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福塔:一座千年古塔的传奇

周延平

<h3>  <b>一座古塔,就是一段辉煌历史;</b></h3><h3><b>  一座古塔,就是一部传奇故事。</b></h3><h3> <i>--题记</i></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在石城县城琴江东岸,至今仍巍然屹立着一座古朴雄浑、结构严谨、技艺精巧的千年古塔。它既保存了盛唐遗风,又兼有大宋风格。这座古塔不仅是石城的地标性建筑,是石城人民的骄傲,更是石城悠久历史的见证和深厚文化的传承。900多年来,它与琴江日夜相守,形影不离,这就是“国之瑰宝”——宝福塔。</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摄于2005年</h5> <h3>  宝福塔,是我国保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始建于宋徵宗崇宁元年(1102年),落成于大观四年(1110年),比石城建县的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晚150余年。塔身砖木结构,七级六面,呈竹节钢鞭形;塔高59.8米,建筑面积1982.12平方米;底层对边直径为10米,对角直径为12米,内空直径为2.6米,墙厚3.7米,墙外边长5.6米,自下而上逐级微收。每级有六扇门,三开三闭。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动,声播江城。绕平座可穿壁而上塔顶,登临远眺,远近山川、江城风貌尽收眼底。</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摄于2006年</h5> <h3>  说起宝福塔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古时,人们通常将宝塔建于江、河岸边,以起到“镇水”之用,因此常有“宝塔镇河妖”之说,宝福塔建于琴江东岸也有此意。相传建塔前,石城县内灾害频发,一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琴江两岸的良田不是被旱灾所害就是被洪水所淹。在县城河东有一座小寺庙,寺庙中住着道符、应可两名和尚。他们潜心念佛,广施于民,香火不断。灾民多来朝拜,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观音菩萨见两和尚真心修炼,与佛有缘,有心渡他们成正果,便托梦给他们,让其在寺后用县内千家万户灶砖来建一座七层佛塔,用以镇邪避灾,保百姓安康。两和尚得此点化,暗下决心圆此功德。于是,他们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花费数年时间募集灶砖和资金。县内百姓也纷纷投工献砖,共建佛塔。佛塔终在宋朝大观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子时落成竣工,石城县内从此果然风调雨顺,物阜年丰。因为佛塔保佑了百姓安康,生产丰收,生活幸福,人们就将该塔取名为宝福塔,把高僧修行的寺取名为宝福寺,一来意为有财宝、有福气,二来又与“保护”谐音。此后,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二十四这两天,城乡百姓都自发前来拜塔朝寺,形成登高消灾、祈福求财的习俗,并延续至今。如今,在宝福塔的塔砖上仍能看到“崇宁壬年”“僧道符立”字样,底层亦有“应可”砖记。这也印证了清顺治十七年《赣石城县志》中“宝福塔,宝福院后,宋大观四年,僧应可募缘鼎建”之记载。由此可见,确有道符、应可两名和尚建塔之举。</h3> <h3>  宝福塔,是一座楼阁式佛塔。据考,唐代寺院以塔为主要崇拜对象,故塔多建在殿前或塔院;而宋代寺院以殿作为主要崇拜对象,所以多将塔建在大殿后面或旁边。宋王朝从公元960年建立,历时300余年。至十一世纪初,社会经济逐渐繁荣,佛教开始盛行,原有的寺院得以恢复,并新建了许多寺院,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造塔,在我国造塔史上达到了一个高峰。我国宋代的古塔以佛塔居多,有少数塔兼作瞭望、标志、引航等其他用途。从宋塔的类型看,楼阁式塔占全部宋塔的80%以上,这一类型的塔都能登高眺望。</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摄于2007年</h5> <h3>  宝福塔,是客家先民将中原文化与闽粤特色融合的产物。晋末、唐、宋及明、清时期,以中原大地为中心的区域出现过五次较大的战乱。为躲避战乱,大量中原汉人迁徙到石城及其周边地区定居、繁衍,最终形成了汉民族中独具特色的客家人。客家人的到来,给赣南地区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审美,将中原建筑关于数理学和堪舆学的知识与闽粤建筑的布局特点结合起来。宝福塔塔身设计为七级六面,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意,也正是这七级六面的造型,使得宝塔呈竹节钢鞭形,远远望去,飞檐翘角,层层叠叠,充满着无限美感,体现了古人尊崇天地阴阳的宇宙观。</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摄于2008年</h5> <h3>  赣南地区多古塔,且这些古塔多建在山丘上,远观便能进入人们的视线。宝福塔属于“砖外璧、木檐、木平座式塔”,采用砖砌塔身,外包木构部件(如回廊、塔檐等)。这样做的优势在于既兼顾砖塔的强度,又结合了木塔便于人们凭栏远眺的特点。