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十一国庆,色达、扎尕那之旅,两车八人。</h3><h3>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h3><h3>这是由公元前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哲学命题。</h3><h3>一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人世间的烦恼便开始包围住了他。襁褓中因饥饿而嗷嗷求饱,因寒冷而哇哇求暖。孩提时因争玩具哭闹,因受不公平对待而委屈,因与伙伴们争吵而伤心,因家贫受侮而难过。过了少年转青年的阶段,经了些世事,受了些挫折,头脑中的问题一天比一天多,开始质疑友情,怀疑爱情,抨击权力,憎恶金钱,痛恨战争。由此而引发出每个人都想知道、想解决却无处寻找答案的问题——</h3><h3>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h3><h3><br></h3> <h3>跨甘青川三界,行程3000公里。</h3><h3>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我们的灵魂和身体都在路上。</h3> <h3>汽车记录仪视频剪辑</h3><h3>*****************</h3><h3>莫言曾说过: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h3><h3>尽管有如此警句响在耳边,但游历的野心最终还是占了上风。</h3><h3>诗和远方,我来了!</h3> <h3>本美篇中所有属于我有感而发的语言,纯属随心而发,一律与配图无关联关系(往下同),特此说明。<br></h3><h3>****************************</h3><h3>去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去。这个决定你出行一路的心情,也决定你出行最终的结果。</h3><h3>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h3><h3>有言:你读过的书、去过的地方、交往的人,都会写在你的脸上。</h3><h3>……………………………</h3><h3>这一趟,杜老师发明了两个新的词汇,称男的是“作秀扎西”,女的是“作秀卓玛”,得到我们的一致认可。</h3> <h3>作秀卓玛 和 作秀扎西的各种秀</h3> <h3>各种掠影</h3> <h3>宁玛寺,世界最大转经轮。<h3>宁玛寺也称娘玛寺。</h3><h3>2018年8月31日,甘南玛曲县宁玛寺大藏经转经筒,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娘玛寺大藏经转经筒建筑总高度42.38米。其中:转经筒总高度37.73米,下筒直径12.6米,上筒直径17.6米,旋转经轮总重量达320吨,筒体浮雕由尼泊尔工匠使用黄金60公斤纯手工锻铸鎏金而成。</h3><h3><br></h3></h3> <h3>宁玛寺</h3><h3>阿万仓娘玛寺矗立在开阔的扎西贡色草滩之上,四周被河流环绕。井然有序的建筑群落,长长的转经回廊、石头小屋,刻满经文图符的玛尼堆、经幡阵,与草地融为一体。</h3> <h3>我女儿和女儿她妈。这是我妻子第一次随我们出去游玩,还是做了好长时间的思想工作才同意的,她平常喜欢大城市。</h3> <h3>从久治县出发去色达县的半途中遇到藏族牧民转场,他们很友好地和我们打招呼攀谈。</h3> <h3>行走的路上,任何情况都可能遇上,能否正确对待关键看人的心态。</h3><h3>无论欢乐还是痛苦,都是旅行给你带来的经历,也是你必须要经历的,不知道前方等待你的是什么,但前行就可以知道,该来的都会来。</h3><h3>**********************</h3><h3>有时候,回头看看已经走过的路也会发现很美丽,如同你的人生,经历过的、能记得住的都是曾经打动过你的。</h3> <h3></h3><h3>高山顶上的湖,静谧、冷峻。</h3>你曾经走过的所有的路,看似只有一个人,但其实会有很多人观望,你所有的一切都会一览无余。<h3>***********************************</h3><h3>神告诉狐狸和狗只有一个可以选择活着,于是用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可以活着,结果狐狸死了,狗抱着狐狸哭着说“说好了一起出石头的,为什么我出了剪子,你却出了布”。</h3><h3>很难说清楚是谁害了谁。</h3><h3>人不是傻才善良的,而是善良才傻的。</h3><h3><br></h3> <h3>路过的草原,放牛的藏族小伙子给我们表演的藏袍秀和马技。</h3> <h3>色达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甘孜州东北部,地处四川省、青海省以及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省果洛州相交处,以及壤塘县、甘孜县、炉霍县、石渠县、达日县、班玛县的结合部,东邻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北与青海省班玛、达日两县接壤,西、南分别与甘孜州的甘孜、炉霍两县毗邻。