</h3><h3>&nbsp;&nbsp; 的确: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h3><h3>&nbsp;&nbsp;&nbsp;&nbsp; 那为什么日本的空气这么清新呢?</h3><h3>&nbsp;&nbsp;&nbsp;&nbsp; 那是因为,他们连垃圾都会进行细致的分类。这些中国人就不能做到吗?我们要爱护环境。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祖国会在各个方面赶超其他国家。</h3><h3>&nbsp;&nbsp;&nbsp;&nbsp; 让祖国变得繁荣昌盛,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h3><h3> ——宗慧晰1月11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h3> <h3>文稿:栾一</h3><h3>图片:栾一,佟卓羲</h3><h3>感受:佟卓羲,宗慧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