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庐山西麓的东林寺离我们家很近,才五公里,所以我们去的比较多。而前两年新落成的东林大佛稍远一点,差不多隔了十五公里。修建过程中,我也曾去过两次,但工程竣工后还没有去参观过。于是,2018年10月13日我和老婆两人到东林大佛一游。</h3> <h3> 东林大佛位于庐山市(原名星子县)温泉镇隘口村,紧靠105国道。我们家乡沙河与隘口虽属两个县管辖,但交通很方便,我们坐上去星子的班车,半个小时便到了。</h3> <h3> 说起东林大佛,那必须先来了解一下东林寺。东林寺位于九江市濂溪区赛阳乡西林村,东晋高僧慧远创建于大元九年 (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早在1994年初,时任东林寺方丈的果一大师就发愿启建东林大佛。</h3> <h3> 净土宗为什么又称为莲宗呢?因为弥陀净土信仰始于东晋慧远,他喜于莲的清白,出污泥而不染,于东晋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在庐山东林寺创建莲社(亦称白莲社),参加的僧人、居士达123人。他们于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专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并令刘遗民著文勒石,以明所誓。所以后来人们把净土宗又称为莲宗。</h3> <h3>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佛教净土宗广大信众的信仰对象,在佛教界拥有的信徒最多,这是一个人人都能修行的法门,最易修持,收效最大,是佛教大乘各宗各派的最终归宿。东林大佛工程经申报审批、立项设计,于2007年5月24日(农历四月初八)正式奠基开工建设。</h3> <h3> 东林大佛景区又称东林寺净土苑,苑区建筑采用中国古代山林建筑群经典的空间层次布局方式,使整个东林净土苑依山就势,将中轴线规划为牌坊、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光严塔、拜佛台、接引桥、大佛台等区域。苑区空间开合有致,相得益彰。其间以钟鼓楼、登山阶梯、服务区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既错落又呼应的空间整体。</h3> <h3> 走进牌坊后经过金水桥便来到天王殿,殿内供奉天冠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四大天王。</h3> <h3> 极乐殿又称西方三圣殿,主殿与连廊相接,寓意一个敞开双臂接引的博大胸怀,再现了盛唐净土寺院八功德水及亭台楼榭的繁盛景象。殿内供奉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h3> <h3> 大雄宝殿区全长有180米,两侧建有配殿。大殿为重檐庑殿,殿身深七间,平面为九间,是中轴线上规模最大的殿堂。大雄宝殿殿后直对登山台阶,台阶起伏延伸,好似一条龙尾漫卷而上。其间设置亭台,既可驻足歇息,又可远眺匡庐雄姿。</h3> <h3> 光严塔是中轴线上的一个标志性木建筑,寓“香光庄严”之意,表生佛同具之般若智慧光与五分法身香。此塔三层,总高约23米,三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和燃灯古佛的水晶舍利。此光严塔,确指极乐,弥陀慈母,头头接引。塔上挂有“圆发三心”、“一心西驰”牌匾。</h3> <h3> 拜佛台位于登临大佛阶梯的中段,台中设置有金鋼台。在宽阔的礼佛台上,虔诚仰望,阿弥陀佛金身圣像熠熠生辉,正伸出手安抚、加持每一位朝拜者。心中阿弥陀佛的慈悲、庄严、刚毅等相好具现在信众面前,令朝拜者无不心生向往,以求回归西方净土,往生极乐世界。</h3> <h3> 接引桥巧妙利用山体谷涧互为两点支撑而就,桥体为拱形,如空中飞虹,桥栏雕塑与桥道体现“水火二河白道喻”。桥道为莲华图案,步步莲华,趋向彼岸阿弥陀佛。桥下百鸟谷是飞禽栖息、百鸟偕鸣,共赞佛德。</h3> <h3> 过接引桥寓意到了极乐彼岸。桥头有两菩萨迎接的石雕,廊门楣上挂有东林寺方丈大安法师手书的"回来吧孩子"牌匾,脚下有黄金为地(铜路),周边有模拟的七宝地,表明已徜徉在极乐地面上了。接下来是极乐路,栏板有净土图案,柱头有极乐莲华及迦陵频伽等图案。到尽头有“故乡风月”铜浮雕,沿左右环道上大佛台。</h3> <h3> 大佛台简洁而庄重,阿弥陀佛圣像高48米,宝盖81米。佛身高48米,底座48瓣莲台,以表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大愿。佛塔总高81米,表示九九八十一,修佛不易。佛身鍍金用了48公斤黄金。东林大佛是现在世上最高的阿弥陀佛露天佛像。</h3> <h3> 在汉传佛教中,阿弥陀佛的造像为右手下垂,掌心向前作与愿印,左手持莲华。手作与愿印,表示众生的往生之愿和阿弥陀佛的接引之愿相互摄引,阿弥陀佛能与愿众生;手持莲华,因为极乐世界的众生不是胎生,而是莲华化生。由于自己的愿力和佛菩萨的悲愿,不须父母为缘而化生莲华中。莲华为出于淤泥而清净,离一切烦恼得身心清净成为圣者。修念佛生净土即化生莲华。阿弥陀佛以莲华接引众生来住此国佛刹。</h3> <h3> 大佛台的台沿壁上刻有前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大和尚手书的"无量光寿"四个鎏金大字。台下有七千平米的室内空间,用作净土文化展览馆,展示净土经论、净土传承、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念佛原理与感应、净宗十三祖传略、往生事例、净土法门与中国文化的关联等内容,令游人对净土文化有一个系统详尽的了解。</h3> <h3> 山门前隔着一条马路有净土文化街,用作后勤服务、旅游购物、国学传播、素食歺饮等方面之用。我们在这里午歺并小憩,然后便在105国道边招手拦车返回沙河,愉快地结束半天的朝圣之旅。</h3><h3><br></h3><h3><br></h3><h3> 2019年1月10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