</h3><h3><br></h3> <h3>色达县民风淳厚,礼俗古朴,许多风俗至今沿袭,人文景观独特。 </h3><h3>色达县藏族服装主要有藏袍、藏衣、衬衣。具有袖长、腰宽、襟大的特点,衣料颜色以白、大红、蔚蓝、粉红、桔黄等色为主,藏袍一般用氆氇、毛呢等作料,并以虎皮、豹皮、水獭皮镶边。 </h3><h3>色达县牧区牧民长期过着逐水草、居帐蓬的游牧生活。现在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被定居点所取代。 </h3><h3><br></h3> <h3>色达佛学院:全称是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简称是五明佛学院(教授五明的佛学院都有五明佛学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境县城东南方约20公里处,海拔3600米上。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沟里的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密密麻麻搭满了四面的山坡,为数众多的绛红色小木屋,延绵起伏,蔚为壮观。这些红色小木屋,是五千名僧俗的住所(出家男子称扎巴,出家女子称觉姆即女尊者)。 </h3> <h3>色达县是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部为红教。 僧舍很壮观,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装饰考究辉煌。</h3> <h3>我只是忠诚地记录我所看到的,我只能做这么多。</h3><h3>对于这个地方来说,我们只是过客,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毅力去深入了解更加厚重的东西;对于我所拥有的摄影技术而言,我也缺乏更多的能力储备去做的更好。</h3><h3>上万人在这里修行学经肯定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h3> <h3></h3><h3>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由晋美彭措法王1980年创办,在短短30年间从藏区一个山谷深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h3> <h3>一九八七年班禅大师亲自致函色达县政府,正式批准在这里成立佛学院,并赐予“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校名,一九九三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欣然挥毫为学院题写了汉文“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门牌。</h3> <h3>上行数里,蔚蓝苍穹之下,银岭碧草之间,数千间赫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辉煌的大殿。</h3> <h3>我是第一次来色达,和别人来过好多次相比,我对这里一点也不熟悉,我只是随意乱转,走到哪里算哪里,所谓的摄影也是随心而拍,没有刻意,也没有所谓的最佳地点,也不懂人们常说的经典拍摄点,一切都是随缘的。</h3> <h3>我能走到的地方是有限的,所以我能拍到的景色也是有限的。</h3><h3>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世界,始终有那么多不懂得东西。</h3><h3>喜欢独行独处并不是内心骄傲到无以复加,仅只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仰或是不在同一个地方受到二次三次伤害。</h3> <h3>密密麻麻的红色小木屋是色达佛学院最为震撼的景观。</h3> <h3>严格地说,色达佛学院并不是一个旅游的景区,而是修行的地方。</h3><h3>基础建设一直没有结束,这样的场景很常见。</h3> <h3>正因为色达佛学院不是一个旅游的景区,所以内部各项设施也就并没有按照景区的要求去建设,只是因为成千上万的游人的涌入显得像一个景区,从每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有加快建设的迹象,也许再过一段时间会更像一个景区。</h3> <h3>片子太大了,8张的竖片接片,接起来也是一件非常费劲的事情,就这样吧。</h3> <h3>庄老师,一个实在的就像自家人一样的同行,做饭的手艺和速度几乎就是神造,脾气和笑容总是传递给我们正能量。</h3><h3>一个能带给别人欢乐的人自己是欢乐的。</h3><h3>一个能给别人创造欢乐的人别人也是欢乐的。</h3> <h3>这兄弟也是一个传奇。</h3><h3>多数时候会觉得她是兄弟。</h3> <h3>连续两天下雪,让喇荣的景色更加妖娆。</h3> <h3>卓克基土司官寨是我们途中发现的一个景点,略作了解才知道其声名赫赫。</h3> <h3><br></h3><h3>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始建于1718年清朝乾隆年间,为四层碉房,1936年毁于大火,1938年-1940年,土司索观赢组织人力进行重建。