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心在人民,利归天下”,是胡耀邦一生高尚情操的写照。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高尚的人格魅力,光照千秋。他的最主要功绩在于:一是解放了人,二是解放了思想。</h3> <h3>第一部分:胡耀邦的家庭</h3> <h3>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出生在湖南浏阳市中和镇的苍房村。</h3> <h3>故居由曾祖父胡名钟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胡耀邦生前坚决反对对故居进行维修。</h3> <h3>胡耀邦的老师保留着他的高小毕业照,穿白色衣服席地而坐的是胡耀邦。</h3> <h3>1930年,15岁的胡耀邦即参加红军,投身革命。1934年10月,胡耀邦随红军开始长征。担任红星纵队中央工作团第二团共青团总支书记。</h3> <h3>经过长征,来到延安时胡耀邦面容枯槁、衣衫褴褛,近20岁只有不到70斤体重。1936年5月,在毛泽东亲自主持的工作总结会上, 大家一致表扬胡耀邦的工作成绩。毛泽东听了,向台下大声问道:“哪一个叫胡耀邦?站起来让我看看。”胡耀邦从人群中站起来,毛泽东一看就笑了,幽默地说: “是个幼稚味还未完全脱掉的同志嘛!”这是胡耀邦第一次直接与毛泽东对话。</h3> <h3>年轻时的胡耀邦</h3> <h3>在延安,胡耀邦与李昭相识相爱并在1941年结婚,携手度过了48年的风雨岁月。图为1941年结婚照。</h3> <h3>胡耀邦夫妇忙于工作,他们的三子一女 从小就学会“自力更生”。</h3> <h3>儿孙满堂</h3> <h3>与孙子在一起。</h3> <h3>胡耀邦担任总书记六年直到逝世,他在浏阳的亲属没有一个人转为城市户口和安排工作,全都是普通农民。图为其兄胡耀福全家福。</h3> <h3>1985年7月,胡耀福去北京看望生病的弟弟,在列车上,乘务员询问了这位满面尘土的老人,看了他的身份证明,全车人都为之震惊,原来车厢里还挤着一位皇亲国戚,堂堂总书记的哥哥竟然持站票去北京!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胡耀福去奔丧,由于在长沙火车站没有买到普通坐票,只好蹲在火车接头处,当他在隆隆的火车声中想起活着时候弟弟胡耀邦的情景,不禁大哭,哭声一下子惊动了列车员,人家忙问其故,他边哭边说:“我弟弟胡耀邦死了!”列车员顿时惊呆了,立即安排他住进卧铺。</h3> <h3>1992年9月,胡耀福因病辞世,享年81岁。乡间农民送上一幅带着泥土气息的挽联倾吐心中感慨:国中有典型,两袖清风作赤子;天下无先例,一代皇兄是农人。</h3> <h3>第二部分:胡耀邦八大政声在人间一、平反冤假错案</h3> <h3>1977年底,胡耀邦担任中组部部长,在叶剑英元帅的支持下,胡耀邦主持为习仲勋平反,并安排习仲勋赴广东工作,称“把守南大门”。</h3> <h3>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以“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的大无畏气概,展开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图为1981年,胡耀邦在六中全会上讲话。</h3> <h3>他不仅为刘少奇、彭德怀、陶铸等大人物平反,还为因为写《第二次握手》等小说而内定“死刑”的名不见经传的知青张扬平反,并安排工作。</h3> <h3>当他决定复查薄一波的“六十一人”案时,考虑到案情重大,向邓小平汇报。邓小平听后也吃惊,便问道:“这样的案子你也敢翻?”胡耀邦回答说:“实事求是,该翻就翻。”任仲夷说:“平反冤狱……公认除了耀邦,任何人办不到。”</h3> <h3>平反的过程阻力重重,但胡耀邦从不退缩。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建国以来的冤案、假案、错案,不管是哪级组织,哪一个领导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h3> <h3>在胡耀邦的主持下,全国复查案件涉及近500万人,属于“文革”中立案审查的案件约290万人,历史遗留案件188万件;平反纠正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复查改正错划右派54.7万人,纠正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2.5万人;为47万多名中共党员恢复党籍;再加上数以千万计的受牵连的干部、群众及亲属,解决了殃及一亿人的问题。</h3> <h3>二、主导真理标准大讨论否定“两个凡是”</h3> <h3>1978年5月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适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由胡耀邦发动,在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和领导下开展起来的。胡耀邦作为这场大讨论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功不可没。图为胡耀邦与华国锋、叶剑英在一起。</h3> <h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华社广播、《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由此,思想解放的大讨论全面铺开。</h3> <h3>胡耀邦经常讲,认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为之而奋斗的同志是革命家;过着默默无闻、浑浑噩噩奴隶生活的人是奴隶;身为奴隶还赞美自己的奴隶生活的人是奴才,是无耻之徒。</h3> <h3>三、大力反腐 整顿党风</h3> <h3>1980年代,党内和社会上出现消极腐败现象,民情鼎沸,引起胡耀邦高度警觉和重视。胡耀邦率先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抓大案要案,端正党风,要从自己身边抓起、从中央抓起。图为1986年邓小平、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上。</h3> <h3>贪污腐化、以权谋私能否制止,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要用“最大的决心,最大的毅力,最大的韧性”,狠狠地抓,坚持到底。