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是我们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杨媛老师执教的《简单排列》一课。</h3> <h3> 上课伊始,杨老师根据低年级孩子爱玩的心理,带领着孩子们一起去数学乐园游玩,孩子们热情高涨。</h3> <h3> 猜猜看,我们是坐哪辆公交车去呢?</h3> <h3> 恭喜你们,数学乐园到啦!咦?大门被锁住了,需要密码才能解锁噢!有信心挑战吗?</h3> 每位孩子讲一个,感觉怎么样呢?<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请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span><div><h3><br></h3></div> <h3> 谁愿意上台进行展示。</h3> <h3> 我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呢?</h3> 听得多么入神呀!<h3><br></h3> <h3> 知道了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那密码到底是哪个呢?看,还有个提示呢。😄</h3> <h3> 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说出密码。</h3> <h3> 恭喜你们成功进入数学乐园,想去哪儿玩呢?</h3> <h3> 孩子们兴趣高涨,很快就完成了两道题。</h3> <h3> 还想去哪儿玩?恭喜你们来到绘画屋。哇!画得可真漂亮啊!</h3> <h3> 看着你们积极性那么高,杨老师准备为孩子们照相,请3名孩子拍照,有几种排法,同桌说说看。</h3> <h3> 恭喜你们获得“数学小博士”称号。</h3> <h3>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收获满满,在玩耍中高效学习知识。</h3> <h3> 李俐静老师对孩子们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点评,表扬孩子们善学、乐学、课堂中积极性高。</h3> <h3> 课后,针对本节课,各年级派出代表进行点评。</h3><h3>一二年级代表王丽老师提到:</h3><h3> 本节课《搭配》重点是让二年级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排列与组合问题,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课。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排列、组合问题是比较陌生有趣的,也是比较难的。</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如何有顺序、全面地进行排列和组合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纵观整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span></h3><h3><br></h3><h3> 1、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span style="line-height: 1.8;">数学。本节课用游戏的形式,设计了老师带领学生去数学乐园闯关,首先是破解大门密码锁,让学生探索三个数字到底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这个有意思的活动来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知,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span></h3><h3><br></h3><h3> 2、动手操作为突破教学难点服务。</h3><h3> 本节课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卡片探索新知,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知道排列的方法,从而找出怎样排列最好,才能做到有序、全面、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探索排列组合的好方法,经历从“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和“交换位置法”这种排列方法的的过程,使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直观体会与理解知识。</h3><h3><br></h3><h3> 3、教学设计有梯度,练习有层次。</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从最简单的两个数字“2”和“1”的排列入手,先说“2”和“1”两个数字的简单组合,为新知的学习做了铺垫。之后是“1”、“2”、“3”三个数字每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涂色和拍照游戏。这些练习层层递进,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span><br></h3><h3><br></h3><h3><br></h3><h3></h3> <h3> 三、四年级代表饶琴老师提到:</h3><h3> 杨老师这节课从乘车去数学乐园根据提示选择车号导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接触利用数字组成一个数的可能性是多个的,另外结合解开乐园大门的密码锁引入例1,让学生明白定位法的确定方法,可以先确定前面的,也可以先确定后面的,还可以先确定一个数再把数字交换位置。杨老师通过几个例题和操作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实践,对具体的方法最后提出总结。在练习题的选择上形式多样,有排数字、合影留念、涂色,教学环节联系生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倍感兴趣。</h3> <h3> 五、六年级代表杨慧丹老师提到:</h3><h3> 杨老师在上这一节课时,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设计了这一堂课,这堂课在教学中呈现出许多的亮点,值得学习和借鉴。</h3><h3><br></h3><h3> 1.情景创设新颖、巧妙。在新课一开始,出现了一个密码锁,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破译密码上来,抓住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学生思考这几个数字的几种排列情况,这样不仅很快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还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h3><h3><br></h3><h3> 2.活动安排巧妙。二年级的学生积累知识、理解能力有限,缺乏空间想象力,在心理上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很难的,特别是数学广角内容一年级没有接触过,突然接触,学生不知道学的是什么,而且学生也容易将排列和组合混淆。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杨老师注意结合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杨老师关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合作、共同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h3><h3><br></h3><h3> 3.练习设计巧妙。“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练习的设计中,杨老师安排了南北城涂色问题和拍照合影问题,孩子们参与度很高。</h3> <h3> 最后,罗主任带领着老师们一起成长。</h3><h3>临近期末,如何做好数学期末复习。</h3><h3>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h3><h3> 2.分类整理、梳理织网,强化复习的系统性。</h3><h3> 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和要求。</span></h3><h3> 4.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h3> <h3>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h3><h3> 让我们在高效课堂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做<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最好的自己。</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