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欧亚大陆东部从太平洋到帕米尔高原连绵不断的山脉上一项伟大的军事工程整整持续了23个世纪,这就是中国的长城。</h3><h3>建造在中国北方的山脉上的长城由于建造年代的不同它们时而并肩前行,时而相互叠加景象蔚为壮观。2006年由国家文物局,国家地质勘测局联合对我国历代长城的总长度进行了系统的测量。这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测绘工作,在经过6年的艰苦勘测于2012年由国家文物局,国家地质测绘局联合向世界宣告。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个长度在地球表面能连接南北两极。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h3><h3>然而到了清王朝随着政权的统一长城内外两种民族文化的融和,长城的作用也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长城也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由于自清政府开始对长城就未进行加固维护再加上战乱,风化,地震以及人为拆毁等原因导致现在的长城已变的残破不堪,好多原有的烽火台,关城都已不复存在。本人是一名长城爱好者,经过查阅搜集各种资料现将唐山境内明代长城的各个关口与简介呈现给大家,文章有不到之处还希望广大的长城爱好者指正。</h3><h3>唐山境内长城主线总长度大约220公里{不包括谎城,关城城墙}。原有关隘33个,关城23座。现保存较好的能看清轮廓的已经为数不多。<br></h3><h3>长城上有许多关隘,是长城防守的重点,也是出入长城的要道,平时查验过往的商旅和行人,战时可闭门以御来犯之敌,而在重要的关隘处筑城,涉险并建筑起与城墙相连的封闭性城堡,就是关城,关城平面多随关隘地形和防御需要而布置。并根据大小和地形设置城门,一般为二至四门。</h3><h3>唐山境内的明长城长度大约220公里。原有关隘33个,关城23座,现在保存较好或能看出轮廓的为数不多,占总数的20%左右。唐山境内的明长城关隘由东向西排列如下</h3> <h3>徐流口,旧称徐刘口。明长城关隘,唐山境内长城东端起点。关口两侧山坡较为平缓,这与《永平府志》中所记载的“边墙在山坳,南北皆慢坡”相吻合。其口门位于今5号敌台西7米处,宽0.93米,由于底部是乱石堆,未能测量高度。但能清楚地看出口门顶是采用条石承重,横穿城墙,内外祥通《永平府志》中记载:“徐流口关内有城堡,高一丈七尺,成周二百二十四丈有余。东西各一门”关城现已残毁。<br></h3> <h3>河流口,旧称合刘口。明长城关隘,关口两侧山势陡峭,关口处是一条季节性河床,原有水门和关门,据当地百姓讲,关门早年被毁,水门是六七十年代被水冲毁的。“明嘉靖二十六年,蒙古把都儿入犯,陷河流口......防冷口者必防河流口”。河流口关城已毁,现今为河流口村。</h3> <h3>冷口,明长城蓟镇重要关隘。明时为蒙古兀良哈三卫进京入贡的通道。也是交通和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关口左右山势低平,内外道路平坦开阔,关口早年被毁,有沙河从关门流过。关城在口内随山势修建,据《永平府志》载”关城砖砌,高二丈九尺,周三百八十七丈有余,东南各一门”。现关城城墙已拆平,各别地段存在有夯土墙残址。现在城址处已成为冷口村,</h3><h3>石门子口,明长城关隘,位于大龙王庙村西北约300米处的城墙口,关口两侧山势平缓口门穿越城墙,成筒拱式通道,通道靠外墙有门框痕迹,底部有门柱石,门口宽0.92米,拱脚高1.4米,拱高0.6米。距外门口0.4米处,门口两侧各有门栓孔,孔直径20厘米。从门口向内进深0.9米,筒拱开始加宽为1.2米,拱券加高,其拱脚高1.8米米,拱高0.75米,到城墙内侧深3.6米整个筒拱全长4.5米。据《永平府志》记载:“冷口关南建昌营一带有小口,石门子口—白道子,皆通冷口”。另外还有石门子口有口无关的记载。现在这里原有的石门子口已不复存在。也没有发现关城旧址。</h3> <h3>白羊峪口,明长城关隘,关口北部山势蜿蜒起伏,关口处有白羊河由北向南流过,原有关门修筑其间,现已荡然无存。关城靠河西岸随山势而建。据《永平府志》载:“关城为石筑,城高一丈四尺,周三百十四丈三尺,东南各一门,关内城门其南曰景皋,有河发源于山神庙下,据城三里许,入口南流入沙河,即大沮水,今名为白羊河。关南水石有山高百仞,西与大山相属,多乱石,似卧羊状。道崎岖仅可通马,俯视河流如线”。今白羊峪关仅存残长约200米的东墙。其余全部被拆毁,墙内为白羊峪村。在村南山包上有一娘娘庙,已经倒塌,村南和村东山顶处各有一谎城遗址。