</h3> <h3>1985年,一份涉嫌一名政治局委员儿子案件的请示报告送到了胡耀邦面前。报告写道:侦查人员因不能进入首长驻地而无法找到当事人,也无法取证,以致案子长期搁置。胡耀邦亲自批示对某中央委员家进行搜查,并搜查出了赃款。在那几年的“严打”中,违法的干部子女有的被绳之以法,有的锒铛入狱。</h3> <h3>关于反腐,胡耀邦有两句名言:1、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共产党人绝不可以鱼肉百姓啊!2、“宁可一家哭,不可一路哭”,“宁可得罪个别人,不可得罪十亿人!”</h3> <h3>四、发扬民主,坚持集体领导</h3> <h3>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胡耀邦被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2月25日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他说:“在我想,当宣传部长可能有个窍门,思想问题、理论问题,靠少数人干恐怕困难。意识形态的事,靠少数人裁决、指挥,不行。”</h3> <h3>胡耀邦任总书记期间,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他认为民主法治既防止权力专断出现重大失误,又防止权力谋私搞不正之风,侵害党和人民利益,主持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调整党内政治关系,限制和制约党内权力。胡耀邦的民主作风使得当时中国的理论界、思想界都极其活跃。</h3> <h3>胡耀邦说:“我们党再也不能搞一言堂,再也不能搞运动,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要重蹈历史的覆辙,重犯历史的错误。”他常说:“鸦雀无声,是走向灭亡的前奏曲,七嘴八舌人气旺,民族复兴有希望。”</h3> <h3>他说:“按(十一届)三中全会规定,什么首长指示,统统去掉这一套,个人意见嘛。恢复老传统,上下之间,同志之间,互相交换意见。”这是他具有现代自由观念、民主素养的自然流露,是胡耀邦强大个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h3> <h3>凡是胡耀邦主持的会议,与会的人都比较轻松,发言热烈,有时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胡耀邦同志全不在乎。对此,凡与胡耀邦同志接触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h3> <h3>五、推动干部年轻化</h3> <h3>为提拔年轻干部,胡耀邦希望老干部能从国家的大局出发逐步退下来,为年轻干部腾位子,推动实行退休、离休制度。在胡耀邦的推动下,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有步骤地进一步实现了党的领导干部的新老合作与新老交替,选出的348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有112人年龄在55岁以下。胡耀邦曾多次深恶痛绝地说“我们党的许多事情,都坏在干部终身制上”</h3> <h3>1986年2月,胡耀邦在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和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及云南省委有关关人员陪同下到曲靖视察。</h3> <h3>1986年2月胡耀邦在贵州黄果树瀑布与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等合影。</h3> <h3>六、坚持改革开放,支持经济特区建设,关注农村经济改革。</h3> <h3>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中的邓小平、胡耀邦。</h3> <h3>1983年2月,胡耀邦视察深圳蛇口工业区。</h3> <h3>1984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火车上听取李长春汇报沈阳经济情况。右一为沈阳军区政委刘振华,右三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高克。</h3> <h3>胡耀邦在深圳视察</h3> <h3>在关注沿海发展的同时,胡耀邦也在关注着内地农村的发展。他反对农村的“穷过渡”、“一平二调”,强调按劳分配,批评农村普遍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强调不能把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当资本主义来批判。</h3> <h3>胡耀邦在任时还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如果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话,那毫无疑问胡耀邦就是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图为1989年4月6日,胡耀邦在自家院子里留影。</h3> <h3>七、亲民爱民,深入群众</h3> <h3>1985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到河南省卢氏县,在县委大院挥笔写下了“在五百万亩土地上做文章,到千家万户去抓落实”的题词。</h3> <h3>全国2800多个县有1703个县曾留下其考察调研的足迹,2000封普通百姓的来信,在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担任总书记)到1987年1月16日辞职的6年的高位任期内均被亲自批阅。</h3> <h3>1964年胡耀邦任陕西省委书记。在他日以继夜的工作中,“陕西肥了,耀邦瘦了!”彼时一穷二白、落后困苦的陕西得以变化。</h3> <h3>1980年5月,当时的西藏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胡耀邦去西藏考察,提出“免税、放开、走人”。所谓“走人”,就是把在西藏的汉族干部大量撤回内地,使藏族干部在脱产干部中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二以上。