1935年7月,毛泽东同志及中央机关长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1988年,卓克基官寨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建筑是时代的年鉴,当歌曲和音乐消失的时候,它还在默默地诉说。鹧鸪山下,梭磨河畔,卓克基土司官寨虎踞龙盘。70年前,毛泽东下榻该处,惊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20年前,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上书胡耀邦,盛赞那是“世上少有的建筑奇观”。</h3><h3><br></h3> <h3>官寨四周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石灰加糯米汁勾缝。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亦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墙体四周开有内大外小的小窗作通风和了望防御之用。</h3> <h3>1935年7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进驻土司官寨。并于当日在“土司议政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讨论民族地区的有关问题,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号召藏族民众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实现民族自治。</h3> <h3>我从对面偷拍的游客美女。</h3><h3>^^^^^^^^^^^^^^^^^^^^^^^^^^^^^</h3><h3>土司索观瀛熟读四书五经,能讲流利汉语,精明好学。在索 的官寨有一间叫“蜀锦楼”的房间,收藏有大量的藏文和汉文典籍。当年,毛泽东等入住官寨后,发现“蜀锦楼”里居然有如此丰富的藏书,大开眼界。一本线装《三国演义》还放置在大理石书桌上。嗜书如命的毛泽东甚感惊讶,对卓克基土司也有了新的认识。毛泽东不但在官寨内饶有兴趣的重读此书,离开官寨后还将此书带在身边借读。在官寨居住的7天时间里,毛泽东等人谈古论今,指点江山,并对官寨进行详细的考察研究。联系到《三国演义》对郿坞的描述时,毛泽东曾击股而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土司的这个城堡应该是我们在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建筑了。”</h3> <h3>1952年索观瀛赴北京参加少数民族“五一”观礼团,和毛泽东同桌共餐。席间,索观瀛“请主席赐姓。”毛泽东爽快地说:“现在不是解放了吗,你就姓‘解’,今后就叫你解土司好了。”毛泽东还对索说:“长征经过卓克基时,我曾在你家住了一段时间,看了一部《三国演义》。”毛泽东还关切地问:“你的‘郿坞’还在吗?”索观瀛连忙回答:“还在,还在。你在那里住过,我们还当它为纪念物呢。”</h3><h3><br></h3> <h3>卓克基土司官寨被正式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h3><h3>卓克基土司官寨地处梭磨河与西索河交汇处的高地上,也是马尔康至成都、小金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在交通不发达的岁月,这里是嘉绒藏区东去汶川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北面经草地可走甘青两省,南经小金可至雅安、西昌,西经金川、丹巴可到甘孜、西藏。被称为扼控川西北高原山地交通的锁钥。卓克基土司官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始建于1918年,是末代土司索观瀛亲自创意设计并组织修建的。整个建筑由四组碉楼组合而成封闭式的四合院,院内中心部分为天井,单层面积达1500平方米。正面南楼为一楼一底建筑,其底层由大门入内,系门厅;二层为汉式“会客厅”亦称“外宾厅”,为土司接待汉族官商客旅的专门场所,顶为平顶,如今天的阳台,用于沐浴阳光,观赏景色,或向隔河仰视的西索村差人发号施令。官寨正对面的北楼为四楼一底,一、二、三层为库房、客房、茶房等,四、五层正中为大经堂,两侧则对称排列着黄教、本教等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经堂;四层经堂墙外有悬挑出墙外的木质转经回廊,廊内安置有一列牛皮包裹的木质经筒。官寨左右两面的西楼、东楼分别为三楼一底、四楼一底建筑,是土司及家眷的住房、书房、厨房、库房及当班大管家、小管家、杂役的住房;西楼、东楼左边分别有阶梯式木楼梯直通顶层,各楼房靠天井处又有一周木质回廊作为同层各楼道间往来的通道。在官寨左面耸立着一座与西楼连通的四角形的碉楼,初建时共9层28米,现仅存6层、余高20米,形态稳健,气势轩昂,不仅是土司及家人在紧危情况储藏珍贵物资及藏身的防御性建筑,同时亦是土司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h3> <h3>在若尔盖大草原上,我们来到这家不认识的藏民的帐篷里,主人家虽然不会说一句汉语,但对我们十分热情,烧刚刚挤下来的新鲜牛奶给我们喝。