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 :冬访涠洲岛

曉林

<p class="ql-block">  进入2019年后,上海至今未见一小时阳光,不是阴天就是雨天。南方的冬天,虽说温度超过零下的并不常见,但那种伴着雨水与冷风的湿冷,却是丝丝入骨,让人难受。想着逃离寒冷,选择去了属于热带的涠洲岛,希望感受一下热带的温暖与抹去快要“发霉”的心情。出乎意料的是,今年的涠洲岛同样的寒意逼人。地处北纬21度属于地理学上热带地区的涠洲岛,人们也穿起了羽绒服,预想中的温暖不见了,好在还有不错的景色,让人暂时忘却了寒意。</p><p class="ql-block"> 涠洲岛是由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归属北海,距北海21海里,常住岛民约1.5万,多为客家人。1591年明末戏曲家汤显祖,因不满官僚腐败触怒皇帝被贬徐闻典史(今广东湛江徐闻县),期间,汤翁曾游历涠洲岛,叹其奇异绚丽的风光而写下“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的诗句,让后人充满对涠洲岛日升日落美景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  涠洲岛主要有南湾鳄鱼山、五彩滩、滴水丹屏等五个景区,又以鳄鱼山内景最多。</p><p class="ql-block"> 去涠洲岛需提前预订船票,遇大风会停航。因担心岛上行走不变,我们单独租车游岛。每到一景点,司机停在路口,我们自由行动,怎么玩,悉听自便。岛屿不大,一天足够。若想看日出或日落的游客,建议夜宿岛上。</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传说中的火山口。靠近海边,<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立着黑石红字石碑,</span>要走一段上、下山台阶才能见到,需要消耗一些体力。当年火山喷发的场景已无法回放,只能拍下石刻以证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  鳄鱼山景区海边,铺有木质栈道,非常适宜游客行走观景。</p> <p class="ql-block">  涠洲岛是地质公园,园内形状各异的岩石,据说都是当年火山喷发散落的泥浆形成的,景区为之起了“海枯石烂”、“月亮湾”、“百兽闹海”等各种动听的名字。没有百兽,也没有月亮,形似而已。</p> <p class="ql-block">  五彩滩是近海非常漂亮的海滩。晴天阳光下,据说沙石海水与水汽共同作用,会形成色彩斑斓的景色。我们去时,老天忽晴忽雨,未见五彩,但依然美丽。</p> <p class="ql-block">见过泥土上的植物,却第一次见到岩石上垂吊着绿植,还挂着由水滴形成的水帘,这就是涠洲岛的“滴水丹屏”的自然景致。</p><p class="ql-block">滴水丹屏的岩体,在水滴冲刷下,就像一层层石板垒成。山体上依附的泥土已经极少,但因水源关系,还是披挂着绿植。石头与绿植,原本两条路上的物体,在此却合为一体。</p> <h3>  在以捕鱼为生信奉妈祖的涠洲岛上,居然有着一座天主教堂,在四周中式农舍的包围下,这座哥特式建筑显得有些孤傲与孤独。清末的大门打开后,外国教会的力量可谓无孔不入。</h3><h3> 教堂由法国传教士修建于1853年,位于岛上的盛塘村。建材主要取自海底珊瑚沉积岩,为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哥特式教堂。教堂左侧,是一座两层的券廊式神父楼,教堂大院内设有修道院、医院、育婴堂、孤儿园和学校等,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教徒基本上是盛唐村民。</h3><h3> 我们进入教堂时八名修女正在唱诗。教堂的石墙粉饰虽已斑驳,容颜寡淡,但那高耸的尖塔仍向世人宣示着,它曾是“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h3> <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这次涠洲岛之行未遇大风,行程顺利。傍晚时分,我们赶上了返回北海的轮渡,结束了有“中国巴厘岛”之称的涠洲岛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