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加之近期冷空气轮番来袭,天气变幻无常,冬季本就是流感高发季节,抵抗力较弱的人,就成了流感魔掌伸向的对象,尤其是儿童与老人。所以咳嗽、流鼻涕、高烧等现象普遍增加。也许你会说:感冒很常见,不用吃药就好了。我要告诉你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流感需要;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强烈建议你:普通感冒可以这样对待,但流感一定要小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流感小知识。</h3><h3>关于流感你要知道:可怕的不是流感本身,是并发症; </h3><h3><br></h3><h3><b>什么是流感?</b></h3><h3>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h3><h3><br></h3><br><h3>01</h3><h3>流感病毒</h3><h3> 它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呈球形,新分离的毒株则多呈丝状,其直径在80至120纳米之间,丝状流感病毒的长度可达4000纳米。</h3><br> <h3>02</h3><h3>流感病毒分类</h3><h3>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h3><h3> 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甲(A)、乙(B)、丙(C)三型。</h3><h3> 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可以进一步分为H1N1、H3N2、H5N1、H7N9等亚型(其中的H和N分别代表流感病毒两种表面糖蛋白)。</h3><br><h3>03</h3><h3>流感病毒理化特性</h3><h3> 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室温下传染性很快丧失;耐低温和干燥,但在0℃~4℃能存活数周,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或冻干后能长期存活。</h3><h3>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病毒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乳酸等化学药物也很敏感。)</h3><br> <h3>04</h3><h3>人流感病毒类型</h3><h3> 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h3><br><h3>05</h3><h3>容易暴发的是哪一型</h3><h3> 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h3><br><h3>06</h3><h3>流感潜伏期是多久</h3><h3>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h3><br><h3>07</h3><h3>流感有什么症状</h3><h3> 典型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h3><br><h3>08</h3><h3>流感传播途径</h3><h3>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h3><br> <h3><strong>流感症状分类<br><br></strong></h3><h3><strong>轻症流感</strong></h3><h3>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h3><br><h3><strong>胃肠型流感</strong></h3><h3> 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h3><br><h3><strong>单纯型流感</strong></h3><h3> 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h3><br><h3><strong> 肺炎型流感</strong></h3><h3> 实质上就是并发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h3><br><h3><strong>中毒型流感</strong></h3><h3> 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h3><br> <h3><strong>特殊人群流感</strong></h3></br> <h3><strong>儿童流感</strong></h3><h3> 儿童流感在流感流行季节。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h3><br><h3><strong>老年人流感</strong></h3><h3> 老年人流感65岁以上流感患者为老年流感。因老年人常存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因此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多较重,病情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h3><br><h3><strong>妊娠者流感</strong></h3><h3> 妊娠妇女流感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h3><br><h3><strong>免疫缺陷者流感 </strong></h3><h3> 免疫缺陷人群流感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流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由于易出现流感病毒性肺炎,发病后可迅速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绀,病死率高。</h3><br><h3><strong> 治疗</strong></h3><h3>感染流感莫害怕,及时治疗是关键</h3><br><h3><strong>抗病毒治疗</strong></h3><h3> 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 要坚持预防隔离与药物治疗并重、対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并重的原则。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及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等。</h3><br><h3><strong>一般对症治疗</strong></h3><h3> 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br><br></h3><h3><strong>中医药治疗<br></strong> 中医药治疗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临症加减变化;如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切不可生搬照抄。<strong><br></strong></h3><h3>1.邪热犯卫</h3><h3> 症状:发热恶寒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肌酸乏力、或轻咳,舌淡红,苔薄,脉浮数。 </h3><h3>治法:疏风清热 <br></h3><h3><br></h3><h3>参考方药:金银花18g、连翘15g、竹叶9g、荆芥6g、薄荷6g(后下)、桔梗6g、牛蒡子9g、芦根18g、炒杏仁9g、生甘草6g。</h3><br><h3>2.热邪袭肺 </h3><h3>症状:发热、咳嗽频剧、痰粘稠或黄或有血丝、咽喉肿痛、口渴、目赤、恶心呕吐、腹痛泄泻,舌红或绛,苔黄或腻,脉滑数。 <br><br></h3><h3>治法:清肺解毒 </h3><br><h3>参考方药:生麻黄9g(先煎去沫)、炒杏仁9g、桔梗12g、生石膏30-50g、黄芩12g、金银花30g、连翘12g、 蒲公英30g、沙参12g、生甘草10g</h3><br><h3>3.