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产生,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目前农村寄宿制的弊端日益凸显,但不能否认寄宿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我国农村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下面我就农村寄宿制产生的原因和利弊做简要分析,并对农村寄宿制发展完善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出现的原因</b></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施行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不断减少,而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跟随父母到务工城市的学校就读,使得适龄儿童数量大大减少,村级小学的学生数日益减少,教育资源短缺,分配不均,且利用率不高的反盾日趋突出。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精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无暇顾及年幼的孩子,使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而留守老人大多无过多精力和能力管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让广大农村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接受优质教育,教育部门整合教育资源,对农村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布局调整,以达到“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由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就成了这种调整的必然和现实选择。</span><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优势</b></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span><br></h3><h3> <b>(一)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b>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学校布局过于分散、规模偏小且教学硬件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建设寄宿制学校后,学校规模扩大,学生增多,教育经费相对充足,更有利于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学校形成一定规模之后,还有利于吸引优秀的师资力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另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且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育公平。</h3><h3></h3> <h3> <b>(二)提供教育机会,满足入学需求。</b>我国农村地区学生入学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的学校布局不合理,且上学路途远,有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办寄宿制学校,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减少学生上学路上耗费的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的上学安全,继而满足农村学生的入学需求。</h3> <h3> <b>(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b>脱离父母,进入集体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生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寄宿制学校学习,一般都是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有助于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学习能力,学会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同时,寄宿制学生和其他同学朝夕相处,有助于锻炼语言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良好的性格特征的养成,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弊端</b></h3> <h3>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h3><h3> <b>(一)缺乏亲子沟通和情感培养。</b>儿童和少年时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成长阶段,父母的参与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在寄宿制学校学习生活,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必然减少,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随即减少,学生受到父母的关爱也较少,容易产生心理隔阂,不利于亲情关系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其健康成长。</h3><h3></h3> <h3> <b>(二)低龄化寄宿生生活自理困难。</b>现在情况看,小学生寄宿已经十分普遍,寄宿生的年龄不断减小,少数学校还出现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低龄寄宿生生活自理困难,对孩子学习生活和学校管理都造成不小的困扰和难题。</h3><h3></h3> <h3><b> (三)存在潜在安全隐患。</b>由于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是集体性、大规模的生活服务,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食堂和集体宿舍将整个学生群体的基本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发生危险事件的系数较大,如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自然灾害及有害污染等。同时,脱离了家庭和父母的密切监管,学生获得的“自由”容易使他们沾染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学校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关注,这使得由学生个人原因导致的有害健康的因素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对于处在未成年、青春期阶段的中学生而言,人格发育都还不够完善,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此外,由于寄宿制学校大多都处在市区偏远地带,学生返家及返校途中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h3> <h3> <b>(四)特殊环境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b>寄宿制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各个方面的管理,严格限制了学生的活动范围、时间和自主性,学习强度、学习压力也相对加大,缺乏课余活动与心理关怀,生活单调气氛压抑,缺少情感疏通的渠道,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极易出现心理及生理疾病。典型的如近视、失眠、抑郁以及相应的疲劳综合症、精神紧张等,而心理方面,容易造成人格的畸形发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对农村寄宿制发展完善的几点建议</b></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b>(一)完善规章制度。</b>要明确规范寄宿制学生基本生活条件标准,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落实食堂卫生相关管理制度,确保饮食安全,严格执行营养餐改善计划,科学合理搭配学生一日三餐,确保学生营养摄入,健全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和联动机制。</span></h3><h3></h3> <h3> <b>(二)改善寄宿条件。</b>高标准改善住宿条件,包括宿舍、浴室等的方位及建筑质量,基础设施设备等,确保住宿环境的安全。学校要创造条件设立医疗服务点和心理咨询室,并配备相应的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教师,同时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联合有关单位综合治理学校附近区域的餐饮住宿、交通条件和治安环境。</h3><h3></h3> <h3> <b>(三)完善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b>学校要抓住寄宿制学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乡村少年宫作用,通过开展手工、音乐、美术、舞蹈、篮球、象棋等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活力和潜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交流会等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同时,要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丰富课外活动内容,特别是要多创建一些体育活动和劳动课程,使学生能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各类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释放压力,疏通情绪,调解心态,调整状态。当然,课程的设置和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有专业的教师,需要增加一定的教师编制,进一步调整师资结构,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h3><h3></h3> <h3> <b>(四)加强健康教育。</b>要加强学生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宣传教育手段和途径,使每个学生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同时,要及时疏通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学生困扰。同时,校长和教师要增强责任感,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用心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情绪,及时预防和矫正心理障碍,用爱心和、耐心、细心和恒心感化学生、温暖学生,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h3><h3></h3> <h3> <b>(五)加强家校共育。</b>健全学生人格,形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用人才,仅凭学校之力略显单薄,还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学生家长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重点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家风、家训,言传身教,使孩子养成高尚的品德修养,受用终生。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加强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h3> <h3> 由于自己深入基层不够,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欠缺,调查研究不深入、不细致,所以观点看法不是很成熟,略显浅显,可能还有一些有失偏颇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同事能批评指正!本人不胜感激!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