</h3> <h3>在胡耀邦担任中央主席和总书记期间,经历了6个春节,其中4个是在基层同群众一起度过的。他深入矿山井下、穷僻山乡、牧民帐篷、边防哨卡,一头扎进老百姓中间,同他们拉家常、议致富、话未来。图为1983年2月,胡耀邦在海南和铁矿工人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并为海南的发展明确指出:以开放促进开发,以开发支持开放。</h3> <h3>1983年胡耀邦在广东考察时与少年儿童交谈。</h3> <h3>1984年春节胡耀邦在广西边防前线法卡山慰问战士。</h3> <h3>1985年9月胡耀邦到甘肃陇南山区视察时在地头与群众交谈。</h3> <h3>1985年10月胡耀邦在甘肃成县抛沙镇广化村。</h3> <h3>1986年2月7日胡耀邦在云南省罗平县板桥区长底乡参加当地苗、布依、彝、汉族群众举行的春节联欢会并高兴地和各族群众一起跳起欢乐的民族大团结舞。</h3> <h3>1986年2月8日胡耀邦来到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县马岭镇乌拉村同各族人民一起欢度春节图为他在村里同布依族妇女亲切交谈。</h3> <h3>八、尊重知识,为知识分子落实政策</h3> <h3>中央组织部在1978年10月10日到11月4日,专门召开了两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指出:“二十多年来,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满腔热情地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就是在遭受林彪、‘四人帮’严重迫害,工作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许多人仍然坚守岗位;表现出很高的政治觉悟。胡耀邦关于知识分子也有句名言:共产党应该起誓,再也不准整科学家和知识分子。</h3> <h3>1977年胡耀邦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之后,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他提出:“对知识分子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做到有职有权有责;调整用非所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图为1981年10月13日,胡耀邦与巴金在中南海谈心。</h3> <h3>胡耀邦同样把为科学和知识分子“正名”放在重要位置。当时很多科研人员怕被扣上“白专”的帽子不敢搞科研。胡耀邦抓住陈景润这个典型,多次强调自己的态度:“他科学上有成就,政治上不搞资产阶级派性,不争官、不争名、不争利。现在外国人把他的东西叫做‘陈氏定理’。不知道批判他走‘白专’道路的同志考虑过没有,什么叫‘白专’?”。图为邓小平接见陈景润。</h3> <h3>早在1975年胡耀邦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时,他就为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们努力解决后顾之忧。他搞的“五子登科(票子、房子、妻子、孩子、火炉子)”至今还被中国科学院老人们传为美谈。并亲自为陈景润解决住房问题。图为1984年胡耀邦第一次用电脑输入汉字,饶有兴致地上机感受刚发明不久的“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技术。</h3> <h3>198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邀请物理学家吴仲华教授,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讲授能源课。</h3> <h3>1986年2月8日(大年三十)上午,胡锦涛陪同胡耀邦在贵州兴义师专考察。</h3> <h3>1989年,胡耀邦在书房写下了“杜修贤作品选”。( 杜修贤被称为红墙里的摄影师)</h3> <h3>1982 年10月,女知青肖芸斗胆上书,请求把下乡知青的农龄改为工龄。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对这封信作了批示。从此8000万知青的农龄全部变成了工龄。后来,这封改变了知青命运的信被人们称为“知青福音书”。</h3> <h3>第三部分:胡耀邦逝世</h3> <h3>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京因心肌梗塞逝世,终年七十三岁。</h3> <h3>时任央视文艺部主任的邹有开在返京的列车上,听到广播里胡耀邦离世的消息后,悲痛难抑,遂而写下:“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这就是被广为传唱的《好大一棵树》的由来。</h3> <h3>1989年4月22日中共中央举行的胡耀邦同志追悼大会。</h3> <h3>1989年4月22日上午北京市群众在十里长街迎送胡耀邦灵车。</h3> <h3>1990年12月5日温家宝等中央领导人及胡耀邦亲属乘专机护送胡耀邦骨灰到江西共青城安葬。</h3> <h3>1990年12月5日胡耀邦家人在胡耀邦墓前合影。</h3> <h3>2015年11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周年座谈会”。</h3> <h3>习近平主席在座谈会上对胡耀邦同志的高风亮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号召全党同志向他学习。</h3> <h3>湖南省举行纪念胡耀邦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h3> <h3>有人称胡耀邦是共产党的良心,有人认为胡耀邦是中国人民的赤子,也有人认为胡耀邦是一个人道的共产党员。无论如何评价,他都是一个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对同志坦诚的正直坦荡的共产党人。他作出的先驱者的思考、先行者的努力,弥足珍贵。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人民将永远记住他。</h3> <h3>注:图片和资料均来自网络,本人进行了整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