气营两燔 </h3><h3>症状:壮热、咳嗽气急、胸闷喘促或胸胁胀痛、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红绛,苔黄,脉细数。<br><br></h3><h3>治法:清气凉营</h3><br><h3>参考方药:水牛角24g(先煎)或羚羊角粉1g(冲服)、玄参12g、生地15g、麦冬12g、金银花30g、连翘15g、黄连9g、栀子12g、赤芍9g、丹参12g、瓜蒌18g、生甘草6g</h3><br><h3>4.正虚邪退 </h3><h3>症状:倦怠乏力、口干、多汗、食欲欠佳,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br><br></h3><h3>治法:益气养阴,健脾和胃</h3><br><h3>参考方药:淡竹叶9g、生石膏15g、党参15g、麦冬15g、炒甘草6g、粳米30g。</h3><br> <h3><strong>预防<br></strong>流感每年会导致全球25-60万人死亡!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流感高发期,家庭、幼托机构、学校是流感的“重灾区”,加上小儿抵抗力比较弱、机构儿童密集度高,所以儿童是流感的易发高发人群,而且儿童也是流感在社区人群早期传播的主要传染源。预防流感,已显得很重要。</h3><br><h3>1、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h3><br><h3>2、服用预防药物后,一般可使感冒的发病率降低50%左右。如:防流感的中药小验方:</h3><br><h3>方药组成:<strong>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薄荷10克,防风9克,黄芪12克。</strong></h3><br><h3>服用方法:代茶饮,或者熬水,每天喝一至两次。</h3><br><h3> 亚健康患者、儿童、老年人需要提高免疫力,日常可服用玉屏风颗粒或者黄芪颗粒。感冒期间,还可使用针灸,拔罐,刮痧等特色疗法,均有疗效。</h3><br><h3>3、勤洗手<br>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避免交叉感染的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措施,不仅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经常洗手,还要教导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习惯,并教会孩子正确有效的洗手方法。<br></h3><br><h3>4、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h3><h3> 小儿免疫系统较成人显得脆弱而不成熟,不仅是流感也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应避免至人多、拥挤的环境中去,以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感染机会。</h3><br><h3>5、合理运动营养,增强体质和免疫力</h3><h3> 在秋冬季节,应注意保证小儿每日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量,同时保证适当的户外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夏季出汗多、消耗大,应补充足够的营养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可适当食用鱼、肉、蛋、奶和豆类食品补充蛋白质,多食用新鲜蔬果以摄取维生素C,以及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苦瓜、桃子、黄瓜、绿豆等。</h3><br><h3>6、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早就医</h3><h3>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咳嗽、精神不佳等症状,切勿随波逐流胡乱用药,应及时转至正规医院就诊,对症用药。</h3><br><h3>7、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h3><h3> 咳嗽、打喷嚏要用手纸、手帕或者上臂掩住口鼻;有流感样症状的人要戴口罩;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h3><br><h3>8、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h3><h3>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有时家长担心孩子受凉生病,为了保暖时刻门窗紧闭。其实不流通的空气反而更容易造成病毒传播。在流感流行期,家长应注意定时开窗通风换气。空调使用空调前前应先清洗,避免当中的大量病菌随风吹出;室温最好控制在24℃以上,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避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加重;睡觉时注意空调或电扇勿直吹头部等。尤其连续使用空调的时间不宜过长,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h3><h3><br></h3><h3>9、避免交叉感染<br> 幼托、学校儿童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尤其是被诊断为流感,需要居家休息,避免继续参加集体生活而导致不断的交叉感染。<br></h3><br><h3>10.学习相关知识</h3><h3> 了解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防治,发现感冒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多喝水。</h3><br><h3><strong>常见误区<br><br></strong></h3><h3>误区一:流感疫苗接种一次“终身受益”</h3><br><h3>流感病毒很容易变异,基本上每年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当年接种的流感疫苗仅对当年流行的病毒有保护效果,即使当年接种了疫苗,次年仍然会有患流感的情况出现,所以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接种。</h3><br><h3>误区二:宝宝得了流感,输液好得快!</h3><br><h3>所谓“输液”,临床上输的就是消炎药(抗生素)。但抗生素仅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流感病毒并没有效。并且,滥用抗菌素不仅不能治疗流感,还可能造成孩子的菌群失调及耐药,所以任何抗菌素的使用必须在专业医生的医嘱下方可进行。</h3><br><h3>误区三:房间里蒸醋可预防流感。</h3><br><h3>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认为:紧闭门窗,把醋倒入砂锅等容器内煮沸熏蒸,可以起到杀灭流感病毒的作用。其实还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食醋熏蒸对细菌和病毒有可靠的杀灭效果。相反,如果在封闭空间长时间熏醋,会使得空气中醋的浓度过高,这不仅会引发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还会对皮肤和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h3><br><h3>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正气存内,邪不可干。</h3><br><h3>——《黄帝内经》</h3><br><h3><br></h3><br> <h3><strong>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strong></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