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镇遐说 鲍店古镇的历史推究

王哥

<h3>  出于职业的习惯,喜欢对一些不明了的事情刨根问底,以至于朋友们说——你这个人啊,真能瞎想!</h3> <h3>  的确也是,本来曾经一次很好的贵州旅游,却让“黔驴技穷”给搞的夜不成寐。驴本生存于草原,后多事者船载入黔,被老虎吃掉。面对兽王,驴确实没有办法,仅凭此说黔驴技穷了,那么川之驴、藏之驴、陕之驴同样无技,何以黔之驴分外笨拙技术穷尽了呢?</h3> <h3>  几经思索,得出结论,概因黔地“地无三尺平”,驴仅有的奔跑之技也无计可施了!</h3><h3> </h3> <h3>  近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对老家鲍店镇的历史渊源颇感兴趣。时常听到一些前辈热衷于对本镇文化历史探究。本来就能瞎想的我,也不时地对此思考一番,但终未成清晰与强说服力的文字,故有了“镇能遐说”一文。无史料与文物实证,一切皆是推理而成。</h3><h3> 题 记</h3> <h3>一、因鲍而得鲍</h3><h3> 鲍店老镇的东南二十公里处,有村名曰“南鲍”,南鲍得名与鲍宣有关。据史料记载,西汉末期名吏鲍宣,祖籍河北,因谏言大臣劣迹,遭奸人所害,死后葬于丹地东南,今南鲍村,其后人多生活于丹城县域,故有了西鲍、东鲍、鲍村、鲍家河、鲍店等与鲍有关的诸多地名。这在中国地名学中堪称独有。鲍家后人在距城北十五公里处开店为业,故有了后来的鲍店一名。</h3> <h3>二、店因道而设</h3><h3> 但凡开门设店,必依路而居。鲍店为长子地域北界门户,与屯留交汇,自古官道驿路必经。在古代交通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在此开店实属精明,可见鲍家后人聪颖明惠。</h3><h3> 以鲍店为核心方圆半百里,一马平川,地平而水浅,实属从事农耕理想之地。店铺开设随之带来物质交换,形成集市,逐渐形成后来的名镇。这段历史经历千年演化,概是如此。</h3> <h3>三、择地而设店</h3><h3> 镇中心地带,居上党盆地最西边缘,嵐河之北最高黄土堆积台地,背靠鸡鸣河(因鸡鸣桥命名,今已断流),属河流阶梯最高一级。尽管如此,仍地平水浅,掘井饮露,躬身可取,唾手可得。先人择地开店,实属聪明之举。镇中心在方圆数十里内,地势最高,故有了 ——到鲍店为“上”,去周围为“下”的说法。若有人问“去哪里?”,“上鲍店!”或者“下某村!”这是常有的口头语,至今如是。</h3> <p class="ql-block">四、中心位考究</p><p class="ql-block"> 古人择水而居,必选择自然水或泉水充盈之地。水井的发明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中国已发现最早的水井是浙江馀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其年代为距今约5700年。</p><p class="ql-block"> 鲍店古镇,地下水位极浅,黄土地质厚积,开凿水井十分便利。既然开店,必有水井伴之左右。老镇十字街东五十米路南,王家大院(因王姓居多的大杂院)水井,是十字街周围的唯一水井,且大院幽深,房屋众多,适合车马囤积,人息马饮,故“店”之营业,最为适宜。此院为鲍店之“店”最好的实证。井的位置应当就是镇最初人类活动的中心。这口老井直到上世纪末自来水的供给完成后,方完成使命,被无知掩埋。依据中心代代吸纳与交汇,繁衍与生息,直到上世纪五十年年代的土地改革,以及屯长合并方案早期实施时,方形成今日之“四街”格局。一般情况下,距离老井越远的下家,越是汇集此地越晚的外来民居。沿南街正南行两公里处,名曰“官道院”,官道院,南街,北街,以及出北门,过鸡鸣桥,达屯留界,一线直下,无沟壑山丘阻碍。古代人少地多,择路取直取短,由此可知断定,古官道驿路与老镇中心擦肩而过。</p><p class="ql-block"> 屯留以屯兵集粮而历史悠久,古官道盐路粮食运往,多朝南而下,秦、汉、隋、唐、宋都城皆在南,秦晋,豫晋毗邻,鲍店地处官道,承载货物转运以及过客暂息职能之地,自老镇成型以来,便是如此,千百年来,人流穿梭,生息不断。老镇见证着千年过往的一切繁华。</p> <h3>五、时空“桥”穿越</h3><h3> 上述提到的“鸡鸣桥”,现依然存留,这在中国石拱桥中太普通不过,但它的作用非凡,历史厚重。一桥跨两地,通途化难易。桥南为长子,桥北为屯留,这在古代的交通不发达的境况来看,实属咽喉要地。小的时候听大人说,桥上有一神鸡,头北尾南,吃尽北地,拉满南川,故南富裕,北贫穷。