</h3><h3>新开岭口,明长城关隘,口门通道墙体倒塌严重,从现存的遗迹看,口门残宽约1米,高度不清楚,两侧城墙均为石城,坍塌严重,据《永平府志》记载:“关城为石筑,城高一丈四尺,周一百六十九丈五尺,南,北各一门”。现在城墙早期破坏严重,有东,南不分墙基尚存,最高不超过2米,宽2.3米仅存长度约100米,但南、北城门的大体位置还能看出其宽度约2米。</h3><h3>红峪口,旧称洪峪口,口门早年坍塌,据《永平府志》记载:“洪峪口为边城水口,在擦崖子口东五里,归擦崖子管辖。</h3><h3>擦崖{牙}子口。明长城关隘,位于迁西县太平寨镇。关口四周群山环抱,东侧山体陡峭,西侧平缓,据《永平府志》记载:“关门洞厚七丈有余,擦崖子城,石筑,高一丈四尺,周三百十七丈有余,西,南,北,各有一门,门上建有城楼”。现今关口建筑早已被皮坏,口门痕迹早已荡然无存,有公路从关口穿过,关城现为擦崖子村。</h3><h3>城子岭口,明长城关隘,位于迁西县太平寨镇。关口两侧山势陡峭,城墙破坏严重,有清河水从关口流过,口门建筑早年被水冲毁,关内约1公里处有城子岭关城,靠河随山而建。据《永平府志》记载:“关城为石筑,城高一丈四尺,周一百六十八丈五尺,东,西,南各有一门”。现今关城早已被毁没有痕迹,城址处为城子岭村,</h3><h3>大岭寨口,明长城关隘,位于迁西县辛庄乡,关口两侧山体有余河水冲刷显得非常险峻,据《永平府志》记载:“大岭寨关,东一山峭峻,高里许。其北大山负边城斜插东山之背,缘东山攀崖而上,绕至山背,则南北山又直上侵云”。由此可见大岭寨口的险要。</h3><h3>在关口内原有大岭寨关城。“关城为石筑,高一丈五尺,周一百六十三丈一尺。东,西各一门”。现今关城早已不复存在。关口处其它建筑也荡然无存,在河南崖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明长城砖窑遗址,考古工作者对此砖窑进行了清理发掘,大岭寨关口两侧的长城城墙也保存较好,特别是向北转向榆木岭的一段城墙上射孔,了望孔,仍存,外侧城墙还有礌石口,</h3><h3>榆木岭口,明长城关隘,位于迁西县金厂峪乡,关口两侧长城均为包砖,而且保存尚好,关口南侧山势陡峭,北侧平缓,口门早年被破坏,据《永平府志》记载:“榆木岭口,四峰对峙极尖秀,东西相距40余丈,城倚关下,关外地势稍阔,石径迂回不通辙迹,然马可并辔而行其东。而榆木岭口内关城石筑,高一丈五尺,周一百四十七丈三尺,西,南各一门,教场在城南“。现今关城仅存南门及部分墙体。南门口呈拱券形,用青砖垒砌,宽1.3米,进深1.4米,高2米,1.2米起券,门洞现存宽度1.89米,高2.6米。1.6米起券,进深2.6米。门两侧有门栓,北半部全部坍塌,从现今的南门外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很可能是当年的教军场。现在榆木岭口已被辟为榆木岭村。</h3><h3>青山口,明长城关隘,位于迁西县上营乡,关口两侧长城保存较好,特别是南侧墙体上部分垛口尚存,显得十分壮观,青山口是当时蒙古族入犯的主要隘口,也是明边防之重地,“明嘉靖二十年,蒙古兀良哈三卫曾入犯此口。万里初朵颜部长昂犯喜峰口,戚继光勒兵出青山口,败却之”关口建筑早年被破坏,</h3><h3>关内靠边城依山筑有一座关城,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大致保存原有规模,青山口关城是我们唐山境内明长城体系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关城。据《永平府志》记载:“青山口关城石筑。城高一丈四尺,周六十六丈九尺,西,南各有一门”。根据现存关城发现关城有二门,依照方向判断为南门和北门。南门口分为内外两层,结构均为底部平铺青石,两壁用条石抹白灰错缝平砌,基石共三层,高1米,之上用青砖抹白灰泥错缝平砌至拱脚,顶部用青砖起券,但内外两层高度厚度等尺寸不一样,外曾宽约2.6米,厚2.3米,石基高1米。至券顶高3.9米,内层宽3.2米,深4.2米,3.4米处起顶部券顶,总高5米。在门楼外侧门额处镶有一石匾,匾长1.2米,宽0.6米。匾正中刻楷书“青山关”三个大字,左款竖刻“万历贰年拾月吉月创建立”11个小字。青山关北门规模比南门小,但其建筑结构与南门一致,也分内外两层,外层石基高0.8米,石基以上砖砌,高0.5米,之上青砖起券,总高2.5米。宽2.2米,厚1.6米,内层门道宽2.6米,石基高0.8米,1.7米高处青砖起券,总高4.1米,深4.2米,两侧门轴门栓基本完好,但木门已不存在,关城之内地形北高南低呈缓坡状,现有十几户村民住在城内,关城城墙总周长为366米。墙体顶宽4.8米,青山口关现今为青山口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