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西灵山,位于河北省涿鹿县,属于河北小五台山之余脉,海拔2420米;南灵山位于西灵山南侧,为西灵山的姊妹峰。</h1><h1> 西灵山、南灵山原始森林庞大,树高林密、水草丰茂,人际罕至、小径幽深,是一个没有经过人工开发、植被深厚的自然生态区。</h1><h1> 2016年8月20日,登山群一行70余人,克服烈日当头,山路难行,时间紧迫,中途变线下撤等重重困难,勇敢穿行西灵山、南灵山。</h1> <h1> 当日,当地山路不畅,已经驶下高速公路近一个小时的大巴轿车还在进山的道路上慢慢地爬行;因修路断行,没有办法,至上午10点30分,穿越队伍被迫在距山口四五华里的地方下车,步行进山,造成穿越起始时间后错。<br> 无形之中,让穿越活动在时间的把握上充满了变数。进山的队伍,经过半个小时地徒步快行,到达穿越的起始地点,——坐落在灵山脚下的高家庄村。</h1> <h1> 开始上山的路相对平缓,队伍沿着缓缓上升的坡路进山。山路两侧,百花儿盛开,五光十色的山花儿光彩夺目、五彩斑斓;路遇茂繁蒿草,顿感蒿香四溢,清凉爽心;爽人的蒿草芳香冲淡了闷热的暑气,让行进中的队员平添了不少爬山的气力。 </h1> <h1> 时过中午,太阳当头,天气显得更加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直直地照在发热的山体上。<br> 随着山势的变化,山路由平缓变的陡斜峭拔,陡然之间增加了攀爬的难度。 <br> 顺应山势的变化,大家自然自发地调短了山杖,调整了身姿,降低了攀爬的身体重心;攀爬的队伍碍于山势和酷热的双重影响,增加了喘气休息的频率,无奈地放慢了穿行的速度。</h1> <h1> 穿越难度的加大,穿行进度的迟缓,时间上的紧迫,自然引发出大家对所处穿越环境的重新审视,对穿越任务以及时间上的重新考量。<br> 队伍将要穿行的区域,是一个繁茂无边的空中草甸。空中草甸分布在陡斜的山坡、突兀的山脊之上,下至深不见底的沟壑,上至人力难及的山顶,漫山遍野,一望无尽。</h1> <h1> 分布于山坡上的草甸凹凸不平、软硬不均,三步一个、五步两个地隐藏着牛蹄般大小的暗坑。队伍行走在深一脚浅一脚的草甸之中,如陷泥泞、举步维艰;拧鞋崴脚、无风趔趄;脚掌钝疼、咬牙前行;费时耗力、时长无功,队员多现窘迫之色。 </h1> <h1> 下午三时许,在草甸中跋涉近两个小时的队伍,似乎走入了一个草甸迷阵,三三两两在没有路径、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坡甸上蜗行牛步、散乱无序地顽强前行,似乎都在想着摆脱眼下的困境,通过努力寻找出一条可以便捷便于行走的山路来。 </h1> <h1> 时间已经过半,身体已感乏力;散云不断集聚,群山变的晦暗;山顶难以望及,方位难辨东西。</h1><h1> 言传后面的队伍早已寻路下撤,前方为数不多的“强驴”早已没有了踪影,让人看不清走过的痕迹;人占绝大多数、近四十人居中而行的队伍,只顾了应付坡甸跋涉,与前行的队伍一时中断了联系。</h1> <h1> 分布于草甸不同方位的人员,在近乎一致的呼吁中,向着一块略感平坦的山脊上靠拢集聚。因为大家清楚,集聚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战斗的集体,本身就是一种最原始最无敌的力量,万一挨到夜晚不能下山,御寒可以抱团取暖,遇到狼群也无所畏惧。</h1> <h1> 三五胆识兼具的队员,在手擎手台认真倾听着领队关于中途下撤的意见,询问并研判着前队走过的路线,手机查寻着可行的下撤轨迹。</h1><h1> <b>亲历此情此景,久难忘怀,提笔做如实如下记叙:环视群山、层峦叠嶂;林森晦暗、影深色重;乱云飞渡、遮天蔽日;山挪林动、若隐若现;云惊山鸟、其飞也疾、其声也凄、天气无常、思避风雨;声音急迫、面露严肃、语言交织、气氛凝重。</b></h1><h1><b> 紧迫的时间、诡秘的群山、凝重的气氛,给穿行的队伍带来丝丝隐忧和一种无形中的恐惧。</b></h1> <h1> 天无绝人之路。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甄别出了继续向前方穿行的方向,找准了下撤的路线,给穿越的队伍带来了光明和希望。</h1><h1> 绕过一道山梁,前后紧跟的队伍直转向右、直穿下撤。</h1><h1> 下撤的山路是一条顺着林间直泻而下的林间小路。松林林木高大、空阔,无边无沿;铺着厚厚松针的下山路、左右环绕于茂密的林木之间。</h1> <h1> 穿行在林间的队伍,就好像刚刚突破重重包围,扑行在下山路上一支勇敢的部队,一路地披荆斩棘,势如猛虎下山;又好像一只只长臂伶猿,左右攀附着树木,上下拽挂着树枝,匆忙地穿行于茂密的林木之间。</h1><h1> 急速下撤中的队伍,一路地相互帮助,前后接力,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了户外活动的团结互助精神,从始至终闪耀着户外活动集体主义的光芒。</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