大人们的传说定来自于大人的大人们,起源何时已无法考究,但与“鸡”有关的传说,正好印证了此桥名“鸡鸣桥”由来。有人说此桥即汉刘邦部下名谋张良拾履学艺得兵书一桥,因良与老人鸡鸣桥约,故得名鸡鸣桥。此说无据,查阅资料得,张良祖籍并非此地。且张良为汉初刘邦部下,与后汉鲍宣前后近两百年之遥。不过桥东一村 ——张村(今张贤村)与良有关。据本人推测;刘邦得天下,吕后专权,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原一同打天下功臣纷纷离开汉。韩信不才身遭其害,想张良智慧过人,定息身而退,颐养天年,择桥东一地而居,故有张村一来,今张贤村之“贤”,便指良也。依据此理,先有桥还是先有张良,便值得推究。或许,是后人为纪念张良,以良感恩先师典籍,便以鸡鸣桥(约)为名,以示纪念。因良告老还乡定得刘邦丰厚赏赐,后人世受恩泽,修一桥不足为难。</h3> <h3>六、麻池由来久</h3><h3> 老镇中心四周,皆有积水洼地,小池大塘,再大为潭,但无论大小,皆为死水,人们皆称“麻池”。前说老镇地下水躬身可得,概密布的积水塘,为其补给。麻作为人类早期重要物品,在我国有着近万年的历史,池与麻的结合成语,更加证明了鲍店古老厚重的底蕴。麻成熟后浸泡池水中发酵,之后的麻易拨强韧。麻池的由来概是如此。鲍店作为北方地区的一地,这里生活过的先民必须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水源,前已有叙述。二是冬季取暖问题。北方冬季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如果没有好的取暖设施与穿衣着配,是过不了冬季。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始于宋朝,宋以前的先民冬季取暖多以木炭,木炭的烧制需有大量乔木林生作物。在鲍店镇周围的沟沟壑壑地带,经常会发现炭烧黑土地质遗址,这大概就是先民烧炭的痕迹,同时也说明了,鲍店镇在人类未涉及或者很少涉及之前时的古地理环境,是森林密布,即使在人类活跃时期,也并非如今的耕地全覆盖,许多黄土未扰动地层皆能看到诸多盘根错节的根的遗恨。</h3><h3> 再者,着衣取暖问题。棉花经水陆两运,达中原地带完成于元末,先民以麻衣木棉为主着衣取暖,故麻的种植与生产长久持续,也有了与麻有关的许多地方俗语,麻池、麻油灯、麻节棒儿、麻烦、等地方方言,至今仍在延续。</h3> <h3>图为鸡鸣河筑坝遗址,始筑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地下水位下降,河水干枯,今仅存极少溪水。</h3> <h3>图为现存鸡鸣桥遗址</h3> <h3>七、古镇有多古?</h3><h3> 公园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华夏,中国方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之国家,秦朝设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那么县级以下的人口集聚地,又以何命名?或以水、或以山、或以地形特征、或以人居姓氏、或以人居从业,大多以“地”为名。“镇”的出现,最早应当以军事驻扎地有关,“镇”字本身会意,其意诸多,但以动词“镇压”为主,镇便是用于统治或抵御外邦的军事驻地。以名词用于地名,当是后来逐渐的演化,围绕军事驻地而展开的人类活动不断集聚,方形成人口规模较大,但又小于、别于县城的人口聚落……镇。以“金”为偏旁部首的字大多会意。人类最早对金属的使用始于殷商时期的“铜”,铜在最早利用时也谓之“金”,以“金”为旁地为名的“镇”,最早可追溯有了国家、有了边界、有了军事驻地的时期,作为单一的地名,当在秦之郡县制后。秦之后汉而代之,汉后期鲍门名吏史载。既然鲍店因此得名,可想而知,最早的鲍店应该形成于汉末。</h3><h3>到南北朝时期,已经初具盛名。“秦晋通衙”“乐阳首镇”,位于官道驿路之上,现北街出县之口处,曾经有过的、标有八字定义的牌坊,似乎已经明确了这个时代鲍店“镇”的地位。据说这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途径此地而提名。距鲍店北三公里处屯留名胜 ……“翼神岭”,多有庙宇,以供奉孝文帝为显著文化特色,概也能说明文帝确路过此镇。见地理位置之重要,观东南低西北高之风水向“阳”,观物富民安之“乐”,故尔提名“乐阳”。即使在三国两晋时期,作为北方产粮屯粮之要镇,总是在不懈地为各统治者服务,虽不乐但必为之。隋短唐繁,宋后北元。西南通秦咸阳,东南通宋汴梁,历代如是,但多难之地是历史的必然。