</h3> <h3>女儿说,这个酸奶太地道了,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的酸奶,陶醉了。</h3> <h3>可儿女士捐赠了一箱子衣服,全新的衣服,还顺手送了一个拉杆箱子,拉近了和这家的关系,从十月份回来到现在,图三左上那个会说一点汉语的小姑娘一直和我们保持着联系。</h3><h3>白色的是刚刚挤下来的牛奶,黄色的是大块的酥油。</h3><h3>华伟哥哥直接把人家的锅端起来吃起了酸奶子。</h3> <h3>酥油茶、酸奶子都上来了。</h3><h3>我们离开的时候还送我们曲拉。</h3><h3>我是在类似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我熟悉习惯这种生活方式的一切。有很多城里人来到草原上都很难接受牧民的生活,总觉得简陋或者不干净。但其实你想想,游牧民族祖祖辈辈用这种生活方式得以繁衍,一过就是数千年,而我们所习惯的高楼大厦的城市生活不过才几十年,数千年和几十年相比,其可以延续下来肯定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可以做到,也许我们的城市生活方式消亡的时候,这种生活方式可能还可以无限地延续下去。</h3> <h3>熟悉的场景,草原上的牧民主要是烧牛粪取暖或者升火做饭。</h3><h3>虽然在很早的时候我就离开了草原,但草原生活在我的心灵深处早已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所以这一生我都具有难以割舍的草原情结。</h3> <h3>扎尕那那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h3><h3>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 </h3> <h3>“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h3><h3>扎尕那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大自然在此展现了她令人敬畏的力量。</h3> <h3>扎尕那村主要居民是藏族,由东向西分为四个小组,男人们大部分会说汉话 (穿汉服 节假日穿民族服装),女人们大部分不会说汉话(平时就穿民族服装),个别女人能听懂汉话。扎尕那人纯朴善良 热情好客。 </h3> <h3>扎尕那是很多摄影朋友流连忘返的地方,无数摄影人和户外人不止一次地来到这个地方追梦。也许在这里定居的人起初并不是喜欢这里的一切才来到这里,但我相信至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肯定是喜欢这里的。也许他们无怨无悔的守候就是为了等待我们今天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欣赏他们的赖以生存的家园、呼吸她们干净透彻的空气,以至于恨不生在此地。</h3><h3>************************</h3><h3>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h3><h3>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h3><h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h3><h3>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h3><h3>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h3><h3>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h3><h3>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h3><h3>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h3><h3>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h3><h3>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h3> <h3>偷拍的不认识的美女背影。我不知道她守候的是什么,思想的是什么。她静静地站在这里,就一个人,也许她的双眼早已穿透了远方的云雾和石崖,所有的信念都化作七彩飘飞的头绳,拴在头上、绕在心里。</h3><h3>^^^^^^^^^^^^^^^^^^^^^</h3><h3>盘根错节之既破,而遂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容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扎尕那的各种秀</h3> <h3>可以支撑你一生的东西,也许不是肌肉、也不是骨骼,可能是坚韧的信念。</h3> <h3>上邪,</h3><h3>我欲与君相知,</h3><h3>长命无绝衰。</h3><h3>山无陵,</h3><h3>江水为竭。</h3><h3>冬雷震震,</h3><h3>夏雨雪。