纵使发生火灾,塔的木质结构受损,也可像更换零件一样更换木制构件,而不会像纯木结构塔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说,砖身木檐的混合结构,更有利于宝塔的长期保护。</h3> <h3>  宝福塔,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宝福塔的塔墙北面较直而南面较斜,重心自然向北移成15度夹角。为何能历经千年风雨雷震而“斜而不倒”?这主要得益于古代造塔工匠高超的技艺。首先是塔中使用的卧木起固定和部分支撑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钢筋,增强了外壁之间及外壁与塔心柱之间的连接,使塔成为一个整体,极大地提高了塔身的抗震能力。其次是在塔的建造过程中,塔底填充了厚重的黄土,并由人工夯实,从而起到了加固减震的作用。再次是塔身二层以下的内部砖块也是相对独立的,彼此不咬合,无论热胀冷缩还是地面震动,塔体遭受的外力作用都能得到极大缓解。这样的建造技术在古代宝塔的建造中被广泛应用,充分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这些都从1989年江西省物化探地质勘测队对古塔塔基的勘查结论中得到了证实。同时,勘查结论还破解了三个谜底:一是诠释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的深邃之意;二是说明了柔性基础确为防震性能较好的建筑设施;三是找到了古塔为什么塔身向东北角倾斜0.82米的部分原因。这一结论还消除了塔基条石延伸到城墙脚下的讹传。</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七十年代初期的宝福塔</h5> <h3>  与其他许多存留至今的古塔一样,宝福塔在历史的变迁中历经磨难。据古籍记载,古塔塔顶原有铁刹,高约10米,后被风吹落。各层原有楼槛,上覆飞檐,雕刻绘画,壮观华丽。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动,铁马叮咚,声播江城。可惜元末楼槛被毁,后又屡遭兵燹,其“容颜”尽失。据县志记载:宝福塔在历史上曾遭遇过三次兵燹,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罹遇兵火。后进行过两次维修:第一次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僧人明海、正悟等募资修葺;第二次是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石城大旱,知县郭尧京至此祈雨获验,主持再度维修。</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八十年代尚未维修前的宝福塔</h5> <h3>  新中国成立以来,宝福塔的保护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1959年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期间,为使这一民族瑰宝重现往日风采,由县级政府主持又进行了第三次、第四次维修。第三次维修于1991年11月12日正式动工,共耗资170余万元,其中江西省文物局拨款95万元、石城县政府出资50万元、社会捐资30余万元,于翌年11月20日修成并通过验收。本次维修将塔身、楼槛修缮一新,使古塔风姿绰约、华丽壮观,再现了唐宋遗风。第四次整体维修于2015年3月开始启动,国家有关部门拨出维修专款430万元。至2016年底,整个维修工程基本完工。宝福塔历经千年沧桑,仍挺立耸霄,纹丝不动,这与其每隔二、三百年能够得到一次大的维修紧密相关。</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维修后同一角度的宝福塔(摄于2006年)</h5> <h3>  “塔影江心”是古琴江八景之一。较长时期以来,因琴江流域山上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塞,河床抬高,这一美景一度曾经消逝。2012年6月,随着县城琴江下游温坊拦河坝的建成与关闸蓄水,特别是宝福塔整体维修工程的全面竣工,千年古塔又焕发出新的活力,昔日“塔影江心”的绮丽景色再次展现在世人眼前,并为助力石城“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h3> <h3>  古塔在琴江河畔已屹立千年,可它依然是那样雄伟挺拔。有诗赞曰:</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巍巍宋塔立城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倒影斜阳映水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乱世硝烟遗劫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河潋滟起飞虹。</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朝古寺禅宗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载浮屠气象雄。</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且喜神工重整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闻宝刹响晨钟。</h3> <h5><b>(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注明出处)</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