</h3> <h3>  </h3> <h3>八、宝地自多难</h3><h3>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始于汉末,完成于宋,苏湖熟,天下足,这是最好的证明。经济南移的最要因素,当属战争。自秦汉北奴南犯,到满人清治,北人便从未不停息战扰,欲霸中原。作为南北要塞与集粮之地的鲍店,定是兵家之地。战争!受害的总是百姓!</h3><h3> 按说,鲍店因鲍而得名,鲍姓家族当最为繁盛,不过事实非如此!现存仅有鲍姓一族,也非故地之鲍,虽天下鲍姓为一家,但此鲍虽与鲍宣一脉,却非此地延续之鲍。现鲍家有谱,足以说明。</h3><h3> 那么,鲍店最早的先人何去何从了呢? 古镇在两千年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怎样的灾难?或许姓氏繁多民族杂居的今人,可透漏点什么。</h3> <h3>九、人口大杂居</h3><h3> 鲍店古镇,现有姓氏上百,汉满蒙回等多种北方少数民族杂居,中国多半省份的人皆有此居。这一人文历史特点,似乎在告诉人们一种信息,那就是——这里的人居更替曾经历多次的变异,如今极“杂”。按照东街薛家家谱记载,其祖籍蒲州,明万历年间逃荒至此。以王家大院老井为核心地带,周围姓氏多为异地内迁者。王家大院,一院四家王姓,皆有各自来历,也有薛家,来历已明。另有彭家,祖籍山东,亦为后逃荒至此。安家来自河南。胡家郭家候家为现知最早居民了。无论那家姓氏,皆与“鲍”无关。此现象只有两种解释,一是战争时多难之地,人居四散,和平时广容外族,人居杂乱。仅元朝时期刚形成的回族,就有多家,多居老井较远之地。一般情况下,距离老井越远者,入鲍店籍越晚。这种现象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打破。二是因商而兴的老镇,具有博大之胸怀,不拒外迁,不拒外族,不欺外人,或许本身皆是老镇的外人,只是迁入迟早罢了。以老井为轴心的老镇,演义了近千年的红火人居,打铁的,张萝的,金银匠,养蚕织丝,麻纺布染,油坊饭馆,药材往来,私塾家学,僧侣释道,无所不有。在各生意中当所骡马大店生意最火。明清时期,整个原中心地带,皆是东街薛家产业,有地契为证。只是土改时期被分割近无。</h3> <p class="ql-block">十、一桥跨两店</p><p class="ql-block"> 鸡鸣桥南为鲍店,北为屯留县河北店,两店不足三里地,缘何店店相连?我想,鲍店的繁荣已经超过了他本身的吞吐能力,故,紧挨大店设小店,不足为奇。依鸡鸣桥之便,下坡过桥,即可再择店而息。两店相连,这是鲍店古代繁荣的最好证明。查阅地图可知;一般情况下以“店”为地名邻近的两地,约为30公里左右,如屯留(北)张店到长子鲍店,襄垣夏店到长子鲍店,鲍店到长子(南)张店,概是此距。这个距离正好是骡马车一日之脚程。鲍店与屯留河北店一射之地两店并存,只有“繁荣”二字可解。那么,老镇因何而繁荣?我想大约经历三个时期。一是因官道盐路而繁荣,约在汉代与南北朝时期。二是因粮运而繁荣,约在隋唐宋时期。三是因药材而繁荣,约在元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鲍店九月十三药交流材大会,持续数月,有史料为证。如今以逢三六九(古代以逢五十)为集市职能的特征,依然明了。“拉不完的坞塬(本名为吾元,屯留一地名,据我推测为坞塬,黑色肥沃的黄土塬地,盛产粮食),填不满的鲍店”便是对这一古老地域繁荣的最好说辞。</p> <h3>十一、楼台烟雨中</h3><h3>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自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内传,与中国本土儒道结合,三教合一,九流分层。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必有庙宇楼台印证。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北魏胡人汉化,唐朝崇尚佛学,在古老的鲍店镇皆有建筑性的标识。只不过近代文革时期多遭毁灭性的破坏。据老人们所述,鲍店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仍有各种寺庙七八坐。年代不详,现仅存的五佛院,关帝庙等再建于清道光年间,前身久远不可史证。</h3> <h3>  结语</h3><h3> 古镇之古,说不完,也无法道明,毕竟弹丸之地,数代无名家名史,无系统史料留存。凭借自己有限知识与思维推理,勉强述之,不为传世,只为对家乡的那份浓浓情感。</h3><h3> </h3><h3> 感谢驻足此文的读者,也希望多提意见与建议。</h3><h3><br></h3>