</h3><h3>天地合,</h3><h3>乃敢与君绝。</h3> <h3>扎尕那往卓尼县的途中,这是一个景区——石头城。</h3> <h3>扎尕那往卓尼县的途中,这是一个景区——石头城。</h3><h3>下车拍了几张照片,我招呼了一声“Let's go”就上了车开车就走,车开到上图1的位置看我没有停车的意思,车上的人问我“你不拉你女儿了么?”</h3><h3>我大吃一惊,才发现女儿在我们刚才拍照的地方并没有上车,我启动后她在后面追没追上,待找到女儿已经哭笑哭笑的成了泪人,半路上我把女儿丢了这件事也成了我们一路的笑资,哈哈哈哈哈哈。</h3> <h3>没有人文的风光缺乏灵气、就是死景。</h3><h3><br></h3> <h3>照相机是人眼的延伸、那车就是人腿的延伸。承载着你所有的梦想,去追逐诗和远方。</h3><h3><br></h3> <h3>你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珍爱草原、草原就会报还给你美丽;珍爱雨雪、雨雪就可以滋润你的每一天。</h3> <h3>世上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h3><h3>色达县城的标准间在十一期间价格涨到了2000多,所以我们住在草原宾馆的帐篷里。听着旁边的河流哗啦啦一夜,你不会感到烦躁,只会体验浪漫。</h3><h3>当寒冷的夜晚开始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说法:说一个男的对一个女的说“今夜我想和你一起入睡”相当于耍流氓,如果换成“明早我想和你一起看日出”就是写诗歌。</h3> <h3>睡得了宾馆酒店,也经受得起雪雨风霜。</h3><h3>第二天醒来,大雪覆盖了地面,撩起帘子一出门,我几乎是惊叫了起来,一夜的寒冷哆嗦,换来一个晶莹雪白的清晨,虽然不能和你一起看日出,但我觉得脚下吱呀作响的雪也是诗。</h3> <h3>在扎尕那的藏民家中,华伟哥哥仔细地给我们熬起了藏民的奶茶。</h3> <h3>同仁县,热贡艺术之乡,一顿丰盛的臧餐即将开始,旅途的劳累是显而易见的,但回家的路越走越近。</h3> <h3>经不住美食的诱惑,这天我喝了酒,喝大了,车是由女儿从同仁县开到西宁的。</h3> <h3>羊排,我们喜欢的。</h3><h3>从小吃着这个长大的,即使到了今天牙也吃坏了,消化也不好了,但是当后来听到医生对我说我的好几颗牙已经磨损严重,闹不好需要拔掉的话时,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今后还能不能吃羊肉了”?</h3> <h3>同仁县特色大锅盔,比汽车的方向盘还大,几乎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不忍下口。其实这个还是小一号的,大一号的比这个大多了。</h3> <h3>路过马贵龙家,回民风味的中午餐让我们大饱口福。</h3> <h3>海拔4418,这样的垭口我们经过了好几个,雪厚,很冷。</h3> <h3>我们一家人</h3> <h3>一个人,玩得起舞文弄墨,又进的起柴米油盐才能更好滴融入这个世界。只有你高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能看得起你。否则你受伤的灵魂会更加不堪、永远找不到心灵的去处和灵魂的归途。</h3><h3>一个人无论经历过什么苦难或者有多少不堪在你的生活当中,始终保持内心的善良温柔和处之若定平静看世界的心态都是非常重要的。</h3> <h3>闻名世界的年保玉则,我们只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年保玉则的主峰雄姿。</h3><h3>2018年4月10日起,年保玉则永久关闭,禁止游人进入。</h3><h3>年保玉则(又名:年宝叶什则) “果洛山”的发祥地,位于青海省久治县索呼日麻乡、白玉乡境内。年保主峰终年织雪,有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高原冰川,主峰海拨为5369米,壮观的冰体与鬼斧神工般陡峭的山岩和180个湖泊使年保披上了神密的面纱。年保玉则是三果洛的发祥地,山间有湍急的溪流和清丽的流水,涓涓小溪从山岩中穿过,从乱石中翻滚而过,吐出无数道白沫。来自天边的一道道瀑布似白帘般垂落,似银河般洒落人间。</h3><h3>从亿万年前大地造山运动造就了青藏高原的那一刻起,巴颜喀拉山脉东南部逐渐隆起一座著名的山峰,那就是位于久治县境内的被誉为果洛发祥地而受到人们尊崇的神山——年保玉则。从2018年4月10日起开始停止对外接待,营业日期待定。</h3> <h3>出发前的前一天晚上,扯了一块红色的料子,连夜亲自动手给自己缝制的红裙子,走到哪里都吸人眼球,穿到哪里耍人耍到哪里。</h3> <h3>手捧《西藏生死书》修行在路上,善良在心底!</h3> <h3>大地草原孕育了万物生灵。</h3><h3>若尔盖草原静静流淌的河水迎接我们的到来,也带走我们集溪流成江河的想象。</h3> <h3>拉卜楞寺,赫赫扬名的地方。</h3><h3>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我一直在强调“勤奋是摄影人的第一素质”,没有这个第一素质是玩不好摄影的。</h3><h3>我一直认为别人没有我那么勤奋和长于吃苦,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瞌睡得很、冷得很,饿得很、天气下雨下雪等因素的问题。一旦确定了一个目标,我会义无反顾的出发,全然不顾边际条件对我的制约和影响。</h3><h3>我常说“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所以许多事都希望做在之前,因为我明白跟着别人跑和别人在后面跟着跑是摄影的两种层次,这个跑不是说走路,而是思想。</h3><h3><br></h3><h3><br></h3> <h3>摄影人有的说自己是照相的,又有的说自己是搞摄影的。说这个话的前者似乎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谦虚、后者又是为了表示自己的骄傲。</h3><h3>照相和摄影肯定是有一定差别的。</h3><h3>照相解决的留影的问题、摄影解决的艺术的问题。</h3> <h3></h3><h3></h3><h3>照相的功能和目的是记录。是用照相机把客观事物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强调的是客观真实性,正因为如此,照片就具有了史料价值、纪念价值和一定的科学鉴别价值。</h3><h3>摄影的功能和目的是创作。摄影者用照相机作为工具,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并以此来感染观众。强调的是主观元素,没有主观元素就谈不上创作。</h3><h3>正因为如此,摄影作品的史料价值和纪念价值退居次要地位,科学鉴别价值基本丧失,而艺术欣赏价值处于主要地位。摄影不但要求拍摄者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摄影技术和技巧,更要求拍摄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h3> <h3>照相和摄影使用的方法也不同。照相有一般的程式:主体居于画面正中,而且要完整,正面拍摄。傻瓜相机和卡片式数码相机很适合一般拍照者使用,因为这一类相机的镜头其实都是广角或超广角镜头,其特点就是景深范围大,可以把画面中从近到远大片范围内的景物都拍摄清楚。</h3><h3>照相不做或很少做后期,因为后期制作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客观真实性。</h3><h3>摄影没有固定的程式。主体可以出现在画面中的任何地方,只要拍摄者认为合适就行,主体也不必完整,拍摄者经常只选取主体中最具表现力的某一个局部。</h3><h3><br></h3> <h3>摄影用光也多种多样,只要达到拍摄者的创作要求,什么样的光线都可以采用。拍摄时还经常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曝光量,以追求高调或低调的画面效果。</h3><h3>摄影者对于景深的要求与照相者正好相反。如果认为艺术需要含蓄,那种事无巨细一览无余的拍摄方式就缺乏艺术感染力。为此摄影师不惜花费巨资购置专业相机和大光圈镜头,其目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为了让片子拍得“不那么清楚”,这是让照相者觉得不可思议的。</h3><h3>摄影创作大都需要进行后期制作。摄影师大多有一个共识:前期拍摄的是素材,只有经过后期制作才是作品。换一个说法:前期拍摄只是一块布料,后期制作才是裙子。</h3> <h3>从两者的结果方面来看也有不同。照相的结果是照片,摄影的结果是作品。</h3> <h3>但是,去任何地方都不要张口就说“我来就是搞摄影的”,你的期望值越大,就有可能你的失望越重,因为有可能你只是拍了照片而没有作品。</h3><h3>不妨把心中那些无谓的东西都放下、好好生活,搞清楚摄影是生活,但生活不是摄影。摄影只是生活当中的一个内容,融摄影于生活当中就足可以精彩自己的摄影,因为没有生活的摄影只是无根之木。</h3> <h3>我无法保证自己出去了就能拍到好景,许多时候一无所获,我更享受摄影的过程,摄影的结果是其次。</h3> <h3>没有独立的内心肯定不会有独特的摄影。</h3><h3>当你开始或者总是揣摩别人的喜好的时候。</h3><h3>当你开始或者总是揣摩领导的喜好的时候。</h3><h3>当你开始或者总是揣摩评委的喜好的时候。</h3><h3>当你开始或者总是揣摩拍什么片子能得奖的时候。</h3><h3>当你开始或者总是试图通过搞好关系多拉人脉入围的时候。</h3><h3>——你已经葬送了你的摄影</h3><h3><br></h3> <h3>统一的思想没有文化和艺术,你可以没有特性,但必须得有特色,仰合的路就是一条自毁的路,摄影艺术不可能不考虑受众的感觉,但将受众的感觉放在第一位即不是摄影的起点也不是摄影的终点。</h3> <h3>曾经,我们会为了某些人某些事而轻易地上刀山下火海,哪怕遍体鳞伤也无所谓。可是当有一天,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少了很多笑容,却多了一身伤疤,你才慢慢懂得,原来生活从来不是为了谁而拼命,取悦自己才是一种本事。</h3> <h3></h3><h3>(借用别人的话)</h3>一定要明白,人要想活得快乐、自在,就不能活在别人的观点和眼光里,你要训练出一颗属于自己的心。换句话说,你想成为什么人,就去努力成为那个人,不要管这个世界怎么想——当然,要知道,我们这辈子最重要的,就是践约自己的憧憬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